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壹 末世的贵族(3)

壹 末世的贵族(3)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乌,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

    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这是李叔同在《忆儿时》中,对他童年生活的描述。和大多数普通家庭的中国男孩的童年无异,在大宅院里长大,抱着树,看到鱼,就以为是天大的快乐。不过对于成长在较优越的大家庭的李叔同而言,看得出,陪他度过早年生命,并令他喜悦的,是清新的自然风光,无拘无束的闲情,而不是老派旧式的颐指气使,顽固骄逸,轻视呵斥贫贱,或以陋习为荣。

    且,童趣往往滋养一个人的心灵,洒脱而不世故。热爱纯粹的自然,随顺性情,既是童心,也是禅的精神的泉眼。童趣和禅趣有相通之处,即远离功利,心思单纯。正是童心和禅,给力李叔同的人生,使他在世俗享有富贵或名望而不势力骄逸。

    此后,他无论面对艺术或宗教信仰,都超越世俗的围墙,但求性情愉悦,里外如一,心口如一,不矫揉,不伪饰,这就是他的特别之处,与同时代的其他才子更务于现实格格不同,也唯有这种心性,才能进入艺术的至真境界。所写的著名学堂歌《送别》,虽是感伤惆怅的情绪的流露,充满了浓厚的古典味,但语法纯真天然,与现代人不隔,百年传唱不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现代人看来,晚清民国风靡一时的才子佳人,似都是通才,会多种文艺,对文辞、音乐、绘画、书法、金石篆刻、戏剧等,常常俱通,也许和当代学生于语数外、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诸多学科,都要打通,有些类似,但是显然,他们的学问修养更高贵,更推崇才艺和教养,这种传统社会的贵族遗风越来越少见了,不知是文化的贫瘠还是文明的转型,亦或许都有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