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壹 末世的贵族(2)

壹 末世的贵族(2)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父亲李世珍是个盐商,也是个进士,在同治四年获得此项荣誉证书,当过官,为吏部主事,辞官经商后,创办并经营“桐达”等多个钱铺,是成功的商人和银行家,传为天津巨富,是李家独一无二的支柱。

    做官、有家产、有文化,这就是中国式的贵族。通常,他们会恪守礼仪,崇尚传统文化,重视身份和教养,保留着传统士大夫的习气,结交的多是学识丰富、博雅的知识分子,视野无小家之局限。且,贵族子弟能得到很高层的教育,被送到最好的老师那里去学习。

    这个天津的名门望族之后,一出生,便有这种贵相。据传,叔同出生时,有喜鹊衔着松枝,降于其室内,这自然是吉兆,传统的福瑞之象,父母欣欣然,以之为“纪念”,直到弘一法师圆寂之时,还挂在他床头的墙上。

    然,1884年,叔同才4岁时,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早亡,在孩子心中,不免会过早埋植忧郁,使他更伤感生命易逝。

    不过,家族的气候已经形成,他的幼年,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遍读《三字经》、《文选》等传统蒙学教科书,亦熟悉训诂音韵,为以后音乐上的成就打下基础,到了十五六岁后,就跟着名师,学习刻金石,品诗画,尤其喜欢《说文解字》并常临摹篆刻,大概一手浑朴天然的好字,从那时便开始练就,后来书法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一帖难求,风行天下,被鲁迅、郭沫若等亦奉为瑰宝。

    与家道中落的鲁迅比较,李叔同长养在世家,大家庭的贵族气息更浓厚,因此,还有些公子哥儿的习气,偏重情调,迷恋和践行艺术,胜过了做单纯的学问家,不像鲁迅一头牛似地钻进学术,只把艺术当研究对象,甚至革命的武器。两者的区别,就像一个是曹雪芹般的人物,一个是志在勘破中国传统社会的红学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