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最后一株狗尾草 第05章 相亲

第05章 相亲

目录:最后一株狗尾草| 作者:阿磊Alei| 类别:玄幻奇幻

    相亲

    广原过年回到家就一直考虑着邻乡姑娘的事情,晚上吹灭了煤油灯,可怎么也睡不着,心里和梦中都勾勒着那个姑娘的模样。

    过完小年的第三天,祈广原就想到瑶平乡前寨村走一趟。母亲炸了一篮子的油条,棉籽儿油的,黄亮亮的,篮子用一条碎头的花手巾盖上,又买了一斤不错的饼干和一斤砂糖,第二天天一亮,广原便出发了。

    东边的太阳刚露出了个边,雾气还没有散去,天凉得很。广原戴一双有三根手指头都是破着的线手套,拎着篮子,穿着那件刚买来的黑尼子大衣,黑裤子,里边还是那件母亲织的红毛衣,脚上穿一双母亲做的棉布鞋。这身打扮看上去很是滑稽,倒也潇洒。广原的心情异常的激动和紧张,走向了那个6公里之外的前寨村,等待着一场考验。

    这是一条宽一些的土路,是几个村子的必经要道,是与那条南北穿行、跨过山酒子的柏油路相连的,只是经过了黑沟村,柏油路就变成了这土路,像是一种歧视。但这条土路和其它的土路还是有区别的,这条路很久以前便铺上一层大大小小的沙石,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的经年累月。

    现在,这条路已经定了型,明显的呈现出了弧形,中间凹凸不平的凸起着,大石头突出着露出个头部,一个挨着一个,牢牢地抓住了这土地,石头已经呈现了土色,只有那些刚被撞击过的才呈现出黄白的伤疤。

    路的中间凹凸不平,走的人自然是少的,连车也要一个轮子跨在边上,一个轮子撵着中间而过,略微晃晃荡荡。两边倒是平坦的跟其它的土路没有区别,只是多了一些小沙石子伴着灰土,走的人自然是多一些。

    广原就走在了路的右边上,踩着小沙石子儿,心里有些恐慌,也说不出的喜悦,思绪不定,乱乱的。他倒也看看四周,枯黄的小麦,坍塌的破土地庙,庙前的枯树,这时,他的心里稍微舒服了些。

    太阳斜挂在东边的天空上,雾气刚刚散尽,广原到了前寨村。他向村子的人问清了侯老汉家的住处,这便站在了侯老汉的家门口。他整理了衣服,用手捋了捋头发,跺一跺脚,又踟蹰了一会儿,推门进了侯老汉的家。

    老汉忙着接过篮子,老伴儿搬来凳子让广原坐下。广原是个老实的汉子,不怎么会说话,只是伯伯和娘的叫,又掏出烟来递给侯老汉,只是忘了用火机帮他点上。老汉叫出老母亲和女儿,然后就找来一个黑乎乎的烂锅,拿来干柴放在锅里,点起了火。

    5个人围坐一团,火光映着5个人的脸,红红润润的,侯霞的脸尤其显得通红。他们都伸出手来放在火旁,广原脱下手套也伸出了他宽大的手,也映得红红的。他们谈一些不着边的话,侯霞一直没有吭声,低着头。有时候,黑烟儿扑过来,五个人同时往后靠,眼角含着泪水,双手扑扇着。就这样,一直到了中午,广原起身要走,但被留下了。

    侯老汉的老伴和侯霞忙着做饭,老母亲还坐在火旁,火已经灭了,只是锅里还略显火红。广原倒也不闲着,不听侯老汉的劝,拿起了斧头劈了一大堆的柴。

    吃过午饭,又抽了几支烟,谈一会儿话,广原就又提出了要离开。侯老汉也没有强留,广原就拎着空篮子上路了,上了出前寨村的大坡,过了沟。广原心头的石头算是暂时落下了,只是感觉没什么底儿,侯家的闺女长得不错,也不知道人家是否愿意,但他还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自然是自在了许多,哼着小曲儿,走在回去的路上。

    大杨树光秃秃的,顶上还搭建有喜鹊的窝,只是不知道那鸟飞到了哪里。冬日的小麦忍耐着严冬,麦苗挣扎在田地上,但正是这样的严冬才有了来年春天的籽粒饱满。广原望着这田地,无尽的一片黄绿,他的心散漫着,眼望尽了这田地,望着走过的路。

    回到家的这些天,广原做什么事情都是心不在焉,还好就要过年了,只是办些年货,再没有其它的事情。广原奔走于营平街的集市和家门,几乎是一天一次,买东买西的,年货也都准备妥当了,就剩下了对联。他找到村里的一个资质很老的教师,老师傅挥笔即成,龙飞凤舞的潇洒,几幅喜气的春联便成了,只是对联的内容还是和往年一样,什么“喜迎新春”、“财源广进”的。广原看着那对联,又梦想着结婚时贴上喜联,这时他偷偷的一笑――“八”字还没一撇儿呢!

    1979年就这样的过去了,80年来到,气象倒是比以前新。山酒子村大队弄来了响器,咚叉咚叉的响得震彻天地,像是欢叫着改朝换代,沉寂的村子显得异常活跃。响器队走在山酒子的大街上,走过那结了冰的大坑,绕着村子转一圈,走一段停下一会儿,引来人们围观欣赏,许多小孩儿也跟着响器队跑来跑去热闹着,时不时点上一个小炮。空气也异常的活跃,这场面倒是有点像几年前的批斗会,宏大不过没那么严肃,人们的情绪高涨着。

    政策终究是变了,农人也慢慢富起来了,开始讲起了排场,大声的说话。但人们心灵上曾留下的创伤似乎是无法愈合的,这欢快总是让人们觉得突然。

    过完大年初一,接下来的日子便是串亲戚了,礼品多是一篮油条和一斤果子或砂糖,再亲近一点的会割上一斤两斤的猪肉,但多数是闺女给娘家或是侄儿给舅舅带的。广原挑着担子前后各挂两个篮子,其中三个各盛有一斤多的肉,另一个则是一些饼干,他是要到邻村的三个舅舅家去,顺路走趟姨家。天微亮,零星飘着雪,舅舅家就在邻村三城村。广原走小路翻过几道沟,沿着光秃秃、黑乎乎的槐树林,一直往深处走,柳暗花明处便是三城村。

    沟路又窄又滑,只能慢慢的挪步,广原后悔没走大路。但小路自有它的微妙之处,安静深邃,弯弯曲曲、上上下下,也好躲避风雪,还能沿途看看冬日黯淡沉寂的风景,看看那一片黑乎乎的槐树林子。

    多年来,广原习惯大早上就出发,到舅舅家里去,顺路去趟姨家,在舅舅家吃早饭,问些冷暖和身体可好的话,也不坐多长时间便让舅舅腾空了篮子,起身回家。其实篮子里边还留有几根油条,这是规矩,是不能把东西全部留下只剩个空篮子的。返回时广原走大路,倒是风雪紧,打着寒战,回到家里已将近晌午,只等着吃午饭。

    亲戚都串过了,破五也过了,这个年也算是过完了。广原近来已经零零碎碎的收拾了出门的行李,但总觉着少了些什么。

    已经是初七了,同村的几个年轻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去了工地,广原也打算在初八出发。

    这天晚上,王老奶奶来到祈老汉家,告诉他们这两天抽个空一家人到前寨侯老汉家里头坐坐。王老奶奶被迎进了上屋,又说了一些客气的话便离开了,老汉一家子人千送万送的,心里头美滋滋的,看来这事儿倒还有戏。

    老汉一家人商量着出发的时日,贪早不贪晚,广原准备初十就动身。初九炸好了油条,割了两斤猪肉,一个有排场的篮子就准备好了,一看便知是要走丈母娘家的。

    初十的一大早,祈老汉夫妇和老二祈广原就动身了,老两口都穿着粗布棉袄,广原还是那件黑尼子大衣,三个人并排走着,引来路人回头张望,议论着,这场面大家也似乎猜测到了什么。

    三个人到了侯老汉的家,两家子的老人紧紧地握手,似久别的亲人重逢,只不过是一味的笑而没有重逢时的喜极流泪,相互间寒暄着。几个人又是围坐了一团,中间是干柴烂锅,火星子飞着,黑烟直飘,飘过瓦顶随风去了,火光又映红了脸。广原和侯霞也开始小声说话了,“你穿的冷不?”广原笑了笑:“不冷,这不就在火旁。”两人只是讲话,彼此也都低垂着头,偶尔抬头目光相对,一瞬间便又沉了下去,脸羞羞的。临走时,侯霞也同意了正月十五上门到祈家坐坐。

    十五接待了侯霞,广原就又收拾了行李,不能再耽搁了,已经比其他人晚上工七八天了。

    第二天广原便乘着车来到了工地,同村的人都开着他的玩笑。

    这晚,广原躺在床上,月光洒了一屋子,透过没有装玻璃也没有糊塑料纸的窗子,还能看到一片美丽的月色。月亮刚好溜到窗子外,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着实不错,月圆高照,只是透着寒气,逼人的凉,似在欺负人。但那伦圆月还是迷人的,迷着广原又一遍一遍的回忆往事,也想起了侯霞,心里美滋滋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后一株狗尾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后一株狗尾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