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最后一株狗尾草 第03章 口信

第03章 口信

目录:最后一株狗尾草| 作者:阿磊Alei| 类别:玄幻奇幻

    口信

    村子西面有一院极普通的土坯瓦房,住着一位姓祈的老汉一家人。

    老汉的妻子姓赵,他们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

    大儿子祈平原已经成了家,院子搬到了村子西北方稍高一片空地里,离老家也不远,抽一支烟的功夫便到了。大儿子也已经有了一个闺女和一个男娃子,日子也因为有了孩子而闹腾起来,美滋滋的。老二和老三在外揽工,大女儿也已经出嫁了。

    老汉有个哥哥,住在大街西的一个十字路口边上,只是已经过世了。老汉的哥哥在世的时候,老汉平日里头是经常去看望他的,每次也都带上几个鸡蛋,或是几个白馍馍,或者带上一碗用自己刚从沟里头打回的兔子做成的蒸肉――不管什么样的好东西都少不了自己哥哥的,剩下的才留给自己老两口和孙子孙女。

    这里的老人都是这样,哥哥就是长辈,最亲近的,是精神上的依靠。年轻的一代则多过着自家的营生,没什么事情兄弟几个是不怎么来往的。

    祈老汉常会说起自己的往事,意味深长的叹息自己什么都经历过,也有人说他曾经见过日本鬼子,受过侵略者的欺压,只是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祈老汉如今已经花白了头发,什么事情也都干不动了,但身体还算结实,只是老伴儿总是多病,困扰着他。这群子女便是这老两口的依靠,尤其是他的三个儿子。

    老二祈广原和老三祈茂原年龄只差3岁,1977年,两个小伙子都在外揽工,赚一些钱,交给祈老汉。这一年,老二已经20岁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只是他还从来都没敢想过。

    老二老三并不怕外面的苦日子,因为在工地上总能吃到白馒头和一些简单的菜,家里人哪里能享受到这日子,家里头连个白馒头都是难得一见的,每天也只是一些野菜下锅。

    祈老汉家里放着两个馒头篮子,一个盛有几个由红薯面和一丁点儿的白面做成的花馍馍,而这个篮子很多时候也都是空着的,另一个篮子则是装着黑馍馍,倒总是有一些。有时候,这黑馍馍硬得都咬不动了,没有人想咽下这东西,但老汉又怕这黑馍馍放坏了,就切成馍片放在院子里的阳光下曝晒,完全的晒干了,也就再不怕坏了,丢到热汤里面,泡着吃。

    就是因为这苦日子,老二和老三年纪轻轻的也总不想着回家,外面的生活即使再累,有好吃的又能赚钱就已经足够了。但每到收粮食和种庄稼的时候,老二和老三也都能及时的赶到家,农忙时节家里是不能少了他们的。

    干完农活,兄弟俩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工地上,盖有钱人的大房子,赚一些工钱,流着血汗。他们多是什么都不想,干活时就卖力的干活,吃饭了就狠狠的吃饭,身体渐渐的结实了,浑身的力气。只是睡觉的时候,他们总是想一些往事,惆怅着自己的未来,抽着烟,一阵一阵。

    晚上点钟,老二祈广原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刚建成还没有粉刷的楼房的一楼,走到自己阴暗潮湿的小窝,点上一支烟,烟雾弥漫,甚至湿了自己的眼睛。

    广原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时常想起自己的往事,想起上学的时候自己的数学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几何,这时他嘴角一笑:怪不得自己现在成了建筑工人,天天干苦力、看图纸。他又想起上小学的时候,每当麦子成熟的那些日子,他都会提个小篮子带着妹妹来到黑沟村,在黑沟村收割完麦子的庄稼地里或是路上捡麦穗。一面捡着人家遗留下的麦穗,一面哄着妹妹。他把捡来的麦穗在小手里揉搓一阵子,然后用力的一吹,麦秸皮儿吹走,麦粒左手换右手,一遍又一遍的吹着,直到麦粒干干净净,一小把黄胖子乖乖的入了小篮子。那时候,山酒子村里的土地是很少种植小麦的,麦子是最稀罕的粮食。等到天将要暗下来,他又带着妹妹回到家中,父亲会把他捡来的麦子装进粮食小布袋里,然后冲着他说:“看看,这不比在家里呆着玩儿强!”广原笑一笑。那时他还不到十岁,他总渴望着母亲能做个白馍馍或是花馍馍给他吃,他一整年都吃不上几回这东西。在那个时候,生产队每年只会给他们家分上一顶点儿的麦子,祈老汉又总是藏起来舍不得吃,过年的时候才肯拿出来磨成白面做成花馍馍或是稀面条。

    广原还会想起15岁那年红薯大丰收,他背着架子车的细背带,吃力的拖着装满红薯的车子,身体倾斜着,咬紧了牙,缓缓挪步。这时,天又下起了暴雨,他依然咬咬牙吃力的拖着,一路上不知滑倒了多了次,浑身已经湿透,还沾满了泥巴。脚上的破布鞋被泥巴裹得越来越大,车轮子也越来越粗,路上留下了两行车辙印,宽大的,深深浅浅。车辙印中间又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坑,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他会不住的停下来甩一甩自己的脚,甩掉了泥巴,却甩到了自己的脸上,布鞋子也甩飞了,他顾不上擦一把自己的脸,放下背带捡回自己的鞋,套在冰冷的脚上,走到车前,继续前行,瘦小的身体倾斜着。雨水打在脸上,冲洗干净他那黝黑的脸蛋,像毁迹一样掩盖了自己的罪。他的头发也一撮一撮的聚在一起,流着小水珠,滴落在地上,也滴落在眼里,嘴角苦苦的噙着雨水。终于,他拖着车子到了家,一头栽倒在地上。父亲赶紧扶他到屋子里,他瘫软在了凳子上,什么也不知道,天旋地转的。后来,母亲做好了稀面条,“广原广原”叫着他的名字,他这才开始动弹,狠狠的喝了两大碗稀面条,慢慢的来了力气,这才换上了干净衣裳。每每想到这里,广原总是心头一阵梗塞,鼻子一酸,眼泪便落下了……

    广原22岁那年,麦子收完晒干,玉米也播种上了,也该出门奔赴工地了。天气异常的热,这些天的温度总在38度左右徘徊,暑气正盛。他想到自己连一件像样的短袖都没有,出远门坐在客车上也会觉得不自在。他这才下定了决心花上几块钱买一件短袖,便和邻居方显圣一起来到营平的街上。

    显圣和广原从小一块儿长大,显圣的父亲在外省当过工人,退休后大儿子接替他的工作,方老汉就回到家中和二儿子显圣一起过日子,每月拿着退休金,日子过得很是景气,清闲自在。老头子经常看一些厚厚的书,眼睛已经花了,戴着大框子眼睛。显圣也在去年结了婚,老汉也没了什么忧愁,这辈子的大事也都算是过完了,日子过得就更是自在了。

    显圣这次到街上并没有什么大事情,老婆给了他一些钱让他买些菜,他便和广原相跟着去了。广原东瞅西望,在摊位和店铺里挑选着,但总嫌这件料子差那件价格昂贵,衣服也没买成,两手空空。显圣倒是买了葱蒜,买了韭菜和一些西红柿,两人就这样回去了。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广原走出家门喊自己的妹妹,看到显圣手里拎着菜,坐在门前的石板上。广原问了情况,才知道是显圣把买菜剩下的10块钱给弄丢了,回去了老婆肯定又要吵他。广原从口袋里掏出10块钱笑着递给他:“我在街上捡的,原来是你的,你也不早说!”显圣站起身,接过钱,拍了拍屁股上的黄土,紧缩着的眉头也舒展了,安心的踏进了门槛。

    广原倒是愣住了,他想他自己也该有媳妇了吧,就算是吵他也罢,都已经是22岁的人啦,也该有自己的小家庭了!可他看看自己的一身破衣服,鼻子又是一酸。

    1979年的年底,广原更是拼命的干活赚钱,一天差不多能赚到5块钱。再过几天就是小年腊月二十三了。这天晚上,广原拿出自己记下的工本,从播种上麦子一直到现在,他总共上工87天,算下来能挣上三百多块钱,广原心里一阵乐。又上了两天工,工地便停了工,包工头结了账,广原350块,是最多的一个。广原和同村的几个年轻人收拾了行李,准备过了这个夜就回家。第二天,广原只买了包便宜烟,剩下的钱都严严实实的裹进了装在化肥袋里的被褥里,乘上了客车,飞奔在回家的路上。

    这次,广原倒是很急切的想要回家,他不再想家里的饭菜不好,也不再留恋工地上的白馍馍,因为两个月前,家里捎来口信,要他过年回去相亲,村里的一个老太太给他介绍了个外乡的闺女。广原一路上甚是激动,车刚到营平,他便背着行李各个衣裳店挨着转,一个都不错过。他想买件像样的外套过年时穿,他都两个年头没有添外套了,每个年头都是那件黑外套将就着过年,里面穿着母亲织的红毛衣。

    终于,他相中了一件黑尼子大衣,搞了价,16块买下,细细的摸了一遍,装进了化肥袋子,衣服倒是挺满意的,只是贵了些。广原背着沉甸甸的一化肥袋子行李,一路上从左肩换到右肩,满脸的汗珠倒是兴奋,步子也就轻快,不一会儿便到了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后一株狗尾草》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后一株狗尾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