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7、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

正文 17、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17、勿忘国耻  奋发图强――义和团  八国联军  庚子赔款  清华学堂

    义和团的兴起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的广大劳苦大众,在清政府统治下,饱受苦难。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日本、英国、德国的势力在山东扩张,人民群众倍受欺辱。当时在山东,一些贫苦农民、手工业主、小商贩等在民间秘密结社,成立义和团,他们习武练拳,从事反清活动,也与西方教会有矛盾斗争。

    这种活动并逐步扩展到河南、河北、京畿一带。1900年是中国的庚子年,山东、河北的义和团,挥旗北上,逼近北京,声势大增。清政府对义和团由“剿灭”政策改为“招安”,企图控制利用。

    在中国民间,曾流传着义和团神勇抗敌,刀枪不入的传说。我的奶奶是真见过义和团的人,还差一点参加了“红灯照”。“红灯照”是附属于“义和团”的外围组织,由一色青少年女子组成。我记得文化大革命中,上海曾有一出剧目,名字就叫《红灯照》,而且声势不小。

    当时在山东各地,几乎村村有拳坛,家家练神拳。大街小巷,村头路边上都是红布包头,手持大刀的“义和团”。他们聚众习武,焚香念咒。依仗人多势众,呼天号地。义和团烧教堂,杀教民,蔑视朝廷,他们自称神鬼附体,刀枪不入。到后来,京城的王公贵族家里,也有了义和团成员。

    1894年的甲午一战,清政府一败涂地,洋人乘虚而入。大清国朝野慌乱,一些王公大臣,包括“老佛爷”西太后,也指望“义和团”来对抗洋人。我家祖籍山东莱芜,我奶奶1886年出生,义和团运动兴起时,她12岁,由于是亲眼所见,所以对义和团练兵习武、与洋人作对的事记得清清楚楚,在我读中学时,常常对我说起这些事。我奶奶告诉我,她看到的“义和团”、“红灯照”都是村里的乡亲百姓,哪有什么“刀枪不入”的功夫。

    其实,在中国民间,一些武术爱好者练“金钟罩”、“铁布衫”的少数人,与今天的一些“硬气功”的杂技表演一样。并不能抵抗洋枪洋炮,说他们有“刀枪不入”的特异功能,纯是自欺欺人。大量的“义和团”成员,练几天拳脚,连气功也没有练成,只是跟着起哄。后来,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在洋鬼子的洋枪洋炮面前,血肉横飞,彻底打破了“刀枪不入”的神话。

    当时,清政府给各省督抚的电文中说:“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以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八国联军与庚子赔款

    由于清政府的安抚政策,义和团也由“反清灭洋”改变为“扶清灭洋”,总之,一句话,与洋人势不两立,要把洋人赶尽杀绝。几十万义和团民进入天津、北京,他们号称刀枪不入,与洋人和外国教会势力对立,他们冲击监狱、闯入海关、夺取枪炮、建立神坛、声势浩大,进而围攻外国大使馆。遭受义和团冲击的外国列强,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组成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北京。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与义和团激战数月,清政府被迫向各国宣战。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光绪皇帝逃到西安。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偿俄国、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六费、损失费共计四亿五千万两白银,从1902年到1940年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被称为“庚子赔款”。当时中国人口大约4.5亿,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分摊l两白银的赔款,巨额的赔款,使中国的经济、财政全面破产。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清政府败给了八个国家的联军,寡不敌众,好像败得有点道理。那么,号称八国联军,到底来了多少兵力。据历史资料记载:1900年8月3日,日本军队8000人,俄队4800人,英队3000人,美队2100人,法队800人,奥地利军队58人,意大利军队53人,当时还有7000人的德队,正在来华途中的海上,真正参加作战的共18811人,不足2万人。

    当时的清政府在京畿一带共有15万人的军队,当时的义和团也有60万人。敌我双方是1:40的比例,但是清朝政府却惨败于洋枪洋炮之下,10天之内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烧杀抢掠,中华民族遭受奇耻大辱,简直不可思议。攻占北京后,八国联军的兵力增加到7~8万人,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100年来,我们的国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力如此衰弱,原因在哪里?

    在于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政治,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所以在遭受外敌入侵时,无力抵抗,一次又一次地错失发展的良机。所以我们当前更应牢记沉痛历史教训,坚持走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富民强国之路,绝不能让屈辱的历史重演。

    当时,清政府无能,只能签订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美国分得3200万两白银,当时合2400 万美元。190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校长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备忘录中说:“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这方面所支出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影响中国,收回最大的收获。”

    清华学堂的诞生

    1908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9 共和党),不是二战时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1933~1945民主党),向美国国会提议,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1160万美元给中国,作为资助中国留美学生之用。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在中国兴办学校,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中美双方商定,创办清华学堂,并从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

    1909年开始、在北京从全国招考庚子赔款留学生。要求考生精通国文、英文之外,还要“身体强健,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考试在1909年8月举行,630人应考。初试:考国文、英文和本国地理、历史。复试:考物理学、化学、博物、代数、几何、三角、外国历史和外国地理各科。初试加复试,总共考了七八天,录取了47人。10月启程赴美。他们所学专业大多是化工、机械、土木、冶金及农业、商业各科,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是其中之一。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国文试题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而英文试题为:“借外债兴建国内铁路之利弊说”。最后从400多人中,录取了70人。这第二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中有后来成名的大学者胡适,还有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1911年初,利用庚子赔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学堂正式成立。1928年,“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大学”。在1917年到1921年,美国又利用庚子赔款在北京建立了“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这在过去被说成是在武装侵略之后的精神文化奴役。据统计,到1921年,十年间,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同时,其他发达国家,大力开放留学市场,也吸引了大批的中国留学生。

    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成立“中国文教促进基金会,掌管1254.5万美元的庚子赔款,由当时的北洋政府任命的十名中国人和美国政府指派的五个美国人组成托管董事会,把相当部分的资金以奖学金的方式提供给清华大学,所以清华大学从一开始就与国内其他大学不同,有自己的特别资金优势和办学条件。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美国人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其中有燕京大学。随后,1926年英国也效仿美国退还中国庚子赔款,用于选派留学生到英国学习。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宣布放弃在中国的特权,包括退还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在美国的带领下,法国等国也纷纷退款,用于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事业,而唯有日本,一分未退还。

    屈辱的中国近代史

    回顾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林则徐虎门销烟,武力抗英。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由于咸丰皇帝拘禁、虐杀英法外交官,10月18日,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1894年又爆发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几十年接连不断的战争,割地赔款,使得中华大地山河破碎,人民饱受苦难。

    对这一段历史,马克思有过论述。他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世界1/3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孤立无倚,因此,极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决斗中死去。”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妄自尊大,愚昧无知,对西方文化拒绝、排斥,堵塞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渠道。延缓了中国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并且使得各种社会矛盾逐步加深。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并勾结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中国人民,使得社会矛盾加剧。中国人民不断反抗、斗争,探索国家的出路,无数的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在一潭死水的社会上引起轰动,他们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只有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不但文笔犀利,饱含激情,而且言之有理。他的“变法”之说就是我们今天的“改革”,他所说的“变科举”、“变官制”,就是教育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要求民族独立,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形成了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的思想解放的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同盟会,提出以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他们推行“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反动势力和国际帝国主义,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作为近代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和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的阶级,担负起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使得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不断高涨,并最终取得胜利。

    由庚子赔款派遣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史中,许多新学科的创建者大多来自这些留美学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们成了中国学术界最闪亮的明星,而他们的言传身教,又深深地影响了成千上万的后来者。

    清华大学是美国人用入侵中国获得的庚子赔款兴建的,对中国人民来说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反之是一种历史的耻辱之事。我们今天再来回顾这段历史,就应该好好总结历史教训,坚持继续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中外历史上一切经验教训,走民主、法制之路,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以教育为本,走科技创新之路,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49590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