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6、早已统一的两岸家庭 之一

正文 16、早已统一的两岸家庭 之一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16、 早已统一的两岸家庭  之一

    我们夫妻去美国探亲、旅行,要去的地方是我儿子工作、生活的美国东部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市。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当我们乘坐的飞机降落在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后,我儿子就开车把我们接到这第一个房东家,这是我儿子事先与他们联系好的。我们是在晚上9:00到达的,男女主人热情地把我们请到屋内,让到客厅,相互作了介绍。房东先生的名子叫David(戴维), 40多岁,虽然个头不高,但是健壮结实,面带微笑,憨厚纯朴的样子,待人极为谦和。他忙着为我们倒茶倒水,只是没有开口讲话,他太太Kelly(凯丽)解释说,她先生不会讲汉语普通话,只能讲广东地方方言,他太太也听不懂,他们之间是用英语相互交流。我们简单交谈后,他们便让我们休息。后来慢慢接触中,我们逐渐了解到了他们家的一些情况。

    房东先生戴维,祖籍中国广东农村,在上世纪60年代他随父母由广东到了香港,70年代初,越南战争结束时,9岁的戴维又随父母家人来到美国,在纽约落脚谋生。经过艰苦打拼,站稳了脚跟,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富有的中产阶层。戴维来到美国后即上学读书,一直读到大学,学的也是电子工程专业,竟与我儿子现在学的专业一致,非常巧合,令我们很高兴,当然他与我儿子也有不少共同语言。

    戴维现在是在新泽西州的一家公司工作,为了照顾家庭和孩子,选择了比较轻松的工作。他工作的地方离家较远,一个小时的车程,但他上班时间晚,下班时间早。孩子们放学后的每周五天游泳训练,都是他负责接送。家里房子的扩建、装修,都是他自己动手。他非常能干,据他的太太说,他们住的这套房子他已装修了十年,都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干,而且现在他还在继续干,他正在把地下室改建成可住人的房间。

    由于刚来美国时,戴维年龄较小,只会说广东话,不会汉语普通话,也不能写中文汉字,我们与他交流时,他都是说英语,由他的太太当翻译,有时是他7岁的二女儿当翻译,因为她会一点汉语,或是我们之间用简单的英语加手势,也能明白对方的大概意思。后来的《我学会了开割草机》,就是我们交流合作的成果之一。

    房东太太叫凯莉,也是40多岁,中等身材,仪态大方,一副很精明能干的样子,是来自台湾的同胞,祖籍山东。她的爷爷在山东是当地很富有的大地主,她的父亲在国民党部队任职,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到了台湾。在她十几岁时,举家从台湾迁到美国。来美国后,她勤工俭学,一边在纽约的制衣厂当缝纫工,挣学费和生活费,一面上学读书,非常辛苦。

    她大学毕业后,在纽约的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由朋友介绍,他们两人在10年前结婚。至今工作稳定,收入丰厚,家境富裕,二女一男三个孩子天真可爱,夫妻恩爱,家庭生活幸福。这一对夫妻,先生来自中国大陆,太太来自宝岛台湾,所以我说他们是早已统一的两岸家庭,他们也是面带微笑,点头称是。

    凯莉的兄长,比她大十几岁,来美国发展较早,经多年的奋斗打拼,现已具有相当规模,在纽约的法拉盛有四家大型酒店和一家面包厂,她们姐妹几个全家人所吃的主食面包,都由她哥哥免费供给。而且在美国东部地区,他还独家经营大陆四川的速冻水饺。长年往来于大陆、台湾和美国之间,业务繁忙,家在纽约的豪华住宅,虽然有高尔夫球场和室内游泳池,但他也没有时间享用。

    凯莉在离新泽西州爱迪生市60公里外的纽约的一家保险公司上班,起早贪黑。每天早上5:30开车出门,赶往火车站,将车停放在火车站的停车场内,然后乘火车到纽约,再换地铁去公司上班,晚上到家的时间将近8:00。只是周六,周日,能与孩子接触,做一些家务。

    周六,白天三个孩子去中文学校上课,晚上去学钢琴,都是太太负责接送。而且她还要买回一周所需要的食品、肉、菜。因她的母亲和妹妹们都较胖,所以凯莉也担心自己身体发胖,每天晚餐只吃一些蔬菜,不吃肉。她每天晚上回来很晚,但都忘不了检查孩子们的作业,有时辅导孩子学习很晚才休息。

    他们的三个孩子,大女儿已经9岁,二女儿7岁,小儿子5岁。三个孩子性格各异,大姐姐Stephanie(达芬妮)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谈。二女儿Kristine(克莉丝蒂娜)性格乖僻,长得瘦小,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但喜欢做家务,自己经常动手做各种食品。小儿子ric(艾瑞克),身材矮小,生性好动,言语不多。姊妹三个也时有摩擦,大姐姐与小弟弟很合得来,三个孩子发生矛盾时,大姐姐与小弟弟联合对付克莉丝蒂娜,自然每次都是克莉丝蒂娜吃亏。

    我们来到之后,很快与大姐姐小弟弟处得很融洽,只有克莉丝蒂娜与我们一直格格不入。直到他们三人有矛盾时,我们总能多向着她一些,不让她吃亏。同情弱者可能是人的一种天性,她也感觉到了我们对她的关爱,渐渐地与我们的关系也融洽起来。后来当她得知我们要搬走时,她舍不得我们离开,竟然来到我们跟前唱起歌来:“阿姨、阿姨,我爱你……”

    在美国,我们发现许多华人家庭,在经济上都有这样的分工,男主人负责支付房子贷款的分期付款,还有家里的一些大件商品的购买,女主人负责孩子的学费、全家的生活费和衣服的添置。当然,一旦女主人有事,男士买菜也时有发生。美国人很少使用现金,大多使用信用卡。各种场合,刷卡消费,非常方便,也很安全。

    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感觉非常满意。我们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照顾三个孩子,辅导他们学习中文,主动帮助他们做些家务,收拾院子。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耐心指导、帮助,总之,相处极为融洽。 但对台海风云,两岸形势,他们似乎不太关心,很少主动提及,因此我们也就不便相问。

    后来发生了那场《天上掉下来的官司》,儿子搬离了原来的房东,我们也恋恋不舍地与第一个房东全家告别,搬到了第二个房东家。分别之时,房东送给我们许多礼物,三个孩子还用繁体中文给我们写了感谢信,我们保留至今。后来在第二个房东家住时,我们全家还专门去看望他们,他们很高兴热情接待,使我们难以忘怀。

    再见,友好相处的房东,愿你们夫妻恩爱,天长日久,幸福美满。也愿台湾海峡两岸,能像这对恩爱夫妇一样,不分两岸,都可以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不,不只是亲如一家,而应是亲为一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