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7、早已统一的两岸家庭 之二

正文 17、早已统一的两岸家庭 之二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17、 早已统一的两岸家庭  之二

    我们夫妻去美国探亲、旅行时,住在美国东部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市,我们的第二个房东,是又一个由两岸中国人组成的家庭,非常有趣。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第一个房东家庭,男主人是大陆人士,女主人是台湾人士,而第二个房东家庭,男主人是台湾人士,女主人是大陆人士。

    这第二个房东的男主人是田先生,1.85米的个子,身材高大,健壮魁梧,说着一口标准的台湾普通话,与我们交流起来一点障碍也没有。他性格较内向,言语不多,但待人亲和,心地善良。田先生的祖籍是湖南,他父亲1949年随国民党部队撤退到了台湾,后在台湾成家立业,娶了当地的女子为夫人。田先生还有一个弟弟在台湾,他父亲退伍后在台湾政府部门任职,生活富裕。田先生告诉我说,他在台湾高中毕业后,按规定当了两个月的兵,每天除了行军、训练,就是挖战壕,饱受艰辛。他说,长途行军时,水壶里的水都臭了,上头给每个人发一些大蒜吃,预防疾病发生。

    听到田先生说到这些事,我说,要是两岸早点和平统一,就不用受这些苦,遭这些罪了,田先生点头称是。高中毕业后,田先生在台湾读了大学,又到美国深造读博士,是在五大湖边的水牛城,读医药理论,结识了当时也在这里读博士的大陆姑娘,就是现在的田太太。

    田太太家住中国大陆的河南省,父母是县城职工,家境平实。她在长沙铁道学院毕业后,去西南交大读研究生,毕业后在广东某大学任教,后考取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来到美国水牛城大学,读建筑专业的博士。两人读的虽然不是一个专业,但在大学的学生公寓里是邻居。

    在美国,往往是住处与商店相隔很远,购物、买菜没有车不行,刚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数是没有车的,都是结伴约有车的同学一起去购物。田先生家境好,来美国读书时就买了车,因此没车的大陆姑娘就常常求助于田先生,所以田先生常带着还不是“太太”的姑娘购物、买菜,一来二往,两人在生活上互相帮助,产生感情,8年前结为伉俪,至今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男孩Michael(迈克尔)四岁,女儿Mei-Mei(妹妹)两岁,全家生活幸福美满。

    田先生现在是在纽约的美国花旗银行工作,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医药理论,博士毕业时,正是美国计算机热的时候,便改行做了计算机工作,收入颇丰。几年后,计算机行业不景气时被裁员,随即去了花旗银行,收入比先前还高了许多,只是离家太远。他每天早上7点钟乘火车到纽瓦克,再换乘渡船,横渡哈得逊河,再换公交车到公司上班,晚上7:00多才回来,每天辗转在路上的时间有四五个小时。那次纽约大停电,他在下半夜2:00以后才赶到家。他的别墅房子里有一个120平方米的地下室,里面有一个标准的乒乓球台,他休息时,常与我一起打乒乓球。

    田先生告诉我们,在美国花旗银行,他的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事,一个50多岁的美国人,就在纽约“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失踪。田先生也在现场目睹了那一天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驾驶的飞机撞毁轰然倒塌的惨象,在他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印记,使他永远难忘。

    田太太也是在建筑博士毕业后改行做了计算机工作,在当时著名的“朗讯公司”,收入也很高。后因“朗讯公司”不景气被裁员,在家带着一个男孩,这期间又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一个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回河南探望父母,领着一个抱着一个,由纽瓦克乘飞机途径洛杉矶、香港、广州、郑州,到河南老家,甚是辛苦。

    去国内探亲回来后,她又在一家电话公司找到工作,收入也很可观。时至如今,夫妻恩爱,其乐融融。谈到国家大事,我们还是有些共同语言,原来田先生是台湾泛蓝人士,因父亲在宋楚俞部下任职,显然是亲民党的拥护者,所以对###搞###多有不满之辞。

    田太太长得娇小可人,对人亲切友善,非常礼貌,极为客气,充满信任与理解,待我们如亲人一般,做事都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东方中国妇女善良、贤惠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美国人平等、自由、博爱的理念,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异常完美地体现在她身上,使我们印象极为深刻。

    那一年的元旦,他们夫妇还请我们全家到新泽西高档的《湖南园》饭店用餐,并经常对我儿子的工作、学习有很好的指导。我们在国内生活了几十年,还没有遇到过待人这么好,这么善解人意的人。每天早上太太开车送先生到火车站,再送孩子到幼儿园,然后自己去上班。晚上下班后,先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照顾孩子。饭后,再开车去火车站接先生。还要担负着对两个孩子的学前教育,也够辛苦的了,但她总是乐呵呵的,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她生气、发脾气的时候。

    田太太在中国河南的双亲,来过美国探亲一次,原想再来,但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力不从心,怕给女婿添麻烦,就没有再来。田先生的父母也从台湾来过美国,与儿孙相聚,其乐融融,但不习惯美国生活,住了不长时间,就回台湾了。如今是大陆来的太太没有去过台湾,台湾来的先生没有去过中国大陆。我曾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他们只笑着说,没有时间啊。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我们来美国探亲签证的时间将满,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他们,乘机回国。在我们探亲期满返回中国时,友好相处的房东送给我们许多礼物,其中有一顶男式线帽,是送给我的,上面绣有 I LOV W YORK (我爱纽约)。

    当我们装上行李,要去机场时,他们4岁的男孩Michael(迈克尔),跟爸爸、妈妈要行李箱,非要与我们一同走,可见相处友好之至。田先生夫妇也深知我们对他的一双儿女照顾、爱护,对我们也深表谢意,还邀请我们有机会去美国,去新泽西时,再相聚。

    回到国内后,我们仍每年有几次国际长途电话联系,诚挚地相互问候。最近,田太太又把他们全家的最新数码照片在网上发给我们。我们再见到这一家人的照片时,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在美国探亲期间住在他们家的日子,不禁热泪盈眶。我们也把在他们家居住时,拍摄的他们两个孩子的照片,在网上发给他们,他们也是非常喜欢,认为这是最好的礼物。

    写此文时,我们遥祝这又一个早已统一的两岸家庭,幸福美满。我们也盼望早日在美国再次相聚!当然,祖国的和平统一也是我们的共同期盼。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