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五十二章 心系家国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五十二章 心系家国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五十二章心系家国

    【1】

    张光明为了把孩子们培养成修养高的女孩儿,他要求孩子们做到:时时矜持有涵养。友善待人且礼貌热情,不与人争吵打骂且不狂吼乱叫。

    张光明还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比如他引经据典说,“姜太公曰:‘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挤人之急者德也。’我们做人就要救人于遇难之时,济人于急需之际啊!做个有道德善良的好人哪.....”每一位有修养高,道德高尚的孩子背后,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父母的德高善仁,勤奋好学在无形中激励着孩子们勤劳做事,刻苦学习,与人为善,乐与助人。

    张家出了三个小雷锋。

    这天中午,张支书家的二女儿张文慧早早就去薅草了,大晌午才回到家。妈妈正给别人加工衣服,就问:“文慧你咋晌午才回来?”二女儿她回答:我薅了一篮子草,就去给李鸿运爷爷拾捡了一捆柴草。我还帮郭爱山爷爷拾粪了呢。

    妈妈她一边做衣服,一边高兴地回答:“你是个爱帮助人的好孩子呀!”文慧把野菜分别撒给禽畜吃,她听了妈妈的夸奖,心里可高兴了。

    张光明从外面回来了,就马上把老婆缝制好的衣服叠成一摞。这时,大女儿文雅放学回家了。她一进门就说:“我今天把我一年卖得那些叶雕画的钱,全部捐给了因母亲生病住院,交不了学费的李红生了,这样他就能继读书了。”文雅又说,“下学的路上,我见到五保户张奶奶挑着一担水吃力地走着,我就去帮助张奶奶把水抬回家了。”

    张光明他夸奖女儿们说:“你们俩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文君的声音脆生生地说:“还有我呀,爸爸,今天我帮瘸腿李爷爷,薅他家院子里的草了,还帮李爷爷喂鸡鸭鹅了。”

    “哦?这么说又多了一个做好事的人。”

    文杰就说:“我把摔了个跟头的小海扶起来了,我还送给了他一个叶雕画。”

    “哦,文杰也在做好事呀!文雅娘,那咱家有四位小雷锋呀!”大家都为小文杰鼓掌。全家人都高兴地笑着,这个贫困之家总是充满了欢笑声。

    【2】

    瞬间就到了1971年,张光妍和丈夫十分崇拜郭教授的才能,所以只要是一下雨,趁着郭教授在家,夫妇俩就去郭教授家,来请教制作轮椅的技术。俩人每次都看见两位知青在郭教授家,不辞辛苦地帮助教授或制作零件,或调试农业机器。夫妇俩跟这三位很谈得来,不久就成了好朋友。

    在1972年3月24日这天晚上,张光妍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又白又帅的男婴,可把刘远飞高兴地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给儿子起名叫刘永旺。张光明的父母自然高兴地很。

    三天后,郭教授和两位知青午时前来道贺。张光妍说:“让刘远飞给朋友们一人做一碗补气养血的苋菜鸡蛋汤吧。”刘远飞系上围裙,就到厨房忙活起来。

    张光明夫妇也来看望做月子的妹妹。大哥给妹妹送来了两只鸡。大嫂给妹妹提留来一篮子鸡蛋,上面蒙着一层红纸,纸上面放着一个绣花红兜肚,还有一个红马褂。这是娘家人看望出嫁女生了孩子的习俗。

    刘远飞和岳父还有岳母,三人每人端着一碗鸡蛋汤,分别递给郭教授师徒三人喝。

    “呵呵呵,妍儿,大哥和大嫂来看你们母子俩了!”夫妇走进了妹妹的客厅,大嫂没进门就先笑后说。两口子一看三位好友都在这儿呢。夫妇俩一边把手中的礼物放到妹妹的大方桌上,一边说着谢谢之类的话语。然后李中秋就跟着李月娥走进张光妍的主卧里,俩人一人掏出一块钱塞给小家伙的小衣兜里。两人嘴里异口同声地说:“可不能把小永旺瞧丑咯!”李中秋是第一次看到刚出生才三天的小婴儿。她又是握握婴儿的小手,又是拍拍小家伙的小腿儿。她稀罕地一个劲儿地夸着说:“小永旺好可爱,阿姨好喜欢你哟!”李月娥她就不由得说,看你这么喜欢孩子,赶紧和秦春天结婚,来年生个大胖小子呀!李中秋害羞了。她红着脸说,我们俩商量好了,不做出一番成就不结婚。

    张光明他高兴地说:哟嗨,你们俩挺有志气的嘛!

    【3】

    眨眼就到了冬天,牧野花村的村庄与田野处处都是白雪皑皑,在太阳的光辉照耀下银光熠熠。

    夜晚,徒弟们来教授家学习时,教授情不自禁地对四季变化产生了感慨。他对三位徒弟说:“咱几人每人来评价四季中的其中一季可以吗?”三位徒弟都说可以呀。教授就说,“我先来说说春天:春姑仿佛是被王母娘娘指定下凡的美容师,她出于责任的担当,就开始把植物打扮的绚丽多彩——她先给迎春花儿的面部涂上一脸金黄;又给杏树脸上擦胭脂;她给桃树抹上一脸朱红。这位春姑仙女散花更是杰作,她让百花绽放,争奇斗艳,尽显迷人风采。”他的三位徒弟拍着手叫好。

    郭教授和两位知青又望着张光明。张支书紧接着说:“夏季葱葱笼笼,繁密茂盛,一片苍劲,夏天是庄稼挂劲生长的季节。夏季就仿佛是那位春姑娘渐渐长成一位激情满怀的夏女。她为了伟大的理想,对事业投入炽热的情感,怀揣一颗滚烫的追梦赤子心,哪怕是赴汤蹈火也毫不惧怕,勇敢顽强地奋斗在逐梦的征途上......”他的话一落,屋里的人咣咣得热烈地鼓掌。

    秦春天他又接着张光明的话说:“秋季从葱郁带着硕果累累的自豪感到萧疏的无奈,也是见证奇迹的时期。秋妇她经过了对事业的坚韧与执着,经过不断耕耘,终于让她的事业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可面容却留下几道岁月磨砺的褶皱,乌发间已有银丝屡屡。她不禁为之叹息......”他的话音一落,他们几人点头称好。

    最后李中秋说:“冬季虽是桑榆暮景,多了几分萧瑟,但却是养精蓄锐的季节。老妪她经历了多少岁月风雨?她安详地躺在土地松软的床榻上,仰望苍天闭上双眼。她在静静地回想自己一生奋斗的历程后,发出感慨:我今生无怨无悔。她默默地在心中说,“怡然而眠储能量。到定来年再图强!”

    他的话音刚落,郭老师就开玩笑地说:“说得好啊,那我们可不能等到来年,现在学习就图强吧!现在我就给徒弟们讲一节理论课。”郭老师总是能激发徒弟们学习的动力,总爱时不时来一段诗,或来一段美文,给啃书时的枯燥乏味,添加一点调味剂,使其变得有趣味。

    【4】

    郭教授讲过一节课程后,就和三位徒弟进行安装一台多个弯曲齿轮的耙地机。这台小型的机器,需要的零件却不少。四人在组装时,拧螺丝是个体力活,虽然是寒冷的冬天,却把师徒四人累得身上出汗,零件全部安装完毕,又往这台机器上安装了一台发动机。

    张光明就开着这台耙地机来到荒地里做实验了。可是张光明发现由于冻土,靶齿一直打滑,就是下不进土壤。“失败了失败了,又失败了!”李中秋皱眉苦脸,不由得连连说。郭教授他细看一下说,光明你去拿把洋镐来破土,咱们再看看行不行。张光明答应了一声,赶紧转身就走。这边,郭教授和两位知青瞧这儿,又看看那儿,对每个零件都细致地逐个检查。

    张光明在回家的路上,他想啊想,终于想明白了错误之处在哪儿。他就又转身回来跟郭教授说:“我知道问题的根源在于靶齿尖尖不够锋利,造成锉钝,看来咱们得把靶尖拆卸下来,再次消磨。”郭教授他说,我的看法和你相同。

    于是四人又把这台机器的靶齿拆卸下来,拿回郭教授家里的工作室内,再次用打磨机把一个个靶齿,挨个进行打磨。然后又一次安装到机器上搞实验,这次靶齿总算是能靶进土地里面了,可是入土太浅,这就说明又失败了。

    两位知青你一言,我一语,俩人嘟噜着说:咱们干这工作,可真是够费劲的。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做出这么一台机器吧,又不能用,唉,真是难呀!

    郭教授他说:纵然是费尽千辛和万苦,我们也得把一个个农用机器制造成功。开创一番事业,哪能随随便便就能干成啊?

    张光明他接着说:是啊,别灰心,咱们把靶齿再卸下来重做。再次做实验。一次试验不行,就再来一次,不管试验几次,也不能气馁。

    张光明就又把这台机器拉回到郭教授家里。做这些靶齿,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郭教授重新设计,师徒四人又一起努力,把一块块铁板锯成条状,再把一个个铁条在火炉上烧,师徒四人抡起大铁锤照着烧红的铁条上进行捶打。

    张光明他一边捶打一边说:千锤百炼才能炼成钢啊!我们四人为了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各自尽一份力吧!咱们师徒肩上的担子重啊,要是制造出多种农业机器来,可是任重而道远呀!那咱们为了祖国的农业大发展,咱们加油干吧!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