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二十二章 一心为公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二十二章 一心为公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二十二章一心为公

    【1】

    这几天,李月娥明显消瘦又疲惫,因为她每天又是医院又是家往返不断,这边要照顾丈夫,那边要照顾几个孩子。

    张光明正在孜孜不倦地读书,忽然听见三女儿唱着的潘振声作词作曲的一首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的说了声,叔叔再见!”他看到老婆抱着小女儿进了病房的门。她身后跟着三个孩子,一个个也走进来了。虚弱的张光明立马来了精神,就很亲切地说:“哦,我的乖宝宝们都来啦!”他朝着小女儿就吹着口哨逗她,文杰冲着爸爸一咧嘴就笑。

    另外三个孩子一看见父亲眼泪哗哗地往下掉。文雅和文慧上前一人握住爸爸的一只手,文君一下搂着爸爸的脖子,她的眼泪啪嗒啪嗒滴落在爸爸的蓝白条纹的病服上。张光明的泪水在眼里滚动着,他用手亲切地拉拉这个的手,又抚摸那个的头,父亲安慰着孩子们。他表情认真地对大女儿说:“文雅你在家是老大,老大就得重担一肩挑,你要和你奶奶爷爷一起照顾好你三个妹妹,特别是小妹她幼小,你要用心照顾她。”大女儿她很负责任地答应了。“另外家务活就交给你们几个干了。懂事的孩子们重重地点头答应着。夫妇俩让孩子们回家,她们都不肯离去,说想多陪陪爸爸。李月娥无奈只好马上让孩子们拿着姥姥送来的一包包,黄纸包着的点心,让孩子们拿到走廊里去吃。李月娥见孩子稀罕的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就吃饱了。她就要领着孩子们离开病房里,孩子们却一个个的转身走到病床前抱抱父亲,才跟慈父告别,然后个个眼里噙着泪水,一步一回头,走出了病房的门。母亲她和孩子们来到大门外,让孩子们回家去,并嘱咐说,你们要团结,要互相帮助,一定要乖乖的......

    文君一撇嘴一撇嘴的就要哭,妈妈慌忙让她看护士推着的轮椅,她说:“你看看这个轮椅不错,你好好看看,回到家把它画下来,咱让你爷爷也给你姑姑做一个这样的轮椅。”文君立刻用心的观察轮椅的模样。李月娥赶快把文杰递给了文雅,小文杰不想离开妈妈的怀抱撇着嘴也要哭。李月娥赶快把亲戚们来探望时拿来的红面糖,用纸垫着捏了点儿放到小女儿的嘴里。她看到小女儿的小嘴舔了舔,马上就笑了。妈妈逗着她说:“甜不甜呀小乖乖?”小女儿笑眯眯的看着她,她不由得亲了亲漂亮的小女儿可爱的小脸蛋。文君抱着妈妈的腿不丢,文雅跟她使了个眼色,她才不情愿地松开了手。妈妈亲切地用那双长满茧子的糙手爱怜地抚摸着几个女儿的头。李月娥再三叮咛,交代大女儿一定要照顾好几个妹妹。她还说,妈妈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回家的,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和母亲告别了。

    张光明的父母每天都去抱小孙女儿。二老还帮助孙女儿们洗衣做饭。文雅和文慧像往常一样每天都去村外薅野草喂家里的那些张嘴的鸡、鸭、鹅还有猪、驴、羊。老两口还换班抱着小孙女儿逗她玩耍。见她饿了就喂给她点小米汤喝。奶奶她亲切地对孩子们说,乖孩子们,你们几个也喝点啊,这汤叫米油可有营养了。

    【2】

    这一天早上八点多,王院长又领着医生护士来查房了。他询问张光明这两天的恢复情况,还很仔细地查看了张光明的伤口。王院长一边给他的伤口换药一边高兴地说:“你的伤口恢复的很快呀!”

    “王院长啊,现在我得赶快回村去监督各生产队夏耕夏种呀,我求求您就同意我出院吧。您有所不知,俺村是全公社最穷的村子呀,我必须得回去指挥村民们进行因地制宜做好合理的精耕细作呀!”

    王院长被张光明这种对工作极度负责精神给打动了。王院长说:“那你非要出院的话,回家可千万不能让伤口感染喽,千万不要有剧烈的动作。你要记住按时吃药,还要按时吃点易消化,而且又有营养的稀饭,记住一定要少吃多餐。你还要记住来医院复查。”王院长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儿,不厌其烦地交代的很详细。

    张光明夫妇不住地点头高兴地说:“哦,好,我记住了。请王院长放心吧!”

    这时父亲套了一辆自家的驴车,往车上放了很厚很厚的麦秸来接大儿子了。他来到医院就把车胎里的气放出一些,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因颠簸给大儿子造成伤口的疼痛了。张茂源和儿媳李月娥一同忙活着,把病房所有用的东西,还有亲戚们拿来的几个鸡蛋,几个水果等全都装上了毛驴车上。王院长交代完所有应该注意的事项后,张光明和李月娥依依不舍地跟王院长挥手告别了。

    一路上,张光明问父亲:“我在医院住院,不了解村里的情况。您就跟我说一说,这几天村民们干劲儿如何?”

    要说起村民的干劲儿呀,我的先夸你几句。你让各个生产队举行各种比赛活动,可是起了大作用了。现在不管是男老劳力,还是女劳力,个个干劲十足。”

    “爹,哪些人在夏收时干劲儿最大,才被评为劳模了呢?”

    “当然是那些光棍汉们呀!”

    李月娥说:“他们一定是想着,如果当上先进人物了,那找对象肯定就不成问题了。我说的对吧?”

    张光明笑着说:“这就是我想看到的结果呀!因为咱村太穷了,光棍成群,他们找不着个对象,心里头很苦闷,也就没有一点精神头,干活拖拉,懒惰成性。我想,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举行各种比赛,才是解决慵懒的最好办法。他们只要是当了劳模,姑娘不用说就愿意跟劳模过日子啦,心里踏实嘛。”他顿了顿又说,“我来时瞧见田地里的2ye草和害虫满地都是,一看我就断定,咱村的人太懒了,所以我就采取各种角逐的方式……”父亲和妻子都说,你这个办法真好!

    【3】

    三人从医院回到村里,已经快晌午了,在回村的路上,看到各个生产队的社员们都在做着耕种前的准备工作。有的在一片麦茬地里用锄锛麦茬,有的拾麦茬。有的正往地里拉粪。还有的……

    张支书让父亲把驴车,赶到大队的办公室门口停下,他被父亲和妻子搀扶着走到大喇叭跟儿,就下通知说:“大小队干部下晌了后,都立刻到大队来开会。”

    大小队干部一听,是张支书的声音,知道张支书已经出院了,个个慌慌张张地跑着来到大队集合。他们一见到张支书那苍白的脸上带着微笑,他的瘦弱的面颊上显得棱角分明。他们纷纷围着张支书,个个用关心的语气问他伤口的恢复情况,张光明两只手捂着伤口声音很吃力地说:“我谢谢大家伙对我的关心啊!你们都放心,我的病不要紧了。你们快说说今年的收成如何呀?各个小队长纷纷汇报各自生产队的小麦产量。张光明听完汇报后,他皱着眉说,“今年的产量不高是预料之中的事。”大队长却带着自豪感,汇报实验基地的小麦产量,比各生产队的产量要高。这让各小队长感到很意外。他们在心里颇感奇怪,到底张支书带领村干们是如何……只听张支书又认真地安排工作说,“你们一定要记住,按照咱们事先计划好的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种植庄稼。还有一件事儿就是,那些茅河边生长的小麦呢?我已经留了记号,那是我准备作为原种去培育的,所以你们一定要格外小心收割,还要隔另晾晒存放好。”小队长们答应着。“那你们赶紧带领社员们去点种玉米、花生、棉花吧。”个个小队干部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地回生产队安排工作去了。张光明对大队干部们说,“你们一定要把实验基地的那些原种,加以保护……”

    张支书交代完夏种的事后,他又让老婆用平车推着来到了窑洞里。白天来这儿上班雕刻的大都是老弱病残的村民。有的人在很认真地雕刻着,有的人在专心地编制着。张光明一进来就很亲切地跟大伙打招呼:“伙计们都忙着呢?”大伙都扭过脸来也很关心地问他的病情咋样。张支书回答,“手术很成功,恢复也挺快的,谢谢大家的关心啊!”张光明又笑着说,“你们继续,有瑕疵的,我就来给你们一个一个的加以指导。”他仔细地观看每个人雕刻作品和编制品,看到有不够精致的,就很有耐心地予以指导。

    张支书想到雕刻出来的扁担、竹篓、竹筐对救洪救灾起了大作用时,倏地,就对雕刻厂和编制厂的期望,一下子在心中升腾起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