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二十一章 病重念村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二十一章 病重念村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二十一章病重念村

    【1】

    张光明每天胳膊上输着液体,因发高烧导致他说胡话,可他说的都是农业管理方面的事儿。这让医生和护士非常吃惊。他的麻药劲儿一过,就感到伤口处疼痛难忍。这几天里他的浑身乏力,但他只要一睁眼,就忍住病痛也要强打精神看书学习。他的勤奋好学精神令医生和护士感到敬佩。

    他经过三天的治疗,加上妻子的精心护理,他的精神头逐渐好了起来。这会儿他的妻子一看,一瓶液体就快输完了,就赶紧去告知了一位女护士。那位年轻的女护士,就立马拿着一个装有消炎药的氯化钠瓶子,走了进来。她瞧见张光明正在专心致志地阅读一本物理书。她先熟练地把滴完的药瓶取下来,再把刚拿来的药瓶换上去,然后她趴到书本上念叨“关于水力与杠杆的关系……”女护士就跟张光明开玩笑着说,“你这位大哥,你又在看书书呀?我看你呀不让你吃饭中,要是不让瞧书肯定不中啊!”

    张光明笑着说:“我为了俺村庄的发展,我这领头羊就需要研究多方面的知识。”女护士瞧见床上枕头这儿放着好几种书籍,有关于培育粮棉新品种的、还有关于水、电、雕刻、编制等等这几方面的书籍。她不由得说道,“张大哥你涉猎够广的呀!”

    李月娥在一旁不由得说:“他除了阅读这些书籍以外,还要编写《寓言故事书》、《幽默故事》等画册呢;还要编写《农业科技书》,《华夏诗词》……书籍。”女护士听了瞪大了眼睛说,“哇,一位农村的村支书竟然会……”隔墙病房的一位病人陪护打断她的话,说让她赶紧去换液体。女护士一边出门一边说,“真是不可思议呀!”

    这天晚上,李月娥拿着保温壶,正要出门去打开水时,李鸿运夫妇和各个小队长都来看望张支书了。李月娥马上很热情地把大家请进病房里。张光明一看就要起身,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你可别动,别动。”大家都很关心地询问着张支书的恢复情况。

    这几天村里的人们趁着早或晚不耽误下地干活的时间,络绎不绝地纷纷徒步走十几里的路,也要来探望支书,大家都说张支书是因为村里的事儿给劳累成这样了。尹抓根说:“光明他每天一大早先去大池塘转一圈,喂养那些“娇宝贝儿”,接着再去视察咱村里的块块庄稼苗儿的情况。上午和下午还要到试验基地培育新品种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晚上,还要去雕刻厂指导雕刻和编制技术。忙完这些,还要教郭教授雕画,一直到半夜。回到家还要研究沼气发电技术,用气压出水技术。你们说他一天能睡几个小时呀?”王院长来到光明住的病房时听到这一番话,立刻对这位村支书产生了几分敬意。

    【2】

    王院长就决定,亲自带着医生每天过来探望这位张支书的术后恢复情况。王院长带着一群医生和护士走进了病房,这个病房立马显得十分拥挤了。村民们不得不辞别令人心疼的张支书了。

    王院长和医生护士们走到张光明病床前,王院长开玩笑地说:“我每天都看见你这位张支书手不释卷地看书,“你是在学苏联作家玛克西姆.高尔基呀?‘一心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啊?”张光明抬头朝着王院长咧嘴一笑。

    王院长把粘在张光明刀口上的纱布,一条一条用消过毒的镊子轻轻地一层层的揭开,然后把带有血迹的沙布,用镊子夹着放到消毒盘子里,一道半尺多长的口子上,裸露出像蚰蜒一样的大针脚。刀口处正朝外冒血水呢。

    李月娥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她倒吸了一口冷气,漂亮的眼眸里倏地噙满了泪水。丈夫他却说劝老婆说,没事没事,文雅妈别难过了。

    王院长让张光明面朝下,手抓床头,身子拱起。王院长蹲下身子就很麻利地用镊子把蘸了消毒液的一个个棉球,轻轻地清洗着伤口和周围部分。他又敷在伤口上一些消过毒的纱布又敷上药棉,接着又在腰两侧铺上消毒布,再往布上垫上厚厚的药棉。他让医生扶着张光明,他用手轻轻地揭开伤口,只见一股一股红红的血水哗啦哗啦地顺着引流管直往外流,不一会儿身下的药棉就津满了红血水。护士忙用一些药棉往上又垫了一层。王院长说:“你忍着点儿疼哦?”他把引流管又换了一个,说是怕时间长了会感染。当王院长从伤口处拔出一条输液用的引流管,又拿个新的输液管插到伤口的窟窿里时,张光明疼地浑身冒汗,他强忍着。不一会儿张光明的头上就出现了豆大的汗珠,苍白的脸上,就像挂满了晶莹剔透的白色露珠一样。王院长轻轻地挤压伤口,直见血红的液体顺着引流管,哗啦哗啦分成两股往外流,大部分流到了盆子里,还有一部分流到了张光明伤口下面的药棉上。直到引流管不再往外冒血血水了,王院长才停住了手。护士把留到张光明身下的血水清理了清理。王院长又用棉球擦了擦伤口,在伤口上敷上了一层层消过毒的纱布,又在纱布上敷上一层薄薄的药棉,接着又在药棉上又敷上一层干纱布,最后粘上白胶布,这样伤口就算处理好了。王院长又仔细看了看纱布说,“我看还不错,伤口没有感染,不过还要继续观察哦。”王院长又转过身又对张光明说,“只要伤口没感染,再有半个月就可以出院了。”他看了李月娥一眼似曾相识,就一边为张光明检查伤口,一边问了她的情况。

    李月娥微笑着说:“王院长我之前在咱县服装厂工作,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你们医院的工作服都是我设计的,您之前穿的工作服是我亲自缝制的。您还满意吗?”

    王院长呵呵笑着说,“我说现在的工作服没之前的做工考究了,我就问服装厂的领导。那位领导回答说,我们厂里最有名的设计师辞职了。原来她说的就是你呀!”

    李月娥又说,“之前您夫人常常到服装厂里去找我,非得让我亲自为她设计并制作服装不可呀!”

    “呵呵,她呀,现在老是在我面前抱怨说,她唯一值得信赖的,手艺高超的服装设计师辞职了,咱这个县城里,再也找不到像她那样设计出的精美无比的服装喽!没想到今天有幸又遇到了你了。我得把这个好消息赶紧告诉我爱人呀!”

    张光明乞求着院长说:“我请求您,再过两天就让我出院好吗?村里好多繁杂事儿等着我去处理呢!”

    王院长对张光明说:“你做了这么大的手术,再忙,也得等病情恢复得差不多了才能出院。作为医生得为每位患者负责呀!”张光明又欲恳求院长时,王院长伸出右手摆摆说,“你不要再说了,这是绝对不行的!”他的话语不容争辩。

    李月娥看到丈夫一脸的无奈,小声嘀咕着,“文雅爸,你要工作,不要命了......”

    【3】

    这天,张支书用微弱无力的声音对来看望他的大队长交代着村里池塘那儿的工作,窑洞那儿的工作。不过他最关心的事儿还是夏收工作。

    贵小宝他说,你就别操心那些事儿了,一切有我呢。张支书又对来看望他的伙计说,“我们村比较大,生产队的庄稼面积也比较大,这几天我不在村里,有劳三哥你每天去把全村的各地块视察一遍吧。”大队长答应着。

    “我让村民们按照你安排的先是进行刨大蒜比赛。然后又在窑洞里参加雕刻和编制比赛。而现在呢?我又让村民们又开始比赛收割麦子啦,还有比赛修农忙路......我发现按照你说的通过比赛呀,群众们的干劲儿可大了,还真是立竿见影啊!光明弟你就放心好好的养病就是了!”

    张光明一听贵小宝说这一番话,他笑眯眯地对大队长说:“我前些日编写了一画册挣了点稿费,这些钱呢?就给那些劳动模范发奖品用吧。”

    大队长一听摆摆手说:“不中不中,这咋能行啊?怎么能用你挣的稿费发奖品呢?等救济款一拨下来再发也不迟呀。”

    “我们当干部的怎么能够口惠而实不至呀?那是要在群众面前失信的呀!”张光明着急地说,“你听说过商鞅的《徒木立信》的故事吗?”贵小宝一脸迷茫地摇摇头。张光明就把商鞅在南门立杆,移之北门,赏银五十两,以取信于民的这一故事,讲给他听。张光明他还说,“商鞅就是用此方法,才让新法在全国顺利推行的呀!小村与大国的改革,其实要取信于民那是一样的道理呀!”支书神情郑重地还说,“我们可不能失信于村民啊!要不然,以后,咱们再进行任何比赛,群众们都不会挂劲干了。你懂不懂啊?”大队长他说,可是……支书伸出右手一挥语气坚定地说,“没有可是,君子一诺千金,哪能让村中的劳模们等呢?你就不要再往下说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再者说了,那救济款还用来救济那些特困户呢。我是想用此办法,来激发村民奋发进取的动力呀!”

    贵小宝脸上立即流露出顿开茅塞的表情。他就说:“哦哦,我明白了,你还真是用心良苦啊!那你可要答应我,等村里的池塘里挣到了钱再还给你,可不能让你一直往咱村里贴补钱啊!咱村这么穷,又这么大,就是填补不起来的无底洞啊!你要是不答应,我就不拿你的稿费钱给劳模发奖品了。”张光明无奈只好点点头。大队长这才欣然接受了支书的安排。

    贵小宝他看着张支书,不由得在心里说:张支书纵然是生了这么重的病,还挂念村中事,真不愧是一位村民的好带头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