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蕙质春兰 正文 第六章 收仆

正文 第六章 收仆

目录:蕙质春兰| 作者:蕙心| 类别:武侠仙侠

    说话间,青霜就和吟红一起回来了.一会,陈材家的也回来了.请示了白氏,就一家子,一家子的带了上来给白氏磕头.白氏每个都询问几句,最后定下刘家和王家各一个女儿,一个七岁,一个八岁.白氏和刘师傅,王师傅说了,是要她们进内宅做姑娘贴身丫鬟.刘师傅和王师傅看看立在旁边春葱一样的青霜和吟红,身上穿的是绫罗绸缎,头上戴着的是金银,想着以后自己的女儿也能像她们这样,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刘婆子和王婆子更是伏地磕头.陈文蕙看看这两个女孩子说:"你们叫什么名字?"这两个孩子早就懵了,哪里答得出来,一旁的刘婆子和王婆子忙代女儿回答,一个叫刘小翠,一个叫王小莲.陈文蕙点点头,说:"既然跟了我,就改个名字吧.一个叫翠翘,一个叫碧莲."翠翘,碧莲在母亲的带领下磕头称谢.白氏点点头.

    一旁的安婆子心里不是味了.他们不过是油坊干活的,比农民都不如,现在刘家和王家居然能到知县家里去当丫鬟,这是多好的事啊.孩子不用养了,还能拿月钱.知县千金的身边人啊,这足够亲友们羡慕的了.正想着.白氏又对安婆子说:"我看你家这个小子不错,几岁了啊?"安婆子大喜,忙回说:"十一岁."白氏点点头说:"嗯,正好给大少爷做小厮,叫什么名字?可认识字?"安婆子不好意思的笑了:"就叫狗儿,我们这样的人哪里能识字啊?"白氏说:"不识字也不打紧,以后进府里了自有教他识字的人.不只是跟爷的小厮,跟姑娘的丫鬟也会有人教她们识字算账的.安狗儿就改个名字吧.大少爷已经有了一个贴身小厮叫洗砚,这一个就叫春波."这话一说完,不止是刘家和王家的人高兴,安婆子也高兴了.识字算账,那可不是一般人会的.有了这两样本事,将来就是不在主家了,或是换了主人了,也能比一般人过的好,婚嫁也容易些.安家和刘家,王家的人忙磕头谢恩.安师傅,刘师傅,王师傅原本淡淡的脸上充满了感激之情.陈文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看着.心想,又跟古人学了一招.

    处理完这些人事,白氏又去看了账本.原先的帐房先生早就回王家去了.之前属于王家的账本也带走了.这个帐房先生是新近找的,姓袁,人称袁先生.其实才不过20多岁,但是担任帐房已经多年了.白氏先把袁先生叫来细细询问.这个袁先生20出头,皮肤白净.白氏问:"我听管家说,你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当帐房已经快十年了,是吗?"陈文蕙一听十分好奇.袁先生说:"晚生袁茂,是本地帐房袁家的人,所以,自幼由本家长辈教授帐学.十岁时就开始在铺子的帐房里当学徒,三年后出师,做帐房至今已有九年了."白氏听后释然.又问了几句,然后开始看账本了.看了一阵,和袁茂讨论了一阵.约有顿饭功夫,袁茂才走.陈文蕙连忙问白氏:"母亲,帐房袁家是什么家啊?"白氏说:"一早就知道你是要问的.帐房袁家是本地很有名的家族.也算是安城的一大特产.袁家的家族不小,但是全家族的人都是帐房,我们大楚朝几乎有一半的帐房是袁家的人或是袁家的徒弟.所以很是有名.也只有这样的家族才能有这么年轻的优秀帐房."这下陈文蕙乐了,感情遇见中国古代犹太人了.这可是个好资源,一定要好好把握.陈文蕙暗暗记在心里.面上却并未表露出来.

    白氏又把管家陈材叫了来,交代他将炸豆油的机器都拆开来,用家里的男仆们偷偷运来,不可雇外面的苦力.运来后,将炸豆油的方法传授给三个师傅.陈材领命后又趁机问:"夫人,上次我们试榨豆油时,发现会产生很多豆渣,怎么处理呢?"陈文蕙忙说:"忘记和管家说了,书上说,这个豆渣可是好东西,用来养猪最好,我看母亲还是在油坊里让人养猪吧,不能白糟蹋东西."白氏一听,就说:"就按姑娘说的,你让人垒猪圈,买了猪仔养着,省的浪费."文蕙又想起一事说:"猪粪也不能浪费了,最好让人在这附近买些田,用猪粪上在田里,庄稼可是高产的."白氏诧异道"蕙儿怎么连这腌?事都知道?"陈材却说:"虽然腌?,但是姑娘的话却不错,买地倒是不用,我们的庄子就在这不远,可以让庄子上的人来拉,可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白氏一看陈材赞成就吩咐照这个办.随后带着陈文蕙和一众人回县衙的家里.

    半个月后,白氏正和陈文蕙在房里聊天,管家陈材求见.白氏就让他进来了.陈材磕头后禀道:"太太,油坊已经出油了,这一批一共出油三千余斤.其中芝麻油二千斤,豆油一千斤."白氏听了后说:"那有没有拿去杂货铺子寄卖啊?"陈材说:"回太太话,油炸出后,刘师傅提议和原先的油坊东家王家合作,将油拿去他家铺子寄卖.他家的杂货铺很多,多是经营粮食油的,遍布省里."白氏听后若有所思.陈文蕙想了一下对白氏说:"母亲,我们的油坊其实可以多炸豆油,但是黄豆存货少,百姓们种植黄豆的不多.如果找到好的合作伙伴,一起推广种植黄豆,那就有大量货源.还有,豆油虽然好吃,但是要推广起来,可不是我们一家能成之事.与其珍之密之小打小闹不如找到好的伙伴推广起来,有钱大家赚."陈材吃了一惊,看了陈文蕙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白氏也吃了一惊,又低头寻思一回.对陈材说:"你先下去,等老爷下衙后和老爷说到后院来,我要同他商议一下."陈材称是,下去了.

    陈材走后,白氏仔细看着陈文蕙,说:"蕙儿,你怎么会有这些想法.你才六岁啊,如何懂得这些?"陈文蕙笑笑:"母亲,我日日看你处理庶务,看了这许久,要是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不就是个蠢人了吗?"白氏欣喜的揽过陈文蕙:"你才不是蠢人呢,我有一个兰心慧质的乖女儿."陈文蕙高兴地偎依在白氏的怀里.

    晚间,白氏将这些说与陈远恒.陈远恒也很是惊讶陈文蕙这么小居然懂得这些.惊讶过后则是满面欣喜.陈远恒对着妻子说:"夫人,我们生了个凤凰儿啊."白氏听后也甚是高兴.又细细地和陈远恒讨论陈文蕙的建议是否可行.陈远恒捻须沉吟了片刻说:"王家广有良田,在省内各地都遍布有铺子,专营粮食和食油.在本地还有一个钱庄.也算是安城的大户.现任家主名叫王义和.这个人很是精明,有秀才身份.我将这件事情和他说说,你有空,带孩子们去他家走动一下."白氏答应下来.

    隔天,陈远恒下了贴子请王义和一叙.王义和欣然赴会.陈远恒先是谢了王义和赠送油坊之情,又让陈材将所出的芝麻油和豆油都拿来一坛给王义和看.芝麻油也就罢了.王家可是有好几座芝麻油的油坊呢.王家的芝麻油在本地一直都是有口皆碑的.豆油王义和却是第一次见到.没有芝麻油香,但是比芝麻油清亮.王义和问:"大人,您这个是什么油啊?"陈远恒说:"这个是陈家独有的豆油.来人,让王老弟尝尝用豆油做的菜."小厮应声捧出一碟用豆油炒出来的青菜.王义和道了罪,吃了一口.满口清香,没有猪油炒菜那个腻味,很好吃.王义和大感兴趣.陈远恒笑眯眯地说:"王老弟啊,这个豆油怎么样啊?"王义和连声赞好.陈远恒趁机说出合作的话.王义和喜出望外.立即敲定合作方式.以后两家大力在自己的田里种黄豆,同时利用王家的粮店卖油.所得利润两家六四分成.陈远恒只是出技术得六成,王家出力多却得四成,王义和却一点都不觉得亏,因为在这个时代,做生意有官庇护和无官庇护差别太大了,光税收一项就占很大便宜,何况陈远恒并不仅仅是安城知县这么简单,他背后还有王义和巴结都巴结不上的陈家.如果陈远恒心黑一点八二成绝对没有问题.但是陈远恒为了长远发展没有这么做,只是六四分成,所以王义和喜出望外.

    事情谈妥了,接下来,陈材将一千斤豆油运到王家的粮铺里.王家则负责帮陈家收购黄豆.并且在自己的地里开始种植黄豆.安城地处江南,气候好,土地肥.一年两季庄稼实属正常.这时正是春天,过一段时间收了早稻还来得及赶种一季的黄豆.这样有了自己的黄豆地,就不担心油坊没有原料了.白氏一听王家的想法,忙让紫玉去吩咐自己的庄子,有种早稻的赶紧也赶一季黄豆种.

    不出所料,豆油一面世就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在王家的大力推广下,一千斤豆油很快售出.王家一看果然利润很大,就吩咐家人讲从外地铺子里收购来的几千斤黄豆也拉到油坊去,这样就有源源不断的生意了.其实,陈材一直都在安城收购黄豆,整个安城的黄豆都快被收购光了.也导致了安城黄豆价格居高不下,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心思敏捷的地主和农民,都在早稻后本来要中麦子的,改中了黄豆.王家作为安城的大粮商,自然一早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在自己外地的铺子里收购黄豆,所以,黄豆的价格比陈材收购的还要便宜.银子和帐目一起送到白氏处.白氏看着到手的银钱很是高兴.直赞女儿是个财神.并且认定三点,一,做生意是要比田地银钱来的快,以后应该多多发展生意.二,还是合作好.三,要多听取女儿的意见.白氏心想照这样下去,回到厩并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蕙质春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蕙质春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