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兴大宋 正文 第168章 :眉山之战

正文 第168章 :眉山之战

目录:重兴大宋| 作者:徐奇葩| 类别:都市言情

    眉山县距离成都距离只有一百里路程所以史棣和史杠认为只要自己想要撤回成都就凭眉山县城内的宋军根本就不可能阻止得了,所以根本就没有把眉山县城内的宋军放在心上,而是大摇大摆的集合队伍绕开眉山县之后准备向着成都府进发。@顶@点.@小说 .2 3 nbsp;

    眉山县城上的周文质看到川军居然真的放下了眉山县扬长而去了,这让他可如何是好不得已只得集中县城内的宋军准备出城追击史家兄弟,不过在周文质的主意被随同一起来的老兵顾问们给阻止了。

    老兵们建议周文质派兵追击可以但是绝对不可以真的追上去,以县城内的这么点兵力和装备根本就打不过史家兄弟的几万川军,如果就这么追出去那就等于是送死,而大宋帝国复国以来从来不打这样的蠢仗,相信就算让这些川军逃回成都大都督也不会怪罪于周文质的。

    周文质被这些老兵们一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便按照老兵们的意思开始做好针对性的部署,从城内调派侦骑侦查川军撤退路线为眉山县宋军出战寻找战机,这个时候周文质索性放弃扩大战争的想法反而选择继续呆在眉山县城内静待战机出现变化。

    就在周文质呆在县城城头上无所事事的看着川军撤退的方向的时候远远的看到天空中似乎飘着几个气球,此时的周文质以为自己眼花了做起身来揉了揉眼睛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之后才确定那确实是自己人的观察气球,这个玩意只有宋国有而且一直处在保密阶段任何国家或者势力凭借现有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仿制的出来。

    周文质兴奋的大叫:“我们的人来了,兄弟们集合,我们这就出城为大都督的主力做后援,彻底堵住川军的退路”。

    周文质率领着城内的宋军小心翼翼的出城跟在川军撤退的路线后面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想要以此来拖延和盯住史家兄弟的撤退路线,既然自己的主力都出现了那么等待史家兄弟的将会是什么不用说也明白了。

    史棣带着人马正在埋着头向着成都府的方向进发,突然身边的士兵向他报告说远处天上有个圆形物体,史棣和史扛立马勒停战马顺着士兵指引的方向看到远处靠近成都府的方向天空中是有一个圆球状的物体悬在空中,目测距离大概也就在三四十里的路程。

    就在史家兄弟不知道那个物体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时候,突然听到雷鸣声,紧接着就看到晴朗的天空中向着他们方向飞来数十道轨迹,紧接着自己周围就爆炸开来,这下可把原来都傻呵呵的川军士兵们给吓坏了,他们什么时候见过如此规模的密集轰炸,胆子大点的鼓起勇气抱着脑袋乱窜,胆子小点的被吓得当场就跪在地上双手抱头等死。

    一直七八万人的军队在一瞬间就被飞来的炮弹炸的七零八落,被炸的川军士兵们这个时候根本就不管自己长官的命令了,在这个时候只有保住自己的小命最关键,而就算是校尉级别的军官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的阵势,很多人和自己手下的士兵们一样在感受到死神降临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

    远处飞来的炮弹非常奇怪,由远及近逐步延伸,貌似射程到极限之后就再来一次就像农民犁田一样来来回回搞了三四遍彻底把史家兄弟的川军给打的稀巴烂,让史家兄弟的川军根本就没有办法把失散的兵力集合起来,就在被打散的川军们以为炮击结束了。

    从自己的后方突然杀出无数的兵马,惊慌失措的史扛和史棣在得到敌人从自己的后方出现后立马组织人手进行就地阻击,这个时候史扛和史棣已经不想能够带着自己的这些手下能够完整的回去了,只希望自己不要落入敌人的手里,说实话现在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现在面对的敌人到底是谁?到底是一些反抗史家的地方势力还是眉山县城内的那支宋军,不过就算如此他们还是想不到自己被真正的宋军主力盯上了。

    张默自从梓州城悄悄的出城之后就沿着成都府北部山林一路昼伏夜出,把火炮拆卸下来用驮马驮着翻越蜀地的高山峻岭,沿途派出大量经过夜叉组织训练的侦察兵凡是遇到人烟就全部处理掉,为了封锁自己存在的消息所以捕获的蜀地百姓不分男女老弱全部处死不留一个活口。

    所以当张默率领的宋军主力悄悄的从成都东北面一直摸到成都西南面,史家兄弟的川军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在炮击停止后随着张默的一声令下响炮再起,慌乱的川军周围一下子涌出了无数的宋军将士,冲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宋军火枪兵,当溃散的川军看到周围出现宋军之后方寸大乱,一些心存侥幸之辈还想着从宋军的空隙中穿插出去,结果迎接他们的自然是宋军火枪兵射来的铅弹。

    逃跑中的川军命大的听到耳边不断传来铅弹的破风声和周围的川军中弹和树木被铅弹击断的景象,心里再也承受不了宋军火枪兵带来的恐惧,腿肚子也把控不住颤抖着双腿趴在地上双手抱头嘴里大声呼唤“饶命啊!”“老子投降啦!”

    战争进行的很顺利,当眉山县的宋军在周文质的率领下赶到战场上的时候,张默的宋军主力已经开始追缴残敌清理战场了,周文质看到这里便下令让自己的部队配合主力接收战俘和清理战利品,周文质安排完这些之后就跑来找大都督张默。

    两人见面之后张默首先肯定了周文质一个文职参谋也能够率领一帮汉中兵客服蜀地艰苦的自然条件赶在史家兄弟之前占领了眉山县,从而为梓州主力围歼史家兄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周文质自然是不敢居功说了些应该之类的话语,就在两人寒暄的时候手下将士来报说在清理战俘的时候经过被俘川军的指认发现了史家两兄弟在列,现在请求大都督应该如何处理。

    张默带着周文质一起前往临时战俘关押地点,当他们进入战俘营的时候看到史家兄弟被忠心的护卫保护在中间,二人早已失去往日意气风发的模样而是一脸的落魄。

    按照宋军对战俘的规定所有人被俘人员都要一视同仁,不可能也绝对不允许被俘人员中出现特殊情况,所以,宋军管理战俘士兵就要把史家兄弟和他们的护卫们分开,打散到战俘营中去,结果史家兄弟非常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便死也不肯离开自己的卫兵。

    在看到宋军方面调来人手准备强行施压的时候,兄弟二人索性鼓动自己的卫兵在战俘营内大喊宋军要屠杀降兵,搞得周围的被俘川军跟在后面起哄,场面眼看就要失去控制这让宋军管理人员和战俘营警卫一下子提高警戒严防川军闹事。

    当张默等人到来看到眼前的景象直接下令火枪兵朝着史家兄弟和那边嚷嚷最凶的护卫开枪,既然战败了就要有战败的觉悟,这个时候还敢和胜券在握的自己叫板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火枪兵们立马在栅栏上列好整齐的队伍把火枪瞄准史家兄弟和他们的护卫们,在军官的一声令下火枪兵的火枪喷出了火光,史家兄弟和他们的护卫们看到情况不妙就想要寻找障碍物躲避,结果战俘营内空空荡荡的根本就找不到可以遮挡的地方,史家兄弟的护卫们成片的被火枪击倒。

    惨嚎叫声响彻云霄,就在川军降兵们真的以为政府军要杀降的时候战俘营的上空传来宋军的声音:因为史家兄弟煽动降兵暴乱现被政府军无情镇压,如果还有人胆敢继续作乱史家兄弟现在的情况就是你们的下场,只要你们老老实实的听从政府的安排,政府军保证不会伤及无辜的。

    这样的声音一遍遍的在战俘营上空来回呐喊,很快就把惊慌失措的战俘营川军给安抚下来,张默派人去被打死的死尸中查看史家兄弟是否还活着,如果死了就把首级割下来腌制好将来攻打成都府的时候还能发挥作用,如果还活着那就绑起来告诉他们如果想活着那就要按照政府军的规矩来否则就把首级割下来腌制好。

    躺在护卫尸体下面的史棣把张默的这番话听得一清二楚,他现在终于知道了宋国人根本就不打算要他合作,有你宋国人拿下成都府简单点,没有你宋国人照样有办法拿下成都府大不了就是费点事而已,想明白这些之后他再也不敢托大了,连忙推开压在他身上的侍卫尸体高举双手大声呼喊道:“罪臣史棣深知罪劣深重现愿意向大宋帝国效忠”。

    宋军士兵来到史棣面前仔细搜索了一番之后确定史棣身上没有伤人利器便把他看押起来,接着仔细翻开被打死的史家护卫,当看到最底下的史扛胸部中弹早已气绝身亡之后便非常干净利索的把他的脑袋给割了下来,交给旁边的人拿下去腌制了,看押在边上的史棣看到了这一幕再也承受不了眼前这血腥的一幕,在两名宋军士兵的架着下剧烈的呕吐起来。

    张默这个时候在周文质的陪伴下来到史棣的面前:“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这个时候的史棣早已经吓破了胆来不及擦拭嘴角的呕吐物强忍着胆怯颤抖着答道:“罪臣史棣,乃是叛将史天泽三子,罪臣史棣已经认识到错误了,愿意为大宋帝国戴罪立功献出成都城”。

    张默笑着摇着头道:“你太高估了你在我们心目中的价值了,你这次派兵出城接应你弟弟史扛的兵力有五万吧?你们兄弟俩加在一起怎么着也有七八万吧?这些兵力我估计差不多算得上是成都府最精锐的士兵了吧?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成都府内现在守城的都是老弱病残吧!你们史家就剩下你们那两个未成年的小弟弟了,你以为他们能守得住成都府吗?成都府内那数十万百姓不是谁都能够领导的,只要我派人进入成都府随便散步点假消息,不需要我们攻城你们史家自己就被成都百姓给灭了”。

    史棣连忙跪倒哀求道:“还请将军大人饶过我等吧!我愿意亲自去成都城下劝降,以换取史家最后的生路”。

    张默点了点头道:“那好,我就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能够顺利让你的兄弟献出成都府,我可以保证对你们史家之前的罪过不再追究,如果你和你的兄弟一意孤行那么等待你们的将会是史家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明白吗?”

    史棣连忙叩拜道:“多谢大将军法外开恩,罪臣一定想尽办法顺利让史家人完整献出成都府”。

    张默说到这里便不再说话而是摆了摆手,手下的士兵立马知道大都督的意思架起瘫软的史棣离开了。

    周文质这时凑过身来低声和张默说道:“都督,你就这么轻易绕过史家了?”

    张默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史家当初甘愿充当蒙古人的走狗祸害我大宋百姓,犯下如此滔天的恶行,我怎么会如此轻易的绕过?我们先看看他对我们还有什么作用再说吧!如果能够和平解放成都对你对我对数万将士对成都百姓都是好事,都是华夏子民到底兵戎相见对大家都不好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兴大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兴大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