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67章 转移(补更)

第267章 转移(补更)

目录:带着警花闯三国| 作者:乱石兰竹| 类别:历史军事

    自从曹操起兵以來。他最缺少的就是钱粮。如果沒有卫兹的相助。早就撑不到今天了。万般无奈之余。曹操甚至秘密派兵假扮大盗。在青、兖二州大肆盗掘诸侯墓葬。取其金宝以充军饷。突然听到这番言论。曹操忍不住抬头观看。见说话那人却是荀彧的侄子荀攸。这叔侄二人都擅于计谋。被曹操倚为左膀右臂。听了荀攸的话。曹操奇道:“公达。不修耕植。哪里來的军资呢。”

    荀攸笑道:“发展农耕固然是需要的。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就有一块大肥肉送到了主公嘴边上。主公为什么不咬一口呢。”

    站在一旁的陈群马上会意。拱手说道:“公达所说的莫非是荆州。”

    荀彧连连击掌。说道:“不错。刘欣远赴散关督战。证明那里的战事不太顺利。而董卓又差张济出武关。荆州的兵马必会前往抵敌。襄阳定然空虚。主公可使一上将。率领精骑直取襄阳。”

    荀攸进一步说道:“襄阳富甲天下。如果能够攻而取之。城里的钱粮堆积如山。纵使守不住。这些钱粮也可满足五六年之军需。而且襄阳三院名闻天下。襄纸、白瓷皆是那里的特产。此时取之。正是天赐良机。”

    曹操的眼光还是比较长远的。他向來也注重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只是与刘欣、马芸比起來。少了上千年的见识。加上他占据青、兖二州时间不长。不比刘欣在荆州经营多年。根基深厚。所以在钱粮方面总是捉襟见肘。

    听了荀攸等人的建议。曹操不由神往起來。襄阳可是一块宝地啊。不仅府库中的钱粮充足。而且富户云集。到时候随便找个什么由头。抄他成百上千家。不要说五年的军需。就是十年二十年也够用了。除了这些。刘欣的三位夫人。马芸、卞玉、蔡琰也让他心仪很久了。如果能够攻占襄阳。她们还不是都要落入自己的囊中吗。

    曹操当机立断。拍案而起。对众人说道:“好。就依你们所言。发兵攻取襄阳。”

    荀彧起身说道:“启禀主公。属下还有一计。可令刘欣首尾难顾。王允既然來信要护送皇上到洛阳。主公何不向皇上请几份诏书。”

    曹操疑惑地问道:“哦。文若的意思是。”

    荀彧继续说道:“主公。我这计策正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调天下诸侯共计刘欣之计。可送一份诏书给袁术。令他出兵江夏。一份诏书给豫章的严白虎。他不是自称东吴德王吗。那就封他做个吴侯。令他出兵攻长沙。如此一來。刘欣与董卓在散关、武关两地相持。又遭遇我三面夹攻。何愁他不败。”

    曹操哈哈大笑道:“文若先生果然妙计。若能大破刘欣。先生当记首功。”

    荀攸拱手说道:“主公且慢。还需再下一封诏书给河北的袁绍。封其大将军之职。令其将兵征讨公孙瓒。这样一來。袁绍师出有名。必然会全力量以赴对付公孙瓒。而我们则不用担心袁绍会从背后捅我们一刀。可免腹背受敌之忧。”

    曹操看着这些尽心尽力为他出谋划策的能臣。又看了眼那些摩拳擦掌的武将们。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他才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崛起为坐拥两州。雄霸一方诸侯。看到他们。曹操不觉对于攻取襄阳信心百倍。慨然说道:“好。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不过。大的战略确定下來。真要实施还有许多细节要处理。刘协现在还不在曹操的掌控之下。请他颁发诏书仍然需要通过王允之手。免不了又要费一番口舌。才能打消王允等人的疑虑。这些诏书转到诸侯手中也需要些时日。而且各路诸侯之间还要进行相互沟通。才能选择最好的出兵时机。至于消灭刘欣以后如何重新进行利益划分。现在还沒到商议的时候。但是曹操也必须先拿出一个意向性的方案。才能更好地说服诸侯和他站在一个阵营里。

    这几天。襄阳比往日更加热闹。因为再过些日子。刘欣确定的首次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这个日子早就定了下來。之所以选择在夏季进行。就是考虑到这时候天气炎热。人们的衣着也比较单薄。不容易进行夹带私藏。科举考试并沒有因为正在进行的讨董战争而受到任何影响。來自荆、益两地的士子们已经云集襄阳。还有许多自恃才华的人。得到消息以后正从其它地方匆匆赶來。这个消息当然是刘欣故意通过报纸散发出去的。他招揽人才的目标可不只是局限于荆、益两地的。而是面向全天下的。

    作为礼部尚书兼襄阳书院的院正。又是刘欣的老丈人。顶着大文学家、大学问家、大书法家的多个头衔。蔡邕成为当之无愧的首任主考官。两遭流放。最后弄得家徒四壁的蔡邕。何曾想过他也会有今日的风光。这一切都利益于他最终选择了与刘欣站在一起。想到过去对刘欣的猜忌。蔡邕不禁心生愧意。更是将全部心思都扑在了这次科举考试。一心要将这次考试办成古往今來的第一盛举。

    为了这次科举考试。蔡邕动员礼部官员和书院的先生们一道。整整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为此还专门建造了一处建筑。马芸为这里取了个名字叫做“贡院”。蔡邕则亲笔书写了匾额。所有考生在三天的考试时间里。吃喝拉撒睡将全部在贡院里解决。在交卷之前是不允许走出贡院一步的。

    与后世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不同的是。这次科举分为文、武、工三科。文武两科比较好理解。而参加工科考试的就五花八门了。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经过郡县两级的选拔。就都可以参加。最终能够來到贡院参加工科考试的人里面。干什么的都有。有木匠、泥水匠、铁匠、石匠这些传统手艺匠人。也有会种花的。会驯养动物的。甚至善于捕鱼的、纺织的、种地的。都被选拔出來。送到了襄阳。这些人里面有许多连书都沒有读过。也不认识字。蔡邕还特意安排了一些书吏根本他们的口述做些记录。

    就在襄阳城为科举考试而百般忙碌的时候。吕布率领着这一万三千人的骑兵队伍。悄悄穿过了赵云和张郃防区之间的空隙。在冷兵器时代。不可能将部队分割成若干小队去布置防守。那样做很容易被敌人抓住时机逐个吃掉。所以在防区之间存在间隙并不是赵云、张郃两个人的失误。

    吕布一路上总是选择人少的时候行动。人多的时候就在偏僻处安营扎寨。但是。他现在已经深入了荆州腹地。面对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荆襄一带。想要完全掩人耳目。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吕布也想好了对策。他打的是第一军团徐晃的旗号。路上碰到有人询问便声称是从散关前线调回襄阳休整的。

    尽管吕布想方设法避开人多的地方行军。但是沒过多久。这些假冒徐晃军队的西凉军便露了馅。之所以会露馅。倒不是这些把劫掠、欺压百姓当成家常便饭的西凉军士兵们又做出什么不法的勾当。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注意。而是另有原因。吕布也知道刘欣手下的军队军纪严明。他要冒充刘欣的军队。自然也要表现得对百姓友好一些。因此在出发前吕布再三申明纪律。沿路不得骚扰百姓。而且这些士兵们也明白。襄阳富裕无比。只要攻下襄阳。随便抢上一点就够他们半辈子的花销。谁又会在乎半路上这点小小的财物呢。

    但是吕布却沒有想到。在荆州。军民关系已经融洽到他无法理解的程度。在其他地方。要是军队不找老百姓的麻烦那就算是烧高香了。但在荆州。老百姓看到自己的军队却都会主动迎上去打招呼。既然吕布打的是徐晃的旗号。一路上便常有百姓送上鸡蛋、凉水等物品慰问士兵们。弄得这些西凉军士兵们手足无措。应对之间难免现出马脚。再加上这些人说话的口音也不多。为首的那个脸带伤疤的年轻将领使用的兵器也十分罕见。而且刘欣的军队中极少会出现这样大队骑兵运行的场面。这些现象很快便引起了当地百姓的疑心。赶紧向官府做了报告。对于这一切。吕布浑然不觉。仍旧自以为得计。瞒过了所有人的耳目。雄纠纠气昂昂地向着襄阳进发。

    有一支不明來历的军队悄悄潜入荆州境内。而且目标直指襄阳。这样的消息绝对惊人。得知报告的官员谁也不敢怠慢。当天晚上这封情报就摆在了沮授面前。作为幻影秘谍的最高指挥者。摆在他面前的不仅有地方官府送來的情报。还有秘谍发现的蛛丝马迹。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吕布这支军队來者不善。

    沮授得知这个消息。不敢有丝毫拖延。一面差人通知典韦、许褚加强戒备。一面连夜赶往州牧府。向马芸汇报。

    马芸听完沮授的报告。当即断定:“这支骑兵是董卓的部队。统领他们的就是吕布。”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马芸可以肯定那个年轻将领使用的是方天画戟。而在马芸的印象里。三国早期除了吕布。再也沒有第二人使用方天画戟作为武器了。不需要其他理由。单凭这一点。马芸就敢肯定此人必是吕布无疑了。

    沮授本來还很镇定。听说來的是吕布。不由大吃一惊。慌忙说道:“启禀马夫人。吕布來势汹汹。襄阳城里兵力单薄。难以对敌。请夫人带领家小转移至西南群山中相避。”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带着警花闯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带着警花闯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