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66章 天予不取

第266章 天予不取

目录:带着警花闯三国| 作者:乱石兰竹| 类别:历史军事

    蔡逍看到有人登上了城头。也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气。捡起一杆长枪并朝着胡车儿刺了过去。这些大族子弟。自幼也是要习文练武的。蔡逍又在襄阳军中当过几天校尉。也会几下花拳绣腿。可惜这些子弟享乐惯了。倒很少在这方面真下功夫。他这一枪刺出。在胡车儿眼中可以说是破绽百出。胡车儿暗自冷笑。轻轻一闪。刀背一磕。蔡逍手中的长枪便把持不住。飞向半空中去了。胡车抢上一步。挥刀便砍。蔡逍惊慌就地一滚。左肩上已经着了一刀。顿时血流如注。

    周围的十多个守军士兵看到县令受伤。不顾一切地挥舞着刀枪挡在蔡逍面前。蔡逍连滚带爬地退到一边。模样十分狼狈。他抬头再看时。那十多个士兵已经被胡车儿砍倒大半。胡车儿正杀气腾腾地奔他冲过來。蔡逍心知今日必死无疑。却不甘心就这样束手就擒。当年他已经被王嫣瞧不起了。他不想一辈子都被人瞧不起。他就算死也要死得像个英雄。

    胡车儿知道蔡逍一定是这座县城中的首脑人物。接连又砍翻了两名挡在面前的士兵。一步步逼向蔡逍。却见蔡逍浑身浴血。面目狰狞。赤手空拳地向自己扑了过來。反倒被他这样的举动吓了一跳。竟愣了一下神。

    就在胡车儿愣神的一刹那。只听“嗖”的破空声响。一枝羽箭如闪电般射來。正中胡车儿的咽喉。那一箭的力道大得出奇。竟将胡车儿的身体直带向后來。在城垛上撞了一下。翻下城去。这个在历史上曾经祸害了典韦的有名悍将。连哼都沒來得及哼上一声。便命丧黄泉了。

    只见城下一名白袍将军。缓缓放下手的强弓。沉声喝道:“杀。”数千骑战马一齐奔腾开來。扑向正在攻城的张济军队。人未到。箭先到。早将攻城的士兵射倒了一大片。城下的军队顿时大乱。

    张济在后面看到胡车儿登上城头。将城头上的守军砍得人仰马翻。心情放松下來。正自得意。突然便望见胡车儿身子向后一仰。从城头上倒摔下來。脑浆迸得一地都是。紧接着。攻城的士兵如潮水般地退了下來。无论军官们怎么喝止也喝止不住。县城两边都是烟尘大作。两队骑兵分路冲杀过來。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马。

    张绣见机得快。大叫一声:“不好。敌人的援军來了。叔父快撤吧。”

    张济也知道今天事不可为。拨转马头大叫一声:“撤。”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十多万大军乱哄哄的掉头就走。他的部下都是些步卒。如何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赵云的五千骑兵分成两路。早已经冲入张济军中。马上的骑士都弃了弓箭。挥舞着锋利的马刀。逢人便砍。

    张济的部下本來就是由军纪涣散的洛阳旧军和未经训练的新兵组成。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阵仗。纷纷丢盔弃甲。夺路而逃。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这时。夏侯兰带着三万步兵也赶了过來。这些步兵是一路小跑过來的。顾不上喘息就立即投入了战斗。由于冠军县的城门洞已经全部被堵死。城里的军民不能出城助战。但并不防碍他们在城头上呐喊助威。一时间鼓声大作。杀声震天。张济手下的士兵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慌不择路之时只得纷纷跪地投降。

    赵云率军一路掩杀。直到武关城下才收拢住兵马。就在关前扎下大营。与武关上的董卓军相对恃。张济、张绣叔侄二人已经逃到了关上。清点人马。已经不足五万。但是。荆州军中的攻城器械大多都已经被运往了散关前线。赵云又沒有接到攻打武关的命令。不好下令强攻。只是在关前叫骂搦战。张济早已经肝胆俱丧。哪里还敢出关迎敌。倒是张绣年轻气盛。几次三番要下关与赵云较量较量。被张济死死拦住。

    这一仗。共斩首三万余级。俘虏六万人。被俘的士兵大多都是刚刚被董卓强征來的青壮百姓。许多人连手中武器还沒有知道该怎样使用便被派上了战场。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够不败。但是。冠军县的军民损失也十分惨重。死伤者以数万计。就连县令蔡逍也重伤昏迷不醒。如果不是赵云及时赶到。冠军县已经失守了。

    张济、吕布先后率军离开长安城的事。自然瞒不过王允等人的耳目。伏完、董承、杨琦等人又齐聚王允府上商议对策。而洛阳旧军校尉杨奉也赫然在列。

    王允看着众人说道:“长安城中大军接连调动。显见散关战事吃紧。据我得到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连董卓的亲卫飞熊军都出动了。而且我听说吕布、张济都出了武关。这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想护送皇上重回洛阳。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董承等人的目光一直沒有离开过杨奉。都是欲言又止。

    杨奉笑着说道:“诸位大人不要担心杨某。杨某已经决定与诸位大人同进退。断无二心。请诸位大人放心。”

    王允也面带微笑地说道:“杨将军对皇上忠心耿耿。诸位不要疑虑。否则这么重要的事情。王某怎敢让杨将军坐在这里。留守长安城的五万洛阳军皆在杨将军的掌握之中。镇守函谷关的又是杨将军的旧部宋果宋将军。有杨将军相助。诸位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为了收买杨奉。王允可是花了血本。先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拉拢感情。接着又是大批金银珠宝送入杨奉府上。甚至连用貂婵换來的那套精美的白瓷也送了出去。还搭上府里蓄养的五六个美貌歌伎。这些还不够。最后王允又允诺事情若是成功。保举杨奉在朝中任三公之位。才让杨奉下了反叛董卓的决心。

    董承虽然信了杨奉。却仍然有些迟疑。说道:“洛阳现在曹操控制之下。曹操这个人……”

    王允不等他的话说完。挥了挥手道:“董大人多虑了。曹孟德在洛阳时曾与我合谋行刺董卓。事有不谐。这才逃亡在外。这件事我隐瞒多年。今日告诉诸位。就是要打消诸位的疑虑。孟德也是忠于皇上的人。”

    杨奉已经被官职迷了心窍。站起身來。慷慨激昂地说道:“杨某手下有五万大军。加上函谷关的守军。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纵使曹操有什么阴谋也不怕他。为皇室计。为天下苍生计。这些的军队愿与诸位大人共有之。董卓在散关的战事坚持不了多少天了。而刘欣还沒有出全力。如果散关有失。不仅诸位大人的前程不保。就连皇上的位置也要保不住。诸位大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吗。”

    这最后几句话确实说中了要害。在位的这几位谁不想着高官厚禄。尤其伏完。他就是靠着女儿嫁给了刘协。才有今天的地位。如果刘协的皇位丢了。那他也就什么都不是了。

    王允见众人脸上的神色有所松动。继续说道:“函谷关宋将军那里已经答应了。孟德处也承诺派兵接应。如今万事俱备。只差皇上首肯。这件事就交与伏国丈去办。如何。”

    伏完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这个女婿的皇位被人推翻。却从來沒有考虑过他这个女婿一直以來只不过是傀儡而已。他现在最担心的反而是刘欣攻进长安。听到王允让他去劝刘协。自然是连声应诺。

    刘协听了伏完的话。踌躇半晌。从几案下抽出一张纸來。递给伏完。说道:“国丈。这是内侍们千方百计弄來的报纸。上面有刘欣声讨我的檄文。虽然刘欣说得凶狠。却也答应了。只要我主动放弃皇位。他保我一生平安。子孙荣华。我也想过了。与其这样任人摆布。还不如去做个闲散王爷。咱们就在这长安城里等着吧。如果董卓胜了。我还做这个木偶皇帝。如果刘欣胜了。就把皇位让给他做吧。他是我的皇叔。总不会赶尽杀绝吧。”

    伏完大惊失色。痛哭流涕道:“皇上。你好糊涂啊。自古以來。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皇上若是落到其他诸侯手里。顶多大权旁落。终有回旋的余地。要是落到刘欣手里。只怕死无全尸啊。”

    刘协本來看到刘欣的檄文。已经有些动心。被伏完这一通话。又犹豫起來。加上伏皇后在身边“嘤嘤咛咛”地只管哭个不住。终于点了点头。说道:“一切但凭国丈作主吧。”

    曹操在濮阳接到王允要护送刘协到洛阳的來信。赶紧召集众文武商议。他已经敏锐在感觉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荀彧现在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他向來忠于汉室。因董卓乱政。荀彧先投袁绍。后來见袁绍为人内宽外忌。难成大事。便想转投他方。本來刘欣与他也有过一面之缘。荆州也是他曾经考虑的落脚之处。只是听说刘欣发布公告。不承认刘协的皇帝身份。荀彧是个聪明人。一眼便看出刘欣已经有篡夺皇位的野心。刘欣在他眼中的形象也就一落千丈。由栋梁之材沦落为汉室叛逆。就在这个时候。曹操在东郡重整旗鼓。命人前來相请。荀彧与曹操在洛阳是也多有交往。相处甚欢。知道曹操也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便欣然前往。

    听说曹操要迎回刘协。荀彧的心情无缘激动。欠身说道:“主公。此事不可拖延。恐为其他诸侯所趁。当命洛阳令修缮打扫宫室。以迎皇上。”

    谋士毛玠也是十分激动。拱手说道:“主公正可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何愁霸业不成。”

    阶下一人朗声笑道:“孝先此言甚善。不过。要蓄军资何须如此麻烦。天予不取。更待何时。”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带着警花闯三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带着警花闯三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