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二指先生 正文 补玉山居——道济(三)

正文 补玉山居——道济(三)

目录:二指先生| 作者:笼中虎| 类别:玄幻奇幻

    大清康熙二十七年,福建怀安县令周显道给巡抚张伯行献上一块奇石。

    张伯行一生清廉,见此石通体金黄似玉,不敢私留,献给康熙帝。

    康熙帝命宫里的能工巧匠雕刻出一方九龙印,随身携带。

    不久,多年的腰疼病竟与日渐轻,经太医诊断,与这块黄石有关。

    康熙帝大喜,要封赏张伯行,张伯行上折子说,献石人是怀安县令周显道,自己不能受封。

    康熙一道圣旨,赏张伯行黄金千两,周显道连升三级为怀安知府。

    一块石头就能连升三级,周显道赶紧找来女婿方宝才,问他石从何来?

    方宝才说石头是他在山上捡到的。

    周显道一听心里凉了半截儿,问清女婿捡石地点,周显道派人挖山寻石,几个月下来,一无所获。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说州府境内数千亩甘蔗田遭遇虫灾,蔗农拿这种长着大牙的怪虫一点办法也没有,照此下去,甘蔗绝收,蔗农日子就难过了,百姓联名上报府衙,请周大人治虫救命。

    周显道赶紧派人查看,派去的人回来说从来没见过这种虫子,此虫身披甲壳,长着大牙,专门啃咬甘蔗根,而且,这虫子繁殖速度极快,无法控制。

    周显道无奈,赶紧写折子,上报朝廷。

    康熙马上下旨,命福建巡抚张伯行立即前往怀安府,赈灾治虫。

    张伯行不敢怠慢,接到圣旨马上动身来到怀安,见到周显道,二人聊起了田黄石一事,张伯行埋怨周显道不该让他给皇上献石,自从皇上得此石后,传下密旨,命全国各州府寻找田黄。

    周显道大惊,赶紧岔开话题,说治虫之事。

    张伯行这边想办法治虫,周显道那边和女婿商量赶紧寻找田黄。

    原来,康熙爷腰疼病好了,前往护国寺进香,护国寺方丈慧真看了田黄石对他说:此乃仙石,他曾经在普陀山一位得道高僧那儿见过。

    相传,田黄石是女祸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又说是凤凰鸟蛋所变,还传田黄石可驱灾避邪,收藏、把玩田黄者,能益寿延年等等。

    康熙帝大惊,不便明旨,只好密旨各方官员,寻找田黄石。

    周显道担心别人先找到田黄,顺了圣意,赶紧派女婿方宝才不惜一叨代价寻找田黄,还允诺如再找到田黄,说是方宝才所献,到时,自有高官厚禄等着他。

    方宝才找画师画出田黄的样子,还上了色,他带人拿着田黄画像四处打听。

    张伯行查访多处甘蔗田,发现大多数甘蔗根已经被害虫咬断,甘蔗产量至少已经减少五成,如不赶紧治住虫灾?则州府大乱!

    张伯行赶紧命人在府衙外贴出告示,张榜招贤人治虫,还在榜文旁画出虫子的样子。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无人前来揭榜。

    这可急坏了张伯行,想找周显道商量,周显道却不知踪影,无奈之下,他赶紧写折子上报朝廷。

    突然有人来报,说有人揭了榜,张伯行赶紧来到大厅,却见一个老太太,拎着个鸟笼子站在厅前。

    张伯行看见老太太的笼子里有三只怪鸟,只见那鸟嘴尖带钩、黑羽红腹,身体跟鸽子差不多大。

    张伯行看罢,让老太太坐下,问道:“老人家,你不像本县人氏,请问你从哪儿来?”

    老太太看了看张伯行:“敢问大人是哪个?”

    张伯行笑着说:“本官是福建巡抚张伯行。”

    老太太一听,赶紧起身跪倒:“你就是福建的青天张大人?”

    张伯行一笑,点点头说:“老人家过奖了!”

    老太太眼含热泪,悲叹着说:“唉!也罢!张大人,老身姓翁,家住福建寿山!”

    张伯行一惊:“我们是同乡!翁大娘请起。”张伯行起身,将翁老太扶起。

    二人正说着,周显道回来了,见到老太太很是奇怪,张伯行告诉他,这老人就是揭榜治虫的人。

    周显道冷笑着说:“请问老人家,你如何治虫?”

    翁老太太叹了口气,信心十足地说:“这是天机,我自有办法。我要是治不了这虫子,甘愿死在这里!”

    周显道一笑:“如此说来,我信你便是,你倒说说看,你有什么办法?”

    翁老太太身子一晃,差点晕倒,轻声说:“张大人,如今哪里灾情最重?快派人带我去!”

    虫灾最重的地方是北山下的蔗田。

    张伯行带着差役和周显道,翁老太太提着鸟笼一同前往。

    来到北山下,周显道知道,这片蔗田正是方宝才家的。

    翁老太望着那一片眼看着都要枯萎的蔗田,让差役用铁锹挖出的甘蔗,果然,在地里找到了啃食甘蔗根的甲壳虫。

    翁老太眼里含泪说:“敢问大人,这种虫子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周显道想了想说:“今年春天。”

    翁老太一听,身子晃了晃,险些摔倒,强打着精神说:“张大人,民妇帮你治虫可以,但请大人马上派人把这片甘蔗全部砍倒!”

    张伯行刚要下令,远处有人高喊:“住手!”

    来人正是方宝才,他打听田黄未果,赶紧回来向周显道报信儿,听说众人和一个老太太去了自家的蔗田,赶紧追来。

    差役一看是方宝才,赶紧停手,翁老太摇摇头转身要走,张伯行赶紧拦住她:“老人家,您这是……”

    翁老太无奈地说:“既然人家舍不得这点已经要绝收的甘蔗,那我还治什么虫呀?”

    张伯行摇摇头说:“此言差矣,大娘,如果能治了这虫子?是全州府百姓之福,岂可不治?”

    翁老太流着眼泪说:“谁没有妻子儿女?谁不靠庄稼过日子?可这天牛不治,你这甘蔗一棵也剩不下。”

    张伯行忙问:“你说这虫子叫天牛?”

    翁老太点点头说:“它叫土天牛,繁殖速度极快,若不赶紧治住,恐怕……”

    张伯行一声令下,差役们上前,开始砍甘蔗……

    眨眼间,一片甘蔗被砍倒了。

    翁老太一见甘蔗全部被砍倒,她就把笼子里的三只怪鸟放了出来,三只怪鸟饿了一天,出了笼子就在甘蔗田乱窜,边窜边吃着土天牛。

    张伯行大喜。

    翁老太跟着三只怪鸟来到甘蔗田的地中间,三只怪鸟落在一个小土包上猛吃,拼命地啄地……

    翁老太走到近前,唤怪鸟回笼。

    回头冲张伯行说:“张大人,请把这里刨开,这就是天牛的老窝。”

    张伯行一声令下,差役抡起锹镐刨开了。

    一旁的方宝才额头开始冒汗……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一名差役突然大叫:“大人,这里有死人。”

    周显道大惊,连忙上前,发现土包内果然有一具尸体。

    张伯行也是一惊,命差役:“挖!”

    一会儿,差役挖出一具尸体。

    可是时间已久,坑中只剩下一堆白骨,翁老太跳下土坑,在白骨胸前找到了一把钥匙和一个快腐烂了的小葫芦,她从怀里掏出一把铁锁,用钥匙一开,锁竟然打开了。

    翁老太惨叫了一声——我的儿啊!便一下子扑到了白骨的身上,昏死过去。

    府衙里,张伯行命人把翁老太救醒,翁老太睁开眼睛看到张伯行,赶紧爬起来,“扑通”跪倒在张伯行面前:“大人,您要为老身做主啊!”

    张伯行没想到,这虫灾竟然与一起命案相关。

    原来,一年多前,家住福建寿山深处的翁老太,在稻田里拔草时,捡到一块黄石。

    身在寿山,她多少也知道,这田黄很值钱。

    多年前,族长的大儿子捡到一块田黄,兄弟四人拿到山外去卖,不料,半年后,四兄弟只回来一个,还断了腿,他说山外人太坏了,为了得到那块石头,杀了他三个哥哥。

    翁老太的儿子二牛拿着田黄,特别高兴,他决定带田黄出山,换些银子,买些粮食,孝敬老母。

    翁老太再三阻拦,二牛还是决定出山。

    临行时,翁老太在儿子胸前挂上一把钥匙和一个小葫芦,说是平安符。

    谁料,二牛一走,就再也没回来。

    二牛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二牛走后大半年,翁老太实在想儿子,便带着三只鹊鹰出山寻找。

    翁老太带着它们一路找来,路上听说这里闹天牛灾,心里便明白了太半,这才揭了榜文,明里是前来治虫,其实暗地是为儿申冤。

    张伯行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这就是你儿子?”

    翁老太哭诉说:“这土天牛生性占怪,无植腐不浮,无金锈不生啊!”

    张们行更加疑惑地问:“什么叫无植腐不浮,无金锈不生?”

    翁老太泪流满面地说:“我儿胸前挂着那平安葫芦里,装的是几十个土天牛的蛹,葫芦被埋地下,很快腐烂,葫芦为植物之果,腐后便成了虫蛹的食物,土天牛擅挖洞,那钥匙是铁的,埋在地里,日久生锈,又与葫芦相近,虫蛹自然很容易遇到金锈,所以,会很快地泛滥成灾啊!”

    张伯行这才明白,翁老太担心儿子在外出事,真是用心良苦啊,母子之情感天动地。

    翁老太还说,土天牛的克星只有鹊鹰,而鹊鹰又是一种奇怪的鸟,它生活在平川里,却用石头做窝,专吃土天牛,没有土天牛的地方,自然也就没有鹊鹰。

    听翁老太如此这般地讲完,张伯行马上命人去找周显道。

    府衙内,张伯行开门见山地问:“周大人,我想知道,你托我转献给皇上的田黄是从何处得来?”

    周显道笑着说:“张大人,实不相瞒,是我那女婿捡到的。”

    张伯行一笑:“周大人,我看并不是捡来的吧?”

    周显道疑惑:“何以见得?”

    张伯行脸一沉:“哼!方宝才,你谋财害命,难道你不知道吗?”

    周显道一昕,吓了一跳:“啊!张大人,这话从何说起呀?”

    张伯行冲着周显通连连点头说:“哼!你知道不知道?都难逃干系!回去问问你那宝贝女婿吧!”

    说完张伯行转身走了。

    周显通知道此事定有蹊跷,赶紧去找方宝才。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二指先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二指先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