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二指先生 正文 超级戏迷——八王爷(四)

正文 超级戏迷——八王爷(四)

目录:二指先生| 作者:笼中虎| 类别:玄幻奇幻

    戏台前,就见八爷手持大号毛笔,为戏台两侧写了一副对联。

    左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右联: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

    “好联,好字。“我不由得连声叫好,也喊的八爷心里美滋滋的,像是找到了知音。

    “你叫春生来着,是吧?这戏台就是‘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告诉我,你最爱哪出戏?”八爷问我。

    果然是出口就是戏词,我不敢说我喜欢的是《草船借箭》,我怕他提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答不上来,被他考住,多不好意思。

    于是,我说我只是爱热闹,无论演什么我都喜欢。

    八爷开口道:“不管哪出戏,都是黑脸忠,红脸义,白脸都奸悍;老旦庄,正旦重,彩旦尽风流,看得多了,知道的理就多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臣父子皆是梨园子弟;哭装哭,笑装笑,打装打,闹装闹,哭笑打闹上下一片热闹。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票友?什么是铁杆票友了?眼前这位八爷张嘴闭嘴都是戏词,了得。

    当然,我还没领略八爷的唱功,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会听到的,或许明天,或许后天,他会登台亮亮嗓子的。

    我问:“八爷爷,这三天都演什么戏啊?”

    八爷冲戏台上正在练声的一个小伙子喊:“小丁,你把那两把椅子搬过来。”

    小丁便把戏台正中间条案两侧的太师椅搬给八爷。

    我俩脸对脸坐了下来,八爷说:“班主原先是安排一场《铡美案》,从头至尾唱三天,我说不行。”

    我问:“为什么不行?"

    八爷说:“这处戏是大戏,没错,关键是因为人人都会唱,再熟悉不过了,我觉着不行,演出剧目我给他改了。”

    我问八爷爷:“您改成什么剧目了?”

    第一天踩台,演热闹的,上午《智取威虎山》,下午《铡美案》。

    第二天正戏,演《苏武牧羊》和《锁麟囊》。

    第三天完戏,我让他定下演《八郎探母》和《穆桂英挂帅》。

    我问:“八爷爷,戏班班主同意了?”

    “当然同意了,怎么会不同意?”八爷爷说。

    我反问八爷:“他是戏班班主,为什么同意你说的呢?一出戏下来,不用换角吗?不用换道具吗?而像你说的那样,半天一出戏,所有的人和家伙都调动起来了,搁谁谁受得了?您所说的这几出戏,哪一出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张口就来的?和《铡美案》没有区别。”

    听我讲完,八爷喃喃的说道:“也是啊,可这么多年来,班主都同意我给他出的主意。”

    “咦,小家伙,你懂得不少啊!”八爷吃惊的看着我。

    我羞涩的笑了笑。

    我岔开话题,说:“八爷爷,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您吃过饭没有?”

    我一提醒,八爷才感觉到饿了,和我一同回到庙里。

    就是进庙门的这两步,八爷嘴里还不停的讲,向我普及戏曲知识,说给我传统戏中的“生、净、旦、末、丑,和耍手、摇旗呐喊、称奴婢和白、引、杂说、乱弹、闹莲花等戏曲说唱形式,说得津津有味。

    到了屋里,爷爷和烟袋爷爷让他喝酒,他推脱,拿了一点吃的东西,又返回戏台张罗去了。

    我坐下,问爷爷:“刚才八爷爷说了句话,有个地方我不明白?”

    “那句话?”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我说,“我不懂‘三条大道走中央’与唱戏有何干?”

    爷爷说:

    我的理解是,说书唱戏劝人方,指古代有说书的、唱戏的,一般说的、唱的都是劝人的话,劝导人们做事应方正行事。

    三条大道走中央,指的是走道要走正道,要走错了道可使不的,三也不光说是三条,指很多的意思,中央的道,泛指正确的道路。

    善恶到头终有报,这个一般都知道,不是常挂嘴边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嘛,呵呵。

    人间正道是沧桑,我想,它要表达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真谛,表明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谁也不能逆历史潮流而行。

    总之这句话就是:即便是砸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也不能偏离正道,违反正常规律。

    烟袋爷爷说:“这是出自一首**的七律诗。”

    爷爷点点头,随口吟了出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也重复念叨着这首诗,在爷爷的旁边小床上躺下,听着他们喝酒聊天,听着听着,我睡着了。

    第二天天一亮,我就早早的起来,我以为我起得比任何人要早,可是我错了,就听得耳旁乱哄哄的,一片嘈杂之声。

    跑到庙外一看,戏台前,男女老幼,已是人挨人,人挤人,黑压压的一片。

    因为是在露天地里,没有固定的座位,小小的戏台前,从十里八村赶来看戏的人们,都自己带凳子。也有图省事的人,把附近居民墙头上的砖给拆了,重叠在屁股底下,当凳子坐,周围的居民更省事,几乎足不出户就能看戏了,他们搬个凳子,坐在自家房顶上看,要风有风,要雨有雨,甚是风光得意。

    戏台的建造很简单,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奇妙的构思,形状呈正四方形,底座是原先半米多高的土台子,在土台子四周,用竹杆扎起的架子,用帆布覆在上面,,正前方是两根电线杆,杆子顶端各绑定一盏汽灯,以备夜场开戏的时候用,电线杆两侧贴的是八爷写的那副对联。

    左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右联: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

    中间写有“人民戏台”四个大字,赫然醒目。

    我看到戏台旁张贴的演出布告,上面写着:

    第一天《智取威虎山》。

    第二天《锁麟囊》。

    第三天《穆桂英挂帅》。

    看来八爷采纳了我的建议,折中了。

    有人已等不及了,高声大喊:“还等谁?开始吧!”

    台下正中央的地方站起一个人。

    不是别人,正是八爷。

    只见众人纷纷给他让路,八爷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从戏台的右侧登上戏台,站到了正中央。八爷说起了开场词:“各位父老乡亲,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

    台下有不少人喊:“说得在理。”

    八爷伸出双手,压住场下杂音,然后继续说道:

    “第一天演的是《智取威虎山》,‘京腔高亢歌盛世,强国兴邦谱新篇’,我们今年获得好收成,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祝祖国繁荣昌盛,祝**万寿无疆,现在开始演唱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打虎上山’选段,大家欢迎。”

    台下掌声一片。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这句唱词,被上场的杨子荣一亮嗓,我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拍掌的,还有所有的台下观众。

    戏台下面,前排的老人,翘起二郎腿,叼着旱烟,听得聚精会神。

    戏台上面,幕后的帷帐里,调皮的小孩,你追我躲,玩得很是尽兴。

    戏台远方,则是年轻人的天下,确切说,是年轻人找寻对象的天下。

    戏还没唱半个时辰,我就看见烟袋爷爷穿过人群,来到八爷的身旁,指了指小庙,八爷起身,和烟袋爷爷走出看戏的人群,进了小庙。

    我也随后来到小庙的院子里。

    爷爷和二子哥坐在院子中央的古槐树下,闭目听戏。

    烟袋爷爷的房门口,站着八爷,有一壮年汉子在给八爷比划着说:“八王爷,您有功夫吗?”

    “村书记,我很忙,你看不见吗?你这急急火火的,让我看会戏,好不好?”八爷有些不耐烦。

    “八王爷,可不可以和你商量个事?”

    八爷催促道:“什么事?快说。”

    “我,我想请黄仙到戏台子前听这几天的戏,行吗?八王爷。”村支书恳求道。

    “你是书记,在你们村唱戏,你愿让谁听就让谁听。”八爷纳闷。

    “我说的是黄鼠狼子来听大戏。”支书把声音压低。

    “说什么?你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吧?”八爷生气了。

    “我知道,八王爷。”支书赶忙认错。

    “我说你不知道,你是一个堂堂的书记,我是尽人皆知二指先生,给黄仙腾地方,让它们大摇大摆的,坐在戏台前正儿八经的听戏,我想结果你不是不知道?”八爷的声音已是提高了八倍。

    “我知道。”书记的声音越来越小。

    爷爷睁眼看了看,又闭上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二指先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二指先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