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太子刘据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目录:重生之太子刘据|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十五章

    沉默片刻,刘彻面露得色的向下面众位大臣问道:“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孔仅和东郭咸阳以及桑弘羊相互看了看,躬身应道:“臣等无意义。”

    而董仲舒欲言又止,想了一下还是出来说道:“老臣窃以为,盐铁专卖之举向有与民争利之嫌。至于太子殿下认为盐铁民用之,易成奸伪之业。老臣认为这是太子殿下多虑了。当今圣上受命于天,乃是天子。号令天下是众望所归。又怎能有邪佞之徒妄图谋篡逆上。陛下治国当施以德政,教化万民。而盐铁专卖之策,归根结底,还是与民争利。”

    “哦?”刘彻闻言,似笑非笑的看着董仲舒。又温和的对着刘据笑道:“据儿,你可有话要说?”

    “回禀陛下,儿臣认为董大人此言差矣。世人皆知防患于未然。何况朝廷官吏乎。明知道一件事情任其发展会有风险,却寄希望于风险的源头能存有良知,恪守忠义,岂非荒谬。大汉经营盐铁之商因为我大汉的将士得以生存无忧,却不思回报。这样的人又岂是得以教化之人。孔子云;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若是按董大人的说法,朝廷岂非成了以德报怨的荒谬之人。商人重利,我等便以利诱之,难道要姑息养奸,养虎为患。总不能让血战沙场的将士连军需都不能保障,流血又流泪的好。”刘据看了一眼面色阴沉的董仲舒,淡然说道。

    “你——”

    “说的好!”突然,一声大喝吓得众人立时精神起来。闻声望去,却是红光满面的射异侯李广。

    “射异侯有何高见?”刘彻看了一眼李广,温声笑道。

    “老臣同意太子殿下的说法。总不能让边关将士流血又流泪。”李广不屑的看了一眼董仲舒,上前应道。

    自从漠北大战之后,李广对于太子的看法就大变。原本十分瞧不起这位太子的酸腐之气,认为这位长于深宫的太子已经被那些酸腐的儒生给教坏了。没想到漠北一战承了太子的救命之恩。当时就已经下定决心不论如何一定要报太子的恩德。没想到这位小太子却出乎意料,说话做事越来越符合李广的口味——或者说是符合军方的口味。这种情况下,李广自然毫无意义的帮腔。

    “李将军,盐铁专卖乃是与民争利,难道你就不怕政策推行之后闹得民间怨声载道,民意背向吗?”董仲舒看着李广,愤然说道。他最瞧不起这些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思维简单。治理天下,还是要靠他们这些满腹经纶的文人才是。

    “咦!这就怪了,你老儿不是说陛下乃是天子,众望所归吗?百姓怎么会因为这么点小事就忤逆叛上,民意背离?”李广斜着眼睛看着董仲舒说道。

    “你别胡说。微臣说的是盐铁专卖乃是与民争利,长此以往会闹得民间怨声载道,可不是——”

    “这就不对了。这盐铁专卖也是为了大汉的好。也是为了我边关将士军需充足。身为我大汉子民,难道不应该高兴于为国家贡献吗?就向太子所说……那个什么……哦,对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吗?”

    “可是——”

    “好了!”刘彻突然出声打断李广和董仲舒的政治,对着刘据说道:“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吗?”

    刘据闻言,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董大人认为盐铁专卖会有与民争利之嫌,也是有所考虑的。”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弄不清楚这位太子殿下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就连董仲舒都是一脸的不屑。认为太子实在是墙头草。

    而坐在上首的刘彻却是饶有兴味的看着刘据问道:“此言何解?”

    “回禀父皇!盐铁专卖之策,涉及甚广。虽然有诸多好处,可是这些政策还是由人来施行的。所以也不可不防一些宵小利用盐铁专卖的政策为己谋私利。而使得朝廷的政策不能真正施行下去,百姓享受不到此项政策的优惠。“刘据看着众人,缓缓说道。

    “有道理,可是举国上下,官员无数。你又怎么能确保你所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呢?“刘彻笑着看向刘据,小人儿信心十足目光闪闪的样子看起来分外可喜。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朝廷可以专门成立一部,用来检查盐铁专卖政策实施官员。每隔半年一换,防止出现下面结党营私,徇私舞弊的情况。父皇以为如何?“刘据沉吟片刻,说道。

    “……这个意见倒是不错。”刘彻笑眯眯的看着刘据,温声应道。“各位大臣有何意见。”

    董仲舒立即上前一部抢道:“陛下,盐铁专卖之策就是为了充盈军需,若是再成立一个衙门专管,岂不是又需要增加官吏。何况闻风言奏本就是御史的职责。如此以来,朝廷的负担不是更重吗?”

    “哦?那董爱卿的意思是?”刘彻闻言,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淡淡说道。

    “回禀陛下,老臣坚持认为,盐铁专卖之策与民争利,劳民伤财,与朝廷威严不符,不应实施!”董仲舒躬身到底,说道。

    “哦?众位卿家还有何意见?”刘彻目光淡淡扫过董仲舒,没有说话。半晌,目光移向众人问道。

    “陛下,微臣以为,盐铁专卖之策利国利民,乃是一向创举。”张汤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况且,御史大夫虽然有闻风上奏之责,可惜职责所限,难免拖沓了一些。朝廷重新成立一个监管之部,很有必要。况且,为臣以为,此监管之部不光可以监管盐铁专卖之策的执行官员,举国上下,所有的官吏都可以监管。”

    “哦?”刘彻闻言,颇有意味的向前倾了倾身子。“爱卿似乎很有想法,继续说!”

    “回禀陛下!微臣以为,新成立的衙门可以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皆可奏闻。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并且只对皇帝陛下负责。直接对皇帝陛下监管。所奏之事,可上达天听!“张汤说道最后,跪地山呼。

    “不可——”董仲舒大声喝道。一双眼睛恶狠狠的盯着张汤,愤然说道:“君子坦荡荡,你如此建议,将帝王的仁德置于何处。岂可——”

    “朕以为不错!”董仲舒说道一半的话被刘彻冷冷打断。“看董爱卿如此慌张的样子,似乎颇有顾忌?”

    “陛下,探听阴私,乃是小人行径。我泱泱大汉朝廷岂可——”

    “圣贤有云:事无不可对人言。众位臣工都是为我大汉效力,都是我大汉的顶梁柱。难道心中所思平日所作……不敢让朕知道。”刘彻说到最后,似笑非笑的看着董仲舒。

    “微臣怎敢如此。只是——”

    “那就好!既然如此,成立监管部门的意见朕准了。张汤,既然此事是由你提出来的,就由你负责。写一份详尽的奏疏。三日后交给朕批阅!”里路车看着下面众位臣工或惶恐活不安活大汗淋漓的样子,淡然吩咐道。

    “回禀陛下,微臣不敢。成立监管部门一事乃由太子殿下提出。微臣怎敢冒然领功!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张汤对着刘彻行了一个大礼,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自有太子殿下的事情要做。朕金口已开,这件事情就交由你负责。不过若是有何疑惑之处,倒是可以询问一下太子的意见作为参考。”刘彻看着张汤五体投地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不快。却立即消失了。他知道张汤的举措是想讨好据儿。只不过太过急躁了。监管朝臣动向这种肮脏事宜,怎么可以明面上由太子接管。毕竟太子是一国储君,将来可是要荣登大典的新皇,怎么可以给人留下这种把柄。

    “微臣领旨,谢恩!”虽然刘彻掩饰的很好。可是张汤还是发现了那一霎那间刘彻的不满。再次确定了太子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当机立断的拜谢。他虽然想要讨好太子,可毕竟当下刘彻才是皇帝。为了给下任帝王留个好印象却得罪了现任,那就得不偿失了。反正好意已经传递出去,剩下的今后再说吧!毕竟来日方长。

    “既然如此,众卿听旨——”

    “臣等接旨!”众位大臣立即跪拜迎道。

    “盐铁专卖一策,利国利民。朕准之。孔仅、东郭咸阳克忠职守,兢兢业业。长于盐铁之事宜。今封孔仅、东郭咸阳为大农丞,专门负责盐铁专卖一事。大农令桑弘羊辅之。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太子刘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太子刘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