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重生之太子刘据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目录:重生之太子刘据|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十四章

    有汉一朝,逢五逢十是群臣朝见的日子。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大朝”。

    虽然平日里的朝会在刘据的各种装痴扮呆的行为中都赖过去了。可是每个月的十五和三十号依旧的早早起来参加大朝会。这是刘据父子二人相互妥协的结果。而对于这种情况,刘据虽然依旧有些忐忑,可是心中却明白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毕竟刘彻乃是当今天子。天子就必然金口玉言,千金一诺。虽然下旨让太子临朝的旨意几乎受到了所有朝臣包括刘据这个当事人的反对。可是既然圣旨已下,众人就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否则就是忤逆,就是造反。

    而刘彻当初下旨让太子临朝的动机也是好的。在这种刘彻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况下,刘据也不好求全责备。毕竟刘彻是当今天子。他有心对你示好,并且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被推到风口浪尖处的刘据也就无法在开口多话,否则会被认为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真要是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必定不是好事。

    所以万般无奈之下的刘据只好亲自找到刘彻试图表明自己的意愿——当然这是私下的。而刘据仅仅只用一句话就说服了向来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刘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简单的一句话,每日必上的朝会就变成了每月仅有两次的大朝。目的也只是变成熟悉朝政,所以虽然依旧有些时候尚早,可这种解释却在包括国舅在内的众位大臣的承受能力以内了。毕竟太子乃是一国储君,虽然今年只有十一岁,可是已经当了四年的太子,熟悉一下朝政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事情要是还会反对,恐怕其目的也是居心叵测了。

    向来做事我行我素的汉武帝刘彻这次居然照顾到了刘据的看法,一来让刘据感到有些欣慰。至少最近几个月的沟通努力没有白费。二来也是让朝廷的众位大臣再一次感受到了太子在陛下心中的与众不同。这等的恩宠,这样的圣心……看来太子的地位到目前为止依旧是非常稳固的。这种认知让某些暗中有动作的人小心谨慎了不少。

    只是后一种好处是刘据没有想到的。

    当刘据走到建章宫外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大臣在殿外三三两两的等候了。刘据看着寒风中瑟缩不已的众位臣工,心下有些感慨。为人臣子也是不容易啊!这么早就起来了,恐怕连饭都还没吃上呢!

    想到后世一句很经典的话——起得比鸡早,睡得比“妓”迟,吃得比狗差。一时间忍俊不禁差点笑出声来。

    “太子殿下,笑什么呢?”刘据闻言,赶紧收住笑意。回首望去,却是自己那被封为大司马的舅舅,卫青。只是身旁还跟着一个年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相貌俊朗,目若朗星。气质凛然。周身散发出犹如实质的气压。注意到刘据的视线,青年目光看过来。刘据霎时间有种被俩道剑芒刺穿的感觉。如此的锋芒毕露,没有别人,正是他那位“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表哥。

    看到霍去病的风采,刘据有些慨然。似乎汉武帝的时代就是一个青年人展露锋芒的舞台。不论是前期的卫青之后的霍去病甚至更晚一些的霍光,包括那个以“娈佞”名扬天下的韩嫣,都是在青年时期就崭露头角的。这和那些皓首白鬓才得到一丝做官机会的人比起来,无疑要幸运很多。

    “据儿……”正恍惚间,刘据听到卫青的低声召唤,有些诧异的看了看。舅舅卫青这人,虽然战功赫赫,却一向低调严谨。众人面前从未呼过自己的名字,想来是用“太子殿下”的称谓。今次怎么……

    “舅舅昨日听说你和陛下一起去上林苑骑马……你没事吧!”最后一句话,声音低的刘据都怀疑自己听没听见。不过看着卫青温厚表情下难以掩饰的关心,一股暖流从心里流过,熨烫的内心十分舒服。

    “没事,一点事情都没有。”刘据笑着开口说道。是啊!他是一点事情都没有,只不过别人他就不知道了。想着,有些幸灾乐祸的朝御史大夫王大人看去。

    “太子殿下!”霍去病突然开口,声音隐带笑意。顺便用目光扫了一下旁边不停看过来的众位大臣。被他看到的人都赶紧避开视线,似乎晚了就会被什么东西咬到一样。

    刘据闻言,笑着看了一下一旁站立的众位臣工。随即开口将矛头指向霍去病。“我们英勇无敌,战无不胜的骠骑将军。曾经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去病表哥。如今漠北之战深入千里,就连王庭主战力都已经被你们打残了。现如今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你自己的人生大事了?”

    想到上辈子的记忆中霍去病一直到死都没有娶亲。不过好像却有一个儿子叫“霍嬗”。立时间眼神诡异起来。

    而霍去病却是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这个太子表弟。他知道这个身为太子的弟弟很是崇拜自己,不过却从来没有这么亲近过。少有的几次见面也都是谨守礼仪,不温不火的,要不是舅舅透露,他还以为这个小太子很讨厌自己呢!毕竟太子殿下厌战的情绪整个朝廷都知道。几乎一年时间没有见过面,这次一见,似乎真像外界传言的,变了不少。不过他那个诡异的眼神是怎么回事?好像抓到了自己的把柄一样。还没等霍去病开口询问,一道细细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太子殿下,陛下招您去偏殿!”刘彻身边的小舍人谄媚的笑道。

    刘据只好笑着对卫青二人说道:“等下了朝再聊!“然后跟着舍人去了偏殿。

    刘据进了偏殿的时候,里面还没有人。只是茶几上摆着几碟小点心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茶汤。刘据早上起的很早还没来得及吃东西。看见茶几上的吃喝一时间腹鸣不已。旋即跪坐在几前吃了几口。等到吃完又休息了片刻,刘彻才走进偏殿。刘据赶忙起身迎道:“拜见父皇。”

    刘彻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礼。然后上前看了看茶几上的糕点,有些不满的说道:“据儿,你怎么没用啊!是不合口味吗?”卫子夫明明和朕说这是据儿最喜欢的糕点啊!

    “不是的,父皇!儿臣已经用过了。”刘据连忙澄清,这种事情无关紧要,没必要因为这种事情和刘彻起了嫌隙。

    “是吗?”刘彻闻言上前仔细看了看,果然糕点有被动过的痕迹。茶汤也比之前浅了一些。确认刘据没有说谎的刘彻回头仔细打量一些刘据依旧消瘦不堪的身体。十一二岁的少年看起来就好像**岁一样。更加不满的说道:“据儿,你应该多吃一些,不然是长不高的!”

    “……”-_-|||刘据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语言来回应刘彻的埋怨了。不过看着刘彻目光定定,等着回话的样子。刘据还是勉强开口说道:“父皇说的是,儿臣谨记。”

    “好!喜欢吃什么就吩咐下去。别怕麻烦。若是司膳房做出的东西连大汉太子都吃不下去,那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说完这句杀气腾腾的话,刘彻就转身进了正殿。

    刘据无话可说,也跟着刘彻后面走了进去。

    待刘彻坐定之后。太紧宣众位大臣觐见。众位大臣鱼贯而入。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之后山呼万岁。得到刘彻的允许后才起身跪坐在两旁。文左武右。而刘据由于太子的身份,跪坐于汉武帝刘彻的下首。

    由于漠北之战刚刚结束的关系。朝廷里的气氛依旧是激昂一片。等到众位大臣依次歌功颂德之后,正事才慢慢提了上来。

    主要的还是盐铁专卖政策。大农丞孔仅率先进言道:“山海,天地之臧,宜属少府,陛下弗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鬻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

    看着孔仅兴致勃勃意气风发的样子,刘据记得这次盐铁专卖的推行在短期内十分见效,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不过后期却以为地方上实行的官员素质低下,自行其事,从中渔利。造成了相反的效果。这也使得一些人用“与民争利”的借口攻讦这项政策。

    “据儿,盐铁专卖一事你也跟进了不少。有何想法,不妨当众说说。”刘彻笑着对刘据说道。他倒是不担心刘据言之无物。毕竟跟着讨论了这么多天,再不济照搬孔仅的奏疏也是可以的。其他人也明白刘彻这是有意给太子树立威信,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眼神不断瞄向孔仅与东郭咸阳二人。

    刘据听到刘彻的问话,却没有想的太多。只是简单的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儿臣以为,孔大人和东郭大人提出的盐铁专卖一策,有益于我大汉朝政。”

    此话一出,下面众位大臣心下一松,从刘据的态度大概也能猜测出刘彻的意向了。不过对于刘据的话,却是漫不经心的听着。认为一个十一岁的太子能懂得什么?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有些老臣还趁着刘据说话的功夫闭目养神,养精蓄锐。顺便整理一下思绪,也好之后做反驳之语。

    却听刘据继续说道:“……儿臣以为,盐铁专卖的政策很必要。一方面可以充盈国库,同时也能保证边防的军饷内需。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边塞将士浴血沙场,保证了我大汉子民耕者有其田,商人南来北往,互通有无,不用担心敌人的屠刀挥到头上。所以儿臣认为,安全无忧的商人回馈国家以金钱是很正常的。并且铁是铸造兵器的重要原料。为天下所大用。一旦落入居心叵测人之手,易成奸伪之业,对朝廷的长治久安十分不利。所以儿臣以为必须由朝廷控制掌握。同时,盐铁官营,朝廷的实力一定比民间散户的能力要大,制式生产也有利于新制铁器的推广。”

    刘据说道这里,喘了口气。同时也观察了一下众位大臣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当然,盐铁专卖之后一定要抓紧质量的问题,同时严格监察各个地方实行的官员,以免出现渔获百姓,与民争利的情况。”

    言尽于此,算是基本圆满了。既说出了盐铁专卖的必要之处,也点出了推行政策的隐患。刘据抬头看着刘彻有些惊讶却十分满意的样子,心下安然。只是一心关注着刘彻态度的太子殿下没有觉察到,身后一道投注过来的复杂目光。

    作者有话要说:我亘古不变的屹立在这里

    等着你们的评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太子刘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太子刘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