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明残云 第一百九十五章 细说土地(二)

第一百九十五章 细说土地(二)

目录:大明残云| 作者:艰难蹦极| 类别:历史军事

    “故此,我们的第一步。”段兴说道,“将差遣将士去卫里所有的千户所,丈量土地,这事将主要由炮营负责,其他各营辅助。第二步,对丈量出的结果,依照军屯里的各户各人,把土地分块转“租”给他们,由他们各自去负责各自的田,定期缴纳屯田籽粒即可。至于那些隐入民田、混入寄籍和隐入轻科余田的,将协同地方土司官衙一同协查,能规劝他们并入军田的为好。”

    “段佥事,对这些“隐入民田”的,一经查出,那该如何处置?此外,租田给军户,这和民田有什么区别?”一位来自澜沧卫,家境稍富裕些的哨官问道。

    “此次不会对任何人予以惩罚,指挥使大人的意思是,既然之前已经形成了的,将既往不咎,但今后将严惩不贷。而且,今后我们的屯田籽粒,都将按照一个较低的方式进行的,至少要比民田低,这就是你说的区别,我们鼓励民田加入我们。此外,今后我们用兵,也将全面实行募兵制,不管是屯军也好,募兵也好,饷银都一样发放。”段兴这么说着。

    “段佥事,你的意思是说,之前的,不再予以追究了?”这位家境稍富裕些的哨官,契而不舍的问道。

    “那你认为应该怎样追究呢?”段鹏此时开口了,“查他五代?三代?现在已经造成了这样的局面,谁能说得清?你们现在脚下的土地,在五百年前,一百年前属于谁的?”

    “指挥使大人,我。。。。。。”这位哨官不敢再说了。

    而段鹏冲着他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当然,我们这么做,也是有目的的,一是能迅速的提高粮食产量,要调动军户种田的积极性,二来呢,通过这种办法,“暂时”给军户们一些实惠,让他们有些想头才行。这样才能方便我们继续募兵的。”

    “段指挥使,你这样做,等于是在废止了屯军制!这样一来,军屯里的水利这些,以后还有谁来弄呢?从短期看,你的这个办法可能是有效的,但长此以往,弊端就会逐渐凸现出来的。”陈伯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一直对这项建议不赞同的,之前就表态不理解。

    “也不算废止吧,陈镇抚,这田,还是朝廷的,我只是把它转了个弯而已。当然,这种把屯田交由各家各户去耕种自家的,害处也是有很多的,譬如,这样会造成“私利”思想严重,不利于规模化等等,这并不是条康庄大道。所以,我们也只是暂时借用一下而已,不会超过五年。”段鹏笑着说道。

    “如此一来,其实最受影响的,是卫里的那些千户,百户们,他们将失去很多的。”陈镇抚说道。

    “陈镇抚,我们将采取补救的办法。卫里已经向都司上报,请求成立“游击司”,将把那些千户所里的千户们,全部晋升到这“游击司”来,顾问我们的“决策”。”段鹏狡诈的说道。

    “顾问?顾问?好个顾问之词。”陈镇抚便没再说什么了。

    对于上面所言,段鹏是经过了精心推演了的。

    “既往不咎”,这种隐入民田、混入寄籍和隐入轻科余田,本是制度上的缺陷,人家利用了你的失误,那你又怎能去制裁人家呢?况且,打击面过大,势必给自己带来被动的,段鹏的想法是,既然我在推翻这种屯军制,转而实行以土地缴纳赋税,谁的土地就可以暂且不用去管那么些了。“改进”,就是尽量让大所数人都得到益处的,这样,反对的声音就不至于太大。

    “租借土地给军户耕种”。这和承包,有什么两样吗?但“租借”是由问题的,年限不能太长,否则,陈镇抚所言的农田水利建设,还真会荒废了的。至于农业经营规模化,更是不可能产生,把农民禁锢在贫瘠的土地上,作坊得不到足够的人力资源来支撑。崛起,只能是空谈。

    “段大人,不是说“民以食为天,以农为本”的吗?”另一位农家出身的把总疑惑道。

    “不对,你这话说的太狭隘了。”段鹏摇了摇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三者缺一不可!单一的追求哪一种,都是不正确的。而这三者的最基本是,稳定的社会局势!否则也是空谈!”

    段鹏这话一出,无有人再敢提问了。而段鹏,则继续说道:“前些日子,有人与我聊起过李自成,此人提出了“免赋,不纳粮。”我有些不明白,这种流寇,从东窜到西的,凭什么敢有如此张狂?今天他可以如此信口开河,明天官军来了呢?不照样收?一个国家,制度是根本,作坊的技艺能力是利器!两者合二为一方是正道!除非是大灾之年,一般说来,在政通人和的情况下,粮食还是够吃的,而官衙则可以用手段去调节这些的,作坊里的人多了,粮价就上去了,来年自然就有更多的人去种地了,而价格太平,人们就会流动到作坊里去的,衙门绝对不是无为而治的!”

    说到这里,段鹏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开始说道:“说到制度,最忌讳的就是反反复复,今天你在台上,可以把你捧得上天,等你失势或去了,就贬的一无所是,抄家等等,我实在不知道这抄家抄来的东西,最后的归属去了哪?土地去了哪?那些强占而来的东西和土地,是否又归还给了原主人呢?”

    段鹏有些谨慎了,没敢再继续说下去,他很清楚,像鞑子入关后的“跑马圈地”,那辛辛苦苦积攒下土地的农民们呢?

    “好了,大家尽快做好准备,下去清查的时间很快将确定下来。”段兴赶紧总结的说道。

    。。。。。。。。。。。。。。。。。。。。。。。。。。。。。。。

    商议结束后不久,一切都开始在段兴的指挥下,风风火火的开展了起来。各军屯里,有支持的,这主要来自于普通的军屯人家,正如陈镇抚所言,段鹏的举措实际上是在废弃军屯制的,但只是游离在政策的边缘,并未完全的废止,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低赋税”,而屯军的职责,则被段鹏以募兵的方式所承接,这样也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而那些反对的声音,多来自军官阶层,这种世袭的“好处”,被段鹏强行中止,肯定有诸多意见的,但作为“帕累托改进”的补偿,段鹏给予了他们“隐入民田、混入寄籍和隐入轻科余田”以承认,这就产生了“共同受益”的状况。一时间,连一些普通民户也愿意成为军户来了,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段鹏还做了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上任后,经往来接触到的“机密”内容也翔实多了,而他自己也意识到了杨镇宇所做的努力,故此,他特意请求锦衣卫云南处,在腾冲卫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并归还了威远镖局,原居住在镖局里的人员,全部转为锦衣卫及腾冲卫军方双重管辖,消息内容一式两份的传递。在成立的那天,更是率整个腾冲卫军方的要人,出席参加了挂牌仪式。不仅如此,他们在陇川和勐卯的办事处,驻地的军政要人,也悉数到场祝贺了。至少在明里上,段鹏需要给杨镇宇一个明确的支持。

    至于段震夫妇,在程海夫妇和陈镇抚的力邀之下,终于离开了他们居住数年的段家营,搬迁至腾冲卫城里了,

    但腾冲卫变化最大的则是学堂书院。在卫指挥使司的鼎力支持下,原位于左西门外鱼池的鱼池学田,这是嘉靖三十年,督学赵惟恒所筹建的学堂,被改制成了专门的“多项”学堂,除了教授儒学外,还增设了算术,格物等,而“化物”科目,则是第一次进入专门的学科,崇祯十年印制的“天工开物”作为学习的最初。此举不仅吸引了腾冲卫乃至保山,大理等地,喜好此类的学子来此研读。

    而腾冲卫里的所有军方衙门,及将士们的饷银,全部改由钱铺印制的银票来支付,存储自愿,也可以随时去钱铺里兑换成相应的银两,腾冲卫军方甚至口头要求,军户们的上缴的屯田籽粒,也必须用钱铺发行的银票来缴纳。如此一来,钱铺的触角更是遍及各千户所,一些大的百户地,像段家营之类的,也设置有相应的机构来承兑这些。但对于税制,段鹏依然是比较小心翼翼的,暂时还不能去改变。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残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残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