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下一个传奇 正文 思定

正文 思定

目录:下一个传奇| 作者:沈尹白| 类别:玄幻奇幻

    到了第三天,胤禛和胤禩等来了弘历的旨意。

    不管是什么原因,弘历还是愿意见一见胤禛的,这是好事。不然的话,就直接一个旨意下来,根本不用见面。

    不过这一次传旨的何玉,所以胤禛只是理解性接待。

    然后胤禛整整衣领进宫去了。

    接着在养心殿的门口遇到了和珅,和珅正从里面出来。

    胤禛认为和珅用了超出一般时间的看了他一眼,胤禛明白有些针对的他的事情必定已经发生了。

    因此,胤禛这一次也看了和珅,这一看,和珅果然有了反应

    和珅照例给胤禛打千请安,对胤禛说:“皇上让王爷立刻入内。”

    胤禛抬手,然后和珅就起来了,在做出请的动作之前,和珅的帽子竟掉了下来,而和珅竟然在帽子掉在地上以后,才捡了起来戴上以后,人虽然跪在那里,但是却没有说话,眼睛还抬上来看胤禛。

    再见到胤禛对他注目以后,和珅露出一个神情来,胤禛认为这种表情应该称之为如释重负。

    然后和珅才不紧不慢的对胤禛告罪。

    胤禛自然轻轻放过,期间和珅的神情却又变得很严肃。

    胤禛前后联系,顷刻已经明白和珅这是在给自己暗示。

    弘历想干什么?革了他的郡王位?

    这是胤禛的第一个反应。

    然后否定了。

    在胤禛的严重弘历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是胤禛也必须承认弘历是一个心机重重的皇帝。他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站不住脚的事情来。

    和珅是在暗示他帽子不稳?

    胤禛想到这里,已经明白弘历要干什么了。只是这个旨意只怕还没有传出去,而和珅因为侍候在弘历身边所以先知道了。

    况且这一点也并不是胤禛关心的,胤禛在意的是弘历本人对他自己的态度。

    胤禛随着和珅进去,在通报并得到答复后,才见到了弘历。

    弘历正盘腿坐在炕上,拿着一本书读着,角落里一座大大的八仙过海的冰雕正冒着丝丝的凉气。

    胤禛跪下给弘历请安,弘历并不叫起。

    胤禛凝神静气的跪在那里,一动不动。要比忍功,胤禛自认天下无敌。

    一时之间,只有冰雕融化,偶尔间水珠滴落的声音,以及弘历做作的翻过书页的声音。

    终于,弘历放下书,对胤禛说:“起来吧。”

    胤禛忍气吞声,谢了恩,站了起来,头虽然垂着,可是脊梁骨那是笔直笔直的。

    弘历说话:“这一阵子,你也辛劳了。”

    胤禛应对:“儿臣不敢,儿臣只略尽绵薄之力。”

    弘历继续说:“你在天津的差事办得好。不仅是我,军机大臣们,就是天津各员对你都是赞赏之意。”

    胤禛听了这话,已经明白了整个事件。原来弘历果然已经对他猜忌。而原因也完全被他料中。

    胤禛在弘历停下来的时候,用略有羞愧的语调说:“儿臣不敢居功。此案皇父本是命儿臣主理,然天津道员王石臻和直隶按察使达尔吉善俱是能干之人,一应事情都有他二人理清,儿臣只是从旁做了监督之责。儿臣实是有负皇父之期望,儿臣惭愧。”

    弘历轻轻的“哦”了一声,才慢慢的说道:“王石臻的折子上可不是这样说的。”

    胤禛用更加惭愧的语调说道:“回皇父,儿臣实在不敢居功。请皇父明察。”

    弘历沉默了一阵,却接着问:“那依你之见王石臻为何会这样上奏?”

    胤禛听了心里瓦凉瓦凉的。看来弘历的猜忌已经很深。这时候如果他替王石臻掩盖,即使弘历相信了前面他说的那些话,在弘历心中也会坐实了王石臻和他一气的情况。如果他说王石臻的恶处,弘历也会自行演绎出他是故意保护王石臻而为之。

    所以胤禛故作思考以后说:“回皇父,儿臣不知王石臻所想。”

    这一个答案也相当冒险,弘历会以为他是在故意推脱。

    所以胤禛停了一下,接着说:“不过,儿臣观王石臻其人,虽然秉性纯良,但太过谨小慎微。他曾在儿臣面前多次提到天津在他治下出了如此恶劣之事,他但愿能将功抵过,言语之中也曾暗示其不敢居功,只盼皇父能够将他这一番失察之责降轻。”

    胤禛的这一番话说的极妥当,里里外外暗示弘历王石臻这样将大部分功劳都给了胤禛,无非是希望这个得了圣宠的皇子能够在皇帝面前替他美言几句,以降低他的连坐之责。

    弘历脸上虽然未露出松散之意,可是眼睛里已经微露此意。

    弘历仍然冷着脸说:“王石臻失察之罪在所难免。”

    胤禛低头不语。

    有时候沉默真的是金。

    正当胤禛以为今日之事已经完毕的时候,弘历却又说:“听说你荐了明山的小儿子进了健锐营。”

    胤禛此时才明白弘历不单单只是天津这件事情猜忌他,还因为其他事情。

    胤禛毕恭毕敬的说:“是,皇父明察。”

    接着非常详细的说:“明山的小儿子叫明达。此次来京,本是因为他的妹子。结果不知怎么的就动了留京的心思。儿臣心想明达也可以算是将门出生了,去兵营也倒正合适,所以儿臣就内举不避亲了。”

    最后又说:“皇父今日问起,是不是明达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弘历的目光再次的锐利起来,胤禛心里暗叹只怕刚刚自己那番说辞过于完美了。

    唉,做个假儿子果然是难上加难。

    弘历看着胤禛却说:“你做的好。举荐人才本应如此。”

    说完了以后,也不给胤禛说话的机会,就说:“你跪安吧。”

    胤禛也只有心情非常不好的告退。

    回到府里,胤禛听说胤禩正等着他,就直接到了竹园。

    胤禛看着胤禩担忧的神情,觉得还不如都告诉了他,免得他整日的胡思乱想,更加伤神。

    胤禩听了胤禛全盘托出的情况,一时也懵了。

    他千算万算也没有想过胤禛会因为差事办得不用力,加上和人处的太好,导致没有人上折子参他而招了皇帝的猜忌。在胤禩的想象当中胤禛只能是因为办事太过心狠手辣,为众人所不满,然后众口铄金,因而慢慢的失了皇帝的意,接着皇帝意属他人,然后胤禛就不得不反了。

    只是情况这么会变成这样了呢?

    胤禩苦想了一番,内心中也不由叹道,胤禛这一次的作为委实不是他平时所行。

    胤禩又转念一想,胤禛现在面对的情况可跟自己当年面对的情况有点像啊。这可比他设想中的还要糟糕百倍。只这样想着,心中忍不住高兴起来。不过才高兴了一会儿,就被冷酷的现实打断了。

    这个时候实在没有什么高兴的。因为胤禛现在的势力和他那时候真是没有办法相比较。现在的胤禛最多也就是小猫两三只。

    胤禩想到这里,又愁眉苦脸起来,就现在这样,不要说篡位了,就是自保也不能啊。

    看来唯今之计还要先稳着弘历啊。

    这厢边胤禩苦思一番终于定下现行方案,那厢边胤禛见胤禩眉头微蹙,心知他的忧心,便劝道:“这事情本来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情即已如此,现在也只有低调行事也就罢了。”

    胤禩这个时候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便问:“王爷之前还领着工部的差事,皇帝对这个可有说法?”

    胤禛听了却一愣,好吧,把这事情忘记了。这三天来一方面处理王府内务,一方面关心胤禩饮食起居,另一方面等着弘历传召,结果把正经差事忘记了。

    胤禛对自己很有点不满意的意思,心里想着幸亏还有福晋提醒。因而对胤禩说:“倒是没有提起这个。”

    胤禩想着如今他们要低调行事,是不是也借故把这个差事辞了?就说:“王爷是依旧去当差还是把借着由头把差事辞了?”

    胤禛却不像胤禩想的那样思考了一番,而是马上就说:“自然是接着当差。”

    见胤禩面露犹疑,便解释说:“我若是把正正当当的差事推了,皇帝心中难免会猜测我是不是持宠生骄,皇帝刚说了几句,就撂挑子不干了。所以这差事我还是要接着做,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安分守己、毕恭毕敬的做好了。”

    一席话又说的胤禩沉思不语。虽然他们都能揣摩出皇帝的心思,可是后面行事的法子却是那么的截然不同。

    胤禩定定心神,决定在这件事情上相信胤禛的决定。

    虽然心里不愿承认,可是胤禛事实上确实是夺嫡的最后胜利者。

    胤禩想好了这些才说:“王爷说怎样就怎样。”然后又咬牙接上:“无论如何,我总是唯王爷是从。”

    然后才接着说:“那明达是不是?”

    胤禛却说:“还是照旧,不动为好。”

    胤禩听了也不再说什么。

    二人之间一是沉默,过了一会儿,胤禛才又说:“我在养心殿门口还碰到了和珅,他请安的时候不知怎么的竟然碰掉了他自己的帽子。我看着他是刻意为之,只是不知道他意欲如何?”

    胤禩听了胤禛说和珅掉了帽子的话,已经屏住呼吸,又听胤禛问和珅这样做的原因,内心更是煎熬。不过事情有轻重缓急,胤禩便说:“先不说和珅意欲何为,只说和珅故意掉了帽子是合意?难道皇帝是要?”

    这可真是荒谬。弘历对待儿子的态度上可真是和老四像了九成九。

    胤禛自己过继出了弘时,让弘时一病去了,现在轮到他自己被弘历这样对待了?

    这念头在胤禩脑中一闪而过,更多的还是替这种局面着急的心态,无论如何现在他自己名义上和胤禛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然后胤禩马上又想到了胤禛刚刚说的和弘历对谈的话来,心里这才一松,事情不应该到了这个地步吧?

    胤禛看到胤禩面孔变的雪白,知道自己吓着他了,有连忙解释:“皇帝未必有这个意思。只怕和珅的意思是我位子不稳。我估摸着过几天就有人封王的旨意出来了。”

    胤禩听了一想也对,这应该是弘历会做的事情。一个儿子太出色耀眼了,就多抬几个儿子出来,一起摆在众人面前,分散众人的注意力,然后弘历自己趁机浑水摸鱼。

    不过这种情形,胤禩丝毫不担心,并且胤禩笃定胤禛也丝毫不担心。

    在前世里能把名正言顺的太子干掉的人,还会怕几个没有什么能力的郡王或者王爷!虽然说干掉太子的时候,他自己和大哥出力比较多,但是胤禛也是乐见其成的,虽然没有确凿证据,可是胤禩心里还是相信胤禛暗地里肯定也是推波助澜了。

    胤禛看着胤禩的神色明显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心里很是受用,认为胤禩关心他的生命大于一切。

    又听胤禩说:“王爷的哥哥们本来就比王爷年长,封王本来就是应该的。到时候王爷免不了要拿着厚礼去恭贺一番。”

    胤禛的心里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笑着对胤禩说:“只怕不止有哥哥们,还有弟弟呢。”

    胤禩听了眉毛就一挑,到了弘历这里,封王怎么就这么容易了呢?想当年,他们兄弟几个光头阿哥熬了多少年,才封了一个贝勒。胤禛你这个儿子可真是大方。

    然后胤禩忍不住就讽刺道:“如今封王倒也容易了。”又对着胤禛办劝慰道:“不过,众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王爷也不必多虑。”

    听在胤禛耳朵里,胤禛只当胤禩是在为自己抱不平,就是听出了讽刺之意,也当作是在讽刺弘历了,却也正和了胤禛的意。

    虽然胤禛心里一直把自己当做皇帝,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一世这个郡王头衔比上一世可真是来的容易多了。而现在永璇和永瑆或者还有永琰三人毫不建树,竟然也要封王。胤禛也觉得弘历这尺度真是太宽松了。

    不过他当年还封了老八做廉亲王呢,想想这也不过是弘历的一种手段,才在心里原谅了弘历。

    胤禛便劝胤禩:“雷霆雨露,莫不是皇恩。我们领受便是了。”

    胤禩内心腹诽,你都能忍着给你儿子磕头、口称皇父儿臣,我自然也能忍着,遂点头。

    胤禛接着说:“只是和珅行事却让人奇怪。”

    胤禩只好解释:“这和珅本来就和员外郎家有旧,又念着王爷对他的举荐之恩,想来是准备回报一二。员外郎夫人也曾向我多次提及于他,我只是让员外郎夫人传话,让他一心一意做皇帝的臣子。”

    胤禛心里还是奇怪,要说和珅要对他回报一二,为什么早先时候不是这样呢?只这次从天津开始事情有了变化呢?

    胤禛把心里的疑问向胤禩一说,胤禩只好硬着头皮笑着说:“之前和珅都见不到圣颜,王爷又位高权重的,声誉渐隆的,加之和珅又是个有骨气的,因此才没敢往王爷面前凑吧。”

    胤禛听胤禩一说,觉得也有道理,只不过仍对胤禩说:“你对员外郎夫人说的话很好。为人臣子,自然要对皇帝忠心耿耿。”

    胤禩自然明白胤禛不过是耍花枪而已,但表面上也认真答应了胤禛。

    第二天,胤禛去了工部,继续自己的差事。而景郡王福晋也因为产期将近,闭门谢客了。

    只不过,这一天开始,景郡王府里里外外的奴才办事更加谨慎了起来。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下一个传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下一个传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