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捌 不自由,毋宁死

正文 捌 不自由,毋宁死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王国维是晚清民国之间,少有的不谋官、不为利的纯粹学者,一生堪称“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而死”,他自沉后二年,清华另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他亲题墓志铭:

    “海宁王先生……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失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先生独特高标的眼光,令王国维的殉于义有了深刻的文化意义,足令现代人学习和反思:

    一是读书人,古代称为士,读书治学要摆脱世俗功利,以发扬真理为目的;

    二是对读书人而言,务求思想自由,如果不自由,宁可死,也不为功名利禄等所束缚;

    三是古来大圣贤,都殉(献身)于义,这是庸人所不能理解的。因为他们的价值,等同于文化精义,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他们的生,为文化而生,死亦愿为这种文化而死。

    四是在传统文化被鄙弃的时代(五四运动前后),身为这个文化的嗜好者,宁可以独立自由的意志,去钻研文化,弘扬文化,甚至为它(儒教文化之道德忠义)去死……不管他的学说如何,至少这种品质,是令人景仰的!

    五是独立于功名之外,探求知识、真理、大道,追求思想自由,是种永恒的精神!

    所以说王国维殉于满清,是一种误解,更深层的,是殉于独立自由追求真理的大义,也即殉于道。当他所热衷的文化走向衰微,其生之快乐,也随之减少。也许,革命日益高涨时,王国维先生却日益孤寂,他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铸就了其性情,这不能说是保守顽固,而是“人体文化化石或活标本”,就如他一生的旧式打扮形象!

    但其先前,自由探求西方世界知识的精神,又堪称时代之最,所以,两者合而为一,王国维先生对知识的热爱,对自由思想的热爱,应是他身上最主流的精神,超越了传统文化的视野和格局,而足以和世界探求真理知识,并为此奉献一生的文化义士相媲美,如先生生前所尊的叔本华、尼采等。

    “不自由,毋宁死”是陈寅恪先生对王国维的六字评价,亦是那个时代风起云涌、前仆后继,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具有激情的一代,都站起来追求的精神,却浓缩在一个学者读书人的身上,这其中的文化意义更大于时代意义,超越了民国,而直指古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