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肆 辛亥风云(3)

正文 肆 辛亥风云(3)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10月9日,正当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筹备起义所需要用的炸弹时,起义主干刘公的弟弟刘同口竟然含着纸烟来观望,不慎将烟灰掉入配药盒内,顷刻,引起大爆炸,革命党人内部受伤不轻,孙武甚至倒在血泊中,但幸而未丧生。更糟糕的是,这次爆炸事件还引起了火灾,招来俄国巡捕的注意。孙武等人撤离时,又将名单落在俄巡捕手中,结果,令不少革命党人的家眷被捕或丧命,致使革命前夕,十分不顺利。

    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拉开了大革命的正式序幕。革命党人已经到了穷途,不得不反,于是商议就在次日10月10日晚举事。事不宜迟,唯恐俄租界巡警和清廷勾结,将他们都逮捕去,破坏了革命计划,干脆于次日即以“临时大总统孙文”之名写布告大张声势,这等同于向清廷宣战了。

    这晚,革命军熊秉坤、金兆龙、程定国等在擦枪、装子弹时,突然被清兵新军第八营排长陶启胜巡逻时发现,喝问:“你们想要造反吗?”革命党人回答,“造反就造反!怎么啦!”待清军过来捆绑时,金兆龙大喊:“同志们,反吧!”程定国则开枪从背后打死陶,之后革命党人一鼓作气,同其他会党、新军内部的起义势力里应外合。此次,因纪律严明,且临时推选的指挥官吴兆麟指挥得当,至第二日清晨便攻克湖北督署,清兵其他营的首领弃城而逃,10月11日,武昌光复。

    领吴兆麟顾及大局,想借军界有头有脸的人士黎元洪之名,号令天下,望风而反,就将黎元洪请出,强迫他当湖北都督,接着汉口、汉阳也随之很快光复,墙头变换成革命旗。在华的各国领事闻风,一起开会商议,顾及孙文在国内的影响,以及长期奔走海外的革命的名头,均为正面的,便宣布中立,对中国政府和其国民的战争,不再过问干涉。

    10月12日中午,孙中山正在海外的食堂就餐,看见报纸上所登“武昌为革命党占领”,大为喜悦,声称得“以快平生之志”,随后赶紧去与各国外交上斡旋,要割断清政府的外援。革命时,他虽然不在场,但是国内的起义,他仍是充任精神领袖,凝聚力量。事后,孙先生曾称武昌起义是一次“意外”,但,历史本来就是由无数个偶然组成,才构成了所谓的必然。

    义成功后,大大激励了其他地方省份,十月革命如火,很快湖南、陕西、山西、云南也相继宣布独立,清廷颓倒之势如多米骨诺排效应。这种革命形势突飞猛进的现象,要和清政府缺乏核心强硬派有关,于是清廷赶紧采取挽救措施,提拔创立了北洋新军的袁世凯担任湖广总督,又解散皇帝内阁,让他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组建新的内阁。

    袁世凯试图南北议和,赞成君主立宪,否则就以武力胁迫。所谓君主立宪,是保留皇帝,不废尊号。这时的孙中山对袁世凯并不信任,坚持宁可开战也不让步,又乐观地认为:“近日中国之事,真是泱泱大国民之风,从此列强必当刮目相看,凡我同胞,自当喜而不寐也。今后之策,只有各省同德同心,协力于建设,则吾党所持民权、民生之目的,指日可达矣。”

    至12月初,革命军占领南京后,支持孙中山的上海都督陈其美,听说武昌又复沦陷在北洋军手中,赶紧将临时政府定在南京,巩固革命势力。这年底,孙中山从海外辗转香港,来到上海,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同国际惯例保持一致,他力排众议,不采用黄帝旧历,坚决改宣统年号为中华~民国纪年,并定于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去南京临时政府所在地就职,成功地表现出果断、思想开通,与文明共进的风范和远见卓识。

    辛亥这年,他45岁,为革命奔波了二十年,声名著于海内外,深深地影响了国内及亚洲民~主革命,却第一次才取得革命胜利,而同时,临时国民政府前途难卜,他人生的另一场战役又开始了。“革命者”孙中山终将带着这个头衔继续下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