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正文 肆 投身革命成义士(1)

正文 肆 投身革命成义士(1)

目录:百年记忆:民国才子| 作者:| 类别:历史军事

    当曼殊接触到,那个真正有利于社会国家的大事时,他因情事而淡漠的心,才开始复活。这件事就是:革命!是那个时代,比爱情更激动人心的事。

    苏曼殊是广东香山人,和革命领袖孙文也就是孙中山是老乡。广东地区过去长期受满清奴役统治,很贫穷,很多贫民不得不逃难一样地到海外寻求生路,或去留学、经商,增长了见识,故而,革命的风气最为激烈。当时的广东人,既精于经商,又热衷于革命,爱国热情倍深,留洋的华侨们甘愿做支持革命的经济后盾。

    因为革命,曼殊接触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些人,不同于过去乡里只会攀比富贵,嚼舌根儿,粗鲁流气,给他人白眼的恶俗子弟,而是有血有肉,恨不得拿枪杆子捅向满清,喊着民~主自由的新青年!

    在当时,反满成为一种风潮。起因,满清本是“鞑虏”,却窃国器以令天下汉人,如今国家危殆,满清王朝自身内在的机制失去活力,在和洋人的较量中也失去了自信,日益*昏庸,已经无力拯救国民于贫困混乱的水深火热之中。民生凋敝,帝制有责!

    直接原因,则是1900年左右,八国联军侵华后,时局挟风雷而变色。满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等,却自顾西逃,这无异于卖国的耻辱之举,既然,维新变法失败了,君主制在中国失效,满清这个封建王朝的最后的帘幕,也该落下来了……而革命无疑是社会的驱动器之一。

    曼殊在这时,遇到了两股势力,一股是维*,一股是革命党。

    1901年,他在维*领袖之一的梁启超所举办的夜间中文班深造,此时,接触的多是有新思想的青年,却也应有不少热衷功名的人士,不是对满清抱有残余的信任和幻想,就是想要借保皇即拥护皇帝势力,拥护清王朝,搞投机的发迹的事业,趁机敛财,且说不定一下子就攀龙附凤了,或是打着爱国的名义,骗取革命党人的信任,然后到清王朝权臣那里告密后,换取功名利禄……时代气象万千,难有定数。

    经过一时的彷徨后,曼殊还是选择了加入革命党。他已经觉察到,在革命悄然兴起,日渐风行时,维*开始退到了历史的次要位置,沦为顽固保守的保皇派。曼殊心性自由,又因为爱情受阻,对社会流弊的洞见,自然更深于常人。

    第二年,他参与到革命党人的兴中会同盟的活动中,结识了廖仲恺、何香凝等革命先驱。不过,这位独来独往、狷介的革命文人,很少正式成为某个组织的一员。

    同年冬天,19岁的他,又加入了革命团体“青年会”,这时,交友甚广,多是热血沸腾的革命人士。他青年的心,曾忧伤过度,感到如孤鸿飘零的心,终于在革命事业中找到了些知己伴侣。

    “同志们!以后我们就不叫同学,而改称同志了!……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候,非革命无以救国!”

    这便是一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为革命事业兴奋时地奔走呼告。他们曾几何,为割地赔款,民族受辱,文化受辱,大呼痛心!曾几何,泪洒国难时,渴想沙场建功,像个豪气干云的大将,率意驱虏!但凡性情中人,都想成为革命英雄,重振浩浩江山,哪怕一身血流尽……

    对曼殊,这爱,不再是令个人缠绵迷恋,痛断肝肠,不欲生又恨不能死的男女私情,而是民族之大爱,是英勇刚烈的爱国之情!是另一种热热烈烈如火焰般狂热燃烧的生命的力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年记忆:民国才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年记忆:民国才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