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目录:清穿之八福晋| 作者:涯| 类别:都市言情

    看这东阿嬷嬷对济兰强硬态度的赞同,联想济兰身边这些女人的脾气,济兰发觉大多是些强硬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难怪历史上八福晋会那么娇蛮,看来言传身教的确是厉害。

    等再听到墨兰调来之事,已经知道墨兰想法的东阿嬷嬷随即平和的接受下来,不过却是表明的好好敲打敲打,不然说不定反而是会惹祸的殃及济兰自己。

    对于墨兰、采兰的名字,东阿嬷嬷也不赞同的催促改名道:“格格,虽说你的名字府里都用满语称呼,墨兰、采兰两个重不了。可要是论起汉字,格格名字里那个兰,和墨兰、采兰这两个丫头的兰就一样了。既然现在连墨兰都来了,我看格格还是尽早给她们两个改名。正好奴婢给格格选的人也要重取名字,格格不妨一道起了。”

    济兰闻言分辨道:“嬷嬷多心了,其实我早就要改。不过墨兰、采兰两个的名字,却还是要让福晋给改才会最好听。”

    济兰话说到这里,想通其中的不言而喻之意,东阿嬷嬷不禁莞尔一笑的点头赞同。

    第二天刘赵氏,也就是那位有名的女医给太侧福晋诊过脉,写了脉案留底后,让人照着开得滋补药方抓药、煎药。对于这等显贵人家的规矩刘赵氏也明白,各家自备药房里头各种常用、名贵药材都有,于是便没多嘴让去外面那家药堂抓药。

    因为是女医,刘赵氏诊脉时济兰便没有回避的端坐在一旁的绣墩上细看着。而刘赵氏从一进屋看到躺在帷帐里的太侧福晋,再看看一旁做姑娘装扮神情秀美的济兰,便知道为什么明明自己最精通的是调理年青妇人身体,却被请来给老侧福晋诊脉的原因了。

    天蓝色的裙褂,手工精致的淡紫兰花刺绣,加上乌压压头发上的白玉钗子,整个人给人一种清爽、精神的表现。白皙、精致的眉眼,纤细修长的双手,秾纤和度的身材、气质淡雅、成竹在胸的做派,要不是裙下的未缠足的大脚和身后背着药箱的丫头,活脱脱就是济兰印象里汉家书香门第里的夫人。谁说女子做不了正事,看看眼前专心致志给太侧福晋诊脉的刘赵氏,济兰第一次在这时代对一个女人感到佩服,还有那丝隐约的羡慕。

    等刘赵氏净完手,便被起身的太侧福晋安排坐在椅子上喝茶休息,看着刘赵优雅喝茶的姿态,济兰淡笑道:“刘夫人真是女中巾帼,医术这样精妙可是家传?”

    闻言刘赵氏起身恭敬道:“回禀格格,妾身的医术的确是家传。不过有些却是嫁人后,婆婆再次亲传的。”

    济兰闻言来了兴趣道:“刘夫人不必那么多礼,快请坐。听夫人说起这番内情,我挺好奇的,不知可方便讲述一二?”

    刘赵氏闻言微笑道:“我们刘赵孙三个医家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京中有不少人知道,既然格格想听,那妾身就给您详细说说。”

    济兰闻言玩心突起道:“其实我是对你们几家的女医比较好奇,毕竟不是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吗?”

    听了济兰的话,刘赵氏知道这位身份尊贵的王府格格,是好奇她们怎么不受汉家规矩约束了。于是微微一笑坦言道:“刘赵孙三家祖辈都是出自同门,其中两人的夫人又是哪位师傅的女儿和外甥女,从小耳濡目染,医术也算是可以,而最后一位夫人也是来自于医家。因为这些原因,三家的夫人虽说不能出诊却仍是经常在一起切磋医术。开医馆碰到女眷,作为大夫诊病时难免就会有避讳。特别是碰到用针时,往往因为忌讳放弃,使得病情恢复缓慢。时间久了,当病人知道大夫家女眷也是会医术时,就自己要求用女医,一来二往的,夫妻两个相互辩证,反而使得各人医术都有所精进。慢慢的三家体会到好处后,就不在拘泥于那些规矩,只要是三家在医术上有天赋的女子,便不缠足的允许跟着父母学习医术。也是因为这些,三家会医术的女子便只能是在三家子弟中挑选夫婿,而各家婆媳之间也是因为互相传授、辩证的规矩,使得婆媳相处间融洽不少。”

    闻言济兰找到重点道:“是不是也因为这样的规矩,大家医术上不藏私的相互交流,使得你们三家医术上,特别是女医上造诣高超?”

    见这位济兰格格居然一下子就抓到了三家兴旺多年的要旨,再说这些事情稍一打听便能清楚,不如自己先说个明白,所以刘赵氏闻言莞尔一笑道:“格格真是个蕙质兰心的聪明人,事情的确是这个道理。其他小医家各自保密的敝帚自珍,我们三家相比的确是受益不少。也因此不少三家的亲戚子弟纷纷来拜师学艺,当然也有人主动求取各家会医的女儿。多年的联姻下来,和三家有关联的医馆在各地开设了不少,所以家中女儿相比其它汉家女子在家里也算是说话顶事。”

    见济兰和刘赵氏说的热闹,太侧福晋便也端着茶杯在一旁颇有兴致的听着。刘赵氏是个识情知趣之人,对于太侧福晋那份不言而喻之心心知肚明,于是不等主家开口,便自己请命道:“看格格对妾身的医术这么好奇,那妾身露怯的给格格诊上一脉,实地体会一下如何?”

    对于刘赵氏,济兰觉得这人是既风雅又上道,怪不得能在京中那么多王宫大族家吃得开,看来光在接人待物上就是有两把刷子的值得自己学习。

    一会后,刘赵氏收回手下诊断道:“格格脉息平稳,身体康健、旺盛,看来多年来定是极重视养身之道。”

    济兰闻言淡然一笑,太侧福晋则是自豪道:“借刘夫人的吉言,我这当外祖母的的确是从小便请教太医,按照养身之方给济兰调理身体。”

    刘赵氏听了称赞道:“宫里的太医大多是出自大家的百年传承,他们开出的养生方子对人的确是有大益,怪不得格格身体会这么好。和他们相比,妾身倒是有点关公门前耍大刀了。”

    请精通妇科的来,济兰是有件要紧事弄明白的,所以开门见山直爽询问道:“刘夫人谦虚了,我有件事询问,望夫人实言相告。”

    对于济兰的目的连太侧福晋都是不清楚,闻言和刘赵氏一样好奇的看向济兰。见刘赵氏点头,济兰一本正经询问道:“其实也不是别的,就是想问问我的身体在生育方面可有碍?”

    见济兰一个未嫁姑娘居然问出这等羞人问题,太侧福晋不禁气急呵斥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这种事是你一个姑娘家该问的?”

    刘赵氏闻言反而是面无异色的出言安抚道:“太侧福晋息怒,医者父母心,其实格格问这个问题真没什么要避讳的。有些人明明不舒服的有话要说,有事要问,却还是扭扭捏捏的任凭我们做大夫的猜测,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像格格这样有话就问,我们这些做大夫的也能松快不少的直言相告。”

    太侧福晋本来就是因为刘赵氏是外人,所以才故意的强调济兰的规矩。见刘赵氏不以为意,也知道此人一贯嘴紧,所以便也转了话题询问道:“既然济兰问了,那我这当外祖母的也就问问,到底济兰的身体如何,可适合生育?”

    闻言刘赵氏笑容满面的肯定道:“当然,而且因为格格适当的运动过,骨盆发育完整,生育时应该会非常顺利,也不会出现什么因为母体孩子弱小的问题。”

    听到刘赵氏的肯定回答,那当做异想天开的怀疑,不由真实的浮在济兰眼前。济兰随即郑重道:“下面我问的这个问题,还望刘夫人保密。要是趁着女子天葵未到时下了暗手,那等天葵来后再诊脉可是能探知?”

    闻言别说是刘赵氏,就算是太侧福晋都对济兰的问题侧目,可见济兰一副郑重的神色,便也知道问题重要的没插嘴。

    虽然不知道眼前的王府格格为什么问这句话,可从小和内宅夫人打交道的刘赵氏知道这些问题自己最好不要问为什么的只需回答,于是沉思一会也正色道:“启禀格格,想要改变一个正常女子的体质绝非容易之事,当然出去那些妾身不知道的秘药。因为不是一两副药就可达成的,除非是久病经常喝药之人,那么就只剩下把人硬生生的弄到阴寒之地,可这些都的旷日持久之事,应该不算是暗手。而且如果是这些原因造成的,只要是精通妇科之人,一旦诊脉便都会察觉的做不了不留痕迹。”

    闻言济兰继续追问道:“如果真是有那种秘药,天葵来后只给人本身就是宫寒状态的印象,这种药可有解?”

    刘赵氏闻言摇头道:“天葵源于人与生俱来的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盛。天葵至世人受天地之气以生,故能克肖天地。要是真是天葵前使得身体受损,那么天葵来后再探知宫寒,便绝对是无药可医。”

    济兰闻言淡笑向刘赵氏道谢道:“多谢刘夫人给我解惑,我没疑问了。”

    济兰没事可问,但太侧福晋却是向刘赵氏询问了不少利于女子生养的调养知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清穿之八福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清穿之八福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