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言清似梦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正文 第六十一章

目录:言清似梦| 作者:尘子| 类别:历史军事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

    托着腮坐在窗前,瞧着冰绡正给两个刚调入乾清宫的小宫女讲解康熙的喜好,她说的很仔细,康熙什么时候爱喝什么茶,什么时辰要吃什么点心,心情好时应该上什么,心情不好时又该上什么,看着她的样子,我又想起她刚到乾清宫时,我也是这样告诉她的,转眼间她也长大了,可以独挡一面了。

    幽幽叹了口气,扭头看向窗外,叶已落尽的枯树,显的格外的孤寂,这个冬天没有风没有雪,却有着刻入骨髓的寒冷,下意识紧了紧领口,一个小宫女端了热茶过来,垂着头怯生生的道:“姐姐,天冷喝点热茶吧。”我侧过头,十三四岁的样子,圆圆的小脸,脸颊上有两个小小的酒窝,眼角微微上挑,长的很是讨人喜欢,接过茶喝了一大口,温热的感觉的顺着喉咙一路往下,整个人都变的暖和起来,我看向她,道:“谢谢。”

    小宫女脸微红了下,道:“姐姐可别对奴婢说谢字,奴婢不敢当。”我问:“你叫什么名字?”小宫女道:“奴婢名叫紫薇。”紫薇?我失笑,她脸红的更厉害,微有些窘意,纳纳问:“奴婢的名字是不是很难听?”我摇头,道:“不,很好听。”紫薇眼睛蓦的一亮,整个小脸都显得格外耀眼,我看了她半晌,道:“御前侍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快去好好学吧!”她轻快的俯了俯身,转身走了。

    垂下睫,盯着手中捧着的茶,几片茶叶朵朵散开,漂浮在水面上,轻轻晃了晃手,茶叶便随着水面波动,看着看着,思绪仿佛又回到了昨天。

    昨日午后,奉康熙之命给皇太后送东西,没想到竟在慈宁宫外遇见了来给皇太后请安的十三阿哥和子青,我们已有近半年未见,再见时都有种再世为人的错觉和物是人非的感叹。

    十三阿哥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姿英挺的少年,子青也不再是那个唇红齿白的少女,我也不再是那个任性散漫的小丫头了,岁月的洗礼,不仅让我们更加成熟,更让我们有种烟尘蒙面,鬓白如霜的苍桑感。

    十三阿哥的腿仍不是很利索,从头到尾子青都紧紧搀着他的胳膊,不时掏出帕子帮他拭汗,十三阿哥回握着子青的手,看子青的时候,眼神温柔的仿佛能滴出水来,我静默的随在一边,不时打量着这两人,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温暖。

    因我急着回来当职,三人竟没有多少时间叙旧,只是简单的问候了几句,便匆匆而别,走了好一会儿,我又回过头去看,目视着十三和子青相依相偎的身影,心里原有的几丝愁苦,顿时烟消云散,如果不是那场争斗,十三必定还在朝堂上挣扎,子青也只能苦守在府上担惊受怕,可如今,圣宠虽不在,但两人却可日日相对,不必再担心会有什么事发生,因为再坏也坏不过如今的境遇。

    正在沉思,忽见赵昌手下的王充匆匆跑了过来,脸色凝重,俯在我耳边,低声道:“赵公公让我转告姑娘,务必小心。”心下斗然一惊,忙低声问道:“出了何事?”王充犹犹豫豫的看了看我,似是不知该如何开口,心下更是惊惧,暗暗咽了咽口水,道:“快说。”

    王充道:“今日早朝,镇国公景熙爷弹劾了九门提督托合齐大人。”我脸色刷的一下变的惨白如纸,没想到一直担心的事,终于要发生了,他们终于要对太子下手了。

    默了一小会,我问:“什么罪名?”王充瞄了我一眼,道:“凭恃皇上信任,巧立名目贪赃枉法,多次贪污国库拨出的赈灾款,纵容门人在民间大肆搜刮古玩字画,还强占民女,还有-------还有------。”他停了下来,我吸了口气,哑声道:“还有什么?”

    王充道:“景熙爷还说托合齐大人,借多罗安郡王治丧之机,纠结朝中部分官员在都统鄂善大人家里宴饮,为太子图谋大位。”我豁然站起身,顿觉背后一阵冰凉,眼前一片黑,身子晃了几下,又无力的软倒在椅子上,脑袋一阵晕眩,康熙一直禁止朝中大臣举行宴饮,就是担心大臣私底下结党营私,威胁到他的皇权,可托合齐却敢名目张胆的纠结朝中官员宴饮,这不是跟谋反一样的罪名吗?

    冰绡挥手让那两个小宫女退出去,也快步过来,我强自定了定心神,有气无力的问:“皇上如何说?”王充道:“万岁爷极为震怒,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众大臣退朝。”

    康熙什么都没说?这是什么意思?他信还是不信?太子自复位以来,康熙面上虽对太子是一如既往的好,可暗地里早对太子生了不满之心,太子一直极力拉拢朝中大臣,多次向人抱怨厌烦了数十年的等待生活,此时此刻,康熙会放过这个打击太子一党的机会吗?

    我想不会,再说托合齐一向专横跋扈,在朝中与不少大臣积怨甚深,以前阿玛尚在朝为官,大家还有几丝顾忌,可自阿玛解职以后,万琉哈氏的声望就不如从前了。朝中反对太子的大臣本就居多,不知多少人对托合齐恨之入骨,那些人又怎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托合齐的下场我是早就料到了,倒也不是很惊异,我只是担心我的阿玛,担心他会受到牵连。

    王充看我坐在椅子上,半晌不动,只是小声道:“姑娘,奴才还得回去当职。”我回过神来,挥了挥手,他俯了俯身,又匆匆而去,刚到门口,竟与从外面冲进来的人撞到了一起,侧头一看,魏珠正一脚踹在王充身上,竖着眉头,喝道:“狗奴才做什么慌慌张张的?”王充好似十分惧怕魏怕,只是跪在嗑头,我微皱了皱眉,开口道:“魏珠,让他走吧!”魏珠这才收了口,悻悻斥道:“还不滚?”王充慌忙躬身快速退了下去。

    我见魏珠一直紧盯着王充的背影,有些奇怪的问:“一点小事,何必如此计较?”魏珠这才回过头来,盯着我看了半晌,忽长叹了口气,道:“姐姐,万岁爷召你。”冰绡身子一抖,忙问:“万岁爷可说召姐姐做什么?”魏珠道:“万岁爷正在前殿和众大臣议事,是梁公公吩咐我来宣姐姐的。”

    理了理思绪,咬牙站着身,深吸一口气,道:“是祸也是躲不过的,我们走吧!”冰绡拉住我,眼中含泪,道:“姐姐------”我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皇上心情不好,你们待会儿伺候时,一定是多加小心。”冰绡点点头,目视着我离去。

    到了殿门口,魏珠让我在门口候着,自己悄声进去禀报梁九功,过了一小会儿,梁九功快步出来,略带同情的扫了我一眼,道:“枫晓,万岁爷让你在一边候着。”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是大殿一处不显眼的屏风,站在后面可以清楚的看见听见大殿上的人和话。

    心下顿时明白了康熙的意图,我略俯了俯身,道:“奴婢遵旨。”说罢悄无声息的走到屏风后站着,大殿上极为安静,好像是空无一人,寂静的空气中流荡着一种说不出的肃穆。

    待心神稍微平稳了一些,我悄悄探出脑袋,入目处,从太子到十四阿哥,一等公佟国维,镇国公景熙,集太保大学士于一身的马齐,领侍卫内大臣公鄂伦岱,内大臣明珠之子,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佟国维之侄一等侍卫隆科多,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侍朗李光地等满汉重臣黑压压跪了一地,康熙面无表情,只是静静坐着。

    景熙是八福晋的母舅,肯定是八阿哥的人,佟国维,马齐,鄂伦岱,揆叙等人早在前两年就因举荐八阿哥为皇太子,遭康熙斥责,明显是站在八阿哥一边的,隆科多虽是佟国维的侄子,如今也只是个一等侍卫,但我知道他是四阿哥的人,雍正登基以后,就公开的称他为隆科多舅舅,从没有如此齐全过,转过视线看着正俯首跪在一边的四阿哥和八阿哥,心下一片冰凉。

    不知过了多久,跪在最前面的镇国公景熙,朗声道:“托合齐自升任九门提督一职后,行事嚣张跋扈,多有贪赃枉法之事,朝中官员碍于镇国将军杜顺曾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对托合齐敢怒不敢言,如今托合齐竟敢公然纠结官员举行宴饮,意图不轨,请皇上明察。”

    我暗吸了口气,听其提起了阿玛,忙竖起耳朵细听,鄂伦岱也俯身道:“臣曾听闻托合齐时常对进京述职的官员说,皇上已经年迈,太子登基是早晚的事,极力为太子壮大声势,还借其九门提督一职,拉拢西山锐建营的将领,其意图已是显然易见。”

    康熙虽一直未曾开口,可他放在案下的手却是紧紧握在一起,手背上青筋暴突,不停的上下抖动,我无声的悲鸣一声,身子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上,对外面声声不绝于耳的弹劾声,实在是无力再听下去了。

    最后,只听外面众大臣异口同声的声音:“请皇上明察,请皇上明察。”过了半晌,才听到康熙冰硬的语气:“胤礽,你怎么说?”忙抬头去看。

    太子身子一抖,朝前爬了两步,颤声道:“回皇阿玛,此事儿臣并不知晓,请皇阿玛明察。”康熙又盯了他好一会儿,才将视线转向了四阿哥,道:“胤禛。”四阿哥顿了会儿,才俯身回道:“儿臣以为此事应当详查,勿枉勿纵。”康熙又将视线转向八阿哥,八阿哥道:“儿臣同意四哥的意见。”

    详查?我暗然失笑,一直强忍着的泪,终是缓缓滑落,他竟连一句帮忙辩解的话都没有,想到这段时间他与八阿哥的表现,心下恍然,看来这次他是要跟八阿哥联手扳倒太子了。

    康熙沉默了片刻,沉声道:“此事就交给诚亲王胤祉,雍亲王胤禛,八贝勒胤禩负责调查,如果证据确是属实,再行交由刑部议罪。”我怔怔跪在地上,不知那些大臣是何时退下去的,只到耳边传来康熙低沉的声音:“起来吧!”我这才一惊,蓦然回过神来,慌忙抬起头,康熙正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目不转睛的盯着我。

    我嗑了个头,道:“奴婢谢皇上恩典。”言罢晃晃悠悠的站直了身子,脑子一阵晕眩,忙咬牙挺住。康熙朝梁九功略一示意,梁九功忙搬了凳子放在我身后,我也不客气,冲康熙俯了俯身,便直接坐了下来,眼睛直直盯着康熙,他即然让我来听,断然还会有话要说。

    康熙静静看了我半晌,眼中飞快的闪过一丝赞赏之色,沉声道:“你都听见了?”我欲起身回话,他摆摆手,道:“坐着回话。”我道:“奴婢都听清楚了。”康熙挑了挑眉,问:“你怎么想?”

    我怎么想?我能怎么想?这事有我说话的余地?嘴角泛起几丝浅笑,我道:“奴婢不知道。”康熙一愣,随即又似笑非笑的看着我,问:“你不知道?”我垂下头,语气十分谦恭的回道:“奴婢一介弱女子,不敢妄言朝中大事,我的伯父是有罪,还是无罪,自有皇上定夺。”

    康熙神情有些僵,眼中闪过几丝冷意,顿了半晌,才瞟了一眼站在一侧的魏珠,魏珠忙上前两步,躬身对我道:“据景熙爷和隆科多大人奏称,此次参加宴饮的官员分别是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正红旗满洲都统鄂善,镶红旗都统查珂海等部分八旗官员。”

    一滴冷汗顺着脑门滑了下来,越往下听越是绝望,参加宴饮的官员,竟都是手中握着兵权的军官,有的更是直接负有保卫皇帝之责,托合齐敢拉这样的人举行宴饮,真是猪脑子被门夹了,难道他真的没有考虑到后果?

    康熙冷冷看着我,道:“这只是几个主要官员,还有其它的需要一步一步去证实,万琉哈氏数十年来,对朕忠心耿耿,朕绝不会冤枉了托合齐,但如果事情属实,朕也绝不会姑息。”那些倒太子的人,既然敢用此事向太子再次发难,断不会无的放矢,无功而返,此案就算不查,也会有人将大把的证据摆到康熙的龙案上,观康熙刚刚的表情,他明显就是相信了景熙的奏报,那他现在说查想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可康熙为何要特意告诉我这些?是警告?还是提醒?心下猛的一惊,这些年我一直在御前侍候,算是除了梁九功以外,乾清宫中身份最高的人,魏珠是我调教出来的人,赵昌和寒梅跟我一向关系不错,难道康熙是在怀疑我吗?怀疑我跟托合齐有联系?甚至是怀疑我是托合齐放在他跟前的眼线?可转念一想,我在御前已有六年时间了,他若是真的怀疑我,随时都可以让我离开,为何还要让我留在御前这么久?

    脑子里一片混乱,一时这样想,一时又那样想,只觉得头痛欲裂,我紧咬着牙不说话,只是沉默的坐着,康熙也不说话,我虽没抬头,但我能感觉到他的视线一直放在我身上,大约有半盏茶的功夫,康熙才淡淡开口问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紧张混乱的思绪,因他这句话又渐渐稳定下来,他想让我说什么?开口求情?还是跟托合齐撇清关系?我心里冷冷一笑,慢慢抬起头,慢慢对上他探寻的视线,淡淡回道:“奴婢无话可说。”

    康熙静静注视着我,神色晦暗不明,看不出心里在想些什么,半晌,他才长叹了口气,语气有些疲惫的道:“罢了,朕看你脸色也不太好,休息几天再来当职吧!”我依言起身跪地嗑了个头,平静的道:“奴婢告退。”说罢不再看他,径直快步出了大殿。

    殿外,赵昌不停的在原地绕圈圈,见我出来,忙三步并作两步的迎了上来,急道:“姑娘,万岁爷可有说什么?”我浑身都有些无力,只是微摇摇头,赵昌脸色一白,默了半晌,又长长出了口气,低声道:“这样也好,这样也好。”他反复说着这句话,我看了看他,竟是无声的笑了出来,以前不管出了何事,赵昌总是想法子宽慰我,可这次或许他也知道,再多宽慰的话也起不了丝毫的作用了。

    仰头看了看天空,阴沉沉的,不知何时起了风,发丝在风中乱舞,不禁又是长叹了口气,康熙对我的态度忽冷忽热,让我也猜不透他究竟是如何看我的,罢了,即是猜不透我索性也懒得猜了,都说圣意难测,是福是祸还是顺其自然,以前一直担心来担心去,没想到事到临头,我却并没有想像中的害怕,只是淡淡的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不远处,寒梅快步而来,满脸急色的道:“姐姐。”我笑问:“你也听说了?”寒梅轻点了下头,道:“估计宫里的人都已经知道了。”我轻笑了笑,道:“我们回吧!”寒梅点点头,上前搀住我的胳膊,慢慢往回走。

    路过园子的时候,刚转角就看见三,四,八,九,十四阿哥迎面而来,想退已是不可能,上前请安却实在不愿意,只是面色淡淡的看着他们,三阿哥望着我的眼神略有些不安,九阿哥挑着眉,满脸的幸灾乐祸,我又想起他曾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我若是负了八阿哥,他必定会让我生不如死,这下他必定满意了吧?

    四阿哥和八阿哥静静负手而立,神情沉静,看不出在想些什么,十四阿哥没有看我,而是将视线投向了没有尽头的苍穹,淡淡看了半晌,眼角瞟见寒梅立在一边,神情有些焦急,心下释然,扭头对寒梅道:“你代我去给几位爷请罪,就说我为了避嫌,就不去请安了。”说罢松开寒梅的手,自顾自的转头走了。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言清似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言清似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