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言清似梦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正文 第四十二章

目录:言清似梦| 作者:尘子| 类别:历史军事

    这个季节是雨水肆掠的季节,蒙蒙的烟雨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每一场雨都会带来一丝凉意,我站在小亭里,目视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池塘里的新荷被雨点打的东倒西歪,不少破碎的花瓣四散的落在肢离破碎的荷叶上,再无往日洁雅的风姿。

    雨水顺着风势吹到了身上,片刻就浸湿了裙摆,忍不住打了个寒战,都说秋雨无情,我的心也都被这场持续了半月的秋雨搅的心神不安。黄河两边的气候一如北京,秋雨也是一场接着一场,几乎没有停歇过,或许是因为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身在黄河,康熙也份外的关注黄河两边的政务,各府各县的奏报均亲自过目,连夜批示下发,不少奏折上称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每到一县,都日日亲上大堤,与百姓官兵一起修堤治水,当地百姓无不称颂,人人感念天子恩德,还有奏折说,今年的雨水比往年多了一倍,却没有一处决堤,康熙看后很是高兴,心情也比往日愉快了许多,时不时的还能跟我讨论一些草原的风土人情。

    可惜康熙脸上的风和日丽没能维持几天,就再度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我们这帮御前侍候的人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天天又恢复到以前掂着脚尖将头提在手上的恐怖生活。

    历时三个月的太子门人贪污一案,因证据确凿,被摆到了康熙的龙案上,两江有四十多个官员牵扯到这个案子里,其中大半都是太子的包衣奴才和门人,就帐面上看,光去年贪污的银子就有二百六十万两之多,还不算是往年贪污的,康熙瞪着龙案上的奏折,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连着几天,乾清宫都是热闹非凡,康熙每日都要在这里召见朝臣,议的最多的还是关于江浙官员贪污一案,最早弹劾太子纵容门人贪污治河赈灾银子的江南都御史格赛,见康熙迟迟不肯表明对太子的态度,又联系了其它几个官员连上两道奏折,请求康熙严惩贪污官员以及指使官员贪污的太子,我看康熙盯着奏折看了半天,最后也只批了“知道了”三个字。

    这几年来,康熙多有接到弹劾太子挥霍浪费,纵容官员搜刮民脂民膏的奏折,但每次康熙都只严惩了太子身边的人,并不厌其烦地选撤太子的身边的侍从和詹事,或许在康熙心里,太子之所以变的暴戾不仁,奢靡浪费,纵情声色,全是太子身边的小人教坏了他,他根本就不认为自己亲自调教出来的儿子有错,又或许是他无法面对这个事实。此次面对这桩数额巨大性质恶劣的贪污案,他虽龙颜大怒,但我看,在愤怒下更多的则是伤心和失望,康熙可以说是倾尽了毕身的心力来教导太子,希望他将来可以做一代明君,可近年来太子的行为越来越乖张,先是索额图谋反在前,后来又是大大小小的贪污案无数,比起其它几个皇子来,太子的德行实在不出众,这对于康熙来说,实在是个不少的打击。

    每日康熙就寝前都会坐在椅子上发呆,要么就翻看一些字迹已有些灰暗的书信,神色悲伤,梁九功劝了几次,康熙仍是如此,我看梁九功也有些无奈,只好让我们都在殿里守着,晚间我趁着给康熙上银耳雪梨羹的时候,扫了眼那些全部被展开的书信,落款都是太子的名字,再一看日期,全是康熙征战在外时,太子写给康熙的书信,很是清秀端正的字体,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担忧和思念,我微叹口气,从康熙的表情来看,此次他仍是不忍严惩太子。

    一日,正好去给康熙奉茶,却不料竟看见阿玛和伯父托合齐正跪在下首,身后还跪着四五个身着官服的官员,康熙默默坐在龙案后,眼睛只是盯着摆在面前的奏折,我低着头,匆匆上完茶就退了出来。

    不用猜我也知道,阿玛和托合齐肯定是来为太子求情的,现在贪污案证据确凿,虽然那些官员口口声声都说与太子无关,在我看来也不过是欲盖弥彰,若无太子在背后指使,就算给他们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贪污那么多的银子,更何况还是几十个官员串通一气,欺上瞒下,导致两江数十万百姓命丧洪水,流离失所。朝中大部分官员都希望康熙严惩太子,那些一直保持中立的官员,都抱着观望的态度,眼下也只有**的官员会站出来为太子求情,而我的阿玛和伯父的身上,早已被钉上了**三个字。

    过了一会,一直在殿内侍候魏珠出来了,见我站在殿外的屋廊下,忙走过来,我想了想,淡淡问:“皇上因何事召见我的阿玛和伯父?”魏珠低低回道:“万岁爷召几位大人询问该如何处理江浙官员贪污一案。”我又问:“那我阿玛和伯父是如何说的?”魏珠抬头看了看我,道:“杜顺将军和托合齐大人都说太子待下人一向宽厚,这些胆大的奴才竟敢背着太子胡作非为,应该严惩以儆效尤。”我点点头,弃俥保帅,这也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法子了,现在康熙对太子仍有感情,这招肯定会奏效。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康熙就下旨将那些贪污的官员全体革职抄家,打入死牢,等候秋决,涉案官员的家属均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太子只问了个用人不当识人不清,勒令在家闭门反省,一桩传的沸沸扬扬的贪污案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就尘埃落定。旨意下来的时候,大阿哥有些愤愤不平,目光阴狠的盯着太子,他磨刀霍霍处心积虑的布下这个局,没想到竟没有捍动太子半分,恼羞成怒也在所难免。反倒看八阿哥仍是一切如常,依旧面带笑容的跟太子请安,我看比起大阿哥来,八阿哥不知高了多少个段数。

    贪污案已烟消云散,宫里又恢复一片平静,可平静下面又酝酿着什么样阴谋,暗藏着什么样的陷阱,我却是毫无所知,只是不停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警惕,每一条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就算偶尔休息的时候,我也是坐立不安,生怕自己不在的时候,又有什么我意想不到地事情出现,一段时间下来,只觉得身心俱疲,睡觉时一个轻微的响动,也能让我从梦中惊醒。

    早上起来,坐在床前,看着镜中的自己,原本清秀的容颜已有些黯淡,明亮如星的双眸也像被蒙上了灰尘,眼神深处隐藏着丝丝忧虑和恐惧,甚至还有一闪而过的绝望,以前那个开朗坚强任性从容应对一切的我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现在我越来越恐惧?对未来越来越绝望?我的幸福在哪里?苦恼,忧虑,绝望如附骨之蛆,日日夜夜不肯啃噬着我的心,才三年我就变成了这样,可我还有七年的时间要待在紫禁城,七年以后,我又会是个什么模样?苍天真的能让我如愿以偿吗?

    昨晚大雨一夜未停,我坐在门口的软凳上,目视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看着从树上飘零下来的树叶被雨水打得翻来覆去,是雨水滋润了它的青春,可如今无论它再怎么与雨水缠绵也不能找回失去的容颜。

    又想到远在黄河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不知他们此时是否仍在黄河大堤上督促民工们修补大堤?默默将戴在脖子里的玉坠拿出来,仔细端详着里面刻着的长相守,嘴角泛起丝丝苦笑,他不在时,思念如春雨后的野草,一发而不可收拾,我沉陷在对他的想念中,不可自拔。可他一到了眼前,那些顾忌,犹豫,猜疑,也如影随形般的跟了出来,我又如蜗牛一般,紧紧缩在壳里再不肯露出头来,十三阿哥常说,女人都是难以理解的,而我,更是让人难以捉摸,我每次都是笑笑以对,一个现代人的灵魂偶然回到了封建**的古代,这本来就是一件矛盾的事情,更何况还是我这样一个固执自私的女子,如果一样东西我不能完全拥有,那我宁愿远远看着,如果无法确定结局能不能幸福,那我就一定会等到最后再做决定,这就是我,一个如此固执自私的女子。

    慢慢将玉坠放进衣领,门咯吱一声打开了,我抬头一看,魏珠打着竹伞进了院子,这么大雨还过来,肯定是有事,我起身起到门口打开门,他刚好抬手正欲敲门,我侧身让他进屋说话,他躬着身子,道:“姐姐,万岁爷有旨,让姐姐去五贝勒府一趟。”我微怔,问:“去五贝勒府?”魏珠道:“刚刚五贝勒爷前来向万岁爷请旨,说五侧福晋病重,想见见姐姐,万岁爷这才准了的。”姐姐病重?不是只是说偶有小恙,并不大碍吗?这才几天的时候,怎么就变成了病重?魏珠见我怔愣在原地,半晌不动,忍不住开口催道:“姐姐快走吧!我已命人备好马车了。”我这才反应过来,匆匆回屋拿了件遮雨的衣裳,又取了竹伞随着魏珠匆匆往宫外走。

    五贝勒府。

    姐姐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双眸无光,脸颊深深陷了进去,整个人都显得憔悴不堪,毫无生气,这哪里还是那个娇柔可人的姐姐?五嫡福晋那塔喇氏坐在床前,端着一碗散发着浓烈药味的汤汁,正一勺一勺喂姐姐喝,我倚在门口,静静看着虚弱的连药都喝不进去的姐姐,眼里顿时迷雾重重。待那塔喇氏放下药碗微一侧头的时候才看见我,忙起身道:“晓枫姑娘来了。”说着又轻斥领我过来的小丫头:“晓枫姑娘来了,怎么也不能报一声?”我俯了俯身道:“福晋莫要怪罪她们,是奴婢不让她们通传的。”五福晋亲自上前扶我起身,又转头无限哀愁的看着躺在床不停喘息的姐姐,叹息道:“妹妹都念叨晓枫姑娘好几天了。”我上前两步,走至姐姐的床前,姐姐静静看着我,脸上渐渐浮起一丝喜色,用微不可闻的声音道:“妹妹,你终于来了。”

    我蹲下身子,伸手轻轻抚着姐姐消瘦的脸颊,轻声道:“姐姐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了?”姐姐闻言眼中蕴含的眼刷的一下涌了出来,我忙掏出帕子帮她试泪,五福晋走过来,轻轻叹了口气,道:“妹妹自打病了,就天天吃不下饭,这几日连水也喝不进了,眼看着好好一个人,几天的时间就瘦成了这样,爷进宫请了御医过来,御医也弄不清妹妹究竟得了什么病,再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她说着说着,声音慢慢低了下去,一个老嬷嬷自她身上抽出帕子递上去,她接过帕子轻轻拭拭眼角的泪。

    我看了看同样泪流满面的姐姐,起身向五福晋俯了俯身子,道:“奴婢多谢福晋照料姐姐。”五福晋忙扶起我,道:“姑娘这是哪儿的话,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都是一家人,再说爷也很是怜惜妹妹的。”姐姐默默听着五福晋的话,听到提起五阿哥时,她神色一暗,眼中露出迷茫之色,我扫了她一眼,又对五福晋道:“奴婢想陪着姐姐说说话儿,不知可否?”五福晋点点头,道:“爷向皇阿玛请旨,本就是想让姑娘过来陪陪妹妹的,这有何不可。”说着示意屋里的人都退下去,自己也随后退了出去,还让人随手掩了门。

    姐姐挣了挣身子,我忙上前,问:“姐姐,你是不是想坐起来?”她点点头,我俯下身,慢慢将她扶起来,又在她背后放了一大靠枕,扶着她慢慢靠上去,小小一个动作,姐姐已累的气喘嘘嘘,满头大汗,我侧坐在床边,满是怜惜的帮她轻拭额头的汗,问道:“姐姐怎么病成了这个样子?”她微微摇了摇头,脸上浮起一丝凄色,道:“要是真能早早的去了,也未偿不是一件好事。”我大惊,忙道:“好好的,姐姐说这个干什么,再说你要是去了,小阿哥可怎么办?”姐姐闻言又忍不住轻声哭泣起来,哭了半晌,她才慢慢止了泪,道:“我若去了,爷自然会让人将他抚养长大的。”我叹道:“别人对他再好,总也赶不上亲娘的照顾,姐姐不要胡思乱想了。”

    姐姐闻言默默看着我,我见她只是盯着我看,又不说话,也不知她在想什么,只好借故帮她掖了掖被角,强笑道:“姐姐在看什么,莫非不认识妹妹了?”姐姐长叹了口气,道:“我们虽为姐妹,可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好好的说过话。”我笑道:“姐姐要是想妹妹,就让五贝勒爷去向皇上请旨,只是皇上准了,妹妹愿意天天来陪姐姐说话。”姐姐也是一笑,道:“如今妹妹可是皇阿玛跟前的红人,皇阿玛哪舍得让妹妹天天出宫。”我笑嗔姐姐一眼,道:“这话别人说也就罢了,怎么姐姐也这样取笑妹妹?”姐姐慢慢收了笑,望着我道:“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妹妹。”我摇头笑道:“我一个受罚的宫女,有什么好羡慕的?”姐姐叹道:“妹妹虽为受罚宫女,可又有谁将妹妹当成宫女看待,就是皇阿玛对妹妹也是格外的恩宠。”我淡淡一笑,道:“皇上的恩宠也未必就是好事。”姐姐闻言一怔,将目光转向窗外连绵不断的大雨,喃喃道:“也是!皇上越是恩宠,反而越会身不由已。”我深吸口气,想叉开话题,不料姐姐扭头深深看了我一眼,神色凄婉的道:“如果能让我重新选择,我一定会选择生在寻常人家,虽不像现在这样锦衣玉食,奴仆成群,可至少能求个心安。”

    微愣过后,心里顿时百感交集,想着几年前,去给姐姐送礼时,那时的姐姐捧着新做的嫁衣,满脸都是欣喜和对婚姻生活的期盼,这才几年,当年那个娇柔可人的女子,容颜渐老,话语间已满是苍凉,如果我没记错,姐姐也不过只比我大三岁。看着仍是神色悲戚的姐姐,忍不住开口问:“姐姐,五贝勒爷对你好吗?”姐姐脸上又浮现出一丝迷茫,静了半晌,才低声道:“爷对妻妾们都是很好的。”我没有忽略她眼中那一闪而过的黯淡和失望,心里不仅微微一叹,阿玛和伯父毕竟是连累到了姐姐,八阿哥他们即然让姐姐嫁给了五阿哥,必定会在阿玛和伯父身上下足了功夫,妄图凭着这门婚事,将万琉哈氏收为已用,谁想到阿玛和伯父不知为何就跟定了太子,油盐不进,八阿哥和九阿哥的不满可想而知,五阿哥就算面上不说,心里必定也会对阿玛和伯父心生不满,这种不满又如何能瞒的过姐姐?

    我想了想,轻声劝道:“五贝勒爷敦厚善良,待人和善,连皇上都说贝勒爷秉性和平,持躬谦谨,况且五贝勒爷一直醉心于文学书法,本就少与朝臣往来,也没有卷入宫里那些是是非非中,就算阿玛和伯父行事略有差池,贝勒爷也不会因此而牵怒于姐姐的,姐姐只管安心休养身体,照顾好小阿哥才是正理,外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姐姐不必放在心上。”

    姐姐摇头叹了口气,幽幽道:“妹妹是个聪明人,又久在皇阿玛身边侍候,对朝中的事也比我清楚,看事情也比我透彻,如今阿哥间的争斗越来越明显,太子失德大家有目共睹,可阿玛和伯父却是铁了心的要维护太子,上次的贪污案,也是因阿玛和伯父出面连络各大臣出面求情,太子才安然无恙,朝中上下谁不议论纷纷,我虽身在贝勒府,可有些话也只往我耳朵里钻,你让姐姐如何能不放在心上?”

    我无语,过了会儿,又问:“那五贝勒呢?他怎么说?”姐姐凄婉一笑,道:“诚如妹妹所说,爷待人一向敦厚,也未因外面的事而牵怒于我,可九爷毕竟是爷的亲弟弟,我刚嫁进贝勒府不久,八福晋和九福晋就来找我,她们虽未明说,但意思很明显,让我劝着阿玛,让他不要跟太子走的太近,我也曾出言劝过阿玛,就算他们不愿跟着八爷,至少也要保持中立。”我问:“那阿玛怎么说?”姐姐苦笑了笑,道:“阿玛是答应我了,必竟我已经嫁给了爷,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顾虑我的。可是伯父根本就不听劝,我劝了几次,他非但不听,反而让阿玛把你嫁给太子爷,说是皇上年纪已大,太子登基是早晚的事,现在跟太子拉好关系,将来才能保全族平安。”我一听不仅又想到了因太子求婚而引发的一连串的事情,最终让我深锁宫门,忍不住怒从心来,气道:“他自己不也有女儿吗?怎么不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

    姐姐道:“伯父何偿没有这样想过,只是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姿色平庸,一个年岁还小。”我冷笑道:“所以他就拿我去讨好太子。”我顿了一下,又道:“难道阿玛就不管吗?仍由伯父拿我当棋子?”姐姐望着一脸气愤的我,默然不语,气了半晌,我才恢复常色,姐姐看了看我,忽问:“你是不是很恨阿玛和额娘?”我一怔,不知她为何要问这个问题,只好愣在一边,姐姐笑了一下,道:“你从小就被阿玛和额娘送到草原长大,自从回到京城,也少有回府,我想你必定是怨恨阿玛和额娘的。”我垂下头,低声道:“我一点也不恨阿玛和额娘将我送到草原,毕竟外公对我也是极尽宠爱,就算事到如今,对阿玛和额娘我也无丝毫怨恨,我只是觉得心寒,想着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财富,全然不顾我们的死活,我就会从心冷到脚。”姐姐默看了我一会,道:“这也不怪阿玛,身为朝廷命官,他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我冷笑:“张廷玉张大人,也是朝廷命官,身份地位丝毫不在阿玛之下,可他为何就能不依附于任何权势,也不见他往哪个皇子府上送女儿的。”

    姐姐闻言一怔,即而又轻轻叹了口气,看着我道:“姐姐今天找妹妹过来,是有件事想托付给妹妹。”我点点头,道:“姐姐有事就吩咐,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做到。”姐姐道:“我们生于官宦之家,有些事本就是上天早已注定的,阿玛和额娘虽有不对的地方,可他们毕竟是我们的阿玛和额娘。”我没说话,只是静静等着姐姐的下文,姐姐接着道:“如今朝廷政局复杂,斗争也越来越激烈,阿玛年岁已大,又何苦还去趟那些混水?倒不如归隐山林,远离是非的好。”从没有去了解过姐姐,她一直淡淡隐在董鄂氏的身后,没想到她竟也是这样想的,我淡淡将上次托十二阿哥劝说阿玛辞去镇国将军一职的事告诉了她,她听后也是沉默了半天,才轻咬着唇颤声问:“阿玛不愿意放弃权位?”我有些不忍看见姐姐绝望悲伤的神情,遂道:“阿玛也未说不愿意辞去将军一职,只是有些犹豫。”

    姐姐面色蓦然浮起一丝喜色,看着我道:“妹妹一直在皇阿玛身边侍候,又是阿玛的亲女儿,说话的份量肯定比十二阿哥重,如果妹妹愿意去劝说阿玛,阿玛必定会听的。”看着满脸欣喜的姐姐,实在不忍再让她失望,只好点头道:“姐姐放心,我一定会劝阿玛辞去将军一职的。”姐姐放心的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又道:“如果阿玛实在不愿辞去将军一职,至少也别跟太子走的太近。”我笑道:“我晓得的。”姐姐伸手抚了抚我的发丝,忧虑的道:“妹妹可有考虑过自己的将来?”我叹了口气,语气有些苦涩的道:“皇上虽说对我不错,可我毕竟是受罚入宫,就算要考虑将来,至少也要等到出宫的年纪。”姐姐也叹了口气,道:“虽说伯父一心想将你嫁给太子,可你上次那么一闹,再说你现在又被皇阿玛看重,皇阿玛必定会先考虑你自个儿的意思。”我微微笑着,没有说话。

    姐姐默了会,又道:“以你现在的身份和皇阿玛的宠爱,将来也难免会被皇阿玛赐给他宠爱的阿哥,只是到时阿哥们都立了嫡福晋,你就算入了府也只能跟我一样,做个侧福晋,倒是有些委曲你。”听着姐姐的话,脸上的笑意顿时变的僵硬起来,愣了半天,我才幽幽道:“如果可能,我倒是想谁都不嫁,自己买个小院,养一大群兔子,自由自在岂不比嫁人快活的多。”姐姐笑了起来,道:“我们虽不是一个额娘生的,但姐姐还是希望你将来能过的幸福。”她毕竟是晓枫的亲姐姐,也是我在这里唯一的姐姐,我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难受,忍不住将头靠在她杯里,喃喃道:“姐姐放心,我一定会很幸福的。”姐姐不停抚着我的发丝,发间有些湿,我不敢抬头,生怕面对暗自垂泪的姐姐。

    过了许久,门外突然响起敲门声,我立即起身,姐姐面色淡淡,只是眼角依旧挂着泪痕,我扶姐姐躺好,这才快步去开门,五福晋领着孙太医站在门外,道:“皇阿玛派了孙太医来给妹妹瞧病。”我向孙太医见过礼后侧身请他进屋,孙太医细细为姐姐把脉,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把完脉后,起身示意五福晋到门外说话,我帮姐姐盖好被子,也跟着出了门,只见孙太医微躬了身子,五福晋则暗暗拭泪,我上前问:“我姐姐的病可还有救?”孙太医道:“老臣已开了一些人参,燕窝等药材,算是尽尽人力吧!”我愣在原地,孙太医叹了口气,俯身向五福晋告退,五福晋轻拍了拍我的肩,又转身吩咐人去煎药。

    我站了会儿,忽快步朝着孙太医离去的方向跑去,没跑多远就看五贝勒府的总管领着孙太医往外走,我忙叫住孙太医,又对那个总管道:“我有些事要问太医,劳烦公公稍等片刻。”那总管想了想,躬身道:“那奴才到前面等着就是。”待他走远,我问孙太医:“我姐姐究竟是什么病?”孙太医长叹了口气,道:“长期忧思过甚,积虑太深,伤了五脏六腑,如今积重难返,已是回天乏术。”说罢看了我一眼,转身走了。

    回姐姐屋里的时候,刚好看见一身朝服的五阿哥正急急往姐姐屋里去,我紧上前两步,拦住他,躬身道:“奴婢给贝勒爷请安。”五阿哥顿住步子,道:“姑娘请起。”说罢,又问:“看过琳倩了吗?”我点头,道:“看过了,奴婢多谢贝勒爷成全。”五阿哥微微叹了口气,道:“我也为琳倩做不了什么,这点要求我当然要满足她。”他慢慢走着,我侧走在他一边,问:“太医可有将姐姐的病因告诉贝勒爷?”五阿哥微微一顿,轻点了点头,我笑了一下,道:“太医说姐姐是长期忧思过甚,积虑太深,以致于伤了五脏六腑。”五阿哥长叹了口气,道:“是我愧对她了。”我道:“自古以来,女子都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姐姐自从被花轿抬进了五贝勒府,那姐姐就是五贝勒府的人,不管是荣是辱也都跟五贝勒府一线相牵,万琉哈家虽是姐姐的娘家,可嫁出去的儿女就像泼出去的人,不管万琉哈氏如何,都跟姐姐没有任何关系。”五阿哥顿住了脚步,眼睛满是惊异看着我,我笑道:“姐姐当初是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盼走进五贝勒府的,奴婢不想姐姐走时,还满是痛苦和无奈。”五阿哥想了想,又轻点了点头。

    进屋的时候,姐姐正俯在床沿边上咳嗽,五福晋一手端着药,一手轻拍她的背,五阿哥将顶戴朝珠取了随手丢给身边的太监,快步走到姐姐床前,伸手扶着姐姐,一手轻轻拍着姐姐的后背,柔声问:“好点了吗?”姐姐茫然无措的脸上挂满了欣喜和不安,五阿哥见她不咳了,轻轻将她揽进怀里,接过五福晋手上的药,慢慢喂到姐姐唇边,一连串眼泪从姐姐眼角滑落,她默默无言的看着五阿哥,神色凄婉中带着一丝满足,我微微叹了口气,悄悄退了出来。

    坐在马车上,脑子里还想着姐姐,总觉得在姐姐的身上,仿佛能看到我自己的将来,康熙废太子是早晚的事,如果阿玛和伯父执意追随太子,那将来太子被废,康熙必会株连到万琉哈氏,到时谁能护我周全?

    猛然坐直了身子,掀起帘子道:“停车。”马车戛然而止,魏珠回头问道:“姐姐,怎么了?”我道:“我要回趟将军府。”魏珠面带难色的道:“姐姐天色已晚,再不回去可就进不宫了。”我道:“我不会耽误回宫的时间的。”魏珠见的执意要回去,只好吩咐赶车的太监速度快些。

    阿玛正在书房看书,见我回府忙放下笔,问:“你怎么回来了?”我请过安,道:“是五贝勒爷向皇上请旨,让我出宫探望姐姐的。”阿玛点点头,示意我坐下,丫头过来上茶,我接过茶让屋里侍候人都退了下去,阿玛见状,问:“你有话说?”我道:“我去看姐姐的时候,遇到了给姐姐把脉的孙太医。”阿玛忙问:“太医怎么说?”我道:“孙太医说姐姐,长期忧思过甚,积虑太深,以致伤了五脏六腑,已是回天乏术,来日无多了。”阿玛面色顿时变的灰白,身子一软已瘫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我神色淡淡的看着阿玛,道:“姐姐为什么会如此,枫儿想阿玛比谁都清楚,如果不是阿玛一心追求权势,拼命去讨好太子,姐姐也不致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落下了这个病。”阿玛身子一抖,即而豁然起身,厉声道:“放肆,谁给你的胆子敢这样跟我说话?”我也站起身,道:“阿玛,您为什么就不听我的劝告,权力地位难道真的就那么重要?”阿玛喘着气,过了会,才道:“这事不用你操心,我自有分寸。”

    我强压着满肚了火气,道:“阿玛,难道牺牲一个姐姐,您还觉得不够吗?您还想让我也重倒姐姐的覆辙吗?我好歹也是额娘怀胎十月为阿玛生下来的女儿啊!”阿玛呆愣在原地,望着我脸色忽白忽红,嘴唇上下直抖,我接着道:“再说,您现在拼命帮着太子,难道太子真值得您如此忠心耿耿的为他卖命吗?自古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您看太子,他的民心在哪里?他又如何得这个天下?”阿玛闻言,表情似有一丝松动,皱眉默默沉思,我心一动,接着道:“我知道八贝勒和九阿哥这些年也花了不少心思,想将您收为已用,现在朝中的大臣,也各有派系,各自为政,可也有不少大臣始终都保持着中立态度,即不巴结谁,也不打压谁,冷眼旁观势态发展,您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好歹也给自己留条后路。”

    阿到仍在思索着我的话,门外魏珠探头探脑了好几回,我看了看阿玛,道:“枫儿恳请阿玛好好考虑一下,必竟现在大清的天子还是皇上,太子结党营私,皇上并非不知,只是心里仍是宠爱着太子,不忍开口斥责,如果哪一天皇上无法容忍太子了,您想想看皇上会如何处置太子的党羽。”阿玛身子一抖,目光惊诧的注视着我走出书房。康熙终有一天会无法容忍太子,到时减除**羽,就成了康熙首先要做的事,如果阿玛和伯父仍执意支持太子,或许索额图就是他们的例子。

    <hr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言清似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言清似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