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正文 第43章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

正文 第43章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

目录: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作者:天海军节度使| 类别:玄幻奇幻

    清晨,阳光普照地中海之畔的土伦港。波光粼粼的海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恪尽职守的小型军乐队为昨天晚上法国海军的胜利演奏起了军乐,还是那一首晨星喜欢的《罗伯特布鲁斯战士进行曲》。

    战果和伤亡数字很快就被副官们统计出来。共击沉英国大型战舰两艘,重创大型战舰两艘,不同程度击伤大型战舰八艘。击沉英国浅水炮舰四艘,击沉臼炮艇五艘。英国舰队人员伤亡预估至少在八百人以上。因为英国舰队的运兵船一直呆在土伦港的外海,战斗发生之后也没有趁着黑夜进行登陆,所以在战斗当中基本没有什么损失。

    法国部队共死亡人员186人,受伤478人,其中将近一半可能终身残废。火炮损毁数量非常巨大,至少有将近200门火炮今后无法使用或者基本无法使用,海港两岸炮台阵地损毁严重,日后必须得到修缮,纵火船20余艘大部也被击毁。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但对于法国来说确实又是一场难得的胜利,毋庸置疑,晨星是这一场海战胜利的头号功臣。

    在听闻昨天晚上土伦海战,法国海陆军部队大获全胜的消息以后,被解除看管的土伦百姓自发的举行了祝捷游/行,富有的城市居民更是空出了自家的房屋给受伤的法国士兵疗伤,各个部队都接受了土伦市民热切的慰问。

    看到这一幕幕,晨星忍不住对身旁的雨果上尉说道:“看来我是多虑了,大多数的土伦百姓都是非常热爱国家,我不应该把他们集中看管起来。”

    “不,上校,您是这一次土伦海战的胜利的基石,你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法兰西感谢你。”

    “土伦这一仗打完,我也该回意大利军团了,拿破仑将军已经写信告诉我军团开拔的日期。雨果,在土伦的日子里我们相处的非常愉快,愿不愿意跟着我前往意大利?”

    “无套裤汉布鲁图斯?雨果愿意追随上校和拿破仑将军为法兰西的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雨果,你这个人的品性有点像我们中国人――知恩图报。革命给了你荣誉和地位,所以你对革命忠贞无比。”

    “上校,有一个问题我想向你请教,您的祖国也发生革命了吗?”

    “快了,中国人也有彻底觉醒的一刻。虽然满清统治者以种种残酷和狡诈的手段奴役着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但是这一个民族永远都有不屈的勇士,他们缺少的就是一颗点燃革命的火星,和引领他们正确方向的旗帜。”

    晨星虽然在战前有信心打赢这一场战役,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场战役的胜利能够给整个战局带来什么影响。

    第二天中午,一艘英国小艇挂着白旗靠上土伦海岸。艇上的一名少尉和一名上士被沿海巡逻的法军士兵逮捕。少尉声称奉了纳尔逊准将的命令将他的一封亲笔信交给这一次土伦战役的法军最高指挥官。

    晨星看完这一封信后,才大吃一惊的知道昨天晚上和自己交手的竟然是近代英国海军的灵魂人物,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民族英雄,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的伟大将领纳尔逊,而自己居然极为狗血的打败了对方。

    震惊过后的晨星一脸苦笑,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给对方回信。于是告诉那一名送信的英军少尉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并且向这位英国海军的传奇将领表达敬意。当然晨星并没有极为狗血的提醒纳尔逊将军为自己预先准备好假肢或者拐杖之类的辅助人体工具,尽管这真的是出于一片好意。

    传递完简短的口信之后,晨星邀请这名英军少尉和上士吃了一顿法国风味的便饭,并且就英国的餐饮文化这样无关军事和政治的内容做了简单的探讨,没想到这名英军少尉非常健谈,居然曾经在剑桥大学读过书,后来才加入了皇家海军。

    土伦特派员萨利切蒂在战前称病离开了土伦,在听到土伦战役大获全胜的消息之后,连忙收拾行装跳上了一辆轻便的四轮马车,从郊区赶回了土伦的驻地。

    一见到坐在地中海舰队司令部里撰写战役总结报告的晨星,这个科西嘉胖子一上来就是无比热情的熊抱,甚至情不自禁的亲吻了晨星的脸颊。如果不是这个老家伙之后在司令部里上窜下跳,大呼小叫的夸赞晨星在这场战役当中立下的非凡功勋,晨星都有点怀疑老家伙对自己有那种想法。

    误会消除之后,眉开眼笑的萨利切蒂告诉晨星这决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在政治上有非凡的意义。

    萨拉切利告诉晨星,巴黎前几天传来消息,说西班牙方面准备和现在的法国当局结成联盟,但是考虑到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始终在法国和西班牙沿岸游弋。西班牙方面因为忌惮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攻击,所以迟迟没有和法国订立正式的盟约。

    而大革命之后的法国当局一直想摆脱因为推/翻王室而带来的国际孤立局面,这就使得与邻国西班牙(当时西班牙王室也是波旁王朝的一个支系)结成联盟就显得无比重要。然而法国海军的实力又决定着不可能开出海港将英国舰队驱逐出地中海,这就是一个难以打破的僵局。

    然而晨星诱敌深入的土伦战役却可能改变这个僵局,通过一场海战的胜利,坚定西班牙而法国结盟的信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法国的外交困境。从这点上来说土伦海战的胜利的意义,甚至超过了1795年法军从英国人手里收复土伦的壮举。

    晨星显然没有想得太多,虽然穿越者相比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晨星自认为自己还没有本事完全把控整个欧洲的局势,至少在这方面还是太缺少经验。如果能够解决意大利军团进军途中海岸安全的问题,那就谢天谢地了。

    晨星没有在土伦过多的停留,收拾简单的行装准备返回位于尼斯的意大利军团驻地。临行之前,热情的萨利切蒂发动土伦军民为晨星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欢送仪式,感谢晨星成功的策划指挥了土伦海战的胜利。晨星在欢送大会上最后一次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告诫土伦城里政见不同的土伦市民,无论大家对于革命抱以何种态度,请以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宗旨。

    虽然晨星在土伦停留短暂,但是这位东方军官的宽容和勇敢赢得了土伦百姓一致的民心,若干年后,土伦市民募捐集资为这位拿破仑的东方元帅铸造了一尊精美的铜像,就屹立在布伦海角上。

    8月1日,晨星带着雨果少校(土伦海战之后因为表现优秀而得到了晋升)回到了尼斯的意大利军团司令部。

    进入拿破仑的办公室,年轻的总司令微微吃了一惊,然后笑容满面的欢迎了劳苦功高的部下和战友,还把传令卫兵把正在后勤指挥部工作的赵氏兄妹和马宁叫了过来。

    很快,晨星就从拿破仑快乐的言谈中得知了自己有些“胆大妄为”的作战行动之后引发的一连串反应。

    因为这一次土伦海战的失利,伦敦方面免去了受伤的海军宿将胡德勋爵地中海舰队司令的职务,改由另一位海军上将豪勋爵担任。

    海战当中,受伤严重的大型战舰被迫在巡洋舰的护送下驶离地中海前往英国本土的船厂进行大修,这就使得地中海舰队的实力进一步的减弱。

    更为重要的政治作用的是,西班牙方面在听闻土伦海战法军胜利的消息之后,立即同法国当局进行联络,准备正式订立盟约。而英国的地中海舰队就将面临拥有一定战斗能力的西班牙海军的威胁,必将能够大大牵制英国舰队对法国南部海域的严密封锁。

    有鉴于土伦海战取得的巨大政治战果,巴黎督政府决定晋升晨星为陆军准将,担任意大利军团的副参谋长。

    这一次晨星又比两位穿越同伴爬的高了。

    当天晚上,拿破仑召集军团的高级将领为晨星在土伦海战当中的胜利举行私人宴会。经过拿破仑这些天来在军团的整顿治理,军团高层人际关系的矛盾与分歧已经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弥合,至少奥热罗将军已经不会在私底下抱怨军团司令是一个矮子了。

    9月5日,法兰西意大利军团正式从尼斯开拔,必须赶在冬天大雪封山之前翻越阿尔卑斯山区。

    就在开拔的时候,从土伦那里传来了好消息。英国地中海舰队在得知西班牙与法国订立盟约之后,为了防止西班牙海军切断地中海舰队与英国本土的交通联系,已经率领全军撤往英国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直布罗陀,扼守住这个地中海与大西洋沟通的海上咽喉要道,防备西班牙和法国可能的进攻,因此意大利军团如果沿着滨海通道前往阿尔卑斯山区将不会受到英国舰队的干扰和袭击。

    9月15日,意大利军团全军开拔到阿尔卑斯山脚下。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位于欧洲南部。呈一弧形,东西延伸。长约1200多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10米。山势雄伟,风景幽美,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晶莹的雪峰、浓密的树林和清澈的山间流水共同组成了阿尔卑斯山脉迷人的风光。欧洲许多大河都发源于此。水力资源丰富。为旅游、度假、疗养胜地。

    位于法国、瑞士、意大利三个国家交界处的大圣伯纳隘口地区,是整个山系最为狭窄的部分,拿破仑决定意大利军团的主力要从这个隘口翻越过去进入意大利平原。

    圣伯纳隘口得名于隘口附近的圣伯纳修道院。修道院里住这一批信仰基督的隐士,并不过问政治,甚至这些基督修行者对于这个时代最为重大的法国大革命也了无兴趣。拿破仑下达命令,所有行军部队不许骚扰苦修者的清修。

    革命法国当局最不得人心的举措除了以革命的名义大量处死异/见人士之外,就是对于宗教采取了全面否定和迫/害的态度,因此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极为糟糕。拿破仑并不完全了解整个军团士兵对于信仰观念的态度,但是非常明白进入意大利决不能打击宗教。

    圣伯纳隘口虽然最低的地方只有海拔2466米,当周围确实山峰林立,高耸入云。最为著名的当属蒙特峰。

    蒙特峰又名为白色少女,山峰顶部终年积雪,仿佛身穿白色纱衣的少女,亭亭玉立,如同盛开的雪莲。

    罗马帝国时代,凯撒大帝曾经率领大军经过这里,踏上了吞并高卢的伟大征途。而今丰功伟绩不亚于凯撒的拿破仑同样率领大军翻越这里,意图征服亚平宁半岛。

    这是拿破仑第一次独立率领军队进行远征,充满了自信和希望。当时著名的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根据这一壮举创作了传世名画《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这是拿破仑最为著名的肖像画(本书的封面就是根据这幅画作修改而来的),气势磅礴的构图将拿破仑盖世英雄的非凡神采描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成为后世社会领袖的精神象征。

    在那一幅画的构图当中,圣伯纳山口积雪的陡坡上,阴沉的天空,奇险的地势,年轻的将军身披红色的斗篷,使画面辉煌激昂,充满梦想和自信,他的手指向高高的山峰。昂首挺立的烈马与镇定坚毅的人物形成对比。

    然而穿越者所目睹的历史真相是,拿破仑翻越圣伯纳隘口的坐骑不是骏马而是一头毛驴,因为在陡峭的山地当中,毛驴比骏马的适应能力更强。身上的衣服是普通的军大衣,而不是拥有帝王气概的猩红色斗篷。因为这个时候的科西嘉青年还没有改掉不修边幅的坏毛病。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