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正文 第42章上校的胜利

正文 第42章上校的胜利

目录: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 作者:天海军节度使| 类别:玄幻奇幻

    那是一艘装备86门巨炮的战列舰,属于英国舰队当中的右纵队,承担着掩护左纵队军舰撤离的任务.

    数十发灼热弹一起打进军舰的右舷,瞬间就冒出了无数的火苗,水线上面干燥的船板和军舰上面到处都是的绳索是天然的引火工具,更别提作战时候放在火炮旁边的发射药。

    不过一会儿,火势迅速起来在军舰的右面熊熊燃烧,紧接着数个船舱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是大火烧到了火药桶引发的殉暴。巨大的爆炸震掀掉了外侧完整的船板,里面的肘板(船舱的隔板)和龙筋(船体两侧的纵向构件)都已经被巨大的冲击波打得粉碎。半个战列舰的右侧在大火的破坏下,居然清晰的暴露出来。

    黑夜当中由于灼热弹引发的舰船大火很快就有了燎原之势,十数处同时燃起的火焰根本不是英国船员们所能够扑灭的。尽管这些尽职的英国水手迅速毫无顾忌的舀起船舱内计划供应的少量淡水泼向熊熊燃烧的火苗,但正如中国的那一句成语杯水车薪,对于燃烧的大火几乎毫无作用,更不要提用什么东西抽打那些越烧越旺的火焰会起作用。

    火焰越来越不受控制,肆无忌惮的弥漫在整艘战舰,并且时不时的引爆船舱里面众多的发射火药。船员们已经放弃了救火的打算,不受军官指挥的四散奔逃到没有被大火烧到的地方。只有几名尽忠职守的军械官冒着烈焰高温的炙烤,努力把还没有烧到的火药桶抛进旁边的大海里。

    晨星站在炮台上,怔怔地看着猛烈燃烧的军舰。耳边炮火纷飞,刚刚就有两发葡萄弹在晨星右边二十米处崩裂,其中一颗弹丸还打伤了旁边的一名副官,但是晨星仍旧不为所动,依然昂首挺立在炮台上,看着犹如电脑特技一般的海战场面,受到了士兵们发自内心对于上校的崇敬。

    海面上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土伦港,甚至超过了白昼有些阴霾的天色。土伦城里被警察集中看管的市民们,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神父的阻挠反对,打碎了教堂的五彩玻璃,拥挤在窗台前聚精会神的观看这一场法国罕见的海港炮战。

    土伦城曾经被保王党控制过,被英军占领过,所以相对法国的其他地区,这里的百姓并没有对英国人有太多的憎恶感情,并且因为这种思想在之前和当地的革命政府发生过若干次“群/体件”。

    就在接到政府的命令,要求他们离开家庭,统一集中到面积空旷的教堂接受警察看管的时候,这些土伦市民普遍表达了不满和抵制的情绪,有些男人甚至与前来阻止撤离的警察发生了肢体冲突,最后还是在陆军士兵的刺刀威逼下,这些“革命觉悟不高”的土伦市民才被安排到了城市的各个教堂进行集中,宪兵和警察随后封锁了城市的各个出入口。

    战斗一直在大停泊场周围进行,所以并没有殃及土伦市区。在战斗打响之后,那些引诱英军而在街道中心广场上点起的火堆迅速被陆军士兵熄灭,所以也不用担心自己家庭的物件会受到破坏。

    在人身和财产都安全的情况下,尽管遭遇了法国特色的和/谐行动,但是十余万土伦市民们还是很快安定了情绪。听到外港地区的炮战犹如成千上万被击打的大鼓,紧缩在教堂内的土伦市民,甚至把守大门的警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

    海面上正在移动的英国大型战列舰好像一座座伏在海中的火山岛,不是自己的船帆甲板被法军的炮火点燃,就是在船体靠海的一侧拼命喷吐着火焰。一道道火龙就在沸腾的海面上穿行而过,在突击的尽头或者燃烧或者爆炸。即使是从平面看来,整个场景也是蔚为壮观世所罕见。

    土伦的百姓们如痴如醉的看着这一切,他们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军队据守在海港的两岸,冒着英军回射过来的炽热炮火,顽强的坚守着自己的炮台阵地,生命不死,战斗不休,强悍无比的英国舰队就如一头威尔士巨龙,被高卢的屠龙勇士顽强的束缚在狭小的海港之内,接受着一点一滴持续不断的放血攻击,直到这头纵横七海的巨龙彻底失败,俯首投降。

    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就是真正的爱国精神,为了国家的最终胜利,年轻而孱弱的法兰西海军子弟兵,运用自己的奉献和牺牲,坚忍不拔的与强大的英国海军死磕,也许这样自身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只要能够重创自己的敌人,国家的敌人,这就足够了。

    土伦市民震撼了,也感动了。固然这些人相当多数对于所谓革命的主张并不赞同,但是这一刻国家的利益和尊严高于一切,英国人到底是英国人,就算他们真正支持波旁王朝,也是真心为了法国吗?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国际利益,并且以此从法国身上狠狠的割下一块肉来而已。

    “我们是法国人!”一种高尚而可敬的民族情怀从十数万暂时失去自由的土伦人民心头当中升起。这并不是那些舌生莲花的政客鼓动,而是同胞用血肉奉献的实际行动,这比一切语言文字的宣传都有感染能力。土伦人民知道了一个决心,那就是击败英军,保卫土伦。

    虽然此刻手无寸铁的土伦百姓做不了什么,但是他们的心灵决定了他们的意志,他们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

    胜利号军舰上,纳尔逊依旧站在舰桥上注视着战斗的士兵,看着弥漫在这一片海洋上的炽热战火。在最初的命令下达之后,纳尔逊并没有再向其他军舰发布命令。这并不是因为这个英国海军一代军魂面对棘手的战局感到没有章法。

    而是这位名将最初那几条简单的命令,已经准确的涵盖了整个战役撤离的行动要点。再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非常困难的向其他军舰补充一些并不太重要的命令只会干扰其他军舰的正常战斗。

    纳尔逊转身询问自己的副官:“现在土伦城里坐镇指挥的是哪一个?”

    “报告将军,是特派员萨利切蒂。”

    “不可能是他指挥这场战斗,我们这一次的失利不是意外,明天给法国人一封信。”

    “是,将军。”

    “报告,纳尔逊将军,旗舰准备掉头撤离。”

    “让下层甲板的一些水手上来一起操控船帆,尽量控制船帆的角度,不要让舰船偏离主航道,同时告诉护卫旗舰的两艘浅水炮舰,让他们进行有效回避,防止碰撞。好好干,大英帝国优秀的水兵们。”

    “是,将军。”

    “将军,那么多年了,你在战斗当中还是那么沉稳镇定,哪怕是不利的局面。”

    “我的勇敢是因为英国选择了正确的海洋战略,告诉水兵们,可以稍稍放松一下了。据我所知,法兰西的大革命爆发以后,混乱的革命政府并没有很好的恢复波旁王朝期间的军械生产秩序,仓促生产的一批铸铁火炮质量极其糟糕。因此法国的海陆军所装备的火炮都是波旁王朝时期的陈年旧货。像现在如此不顾及炮管寿命和温度的打法必然不可能长久,已经有些炮位因为射击频率过高而哑火了。”

    “将军,那么就是说法国人的攻击快结束了。”

    “结束不至于,但的确会大大减弱。不过我估计指挥这场战斗的人应该还会预备一些纵火船,而最有可能隐藏这一批纵火船的地方,应该是布伦海角东边的梅让港。命令我们的浅水炮舰和臼炮艇靠近梅让港,轰击港内可能的纵火船。”

    “是,将军,我这就传递你的命令。”

    “怎么回事?”法军海岸炮兵阵地又发生了两起火炮炸膛事故,都在对岸的塞佩半岛,但更多的火炮阵地都开始哑火了。

    “报告上校,因为刚才我们炮兵的连续轰炸,火炮炮管高温持续增高,加大了炸膛的危险,所以很多火炮暂时无法发射,必须停下降温。而且有些火炮因为使用期限过长,炮管质量降低,经过刚才的大轰炸,火炮也基本报废了。”

    晨星听完副官的报告之后,右手重重的拍了一下炮台的胸墙。作为这个时代的炮兵指挥官,晨星很明白粗大的铸铁炮管相对于后世纤细的合金炮管有多么的脆弱,仗能打倒这个地步已经是法国炮兵兄弟们的最大努力。

    海面上已经有两艘英国大型战舰被法军冒险打出的灼热弹烧毁,从船首到舰艉,整条战列舰都被熊熊烈火所燃烧,坚固的船体结构在大火当中分崩离析,数百名船员们纷纷在战舰被大火烧沉之前跳海逃命,迅速被附近的英军小艇所救援。

    另外两艘英国战舰也被大火和炮弹所重创,船体特别是上甲板一片疮痍,船员水手伤亡惨重,多数炮窗已经哑火。只有部分还有战斗力的水手聚集在上甲板上操纵船帆转向撤离。至于英国舰队其他几艘大型战舰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毁坏,必须拖回国内的船厂进行大修。

    法军海岸炮台的火力越来越微弱,而英国舰队在经历一番苦战以后也掉头准备撤离。晨星在观察完战场局势以后,随身对旁边的参谋说道:“命令梅让港内隐蔽的纵火船出击,争取尾随撤离的英国舰队,再烧毁它一两艘战舰。”

    “是。“参谋记下命令还没有来得及出去传达,一阵激烈的炮火爆炸声就从东边的梅让港传来。

    不用副官进行报告,晨星已经清楚的看到一队七八艘英国浅水炮舰和臼炮艇正在快速驶向梅让港,舰艇上的英国水兵们正在调高甲板上的榴弹炮和臼炮的仰角,准备再一次进行更为准确的轰击。

    “糟糕,英国舰队的指挥官推测到了我们在梅让港里埋伏有纵火船,准备在纵火船还没有开出来的时候,就予以击毁,保护他们的大型战舰。命令沿岸的海军炮台尽量开火进行截击,同时命令纵火船上的海军士兵迅速弃船登岸,避免无谓的伤亡。”

    通信参谋立即跑下炮台,骑马传递命令。但是海面上的英国舰艇显然动作更为迅速,在做好装填准备之后,再次发射了大威力的榴弹。东边的梅让港顿时燃起了熊熊大火和滚滚浓烟,被炸飞的船板高高抛起。

    海面上,英国的大型战舰有秩序的组织撤离,并且不时打出一排炮弹攻击海岸上的法军炮兵,而海岸的法国炮兵也同样回敬上几炮。现在的英国舰队和法军炮兵其实都已经打得精疲力竭,谁也不愿意继续战斗到天亮,互相的攻击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上的憎恶。

    随着英国海军的大型战舰一艘艘驶离土伦港,战场开始归于平静,只有殿后的几艘浅水炮舰象征性的开上几炮,提醒着人们这一片海面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

    法军士兵们陆续从炮台上撤了下来,并且拖带着众多的伤员前往后方治疗。没有受伤的法军士兵回到了掩体进行休息,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消耗了太多的体力和精神。

    但是疲惫的法军士兵们并没有感伤,甚至脸上还挂着笑容,就在他们前方的土伦港主航道上,两艘英国大型战舰已经被彻底烧毁沉没,高耸的桅杆仍旧露在海面上,一副无比凄凉的景象。

    毋庸置疑,这一次法国海军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也取得了胜利,这是一个难得的胜利,以至于参战的法军都是那么的陶醉其中。

    晨星站在炮台上,迎着阵阵海风,感受着那一股充满了硝烟和烧焦的气味。周围的军官全都向上校表示祝贺,但是晨星无比淡定,还有点蛋疼。

    英国舰队的战斗力是如此的优秀,即使突然遭到伏击,都能从容镇定,有条不紊的组织良好的撤退,把晨星脑子里一场法国版火烧赤壁的残念打击得粉碎。特别是纵火船队并没有暴露目标,但是英国舰队的指挥官仍就判断出了他们的存在,并且派出舰船准确的进行了打击,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一次,如果不是法国海军炮兵们英勇顽强的战斗,胜利将会是多么的艰难。

    今天老家伙九十高寿(事实上不是,而是7月23日),本来想罢写一天,以示庆贺,悼念缅怀数千万逝去的生灵,但考虑到用不着和各位读者置气,还是码一章。

    突然想到了有读者曾经在书评区里说过,本书像拿破仑传记,我敢打赌说这种话的读者可能没有读过一本拿破仑的传记。因为写作的原因,笔者翻阅了不下6版的拿破仑传记。

    笔者可以很负责任的说,除了打着描写招牌的刘乐土版《拿破仑全传》和偏向于军事描写的《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大多数版本的拿破仑传记都是晦涩难懂,没有阅读的快感,尤其是外国人写的版本更会让人质疑这居然是文学作品(比如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通篇都是状态流和感叹句问句),不是专业的拿破仑爱好者往往读不下去,以点点众的阅读口味必然是无人问津。

    我知道有很多读者对本书不满意,尤其是什么群穿的话题。但笔者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我们是生活在人的世界里。笔者的写作责任就是对书里的人物负责,而不是制造一堆虚假的肾上腺素泡沫。

    谁要是那么有本事逆天,我们的现实社会还会那么苦闷吗?看看今天平静的大陆,我们的后代必然以我们今天的软弱而感到耻辱。向香/港的爱/国同胞致敬,你们才是真正有脊梁的中国人!

    拿破仑有很多人性当中的缺点,但是相对于中/国宣/传部门塑造的所谓伟人,他堪称真正的英雄。既然是这样的历史人物,他就当仁不让的应该是这本书的主角,他的爱,他的恨就是书里或者华丽或者暗淡的光彩。

    至于四位穿越主角,不要以为本书的第一卷罗嗦清朝的八卦,本人对清朝也没任何好感,而是为人性的抉择埋下一个伏笔,同样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大,其实就是当今中国问题的根源。如果笔者能坚持写作到最后,你们应该能够看到结果,那是一个多么悲壮的结局。

    我们的人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成就绝世英雄的荣耀,还是保护芸芸众生的幸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征战欧洲之拿破仑新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