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业代这点事 正文 第四节 诡辩的艺术

正文 第四节 诡辩的艺术

目录:业代这点事| 作者:想念小林| 类别:玄幻奇幻

    在公司涨价的时候,赵云在与苏果沟通的时候有一段小插曲,自认为很经典,不吐不快。

    苏果之类的所谓“商超”都有一个迅速挣钱的渠道,且不需要任何成本投入。每个公司的新品进店时要交纳“新品条码费”,而且,按他们的思维,只要是他们货架上没有的都是“新品”!每个五十元。我倒~~康师傅二百多个单品啊!二百多个码,五十块一个,赵云三个月不用吃喝了。看着他们货架上寥寥可数的几支单品,赵云抱定决心,要钱没有,要命不给。

    对于公司持续销售的产品,赵云一脸无辜:“这都是公司一直销售的产品,怎么可能是新品,你们说没进过这些货,没进过你们怨我啊?”那就话怎么说来着,你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最后在赵云的坚持之下,部分产品全部开绿灯输入了他们的机器。接下来的问题是好滋味。

    好滋味这支产品比较特殊,公司在六月方便面集体价格调整时对这一支单品的包装和克重进行了调整(上一节提到了),当然价格也相应提高了,但问题是条码没有更换,这在业内称为"替换码",徐晃串来的一部分好滋味就是这种产品,但一个月后,公司又开始生产原来版本的好滋味,原因是调价后产品销量急剧下降,此时对于山东还好说一点,但临近的河南就受不了了,他们业绩的80%都是好滋味,价格也就调了回来,一种条码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这在业内叫做"并码".

    当时超市的工作人员懵了,因为他们是不知道并码的事情的,在他们看来,切换回来的好滋味就属于新品,这可冤大了,赵云便开始引经据典,从康师傅的源头谈起,从黑水河畔的沈阳顶益扯到远在边陲的重庆顶益,从至西的西安顶益到至东的广州顶益,最终把责任推在比邻的杭州顶益身上其实这基本属于冤案,徐晃串来的货里还真没有这种好滋味.但是此时超市的工作人员就是认定赵云是在耍赖,扯皮之后,苏果下了最后通牒―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赵云当时就问了一句话:"串货的那家,也就是徐晃给没给条码费?苏果的主管说,没有,赵云说,既然他不给,那我也不给。苏果的主管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改口说,啊,我忘记了,他给了,赵云说,既然他已经给了,我就不需要给了。

    诡辩,反正是不给。

    赵云和苏果的主管都忍不住笑了,此事成了一个契机,在经过一些磋商后,赵云与苏果的主管达成共识,赵云在合适的机会对价格再进行让步,这基本属于废话,在赵云看来,时机已经很合适了,关于此次所有的产品条码(50个左右)二百元打包,全部入进去。

    皆大欢喜。

    想起来好笑,当时纯粹是神来之笔,一点小插曲,博大家一乐。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业代这点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业代这点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