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启明之回到南宋 正文 第三章 扩张 第四十一节 海盗一

正文 第三章 扩张 第四十一节 海盗一

目录:启明之回到南宋| 作者:先礼后兵112| 类别:其他类型

    那伙海盗抢了桃源的食盐收获颇丰,即使是通过另外的大海盗头子把这些食盐脱手,七扣八折之后,他们换得的东西也比得过以往七八次,那伙海盗的头子甚至得了个“盐枭”的名号。前面说过,有名号的海盗地位远超一般海盗,但这名号可不是哪个海盗自己随心所欲想叫什么就叫什么,这样自封的名号根本得不到其他海盗的承认。虽然海盗之间没有什么官府之类的公共权力机构来维护名号的权威性,但海盗们千百年来在海上残酷的搏杀中,还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铁律来保证海盗名号与实力之间的对等。如今那伙海盗可以自称“盐枭”盗了,船上也可以打上自己的旗号,再去招募成员也好交换赃物也好,都能够得到更加优厚的条件。

    得了名号,又趁机招揽了一批手下,甚至还招到一条船,实力大增之下,盐枭盗并没有立刻再去那个小岛。能够掌握一个油水比较足的航线,对任何一伙海盗来说都是事关生死的大事,更何况是关系到食盐来路的小岛,盐枭盗以前可是花了很大的功夫跟踪往来与大陆和桃源之间的刘氏船队才发现的,如今当然要防备别人跟着去发现秘密,所以没事的时候他们只在附近的海域游荡,才不会去桃源那边转悠。而且,盐枭盗是非常本分的海盗,这个“本分”可没有一点讽刺的意思,确实是指他们的行事方式非常符合世人对“海盗”这个行当的认识--生活全靠抢劫勒索,毫不从事生产活动。既然专事抢劫勒索,总要有抢劫勒索的对象才行,那个转运食盐的小岛无疑是盐枭盗最好的劫掠对象。但是,如果盐枭盗劫掠的太狠了,刘氏完全可以放弃那个小岛换到别处。“竭泽而渔”的话海盗虽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他们还是明白的,所以依赖某条航线生存的海盗做事都留有余地。这倒不是说他们行事的手段不凶残,而是每得手一次,他们都会空上一段时间不来该条航线劫掠,甚至会有意阻拦其他海盗去那里抢劫,这也是海盗们“放水养鱼”的传统做法,这段时间盐枭盗不去桃源,正是本分海盗最合理的手段。当然,他们如此行事,客观上也给了桃源做准备的时间,下一次盐枭盗再去桃源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就将是彻底毁灭的命运。

    桃源海上义勇的编练与装备研制看起来千头万绪,编练义勇,火炮,弹药,船只,旗号等等,其实各项工作分头并进,倒也没有明显拖后腿的项目。火药早有可供使用的成品,只需要选择配置合适的品种即可,配上铁子铜丸便能使用。倒是刘星羽对此有些不满意,提出用丝绸桑纸等材料按照固定的份量和形状把发射药一份份分开包装,平时便于储存防潮,发射时也容易控制发射药量。他又提出研制空心装药的开花弹丸的要求,并提出了引信和弹丸主装药分开的设计思路,平时引信不装在弹丸上以方便保存,使用时再把引信安装上去,发射后在预定的条件下引信爆炸,引爆主装药产生更大的杀伤力。

    科学院的攻关人员选择了两种火药分别装填弹丸和引信。主装药装填弹丸,用量大,爆炸后的威力也大,但性质比较稳定,通常条件下不易爆炸,必须用特定的起爆方式引爆;引信装药少,但这种炸药受到轻微的撞击便会爆炸,进而引爆主装药。引信头部则是受到碰撞可以活动的机构,连接的金属撞针移动下去正撞击到引信装药。他们又利用桃源制出的机械,加工出精密的螺丝口连接件,使引信与弹丸需要时可以方便快速紧密的连接起来,使引信的爆炸威力不致从缝隙中泄漏出去,以致无法引爆主装药,通过这些设计初步满足了刘星羽提出的要求。

    史更新被刘星羽邀去参观新研制出来的开花弹之后,吃惊于这种弹药的威力之余,又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要求弹药在储运的时候绝对不能发生意外爆炸。科学院的攻关小组对史更新有些不以为然:这种引信和弹丸分开放置的设计已经足够安全了,即使引信发生意外爆炸,因为装药量极少,也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刘星羽想了想,却暗赞史大哥果然是史大哥,并没有因为是初次见到开花弹的威力而被震撼的目瞪口呆思维迟钝,竟一下指出了目前设计的不足之处,如今这引信的设计,还的确差了几项安全措施。回去之后,刘星羽指导着攻关人员在引信上设置了两道安全装置。第一道,旋转解锁,引信端部的可以活动的机构只有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引信上标出的一条红线对齐,才能继续在条件满足时解开第二道安全装置;第二道,在引信内部设了一个小小的重力闭锁装置,只有弹丸在瞬间从静止被加速到很高的速度,明白说,就是只有弹丸被发射药发射出去时,这道安全装置才会在瞬间加速度的作用下解开。只有两道安全装置全部解开的情况下,弹丸引信端部受到撞击,才能爆炸并引爆主装药。

    如此一来,开花弹的安全行是足够了,可成本却增加了好几倍,贵就贵在那个增加了安全装置的精密引信,以桃源如今的经济实力,实在无法承受大量使用开花弹。因此,刘星羽又设计了一种用火线引燃的爆炸弩作为低端的火器补充使用,爆炸弩同样也有碰炸引信,不过灵敏性较差,而且受限制角度的范围很小,主要还是通过缠绕在箭杆上的火线点燃之后引爆弩箭端部的炸药。

    此时青铜炮已经被不断的铸造出来,先期铸造的一批炮,除了投入训练的之外,有十门被安放在那座转运食盐的小岛,并配发了一批弹药。海盗在这座小岛尝到了甜头,下次估计还要来,到时候可就没他们的好果子吃了。

    再说黄伯超,他主持那座小岛的事务,被劫了一回,对海盗自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每天得空便组织人手练习操炮的技术,了望塔上白天晚上都安排了人值守。刘星羽为了提高了望哨的视野距离,还专门制作了千里镜配发给他们。千里镜的制作方法并不困难,只要能磨出凸透镜,安装在一根管子上就可以,实际上制作水准仪和经纬仪时,桃源已经制出了千里镜,只是没有单独使用。如今这种使用方法被星羽提出来,倒是被史更新和参谋部发现了其中的重要军事意义,强烈要求把千里镜也作为义勇指挥官的标准装备配备给桃源军方。黄伯超这座岛上的义勇,算是第一批装备千里镜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启明之回到南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启明之回到南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