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心灵上的那些事 正文 天下最可怕的事

正文 天下最可怕的事

目录:心灵上的那些事| 作者:粒粒风尘| 类别:历史军事

    吕坤在《呻吟语》中讲“积渐”,他说:“人情之所易忽,莫过于渐;天下之大畏,莫如渐。”他所说的“渐”是什么?就是习惯。习惯分好坏,坏习惯对于人对于国家都是一种灾难。

    走路时,一千里的路很远,一步的路很近,一千里是每一步的积累,因此对某些事情的发生,我们感到突然,其实是逐渐形成的事。生活中许多问题都是慢慢积累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自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诸侯国开始对周天子不敬,再加上周天子地盘越来越小,他只能忍让,别的国家一看周天子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于是越来越多的诸侯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就当他不存在一样,特别是强国更是为所欲为,于是各国开始相互攻伐。国家如此,单位也一样。

    十年前,我们学校里职称评定都是按年龄论资排辈,一直延续了好多年,有一年突然教育局对职称评定的名额有了限制,到年龄的有四位老师,可是只有三个名额,也就是必须有一位不能参加评审,当年那位老校长想了很多办法,只是为了公平,又是教案评比,又是讲课评比,最后筛下去一位,事实上总评分就差半分,那位女老师不干了。他的理由是校长偏心,打分做手脚,故意耽误他,老校长与她谈话,她不但不听而且破口大骂,事实上,校领导都参加了评选过程,校长也没有发过什么不公平的指令。但那位老师不依不饶,结果下后,一直与校长闹,怎么个闹法呢?只要没课就不停地找校长骂人,校长很生气,躲也躲不过,而且他们住在一个小区,白天骂完,晚上到家门口骂,有一天晚上校长睡不着,妻子劝他几句就睡了,可是第二天早上发现这位校长没醒过来,救护车来了医生一检查是突发性心脏病,早已死了。校长死了,那位老师很着急,虽然对人家家属赔礼道歉,但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因为学校形成了惯例――论资排辈,她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一点。后来人们都说“校长是被她骂死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死的死了,活着的依然教学,但给新校长提了个醒,所以现在职称评定需要评的材料特别多,发表的论文等级、历年来学生的成绩、教案的书写、讲课的水平、有无事迹被刊登等等有二十多项,这种规则定下来后,没有老师闹了。但过了几年,好像又形成习惯了,因为依然各种材料差不多的老师出现,不过这几年校长学精了,把所有材料拿到教育局让上级领导选,老师们也就不闹了,相同情况下老师们开始想办法走后门了。

    现在走后门送钱送礼的现象特别严重,好像也形成了惯例,不用我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想办事,几年前是送礼,现在直接变成了送钱,不送办不了事啊。于是贪官污吏越来越多,这也是“积渐”,形成了这种习惯,官员们不拿办事就会别扭,老百姓不送更觉得别扭,因为办事的官员们拿惯了,老百姓也送惯了,这是什么样的“积渐”呢?就是吕坤说的那种“天下最可怕的事”。不是吗?

    “积渐”的开始,人们是不会留意的,比如说,对付贪官污吏,有许多明智的人认为从一开始就防备,而不是发生以后惩治。朱元璋当年用剥皮来惩治贪官,表现上安静了几年后,但后来官员们依然照贪不误,为什么呢?积重难返。

    当某种坏行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那成了吕坤所说“不知其极重不反之势,天地圣人亦无如之奈何”。真的是天地圣人也拿它没办法。别看小小的送礼,就像千里与一步的道理一样,任何微小的错误,任其破坏原则,发展下去,就会形成积重难返之势。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心灵上的那些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心灵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