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38、印度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超…

正文 38、印度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超…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第三十一章:海外万家灯火 天下奇闻轶事 之二

    38、印度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的主流传媒为了“政治正确”的考量经常把印度跟中国并列为未来的两大准超级大国,推演所谓的“龙象之争”。但是古风可以很肯定地宣布:印度将会永远处于“准”的状态,而中国却会如愿强势出头。

    为什么?就一句话:仅仅是因为不断攀高的油价而已!这个结论是建立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根本就不会随着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愿望和意识形态而发生丝毫的改变(详见前篇《中国崛起之二:高油价的政治经济后果》中的论述)。

    如果回顾一下过去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中国在有意无意之间得益于低油价这一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国际原油价格在1978-1年间基本上都停留在每桶20美元上下,直到2004年才刚刚突破每桶40美元,在此之后价格才开始巨幅上扬)。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经济成就当然离不开中国国民的奋力拼搏与最高领导层的高瞻远瞩,除了这两个重要的人为因素之外,从物质决定意识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低油价是这一切经济成果的物质基础。

    正是充分利用了历史性的超低油价,中国得以建立起了相当完备的高中低端现代化工业制造业体系。同时,利用自己强劲的发展动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通过融入全球化经济贸易体系,合理地使用了巨额外债,把国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现代化的统筹规划、改造与建设,逐渐培育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本土资本的原始积累。

    经过三十多年的卓绝努力,尽管中国及其国民承受了美元贬值所带来的国内通胀和外储减损(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美元年均贬值率在15%以上),中国的确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社会向一个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质变,而作为一个侯任超级大国也顺利地进入了等待破茧出壳的最后阶段。

    众多的国际机构和重量级学者都一致预计在未来的5-10年间,中国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再过不到30年的时间,中国的人均GDP也会登上世界的顶峰。

    面对如此美景,我们也不可过度乐观,而忘却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颠簸不破的真理。在最终登顶的冲刺阶段(将来的5-15年里),中国必然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经历更多的磨难,可这些都不过是发展过程中的崎岖,我们既不需反应过度,也不应掉以轻心。只要中国政府小心应对,把握住大方向,多行中道,曲径通幽的境界最后必然会出现的。

    只有一个主要瓶颈需要中国政府花大气力去突破:世界范围内易开采石油资源的枯竭和由此而引发的油价快速高升。无庸置疑,这其实才是中国(以及其他世界强国和新兴大国)需要重视的最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在各大国求生存的诉求之下,如果处理不当,矛盾会越发激化,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战都可能发生。

    好在危机既有风险又有转机:近几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动绿色替代能源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过程。行之经年,中国的绿色产业集群(特别是风能、太阳能、水电)目前已经做好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下一轮更加激烈的绿色高科技国际竞争。

    随着油价的逐渐上升,中国将顺势把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从沿海省份迁入中西部(如两湖、四川、陕西等省),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将有序地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基础建设的巨大投入很快就会在下一轮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出长期的增值效应。

    三十多年来积累的本土资本(如巨额的外储和国民储蓄)也将从厚势拓广为实地,不仅促使中国在科技进步上与西方列强比肩,而且能培育出足够数量的科技、法律、经济与金融的高端人才,为中国的高端科技、工业、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与中国相比,印度从1991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又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呢?或许大家马上就能说出印度的两大现代化支柱性行业:软件外包和电话营销。除此之外,就是成药制造业。可惜得很,这三个行业都不能为印度大量的低素质人口提供什么就业机会:

    写软件需要很好的数理逻辑基础,电话营销需要受过比较正规的基础教育(语言、文化、礼仪等)训练,制药业需要大学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的学历。相对于印度已经失控的人口增长(妇女人均生育个后代,到2050年会有近17亿人,比中国还要多出3亿多人口),印度经济所取得的那点成就完全不可能提高人均生活水准。

    公平地讲,印度政府不是没想过重复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可是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eraclitus of phesus)所说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道理一样,印度永久性地错过了工业化的最后一班列车。  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每桶20美元的低价位去了,而现在油价的常态却是每桶100美元左右的高位,未来还会继续上涨。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的原油均价远低于每桶40美元,而印度的改革开放必须消化掉每桶100美元以上的高油价。

    如此高的成本,怎么可能通过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外销来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改进基础设施和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给快速增加的低素质人口呢?印度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社会问题:政府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为全民提供高品质的基础教育,也因此不能为真正的高端产业培养出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其后果就是:印度的高级种姓人口由于先天的政治、社会、经济优势可以不断地收割经济增长的红利而活得很滋润,可是绝大多数的低层人口将被社会所抛弃。可以很确切地说,印度现在的发展模式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很滑稽的是,西方主流媒体竟然都惘顾事实地忽悠:如此畸形发展的印度竟然具有能够成为超级大国的必然!套用一句广东话作个结尾吧:有?搞错啊?!

    文章来源 古风无痕  2011-10-06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