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32、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正文 32、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第三十一章:海外万家灯火 天下奇闻轶事 之二

    32、星星之火何以燎原?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留意一下那些转折点。伦敦的骚乱(如今已蔓延至英国其它地方)是在一名犯罪嫌疑人被击毙之后开始的――那件事固然可悲,但通常不至于引发大范围的破坏。“之春”大规模抗议浪潮,也是由一个人的死亡所激发的。在金融领域,一家公司(雷曼兄弟)的死亡,把美国的一个严重问题转化为全球数十年未遇的最糟糕经济衰退。

    在雷曼倒闭与伦敦骚乱的转折点之间,有三个令人瞩目的相似之处。首先是有一个易燃环境,随时可能被星星之火引燃。在伦敦,部分原因是不断上升的青年失业率(过去4年来,16-17岁青年的失业率飙升三分之一,达到36%),也许还包括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加剧。在美国,这种环境可归因于杠杆率整体上升,基础利率在5年期间逐渐上调,以及不顾风险的放贷。

    其次是群体心理。当一群人凝聚成一伙暴徒时(人们对彼此的非理性狂热予以肯定和怂恿),骚动就会变成一场骚乱。这既可以描述寻衅滋事的青少年,也适用于为了赶超竞争对手而疯狂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率证券的银行家。这其中的假定是,如果别人为了一件资产付出了高价,那么该资产肯定值这些钱,甚至更多。最后,金融业的暴徒一哄而散,大家抢着抛售。

    最后一个相似之处是在转折点前后的应对力度不到位。宽松的治安管理放任――甚至鼓励――心怀不满的青少年投入打砸抢。这与如今已臭名昭著的“点到为止式”金融监管方式不谋而合。在这两个案例中,相关部门未能更早作出更强有力的回应,都助长了混乱局面。

    要预测转折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通过采取行动使环境更安全,从而减少灾难的发生几率,还是有可能的。这意味着专注于基本面因素,而对流行趋势保持怀疑。无论是对政界人士还是对投资者来说,这都是一个教训。

    译者/和风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