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13、一位每天买《参考消息》看…

正文 13、一位每天买《参考消息》看…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第二十四章: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他们心目中的美国

    13、一位每天买《参考消息》看的老人 之一

    昨天(2011年1月31日)在“新浪读书”我的《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上,有四川读者“眉山雨水”留言说:

    “新年快乐!更新啊!我等着看嘞!加油哦!”

    这个留言接连发了两次,看到这位读者网友的留言,我非常感动。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

    欢迎四川读者“眉山雨水”,对我的文章有更详细的评论指导。

    在“新浪读书”上,我的《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一书,读者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120000人次,投票支持的到达了2325人次,留言评论的是2233人,从显示的读者留言可以看到,他们当中,有国内各地许多读者朋友,也有许多来自美国、英国的读者朋友。

    我非常感谢这些读者朋友对我的书的关注,感谢读者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诚心诚意地欢迎国内外读者朋友的审阅,欢迎就语言文字、思想观点各方面的批评指导,我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服务于广大读者。

    在网上发表作品有许多好处,随时可以修改、补充,就是好处之一。这一篇文章:“13、一位每天买《参考消息》看的老人 ”昨天上传之后,我又增加了许多补充,将分两次上传,欢迎读者朋友审阅、赐教。

    祝四川读者“眉山雨水”和所有读者朋友 兔年吉祥

    祝国内外的各位读者朋友

    在新的一年 身体健康 精神愉快 合家幸福 万事如意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作者:毕胜福

    2011年2月1日 于大连 海天一舍

    13、一位每天买《参考消息》看的老人 之一

    在中山公园《敬老亭》的周围,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从早到晚都有许多退休老人聚集在这里,他们当中有些人在聊天,也有的人在晒着太阳闭目养神。聊天的,天南海北无所不谈,什么国内外的时事新闻、油盐酱醋、市场物价、医疗保健、天气变化……

    台阶上坐着一位老人,引起我的特别关注,因为他在看《参考消息》,在这里是非常少见的。老人穿着一件深色的羽绒服,头上戴着旧式的尖顶线帽,脚上穿的是一双白色的旅游鞋,一副黑色人造革面料的棉手套挂在胸前。老人聚精会神地看着报纸,我走到老人跟前,与他攀谈了起来。交谈的内容还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他们心目中的美国”。

    老人告诉我,他姓于,今年79岁,1932年出生在山东牟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有父母、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因为那时候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老人小时候只读了三年书,就下地干活了。1952年,于先生20岁的时候,离开山东农村来大连了。他的哥哥和姑姑早来了几年,他们在大连找到工作,于先生就投奔他们来了。

    来到大连后,就进到“大连玻璃厂”学徒,学的就是割玻璃,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割玻璃,就是工人用玻璃刀把流水线上下来的大块玻璃分割成一定的规格,然后分别装箱。这种工作的技术要求,与人们通常了解的车工、钳工、铆工、电工、焊工、木工、瓦工等等工种大不相同,这种工作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知识青年回城工作的时候,我的同学中有人被安排在大连玻璃厂工作,与于先生的工作内容完全相同,有个同学在割玻璃的时候,大块的玻璃突然破碎,玻璃碎片割破了他的脸,造成很大的伤害。)

    1992年,于先生60周岁时退休,当时的退休金每个月是几百块钱,现在每个月的退休金是1600元。于先生的老伴原先在大连罐头食品厂工作,在饼干车间,也是一个普通工人,十几年前因病去世,说到老伴去世,于先生有些伤感。

    说到大连罐头食品厂,我也有所了解,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在大连二十四中学任教。后,我国的大中小学都有工人宣传队进驻,监督并且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那时候,进驻大连二十四中学的工宣队就是大连罐头食品厂派出的,学校的有些活动内容与大连罐头食品厂有许多联系。

    工宣队进驻大中小学校,工人管理指导教育,是的产物,显然是当时国家领导人的一个错误,是历史的误会,是善良、勤劳的亿万中国人民许多巨大不幸之一。好在这一切现在都过去了,人们有理由希望,历史的误会不要重演。

    当时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学期要带领学生到大连罐头食品厂劳动两周。由于班级的学生被分配在工厂的许多车间劳动,我有机会了解大连罐头食品厂各个车间的工作内容,见识了各种食品罐头的生产流程。大体知道了水果罐头、蔬菜罐头、海鲜罐头、肉食罐头的制作方法。

    在水果罐头车间,学生们身穿白色的工作服,头戴白色的工作帽,脚上穿着高腰水鞋,与工人师傅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有的学生在苹果削皮机旁工作,他们把一个苹果插到削皮机上,然后开动机器快速旋转,紧贴在苹果上的刀片割下一指宽的苹果皮,苹果皮连续不断,直到把一个苹果完全削完,停下旋转的机器,拿下削完皮的苹果,再换上另一个。

    削完皮的苹果,进到下一道工序,先由工人把每一个苹果切成两半,然后用一个简单的挖核器把苹果核挖掉,集中起来清洗后,放到巨大的高压锅内,加糖蒸煮,然后把蒸煮加工后的苹果瓣进行装罐,有玻璃罐,也有铁皮罐,分别有不同的生产线。其他食品罐头的制造过程也都大同小异。

    从装罐流水线上下来的罐头,由有经验的工人师傅进行检查,他们对罐头一个个地进行检查,把没有封装好的罐头剔出来,如果玻璃罐头发现裂纹或者破碎,就会被当作垃圾处理,看到这些罐头被扔到垃圾箱,我感到非常可惜。如果玻璃瓶罐头没有裂纹或者破碎,但是玻璃瓶内有空气就不合格,因为罐内的空气影响罐头的保存。工人会在这种罐头的铁皮盖上打一个小孔,这样的罐头,会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卖给工人。

    在当时各种食品和物资供应比较紧张,如果能够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到打孔的罐头,都是令人非常高兴的。这样处理的罐头,我记得价格大概是正品罐头的五分之一左右,无论是水果罐头还是鱼肉罐头,尤其是鱼肉罐头,很受欢迎,我也买过几次。只是这种机会也很少,因为很多人都想买,自然要耐心等待。

    我记得,在罐头厂劳动的时候,中午在职工食堂,可以买到鲅鱼头做的菜,美味可口,价格也非常便宜,鲅鱼头当然是做罐头剩下的。还有一件事情,我印象深刻,就是下班之后出工厂的大门,每个人要经过检查,防止有人把罐头偷偷带出工厂。我们的学生是有老师带领排队出门,学生们都是遵纪守法,没有人把罐头偷偷带出工厂。

    有个别工人把罐头夹在衣服里的腋窝下面,偷偷带出去,如果被门岗师傅发现,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据说如果被发现三次,就会被工厂开除。而出门检查,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专门的仪器设备,全凭门岗师傅的一双肉眼,察言观色,发现问题。当然门岗师傅的工作岗位非常重要,如果有人与他们串通一气,工厂的损失就大了。)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