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2、同一个世界 不同的地图―…

正文 2、同一个世界 不同的地图―…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2、同一个世界  不同的地图――地图漫谈

    全国河山一片红――震惊世界的地图事件

    现在,在我们家客厅的墙上,并排挂着两张400万分之一的地图――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世界地图。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每一张地图都是1.5米宽,1.1米高。两张地图整整3米宽,沾满了客厅的一面墙。在我们家,这两种地图,也是由小到大,几经变换,现在已是色彩艳丽、图形清晰的新式的高级贴膜地图了。

    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所受到的教育,我在学生时代就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也非常关心世界大事。正所谓: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我的学生时代,就对地理、地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借助于各种地图和地球仪,通过老师的讲解,我逐渐了解了日月星辰的变化,知道了风、云、雨、雪的形成,知道了火山、地震、海啸、飓风、雪崩和洪水,是如何形成,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感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巨大威力。

    通过对各种地理知识的学习,知道了祖国的山脉、河流、湖泊、岛屿、平原、盆地的分布,知道了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初步了解了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气候、物产、交通、经济发展、城市、乡村的行政区划。

    通过地理、地图,我知道了世界的七大洲,五大洋和上百个国家的自然风貌、居住环境和人文社会的发展与现状。

    由于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经常帮助老师送取地球仪和地图,在地理老师的办公室,看到了更多的地理模型和地理挂图,知道了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总之,地图帮助我认识、了解了自己的国家,也使我大开眼界,初步认识了世界。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还没有电视,不,是普通老百姓家没有电视,只有看报纸,听广播。收音机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由于我的喜爱与要求,父母省吃俭用攒钱给我买了一台收音机。每天晚上,按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是我不可缺少的。我记忆最深的是中苏两党论战,###苏共中央公开信,播音员慷慨激昂的语调,国际歌雄浑悲壮的旋律,在耳边阵阵响起,使我们这些革命青年,热血沸腾,消灭帝、修、反,实现全球一片红,是我们崇高的革命理想。

    在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后期,“革命造反派”在最高统帅的指挥下,从各省“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手中夺权,宣布成立“革命委员会”,中央文革领导小组要分别发电报祝贺。

    当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全部成立“革命委员会”后,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叫“祖国山河一片红”,其中少了祖国宝岛台湾省,当时成为一大政治事件,随后马上收回邮票,少数已经出售的邮票,顿时价格飞涨,成为集邮爱好者的收藏佳品,如同银行发行的错版人民币一样,备受青睐。这是中国地图和中国邮票的一大事故,而不是故事。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家有了电视机,当在电视上看到国内或国际上有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我马上会把眼光聚焦在这两张地图上,看一看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离我们中国有多远,离我们居住的城市――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有多远,想一想会对周边发生什么影响。

    1999年夏天,儿子获得了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奖学金,赴美留学。当儿子去美国读书时,我们又特意买了一张大大的美国地图(1:500万),贴在我们卧室的墙上。儿子在美国的一切行踪,都在我们关注之中。儿子的行程是:大连――北京――洛杉矶――亚特兰大――塔拉哈西,我们夫妇俩在地图上可以分别找到。洛杉矶和亚特兰大都举办过盛大的奥运会,我们中国体育代表团都参加过,有的运动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中国人对这两个城市都有一定的了解。

    可是,塔拉哈西在美国什么地方?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我查阅地图后才知道,塔拉哈西在美国东南部,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首府。佛罗里达盛产柑桔,世界闻名,中国人都知道。这塔拉哈西又是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最后阶段,选票大战最激烈的地方,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击败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戈尔,以微弱优势当选。

    自从儿子到了那里,“塔拉哈西”就是我们夫妇最关注的地方。美国佛罗里达州每年都有飓风发生,我们看电视,听新闻,一旦那里有飓风发生,就用计算机网络电话打过去询问情况,要求儿子注意防范。但是塔拉哈西离美国大西洋海岸很远,飓风到不了那儿,只是经常扫过风景优美的迈阿密海滩。

    儿子在美国硕士毕业后,在网上发简历,找工作,到有意向的公司去面试。先后去了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市,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南部的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北部的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中部的孟菲斯、堪萨斯城等好几个地方,美国的东、西、南、北、中,转了一大圈。

    儿子去公司应聘面试的往返机票,机场租车和旅馆费用都由公司付钱定好,还报销整个面试期间的餐饮费用,从飞机场租车开到公司的费用也给报销。那些天,我们夫妇也是寝食不安,每天要儿子来电话了解他的行踪。现在到了哪里,下一步要去哪里,并在地图上一一标出。儿行千里母担忧,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

    我们与儿子共同分析讨论,列出在美国找工作需要考虑的几条:

    1.公司的高科技生产经营稳定,前景良好。具体工作内容熟悉,符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

    2.工薪待遇良好。

    3.公司所在地的房价、物价适中。公司所在地的气候、地理环境良好。

    4.大公司、小公司各有利弊,要具体分析。可先小后大,也可一步到位。

    儿子最后选中了美国东部地区的新泽西州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整理行李,托运到新泽西。虽然儿子应聘的公司老板说,轿车的运费也是可以报销的,但儿子决定工作后买一辆新车,就把原先那辆二手的韩国现代车优惠转卖给了同学,乘飞机到了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的公司。

    儿子在新泽西高科技公司任高级工程师,便马上买了一辆新的本田轿车。公司氛围不错,大老板是在中国出生的华人,小时候来到美国,在贝尔实验室做出过杰出的成绩。两年后,公司推荐我儿子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读电子工程的Ph.D(博士)。儿子办好手续后,告别同事、朋友,开着自己的本田轿车出发,绕道芝加哥奔向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儿子做出独自驾车穿越美国中部,行车数千英里的决定,我们是很担心的。我们详细叮嘱他八条注意事项:

    1.出发前要去车行全面检查一下车况,保证行车安全。

    2.每天驾车行驶不超过十小时。开车一二个小时后要停车休息一下,防止疲劳驾驶。

    3.利用收音机及时收听当地的交通路况报告,绕开塞车地段。

    4.注意当地的天气预报,雨天要停车休息。

    5.不能在车内睡觉。

    6.车上要携带常备物品:地图,饮用水、手电筒、面包。

    7.车要停在停车场,不可随意停放。

    8.每天到旅馆后给家里打电话,告知行程。

    我儿子先是开车拐弯往西去芝加哥,因为那里有他在大连读高中时的同学和清华大学的同学。儿子首先开车经过宾夕法尼亚州,晚上到达俄亥俄州,住在一个小镇oledo(托莱多)。第二天到达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分别多年的十几个同学在异国他乡的美国欢聚一堂,喜出望外。大家交流着在美国的种种经历与感受,游览芝加哥的风景名胜,品尝同学们自己动手做的家乡风味的美食。

    然后儿子继续驱车南下数千英里,经过密苏里州的罗拉市、圣路易斯市,住在Spring  Field (斯普林菲尔德),又向南经过俄克拉荷马州,再向南进入德克萨斯州,在达拉斯住了一夜。第二天,到达目的地――奥斯汀市,这些地方也都成了我们日夜关注的焦点。从新泽西州出发五天后,儿子很顺利地到达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这些城市我们一个一个在地图上标注,也就一个一个被我们牢牢记住。一个中国留学生独自驾车,从北到南穿越美国中部,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2004年,儿子邀请我们第二次去美国探亲。我们轻车熟路,乘飞机,大连――汉城――洛杉矶――奥斯汀,一路畅通无阻。我们在奥斯汀生活期间,八月份,是新学年的留学生到校报到的时候,儿子积极投身到了义务接待中国留学生的各项活动中。

    他先是与德克萨斯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联谊会取得联系,然后从网上了解到有几十位中国学生将来这里留学深造,便打印出名单,确定联系方法。每次有中国留学生乘机到达,儿子有空就驱车几十英里去机场接站,把他们送到学校报到后,又开车拉新生找住处、安顿行李,再带他们去商店买生活用品、食品。整整忙碌了几周,有时我们也去帮忙,顺便看看热闹。

    有一次,儿子说要去Y  A(Yltion青年招待所),帮助新来的同学搬家,问我去不去。我一听Y  A,想起在《新概念》英语中有一课讲Y  A,我挺感兴趣,决定去看一看。我与儿子一起,先去学校接新来的中国留学生到青年招待所。这位新生是我儿子从机场接到学校的,在这里临时住了几天,找到房子后再搬家,我儿子又去帮忙。

    到了青年招待所,我看到一切都非常新鲜。在美国,这种旅馆是最低标准的。因而价格最便宜,是专门为到世界各地旅行而经济上又不富裕的青年服务的,每人每天收14美元,而一般的旅馆一天至少要40美元。

    这家青年招待所里有一个共用的大客厅,沙发、茶几一应俱全,还有可上网的计算机,有一架钢琴,在这里可以休息、聊天、接待来访的客人。旁边屋子是共用的厨房,有冰箱、电炉、储藏柜,以及各种炊事用具,住在这里的客人可以自己做饭。旅馆的管理人员只有一位,负责登记收费和简单的清洁工作。

    旅馆有几个住宿房间,我也去参观了一下,每个房间有十几张床,分上下铺,密密麻麻的,比国内大学生的集体宿舍还拥挤,每人的行李有专门的仓库存放。

    在旅馆大厅的屋顶,我们看到有青年招待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国家和地区的旗帜,密密麻麻,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中国国旗,并拍照留念。在大厅正面的墙上有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有几十平方米大。我一看,觉得不对劲:怎么与我在国内看到的,与我家里墙上挂的不一样?

    我们家的世界地图,也就是中国印刷发行的,是欧洲和非洲在左侧,南、北美洲在右侧,中国所在的亚洲和澳大利亚所在的澳洲在中间,看起来很舒服。从中国的北京向东飞往美国、加拿大,向西飞往欧洲各国,向北飞往俄罗斯,向南飞往南亚,都很清楚,一目了然。

    可是我在美国看到的这张世界地图上,南北美洲到了左侧,中国,澳大利亚到了右侧,中间是欧洲和非洲,如果是从北京飞往纽约,航线怎么走?不能飞跃大西洋吧?看过这张地图后,我便留心美国其他地方的地图。果然,在美国大学的走廊上,在中小学的课本的世界地图册上,都是这样的世界地图,虽然刚一看不太习惯,时间长了,也得接受这个事实。世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地图也是这样。

    回到国内之后,我在《世界知识》杂志上也看到了这种世界地图,而且知道现在已经有了四种世界地图。分为东半球版的世界地图,是中国亚太地区各国常用的,就是我们家墙上贴的那种,适用于表示国际航线。而西半球版的世界地图,就是我在美国看到的,欧美地区常用的,适用于表达世界标准时区。零度经线,位于地图中央,穿过英国的格林尼治村。

    除此之外,还有北半球版的世界地图,主要表示北半球、北极与世界地理关系。南半球版的世界地图,主要表示南半球、南极与世界地理关系。这四种系列世界地图中,我原先只对第一种熟悉,后面三种对我来说是新的知识,正所谓:知识要不断地更新换代。

    我与妻子三次赴美探亲、旅行,先后去了美国的12个州的20多个城市,有华盛顿、波士顿、纽黑文、纽约、纽瓦克、费城、大西洋城、芝加哥、洛杉矶、圣地亚哥、旧金山、拉斯维加斯、达拉斯、奥斯汀、圣安东尼奥、休斯顿等大城市,还有纽黑文、爱迪生等许多小城镇。对这些城市的风景名胜、经济、文化发展及城市建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走遍美国》这本旅行指南和书中的美国地图,美国各州的地图,各城市的交通图,都给我们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

    啊!地图、中国地图、美国地图、中国的世界地图、美国的世界地图,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咱们都和谐友好相处吧

    对应此文有我拍摄的三张数码照片和我儿子在芝加哥同学聚会的照片:

    1.各国留学生在奥斯汀YA(青年招待所)

    2.YA(青年招待所)的中国国旗

    3.YA(青年招待所)的世界地图

    4.我儿子在芝加哥同学聚会的照片多张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