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第三章:4、纽约地铁遇乞丐

正文 第三章:4、纽约地铁遇乞丐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4、纽约地铁遇乞丐

    我们去纽约参观、游览,在纽约地铁宾夕法尼亚车站的入口处买了车票。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这车票分两种:一种是一次性的,每张要1.5美元;另一种是24小时内可多次往返乘坐的,每张是4美元,我们买了后一种车票。车票是磁卡式的,刷卡进站时,我们看到进站口无人看守,有四个通道口,只能进入不能出来。虽说是无人看管,但是电视监视系统会清清楚楚地看到和记录乘客刷卡进站的情况。

    就在前不久的圣诞节假期,就有中国留学生不小心弄出了麻烦。几个中国留学生结伴从外地乘飞机来纽约玩,他们每个人都买了地铁车票,在进站时,应该是每个人分别刷卡,各自进入。可是有两个同学开玩笑,同时挤进了一个由金属杆隔开的入口里。正在这时,地铁站内的警察立刻出现在面前,任凭中国留学生如何解释,也无济于事。被警察扣留下来之后,登记、记录身份证件,等待有关部门处理。据说每人至少要花数百美金的律师费,才能了结此事。一个无意的玩笑,不仅要付出数百美金的代价,而且还影响了整个旅游计划,真是扫兴之极。这件事值得到美国旅游的中国人借鉴。

    在地铁售票窗口,有纽约市的旅游交通图,买过车票的人可免费索取。地图印刷精致,内容详尽,像普通的一开报纸一样大小。地图正面和背面的街道、景点、车站的介绍清清楚楚,我们也取了一份,保留至今,作为参观、游览纽约的纪念。

    纽约市街道的排列也有自己的规则,南北方向的街道称为“大道”,东西向的街道称为“街”。大道由东向西依次排列为:第一大道、第二大道、第三大道、 第四大道,接着是三条不用数字命名的大道――列克星顿大道、公园大道、麦迪逊大道,然后就是著名的第五大道。第五大道是纽约市东、西区的分界线,第六大道又被称为“美国大道”(Avenue of America),第七大道的一部分又被称为“时装大道”(Fashion Avenue),因为这里时装店很多。“街”与“道”纵横排列,像一个棋盘一样。

    纽约的街是东西走向,多数也是以数字命名。由南向北从第1街一直排到218街。也有个别不按照棋盘排列的街道,“百老汇大街”就是,它是一条斜向的、贯穿南北的通道。它始于曼哈顿最南端的炮台公园,在曼哈顿岛的中部开始向北延伸,到了第9街就向西延伸至西79街,然后在曼哈顿岛的西边向北延伸至曼哈顿岛的北端。

    我们还有幸拿到一张纽约曼哈顿的三维立体地图,它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在这张三维地图上,有横七竖八共分56个平面坐标格子,所有道路、楼房、商店等都按比例绘制,楼房的形状、高矮、所处位置等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上面还标有各种符号,医院、邮局、餐馆、卫生间、停车场、警察局等,都是非常易于识别的国际标准的符号,使得不懂英语的人,一样可以看图识路。

    在这张地图上还标有曼哈顿下城区的10处公园,24处商业设施,10处广场,9处博物馆,9个旅馆的名称和具体位置。有了这张地图,使得游人在曼哈顿的游览中非常方便,即使语言不通,也可尽情随心所欲地参观,游人没有任何障碍。有了这两张地图,如同有了导游,而且是免费的,我们的参观游览也就目标明确、方向清楚,可以少走弯路,大大地节省时间了。我们赶紧进入地铁候车站台,里面虽然非常宽畅,有四条并排的铁轨,但是光线很暗,设备显得十分陈旧。毕竟纽约地铁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经岁月洗刷,饱经沧桑,给人的感觉自然是“老态龙钟”了。

    纽约市地铁的大多数线路24小时运营,全年不休息。其特点是线路多、车站多,地铁线路几乎密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纽约市民几乎不用走很长的路就能找到地铁入口。地铁站的修建也是以实用为原则,不搞“花架子”。地铁车站内部几乎没有任何装修,抬头往上看,就能看到裸露的隧道拱顶和一排排管线。地铁站的出入口通常也都很不起眼,多数只是设在人行道上一个普通的方形地下道出入口,同我们国内城市中的过街地下通道的入口类似。

    我们在站台上等了一会儿,看见不同方向的列车,几分钟一趟,呼啸而至,是进站;轰鸣而去,是出站,声音很大。列车车体有新有旧,差别也很大。我们上了开往中央公园方向的车,这趟列车的车厢很陈旧,远不如北京的地铁车厢干净、明亮。我看到车厢内有一些商品的宣传广告,还有一些学生参加的摄影比赛的照片。车窗玻璃上有一层灰尘,有人在上面尽情涂鸦,留下胡写乱画的字母、图案。我顿时感到有些不舒服,但这还不算什么。

    我正看着眼前的这些陌生景物,妻子突然拨了我一下,并示意我看,在我们的斜对面,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一个黑人乞丐!他身材细瘦,身高两米左右,蓬头垢面,黑黑的面孔上,白色的眼珠和一口白牙格外明显。他身上穿着一件脏脏的蓝色羽绒服,非常小,很不合体。10月初纽约的天气并不冷,我们也只穿了衬衣和西服外套,并不需要穿棉衣。而他却是这种装束,我猜想他很可能是露宿街头的无家可归者。他站在那里,数着手中的美元纸币,大概有十张八张的样子,数好之后,一只手拿着,另一只手伸向他身边的乘客,示意要钱。他口中还嘟嘟囔囔、念念有词,但我们也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

    一看这场景,我们顿时感到十分紧张,赶紧离开,到车厢内离他较远的一端坐下。这时我自然又想起了作家丁玲笔下的那个老人。而我们面对的这个乞丐,远比那个老人可怕得多,说令人毛骨悚然都觉得不过分。他手上、脸上脏兮兮的,好像有几个月没有洗过一样,我们生怕他做出什么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提心吊胆,直到他离开我们所在的车厢,才松了一口气。

    事后,我们向在美国的华人朋友讲述这段惊险的遭遇。朋友们说,地铁车厢的乞丐只是乞讨,他们一般是不会伤害人的,否则早被警察抓走了。可怕的乞丐!这就是纽约地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吗?还好,这是唯一的一次,在以后的旅途中,我们虽然也看到过许多乞丐,但是再也没有这么近距离地面对如此令人可怕的乞丐。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