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正文 第三章:3、偶见纽约的露天市场

正文 第三章:3、偶见纽约的露天市场

目录: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 作者:毕胜福| 类别:都市言情

    3、偶见纽约的露天市场

    我们住在新泽西州的爱迪生市,离纽约曼哈顿市区只有50分钟的车程,但是我们没有开自己的车去。去看看小说网 w-W-w.7-K-aNKan.c-o-m。因为纽约的闹市区,高楼林立,街道密集,停车场很少,而且价格昂贵,停车费一个小时要30美元,如果要参观游览十个景点,停车费就要300美元,这个收费标准,美国中产阶级也难以承受。而且到那里,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参观,不断的更换和寻找停车场会很不方便。所以住在纽约附近的游客大多数是先乘火车到纽约,然后乘纽约的地铁或城市公交车、观光车去各处游览。

    一大早,我儿子开车带我们来到住地附近爱迪生市的火车站,把车停在附近的楼式停车场内,然后我们进站买票。去纽约的火车票,每人12美元,买票、检票、进站、候车,这一切与国内乘火车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这是一个小火车站,露天的站台上只有几十个人在等候。不一会儿,电气火车呼啸而至,银白色的铁皮车厢让我有些异样的感觉。

    上车后我们看到车上人不多,人人都可以有座位。落座后,列车乘务员马上来查票,然后把我们的车票夹在我们座位靠背上的皮条中,我们感到有些新奇。我儿子说:“列车乘务员这样做,上车的乘客可以放心地睡觉,乘务员会根据车票上的到站地点,叫醒应下车的乘客。”这倒不错,因为这样一来,许多起早贪黑到纽约上班的人,都可以利用早上乘火车的时间睡上一个踏实觉。

    乘务员是位中年美国男士,他身穿特制的蓝色制服,头上戴着高高的法兰西式的帽子,十分神气。他的腰上别着奇特的钱夹、票夹,上面几个的圆筒中分别放有不同面值的硬币,为那些没有买票上车的人补票,他动作非常利落。我们这是第一次去纽约,十分兴奋,毫无睡意,观看着窗外的景象。列车接近纽约时,进入长长的海底隧道,由于耳膜受压,略有痛感,儿子多次乘火车来过纽约,有经验,他叫我们张嘴、说话,以减轻疼痛。

    火车从地下进入纽约的宾夕法尼亚车站(Pennsylvania Station),上面是著名的麦迪逊广场。车站宽大、干净、明亮,建筑材料十分华贵。我儿子告诉我们说,这里每天有600列火车进出,平均每小时25列,两分钟多一点就有一列。只见这里人流如潮,川流不息,但是刚下车的旅客马上被分流到各个厅里,所以我们并不感到拥挤。

    我们走出车站,来到站外的广场,只看到一条宽宽的马路上聚集了满满的人群,熙熙攘攘,一望无际。我们走过去一看,原来这里是一处露天的地摊市场。市场所占道路的一端,用体操平衡木式的长长的木制架子挡在那儿,阻止车辆进入。道路中间是人流通道,有七八米宽,两侧是整整齐齐的方形遮阳蓬,一个接着一个,每个都是二十平方米的正方形。这些遮阳蓬一样大小,一样的样式,但是有不一样的颜色,花花绿绿的,十分好看。遮阳蓬的四个角上用金属管子支着,靠行人的一侧是各式各样的货架或货柜,摆满了各种商品。

    来自不同国家的经营者,经营着不同的商品,有各种服装、鞋帽、工艺品,也有各种不同风味的食品,有的食品还是现场制作的。还有许多医疗服务的摊位,连用来推拿按摩的床和躺椅都有。我发现其中也有许多华人,大多数是中、青年人。我们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眼花缭乱,走了近二十分钟,仍然看不到尽头,我们决定原路返回。因为这是一次计划外的参观,不能占用更多的时间。这种露天叫卖的市场,很像十几年前大连的天津街的自由市场,不过现在大多数已退路进厅了。在大都市的纽约有这样的市场,也是一种独特的景象。

    在我们后来走过的美国十几个大城市中,再也没有见到这样的市场。当时我特意数了一下,中国面孔的经营者大概有四分之一左右,比例很大。我问了其中一位,怎么参与这种市场经营。他告诉我,这种市场只有周末才有,来这里经营,只要每天交40美元的费用。这里买卖兴旺、人流拥挤的原因是物美价廉,并且在此购物都是现金交易,不用上税。我们离开露天市场,回到地铁车站,奔向计划中的第一个目标――中央公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奥斯汀荣誉市民的美国生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