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 正文 第五百九十三章 需要补给

正文 第五百九十三章 需要补给

目录: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 作者:乌龟大神| 类别:历史军事

    但赢丹却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认为我军能得到补给。”

    王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若安息有意驻守姑师,则必会攻我援军断我补给!”

    这很明显,安息人不傻如果说之前安息没想到秦军会走南线避开其进攻,如今楼兰一失,他们就知道秦军的补给线在南面了。

    安息要是没有驻守姑师的打算还好,若是要驻守姑师就必然会设法打击秦军补给线以削弱其战斗力。

    事实也是如此,奥斯维德的第一步,就是组织起一支骆队和马队深入沙漠。

    这个建议遭到部下的反对,原因是骑兵深入沙漠代价太大,习惯于草原作战的安息骑兵或许不适应。

    草原与沙漠是两回事……在草原可以随处放养,战马一休息就可以吃草,基本没有补给之忧。但沙漠却时时刻刻都要考虑饮水和草料的问题。

    奥斯维德则是这样对部下说的,“我骑兵向来以机动作战见长,自是不应死守姑师。”

    “否则若让秦军顺利获得援军和补给,姑师失守便只是时间问题。”

    奥斯维德说的没错秦军并非兵力不足,若加上印度五万骑军的话,秦军也有十万之数。

    秦军的问题在于沙州与楼兰之间隔了一千五百里的沙漠很难跨越,这也是秦军的弱点。

    若安息不利用这个弱点并加以打击,那么秦军在楼兰的实力并会一点点的加强,最终安息就不得不退回草原。

    所以,要么不打,要打就必须深入沙漠断其补给,就算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被奥斯维德这么一分析,部下就无话可说了。

    于是安息马上组织起一支万人队,它们搜罗了大批的骆驼带上补给并抓了熟悉地形的姑师人为向导,千里南下攻击秦军补给线。

    安息此着的确有损失,但同时也能造成秦军的损失,且秦军的损失很可能会大得多。

    此时赢丹等人虽说还没得到消息,但安息这一步却不难猜到。

    李信闻言不由大惊,“既是如此,我等应即刻前往接应!”

    王贲却反问了一声:“如何接应?茫茫沙漠四处是沙山,我等甚至连补给身在何处都不知道若贸然出兵,不只找不到援兵自身还可能陷入重围。”

    王贲说的没错这方面沙漠与草原有些相似,甚至可以说比草原有过之无不及因为草原地势较平坦,目力能及之处还有可能发现远处的补给队。

    但“库姆塔格”沙漠主要以沙山为主,这样的地形有时目标就在对面都无法发现,想去“接应”又谈何容易。

    这一来众人就没了主意没有补给和援兵,那岂非要以一万之数对阵安息近十万大军?

    若有足够的火药和“天女散花弹”或许还有一战之力,毕竟火炮这东西在这时代太吓人了些,尤其是那威力非比寻常的“天女散花弹”。

    但现在秦军却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赢丹看着李信所制的安息兵力布署图,“安息兵力为何如此分散这般布设岂非让我等各个击破?”

    王贲回答:“安息如此布设,怕只是为了养马而非驻守。”

    李信点了点头“将军所言正是。”

    “安息驻守之处实为姑师。”

    “然姑师城空间及水草有限,安息不得不将大军分散到城外。”

    听到这赢丹就“哦”了一声。

    这应该说是西域的特色。

    西域大多地区气候干燥降水较少,于是有水的地方是绿洲,之外便是不适合生存的荒漠。

    时日一长,人们聚绿洲而活自然形成了绿洲农业。

    而有绿洲的地方,人们就会为其命名。

    这些绿洲通常面积不大,比如楼兰就是个只能容纳万余人的绿洲,甚至水源还在枯竭。

    姑师城想必也是个绿洲。

    若以姑师百姓有两万多人计,那么姑师城该可容纳三万人左右……这恰好是安息在姑师的驻兵数。

    于是,安息人马一多,就只能分散到城外的小绿洲生存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因为若秦军进攻姑师的话,这些分散在外的安息就可以自成一军在城外骚扰秦军甚至将秦军包围。

    赢丹心下一动,问李信:“城外绿洲哪块最大?”

    李信指着距姑师最远的一个点:“正是交河此处乃两河交汇之处,是以名为交河。”赢丹是在第五天才获知援军遭到安息阻击的。

    那是十余名印度骑兵赶到了楼兰,其中还有些人负了箭伤……印度与楼兰有商贸往来对地形较熟,星夜奔逃总算赶到了楼兰。

    他们交给赢丹的一封纸质书信纸这东西目前只有中原能产,且一旦写上文字之后就很难更改也无法重复使用,一看就知道是真是假。

    信是张辽写的。

    第二批增援及补给部队就是由张辽负责。

    信中写道:“我军距楼兰还有四百余里,安息有万余骑属下恳请殿下准许我军且战且走慢行至楼兰!”

    赢丹想也不想就同意了,并让印度骑军将讯息带回部队让张辽便宜行事赢丹明白张辽的意思。

    张辽这支军队并非主力,他们没有携带火炮,骆驼及马车上驮的除了食物、饮水就是弩箭,另外还有几车火炮用的药包和炮弹。

    在这情况下他们要生存下去并不困难,但速度就会较之前慢许多。

    就像张辽在信里说的一样,且战且走继续往楼兰方向前进。

    这也是步卒对阵骑兵的缺陷……因为没有骑兵的机动和快速,路上很容易被骑军拖住。

    赢丹没有派出援兵。

    因为他知道进攻姑师就是对张辽最好的增援。

    秦军在楼兰休整了七天出发。

    这次出发了更多的底气,原因是之前从安息手里缴获了一匹战马和羊群,这使秦军多了许多畜力和食物。

    若食物紧缺,把那些多出来的战马当食物也未尝不可。虽说有些可惜,但总比饿着肚子死在敌人手里要好。

    另外秦军又从安息及楼兰那补充了许多弩箭。

    安息和楼兰通常不用弩而是用弓。

    但弓箭的要求会比弩箭高得多……这是由安息、楼兰等对命中率要求较高决定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