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逢恩科学正送匾
目录:虞书| 作者:大虞太史令| 类别:历史军事
“嘿,这个就不是你一个妇道人家能够知道的。千里求官只为财,这要是为了一二两银子,还当什么官。”
张隆庆说到这里,对着曹氏说:“不过这些事情还是不要想了,我们福薄,有这点家产就足够了。”
曹氏心中却是另外有主意,她对张隆庆说:“自从我嫁给你来,你都没有带我去过姐夫家,这是为何?”
“姐夫乃是一个道学先生,不喜欢我这个商人。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何必要他人说破,若不是为了德官,我也不会攀这么亲。”
“呸,本来就是亲,说什么攀不攀的。”
张隆庆不在多言,而戈家这边,张氏对着戈文英说:“难得,老爷你竟然和隆庆走亲来了。”
“隆庆是一个忙人,他做生意,千里奔波也是不容易,这回到家中,求一个安静。我又何必去打扰,他招待我,你是知道的,我能吃的,他有不方便吃。”
“你说的也对,只是这亲戚时常不走,关系就散了。”
“看吧,日后若是有空,再说。隆庆和外父一样,都是忠厚的人,日后若是有事情,他自然也会帮忙的。”
张氏也不在多说什么,戈文英过了几天,亲自宴请了自己几个好友。
大家坐在内厅之中,戈文英对着张光说:“子夏兄,本来愚弟回来的之后就准备找你们这些好友聚聚,只是听说子夏兄前去刻书去了,于是一直等候子夏兄的归来。”
张光举起酒杯,自罚了一杯,对着戈文英说:“世杰,实在抱歉,那《文昌帝君阴骘》一块板子错漏了,我看了样品,只好连忙前去纠正,这个可不能马虎。”
“子夏,你倒是有心了。”孔至知道自己这个好友性子,于是也就将这件事情揭过,询问戈文英此次丰城之行如何?
戈文英将自己族人的诗集拿了出来,孔至先看了,然后赞叹说:“世杰阀阅著族,学有渊源,如今得读贵族之文,令人敬仰。”
戈文英说不敢,将这一次南行的见闻说了出来,尤其是小梁先生的讲学的事情说了。
“林文正公学问醇厚,我上次参加春闱之时,得观其文集,真是国朝第一大儒。”丁汪说到这里,感叹说:“可惜林文正公求仁太早,真是朝廷一大损失。”
丁汪感叹了一下,然后询问戈文英讲学的具体事情,众人听了之后,就连眼高于顶的程四可也是感叹小梁先生学问精深。
谈话之后,孔至回到家中,仆人递上一个拜帖,说是有客求见。
孔至打开拜帖,上面写着一个叫齐宙的人明日来拜访。
孔至不知道这个人,于是查了一下父辈留下的《年齿录》,这才知道这个人是自己父亲的门人。
孔至第二天自然在家中恭候,齐宙来了之后,双方寒暄了几句,到了厅堂之中。
齐宙告诉孔至,如今自己做了陇右府的学正,想到座师在西京城,于是前来拜访,不料恩师已经驾鹤云云。
孔至等他说完,开口说:“世兄高才捷足,已经宣力王家,不似愚弟这般寒酸。”
“世兄大器晚成,将来飞腾有日。”
双方恭维了一番,齐宙谈了一下自己宦海沉浮经历,而孔至也谈了一下这西京城的风土人情。
谈着谈着,齐宙询问西京人杰地灵,不知道那些是有德之人。
孔至自然说了自己的好友戈文英,说戈文英人品端正,素来被城中士绅敬重。
齐宙听了之后,默默记在心上,等到齐宙回到了府学,招来门斗,询问说:“这城中有一个戈老爷,你可知道?”
“知道知道,这个戈老爷可是让人忘不了,其他举人见新官到任了,莫不送礼,或是送钱,或是送宝,只有这位戈老爷子,只是送一张拜帖,前任学正自然不喜他了。”门斗以为齐宙也是如此,将这往事说了出来。
齐宙见门斗这么说,心中不喜门斗,让副学进来,两人坐下之后,齐宙询问说:“寅兄再次执教多年,这学中的学子,数哪个是文德皆优的。”
副学也是一个老油条,自然打了一个马虎眼说:“西京乃是一个大县,这非要说一个魁首,也没有准的。”
“那么品行端方呢?”
“他们都是守法的,而且城中诸侯这么多,他们也不敢胡作非为。”
齐宙见副学如此回答,只好直接询问说:“那么南平坊那个戈举人呢?”
“这人早就没有在府学了,不过我听说了,他这人乐善好施,这文庙四处有漏洞,还是他出钱修好的。说起来,我还准备给他立碑说这件事,但是他谢绝了,我如今准备送一块匾给他。”
齐宙听到这话,心中有了想法,这时候门斗再次开口说:“赏赐给张相公送了一块匾,结果他只给了两贯钱,连工人钱都不够,如今又要给戈举人送匾,这谢礼可要先说好了。”
齐宙觉得这门斗聒噪,对着门斗说:“放肆,本官谈话,哪有你插嘴的份,若是在言,先打二十小板。”
门斗顿时禁声,齐宙也不在多谈什么。
不一会儿,一个衙役跑来,告诉齐宙,明天五更,在城门外接诏。
齐宙也让副学回去,自己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三更时分,齐宙就醒了,前去城门外。
这城门外已经架起了大官棚,这是给大员们休息的地方,至于那些小官小吏,自己带着席子,铺在地上,三五一群,在那里谈天说地。
到了四更时分,有眼尖的看着到远方一根大旗慢慢走来,于是告诉大棚里面的官员:“喜诏已经到了。”
顿时官员出了大棚,然后等到诏令的到来。
这赉诏官到了之后下了官轿,将诏令放在彩楼上。
众位官员按照行次站好,在礼赞的引导下,对着彩楼上的圣旨三拜九叩。
行礼完毕,几个壮汉将彩楼抬起来,然后前面开始奏乐,后面官员依次跟在后面。
进了城门,这些官员走偏巷,抢先一步到龙亭侯着。等到赉诏官和圣旨进了龙亭,他们才跪在地上,又是三拜九叩,赉诏官宣读了圣旨。
这是喜诏,圣人有了子嗣,于是下了这一道喜诏,内容有赦免夏税的,有官员加官进爵,有开恩科贤良方正科,有罪人免罪的。
众人谢恩之后,赉诏官让人开始刊刻,送到各县城去。
齐宙也在其中,等到这刊刻好之后,他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他倒是没有管其他的,而是看了看恩科。
这一科圣人说的很清楚,凡是府县贤良方正之士,查实奏文,天官府以凭录用。
齐宙仔细看了这一条,和副学商量起来:“圣人这选的,是读书人,还是勋贵呢?”
副学对着齐宙说:“国朝察举向来以勋贵为主。”
齐宙想了想,对着副学说:“我在京城的时候,听闻圣人心意有变,常说无论寒贵,品行俱佳皆可录用。而且若是勋贵,岂不是和第二条冲突了。”
副学听了之后,对着齐宙说:“那么寅兄你认为应当如何?”
“西京城要报三个,我认为,两个勋贵,一个寒士。”
“此举甚是妥当,这勋贵倒是好找,只不过寒士……”
“那个戈文英如何?”
副学心想,这戈文英可不是什么寒士,虽然戈家不算勋族,也算是世家了,不过齐宙既然愿意,那么就只好随他了。
“不过这戈文英不是学中之人,我们举荐,怕有所不妥。”
“举荐乃是举荐贤良,而非是论亲,你先将那块匾送去。”
副学明白齐宙的打算,这匾是一个情意,戈文英收下了,日后当官了,也和他们有了关系。
副学说自己知道,下去就去找门斗来安排这件事,门斗巴不得有这一桩生意,连忙让副学写了四个字,接下来,门斗就拿着这一张纸到了戈家。
戈文英接见了他,对着他说:“你来是为了公事,你手里拿着什么字画。”
门斗将纸递给戈文英,戈文英一看,是一个匾额制式,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前不久你老不是修了文庙吗?我家副学老爷要送你这一块匾。”
“这可要不得,还是辞了吧。”
“戈老爷,这可辞不了,这匾已经刻好了,明日我就可以来讨一杯喜酒了。”
戈文英见门斗这么说,只好拿出三百文钱。
门斗自然不甘心,但是看着戈文英面有难色,心想若是这人坚持要辞去,那么自己连这三百文钱都赚不到了,于是连忙退了下去。
果然没有多久,这块匾就送来了,戈文英只好将这快匾给挂了起来,然后赏赐这些人,闹闹腾腾的一天。
在戈文英收下匾的次日,齐宙和副学就来拜访,戈文英连忙招待,等他们坐下之后,他看着自己身后挂着那块匾,对着他们说:“多蒙两位老先生抬爱,蓬闾生辉,只恐实不相衬,徒增惶恐。”
“弟莅任虽浅,年兄盛德懿行,早已洋溢口碑。兼彝之好,实所难已。”
顶点
张隆庆说到这里,对着曹氏说:“不过这些事情还是不要想了,我们福薄,有这点家产就足够了。”
曹氏心中却是另外有主意,她对张隆庆说:“自从我嫁给你来,你都没有带我去过姐夫家,这是为何?”
“姐夫乃是一个道学先生,不喜欢我这个商人。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何必要他人说破,若不是为了德官,我也不会攀这么亲。”
“呸,本来就是亲,说什么攀不攀的。”
张隆庆不在多言,而戈家这边,张氏对着戈文英说:“难得,老爷你竟然和隆庆走亲来了。”
“隆庆是一个忙人,他做生意,千里奔波也是不容易,这回到家中,求一个安静。我又何必去打扰,他招待我,你是知道的,我能吃的,他有不方便吃。”
“你说的也对,只是这亲戚时常不走,关系就散了。”
“看吧,日后若是有空,再说。隆庆和外父一样,都是忠厚的人,日后若是有事情,他自然也会帮忙的。”
张氏也不在多说什么,戈文英过了几天,亲自宴请了自己几个好友。
大家坐在内厅之中,戈文英对着张光说:“子夏兄,本来愚弟回来的之后就准备找你们这些好友聚聚,只是听说子夏兄前去刻书去了,于是一直等候子夏兄的归来。”
张光举起酒杯,自罚了一杯,对着戈文英说:“世杰,实在抱歉,那《文昌帝君阴骘》一块板子错漏了,我看了样品,只好连忙前去纠正,这个可不能马虎。”
“子夏,你倒是有心了。”孔至知道自己这个好友性子,于是也就将这件事情揭过,询问戈文英此次丰城之行如何?
戈文英将自己族人的诗集拿了出来,孔至先看了,然后赞叹说:“世杰阀阅著族,学有渊源,如今得读贵族之文,令人敬仰。”
戈文英说不敢,将这一次南行的见闻说了出来,尤其是小梁先生的讲学的事情说了。
“林文正公学问醇厚,我上次参加春闱之时,得观其文集,真是国朝第一大儒。”丁汪说到这里,感叹说:“可惜林文正公求仁太早,真是朝廷一大损失。”
丁汪感叹了一下,然后询问戈文英讲学的具体事情,众人听了之后,就连眼高于顶的程四可也是感叹小梁先生学问精深。
谈话之后,孔至回到家中,仆人递上一个拜帖,说是有客求见。
孔至打开拜帖,上面写着一个叫齐宙的人明日来拜访。
孔至不知道这个人,于是查了一下父辈留下的《年齿录》,这才知道这个人是自己父亲的门人。
孔至第二天自然在家中恭候,齐宙来了之后,双方寒暄了几句,到了厅堂之中。
齐宙告诉孔至,如今自己做了陇右府的学正,想到座师在西京城,于是前来拜访,不料恩师已经驾鹤云云。
孔至等他说完,开口说:“世兄高才捷足,已经宣力王家,不似愚弟这般寒酸。”
“世兄大器晚成,将来飞腾有日。”
双方恭维了一番,齐宙谈了一下自己宦海沉浮经历,而孔至也谈了一下这西京城的风土人情。
谈着谈着,齐宙询问西京人杰地灵,不知道那些是有德之人。
孔至自然说了自己的好友戈文英,说戈文英人品端正,素来被城中士绅敬重。
齐宙听了之后,默默记在心上,等到齐宙回到了府学,招来门斗,询问说:“这城中有一个戈老爷,你可知道?”
“知道知道,这个戈老爷可是让人忘不了,其他举人见新官到任了,莫不送礼,或是送钱,或是送宝,只有这位戈老爷子,只是送一张拜帖,前任学正自然不喜他了。”门斗以为齐宙也是如此,将这往事说了出来。
齐宙见门斗这么说,心中不喜门斗,让副学进来,两人坐下之后,齐宙询问说:“寅兄再次执教多年,这学中的学子,数哪个是文德皆优的。”
副学也是一个老油条,自然打了一个马虎眼说:“西京乃是一个大县,这非要说一个魁首,也没有准的。”
“那么品行端方呢?”
“他们都是守法的,而且城中诸侯这么多,他们也不敢胡作非为。”
齐宙见副学如此回答,只好直接询问说:“那么南平坊那个戈举人呢?”
“这人早就没有在府学了,不过我听说了,他这人乐善好施,这文庙四处有漏洞,还是他出钱修好的。说起来,我还准备给他立碑说这件事,但是他谢绝了,我如今准备送一块匾给他。”
齐宙听到这话,心中有了想法,这时候门斗再次开口说:“赏赐给张相公送了一块匾,结果他只给了两贯钱,连工人钱都不够,如今又要给戈举人送匾,这谢礼可要先说好了。”
齐宙觉得这门斗聒噪,对着门斗说:“放肆,本官谈话,哪有你插嘴的份,若是在言,先打二十小板。”
门斗顿时禁声,齐宙也不在多谈什么。
不一会儿,一个衙役跑来,告诉齐宙,明天五更,在城门外接诏。
齐宙也让副学回去,自己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三更时分,齐宙就醒了,前去城门外。
这城门外已经架起了大官棚,这是给大员们休息的地方,至于那些小官小吏,自己带着席子,铺在地上,三五一群,在那里谈天说地。
到了四更时分,有眼尖的看着到远方一根大旗慢慢走来,于是告诉大棚里面的官员:“喜诏已经到了。”
顿时官员出了大棚,然后等到诏令的到来。
这赉诏官到了之后下了官轿,将诏令放在彩楼上。
众位官员按照行次站好,在礼赞的引导下,对着彩楼上的圣旨三拜九叩。
行礼完毕,几个壮汉将彩楼抬起来,然后前面开始奏乐,后面官员依次跟在后面。
进了城门,这些官员走偏巷,抢先一步到龙亭侯着。等到赉诏官和圣旨进了龙亭,他们才跪在地上,又是三拜九叩,赉诏官宣读了圣旨。
这是喜诏,圣人有了子嗣,于是下了这一道喜诏,内容有赦免夏税的,有官员加官进爵,有开恩科贤良方正科,有罪人免罪的。
众人谢恩之后,赉诏官让人开始刊刻,送到各县城去。
齐宙也在其中,等到这刊刻好之后,他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他倒是没有管其他的,而是看了看恩科。
这一科圣人说的很清楚,凡是府县贤良方正之士,查实奏文,天官府以凭录用。
齐宙仔细看了这一条,和副学商量起来:“圣人这选的,是读书人,还是勋贵呢?”
副学对着齐宙说:“国朝察举向来以勋贵为主。”
齐宙想了想,对着副学说:“我在京城的时候,听闻圣人心意有变,常说无论寒贵,品行俱佳皆可录用。而且若是勋贵,岂不是和第二条冲突了。”
副学听了之后,对着齐宙说:“那么寅兄你认为应当如何?”
“西京城要报三个,我认为,两个勋贵,一个寒士。”
“此举甚是妥当,这勋贵倒是好找,只不过寒士……”
“那个戈文英如何?”
副学心想,这戈文英可不是什么寒士,虽然戈家不算勋族,也算是世家了,不过齐宙既然愿意,那么就只好随他了。
“不过这戈文英不是学中之人,我们举荐,怕有所不妥。”
“举荐乃是举荐贤良,而非是论亲,你先将那块匾送去。”
副学明白齐宙的打算,这匾是一个情意,戈文英收下了,日后当官了,也和他们有了关系。
副学说自己知道,下去就去找门斗来安排这件事,门斗巴不得有这一桩生意,连忙让副学写了四个字,接下来,门斗就拿着这一张纸到了戈家。
戈文英接见了他,对着他说:“你来是为了公事,你手里拿着什么字画。”
门斗将纸递给戈文英,戈文英一看,是一个匾额制式,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前不久你老不是修了文庙吗?我家副学老爷要送你这一块匾。”
“这可要不得,还是辞了吧。”
“戈老爷,这可辞不了,这匾已经刻好了,明日我就可以来讨一杯喜酒了。”
戈文英见门斗这么说,只好拿出三百文钱。
门斗自然不甘心,但是看着戈文英面有难色,心想若是这人坚持要辞去,那么自己连这三百文钱都赚不到了,于是连忙退了下去。
果然没有多久,这块匾就送来了,戈文英只好将这快匾给挂了起来,然后赏赐这些人,闹闹腾腾的一天。
在戈文英收下匾的次日,齐宙和副学就来拜访,戈文英连忙招待,等他们坐下之后,他看着自己身后挂着那块匾,对着他们说:“多蒙两位老先生抬爱,蓬闾生辉,只恐实不相衬,徒增惶恐。”
“弟莅任虽浅,年兄盛德懿行,早已洋溢口碑。兼彝之好,实所难已。”
顶点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虞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虞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