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混在皇宫当侍卫 正文卷 第213章 搅乱大辽

正文卷 第213章 搅乱大辽

目录:混在皇宫当侍卫| 作者:文墨金名| 类别:历史军事

    太监作为皇帝身边最为亲密的人,一旦他们到了军中,却被男性荷尔蒙爆发的军人们鄙视,他们残缺的身体,立刻会生出一种强大的怨念。

    既然太监们当了主将,又怎么可能和这些将军们合群呢?于是乎,太监立刻被站在了将军们的对立面。可是太监既然没有了将军的支持,但是他却有皇帝的支持,外加上他控制着全军的粮饷,也就间接控制了所有兵。

    作为当兵的人,自然是谁发军饷就听谁的。一开始当兵的或许会被将军们鼓动,可是一旦到了发军饷的日子,这些当兵的必然倒戈投向太监的麾下。

    这就造成了将军们权利被架空,太监得了兵的心,却没有指挥作战的本领。

    这一切的乱象,其实都是远在西宁的葛岩一手安排的。

    葛岩要的就是太监当主将的乱象。所以葛岩才派出了最强的数十名杀手,将大辽国各个剿匪大军的主将给咔擦了。

    葛岩办了这一招之后还不够,他还让人给那三十多股起义军,送去了白花花的银子还有最为关键的粮食。

    每一支起义军,都收到了一笔大钱,还有足够他们目前的军队数量,吃一个月的粮食。

    如此数量巨大的资源,一旦投入进去,就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崛起。

    之前的起义军,缺衣少食,现在有了钱和粮食,这些问题都有解决。

    最关键是,这些起义军,都缺乏兵器,可是葛岩的兵工工坊全面开动,最不缺的就是兵器。

    葛岩派人通过暗地里的运输,将大批的兵器,源源不断的送入这些起义军之中。

    大辽国的剿匪大军,不远千里,等他们到达了剿匪地点之后,却一和起义军接触,他们立刻意识到,这些匪兵,根本不是普通的匪兵。装备居然齐全,看起来也是吃得肚子饱饱,力气大得很。

    双方一番血战,官军只要人数不占优势,基本都是伤亡接近的。

    要知道大辽国架空了将军,靠着一些太监指挥,自然是战斗力大打折扣,最关键是大辽国的士兵,都是给皇帝卖命赚钱的人。可是这些匪兵,一旦被敌人剿匪成功,那就是抄家灭门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一点,所有的匪兵,没有人敢有半点懈怠,他们每一场战斗几乎都是拼命。现在有了粮食,吃饱了,正是发泄心中仇恨的时候。、

    这些匪兵,几乎每一个都有着血海深仇,他们恨大辽国朝廷,恨所有的官军。

    双方的出发点就不一样,官军顶多只出七分力,可是匪兵却是出了十二分的力气。

    双方战斗力的对决,最终才有了五五开的结局。

    正是因为这些情况,所以大辽国的剿匪大军,十天之后,居然没有任何的进展。

    葛岩远在西宁边境,却通过飞鸽传书,很快了解了这些讯息。

    他的嘴角露出了笑意,他很满意自己的运作,这样一来,整个大辽国几乎全部陷入到了战争的泥潭之中,根本无法翻身。

    此时的西宁边境上,葛岩和南院王丁峰,依然正在僵持这。只要没有更多的援军过来,此时葛岩的兵力和丁峰相当,可是葛岩有的是时间和粮草耗下去。丁峰却耗不下去。

    最后的结果只有一条,那就是丁峰要撤军。

    丁峰看着整个大辽国,到处都燃起了战火,他知道进攻西宁国已经无望了,顿时上书给了大辽国皇帝,让他取消进攻西宁的计划。

    如今到了这种局面,大辽国皇帝也只能咬着牙,点头同意了撤军。

    在皇帝的眼里,撤军只是暂时的,西宁这块肥肉,他早晚也要坑下来。

    可是如今的大辽国已经大厦将倾,皇帝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想进攻西宁的事情了。

    丁峰的大军犹如潮水一般褪去,葛岩并没有乘胜追击。其实葛岩完全有实力继续进攻,可是如今葛岩觉得还不是时候。

    大辽国虽然风雨飘摇,可是这个国家实在太巨大了。西宁国的实力,防御足够,可是如果要进攻,还是有些不够分量。

    此时距离夏收,还有接近两个月的时间。

    这次夏收,才是决定大辽国生死的关键一局。葛岩决定暂时隐忍,而降进攻的时间定在了夏收前后。

    葛岩的目标是资源,而不是攻下多少座城池。

    去农间地头收稻子,似乎比攻城要容易很多很多。

    葛岩的目标极为明确,也开始提早做着准备。

    葛岩旗下的几大势力,也在暗暗为这次夏收抢粮食,积聚着力量。

    葛岩并不知道,此时远在北方的蒙古和大琻,也在等着大辽国的夏收。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北方的游牧民族日子已经相当难过了。

    况且大琻和蒙古,还爆发了两三场大规模的战役,双方各有损伤,此时两国有了默契,已经休战。目前大辽国的夏收,就成了蒙古和大琻眼里的肥羊。

    大辽国境内的剿匪行动,依旧还在紧锣密鼓,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大辽国境内的粮食变得越来越紧缺,就连剿匪的军粮,都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让那些大辽国的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似乎听起来十分的荒唐。

    可这一切就是发生在大辽国朝廷。

    如今西宁没有粮食流入大辽国,大辽国已经失去了唯一的外援,粮食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葛岩通过黑市,不断的将粮食从西宁,输入到了大辽国,然后用每石足足一两二的天大高价出售。

    葛岩这边不停的赚这钱,西宁却是荷包越来越鼓。

    整个大辽国的剿匪,正是因为有葛岩不停的从中作梗,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变化。

    匪兵越来越强,官军似乎却越来越弱。

    无数吃不上饭的穷人,纷纷加入了起义军里面。他们有些人放弃了田间地头的收成,一心只想在富贵人家那里抢到眼下的救命粮。

    如果撑不到两个月之后,一切都是枉然,被饿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对于整个大辽国而言,眼前的这次夏收,简直就是整个国家的希望。

    他们也意识到了夏收粮食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于是乎派出大量的军队,守住了那些产量的大地方。

    只要有了这些地方,或许大辽国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混在皇宫当侍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混在皇宫当侍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