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我是奉先 大漠孤烟直 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君侧

大漠孤烟直 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君侧

目录:我是奉先| 作者:大连老黄| 类别:历史军事

    <htmlxmlns=

    <head>

    <title>我是奉先-第276章清君侧-历史军事-JIEQICMS</title>

    <meta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charset=gbk/>

    <metaname=keywordscontent=/>

    <metaname=descriptioncontent=/>

    <metaname=authorcontent=/>

    <metaname=copyrightcontent=/>

    <metaname=generatorcontent=/>

    <linkrel=stylesheethref=type=text/cssmedia=all/>

    </head>

    <bodybgcolor=#f6f6f6>

    CMS</a>-&amp;gt;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istyle=‘color:#4876FF‘>----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odules/article/></a>书库首页</a>-&amp;gt;我是奉先</a>

    上一页</a>|返回书目</a>|下一页</a>|target=_blank>加入书签</a>|target=_blank>推荐本书</a>|返回书页</a>

    第276章清君侧

    计议已定,兵贵神速,大家酒也不喝了。

    阿兰王子和昆布分别找来了自己最心腹的手下,将写好的密信分别送往各自的母亲,这世上恐怕只有自己的母亲才永远不会背叛自己,出卖自己。

    再说了,这些计划的实行和流言的传播还都要仰仗于他们两个的母族。

    两大家族的族长和长老们也都是老奸巨猾的人物,他们在收到密信之后,很快就看透了这个计划的本质,太恶毒了,可是也十分完美。

    既然是如此完美的计划,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极大,值得冒险去尝试一下,反正损害的也不是自己家族的利益。

    昆布的家族早已对现任的宰相看不顺眼了,处处被宰相打压,权势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而阿兰的母族更是离开康居国的权力中心多年,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个王妃和一个王子,更加不能错过如此良机。

    而且两大家族看的很明白,自己这一次可是有汉军这个强大的盟友呢!机会难得啊!

    很快,两大家族的族长以及王族之中与阿兰王子关系最近的几个长老,都悄悄的来到撒马尔罕城,与阿兰王子以及法正缔结了盟约。

    <istyle=‘color:#4876FF‘>---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istyle=‘color:#4876FF‘>-----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

    他们发誓效忠阿兰王子,愿意拼尽全力助其登上王位。

    阿兰王子自然也向他们许下了他们期盼已久的权势和丰厚的奖赏。

    王族的多数长老也和阿兰王子的观点一致,他们不希望混血的大王子登上王位,搞乱王室血统,更愿意帮助纯血统的阿兰王子成为国王,对现任国王宠爱大王子早就颇有微词。

    现在他们的同盟有了无比强大的汉军的全力支持,实际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很快,伪造好的大王子与大宛王,大王子与汉军统帅,大王子与北匈奴单于的往来书信,就被通过某种渠道,悄悄地送到了退守塔什干城的康居国王的手中。

    书信上还有大王子的私人印章,这当然是阿兰王子在大王子身边的卧底的功劳。

    紧接着,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就传遍了塔什干的大街小巷,传遍了康居国的锡尔河南北两岸所有的城镇。

    传言中,大王子被描述成了人渣、败类,叛徒、国家罪人,万死难辞其咎。

    而康居国军队最近的两场大败仗的源头也都被追溯到了大王子的身上,一口大锅背的是严严实实的。

    是他和匈奴人的勾结,先出卖了阿兰王子给汉人,又设计陷害了自己的父王,万幸都没有全部得逞。

    可是两场大败仗,葬送了康居军队数万将士的性命,制造了多少康居家庭的骨肉分离,生死两隔?

    而这些家庭的仇恨怒火都被这些流言成功地从汉军汉人身上转移到了大王子和匈奴人的身上,汉军善待俘虏的事迹也被大肆宣扬!

    所以这些军人遗孀和家属后来成为二王子阿兰的最早的支持者,也是根源在此。

    这些流言正好把一切事情都解释的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紧接着就是阿兰王子为了揭露真相,还康居一个朗朗乾坤,已经与主持正义,知错能改的大汉军队结成了同盟。

    阿兰王子在南方省举起了义旗,组建了靖难军,打出的旗号就是“清君侧”。

    阿兰王子真心佩服汉人能想出来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清君侧,多么理直气壮啊!

    当流言从塔什干传到撒马尔罕城和南方几个行省的时候,民众们群情激奋。

    特别是听说阿兰王子在面临汉军炸城的威胁时,愿意与撒马尔罕城共存亡,同生死,全城的百姓都疯狂了,沸腾了。

    他们对阿兰王子已经是顶礼膜拜了,已经不但但是作为他们的王子,未来的国王,更是当成了神来崇拜。

    要求参军的男女老少挤满了正在招兵买马的军营,只有这样的王子才值得人民托付嘛!

    而塔什干城中的康居国王,虽然不愿意相信大王子能干出这些悖逆的事情,可是一封封亲笔书信,还盖着私人印章,而且一切事情都能顺理成章的联系到一起。

    其实这一切事情里面有一部分还是真实存在的,比如大王子因为血缘的关系真的与匈奴人往来密切,匈奴人自然是支持有匈奴血统的大王子争夺王位的。

    康居国王并不相信匈奴人的败退是想要借刀杀人,可是却挡不

    <istyle=‘color:#4876FF‘>----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istyle=‘color:#4876FF‘>---这是华丽的分割--</i>

    住普通民众这样议论这样去想。

    他们不懂军事,不懂政治,他们只知道是匈奴人先逃跑了,然后坑害了康居的军队,所以匈奴人有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是康居国王败回塔什干城之后,大王子就躲回了自己的封地,不来朝见自己的父王。

    这让康居国王不得不起了疑心,此次大败,终于国王的军队损失惨重,重装步兵是全军覆没,长弓骑兵只剩下一万人。

    而随他退回塔什干的普通骑兵则大多数是忠于大王子的军队,难道这也是巧合吗?

    当他听说阿兰王子在撒马尔罕城起兵勤王,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之时,也满是苦笑。

    自己的儿子长大了,翅膀硬了,懂得借势逼宫了。

    这是清君侧吗?这恐怕是要清君吧?

    做为一个统治了康居二十多年的国王,隐秘的力量还是有一些的,下面的风吹草动,他还是都知道一些的。

    他当然知道王族的那些长老们都是支持老二的,他也知道两大家族的族长偷偷去了撒马尔罕城,几方势力缔结了盟约。

    而这些流言,这些往来密信,都是在这之后出现的,个中缘由,还不好理解吗?

    可是普通的国民不知道这些,他们听到的都是大王子如何如何不好,而二王子如何如何英勇忠诚!

    又有人适时地提出了血统论,许多国民以为他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民情汹汹!

    流言的威力之大,就连大王子的封地,都已经民心不稳。

    洞悉这一切的康居国王,深深了解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的水平,他不认为这些招数都是阿兰王子想出来的,看来还是汉军的将领在帮他谋划,汉人的智慧太可怕了。

    没想到舆论攻势如此奏效的阿兰王子,在得到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之后,对司马懿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上一页</a>返回目录</a>下一页</a>

    </body>

    </html>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是奉先》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是奉先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