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明鹿鼎记 天启四年春夏 【0265 有点gay里gay气的书院】

天启四年春夏 【0265 有点gay里gay气的书院】

目录:明鹿鼎记| 作者:轩樟| 类别:历史军事

    第二天,韦宝起了个大早,将昨天的乱七八糟的,不好的心态统统丢光,烟消云散。

    这也是韦宝最大的优点,不能说充满正能量,总归算是正能量远高于负能量的一个人,并不会被不好的事情太过影响。

    徐蕊和王秋雅听见韦宝起床的声音,急忙过来侍候他起床洗漱。

    “公子今天似乎很高兴啊?”徐蕊笑问道。

    韦宝呵呵一笑:“有吗?我今天要去就学,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韦宝指的东西,是读书用的东西,笔墨纸砚那些,还有必备的一些书籍。另外还得准备给老师的学费这个时候不叫学费,叫束脩。

    “都备齐了,也没有几样。”徐蕊乖巧的答道:“束脩和文房四宝,还有几本书,之前已经让人去书院问过廖夫子了。”

    韦宝点点头,知道廖夫子就是他之前借以用夺得书法大赛头名的名号,从吴世恩那里弄来四两纹银。当时吴世恩找来的‘托儿’就是山海关中教学出名的,大名鼎鼎的廖夫子。

    廖夫子出名,因为他的私塾是最大最出名的,而他本人也是辽西本地人当中,少有的有举人功名的人。

    只可惜廖夫子家境贫寒,全靠他本人白手起家,举人这档子功名,若是在富贵人家很不错,有极大机会进入官场。

    但是在寒门子弟来说,就不够用了。

    所以廖夫子大半生都将心血放在他的私塾,他的书院上面。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

    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

    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

    明初时,宋元留存的书院,多被改建为地方学校和社学。

    成化、弘治以后书院逐渐兴复。嘉靖十六年明世宗以书院倡邪学下令毁天下私创书院。

    十七年以书院耗费财物、影响官学教育再次禁毁书院。到嘉靖末年,内阁首辅徐阶提倡书院讲学,书院得以恢复。

    万历七年张居正掌权,在统一思想的名义下下令禁毁全国书院。其去世后,书院又开始盛行。

    魏忠贤下令拆毁天下书院,造成了“东林书院事件”。

    期间书院总数达到2000所左右,其中新创建的有1699所,出现了陈献章、王守仁等学派。

    明朝的书院分为两类:一种重授课、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同于官学;另一种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各学派在此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后者多为统治者所禁毁。

    廖夫子的书院便属于前者。

    “公子,是我去伴读,还是蕊儿去伴读?”王秋雅问道。这个问题她很关心。

    徐蕊闻言,粉脸一红,急忙道:“秋雅姐姐去吧,你陪公子,公子会更高兴些的。”

    其实徐蕊是因为她曾经是青楼的当红头牌,认识的人多,而且知道书院的公子哥们大都是青楼的常客,一定有人认识她。

    “哪里呀?蕊儿陪着公子,公子才更加高兴。”王秋雅羞红了粉脸道:“要不然,咱们都去给公子做伴读书童吧?只是不知道,这样女扮男装的,会不会不好,书院让咱们进去么?”

    “哪里会不让?很多公子哥都养男宠,男宠都可以,女子为什么不可以?比男宠总要好一些吧?”徐蕊笑道:“不要争执了,秋雅姐姐,就你陪公子去吧。”

    韦宝穿戴整齐,洗漱完毕,听着二女的话,清楚徐蕊的想法,知道徐蕊不想见过去认识的人,遂道:“你们谁陪着我,我都喜欢,既然蕊儿坚持,秋雅,你陪我去吧,好一个娇俏的小书童。”

    王秋雅听韦宝夸赞自己娇俏,喜滋滋的嫣然一笑,“公子才是俊俏书生,嘻嘻。”

    韦宝笑了笑,安慰般的握住了徐蕊的手,意思是过去的事情别再想了,他不在乎,会好好疼爱她。

    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在无声之中,徐蕊能够感受到韦公子对自己的情谊和心意,心里温暖喜悦,轻轻地点了点头。

    “喂,一大早上的,你们会不会太甜蜜了些?”王秋雅少有的打趣道,因为见韦宝今天的情绪似乎很好,所以她也敢开玩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韦宝和王秋雅、和徐蕊之间的相处愈发的融洽,加上关系定了下来,现在便真的犹如未婚夫妻一般了呢,而且还要加上朋友的关系,韦宝并不是一个有架子的人。这让徐蕊和王秋雅平时都觉得很舒服。

    相处的时候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韦宝笑着,也去握住了王秋雅的手,“秋雅姐,现在也会开玩笑了呀。”

    “我才没有开玩笑。”王秋雅呵呵一笑,“公子去就学,有把握么?别惹得夫子和同窗取笑。”

    “你对你相公这么没有信心?我的才学,考个童生总没有问题吧?”韦宝笑道。他嘴上说的硬气,其实心里也有点打鼓。

    “有信心的,公子一定能得到童生、秀才的功名,进而考取举人,进士,然后金榜题名!”王秋雅笑嘻嘻道。

    韦宝点了点头,他就爱听好听的话,遂问徐蕊:“你咋知道公子哥们都爱养男宠啊?”

    “听说的啊,不但读书人有这种风潮,朝中很多官员也是这样,有点银子就爱养男宠。”徐蕊答道:“大部分男宠,比女人生的都娇媚哩。”

    韦宝嗯了一声,知道她以前在青楼,什么方面的男人没有接触过啊?对这些事情自然是熟悉的。

    “公子,你可千万不能喜欢男人呀。”王秋雅有点担心道。

    韦宝噗嗤一笑,“怎么可能啊?我想到男人跟男人亲热,我早饭都吃不下去!”

    韦宝的话,也惹得徐蕊和王秋雅一起笑了,三个人一大清早的便好不开心。

    韦宝发现自己只要高兴,情绪好,自己身边的人便都会高兴,看样子,自己以后要学会控制情绪才是,这样,大家的日子便都开心了。

    吃罢早饭,韦宝带着王秋雅出门。

    林文彪照例带着大批保卫力量要随行。

    韦宝阻止道:“你带几个统计署的人暗中保护就行,我是去就学,又不是去打架,弄这么多人做什么?”

    “是,谨遵公子命令!”林文彪当即答道。他们在离开韦家庄之后,自动将总裁的称呼,又改回到公子的称呼,在外面叫总裁,感觉有些另类。而且,这也是韦宝要求的。

    韦宝带着王秋雅上了马车,表面上看,只有一名车夫和一个伴读美貌书童,其实还有十来个人暗中护卫。

    对于读书来说,这个保卫等级是足够用了。

    韦宝是一个谨慎的人,在哪里,都一定要带保镖,尤其是自己现在都这个身价了!在现代那是没有办法,而且,穷鬼一个,要保护什么?

    山海关虽然是一个军事重地,但是也是有点文化气息的。

    廖夫子的书院是本地最大的书院,就坐落在吴府那条街上。

    那里以前为道士活动地,曾建有道观,后面当地官府特批给廖夫子,用来营建书院的,这也得益于廖夫子本人拥有举人的功名,否则一般人,不会有这么大的好处。

    平白得到一座巨大的道观,这也是很大的一笔财富呀。

    廖夫子遂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书院就是在办学的基础上因袭增拓而诞生的。

    书院门口有刻石,在廖夫子的执掌下,书院的从学人数和院舍规模都有很大发展,有上百学生,遂成为永平府一带的最大的书院。

    上百人的私塾,这在大明南方屁都算不上,但是在大明北方,尤其是辽西这种世代以军事为主的地方,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数字了!

    廖夫子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了一批童生,秀才则寥寥无几。

    但是即便如此,廖夫子的名气依然在辽西很大。

    廖夫子的书院主体建筑,集中在山海关关城的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一座青山边上,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

    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现存建筑基本格局。

    明代书院学术仍以朱张之学为正宗。

    书院的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休息场所五大建筑格局。

    韦宝以前也经过过这里,主要是没有留心,今天目测了一下,廖夫子的书院主体建筑面积有近10000平方米,分为书院主体、附属文庙。规模可真大不小啊。

    不但有文化气息,还有点高大上的气息,第一次与廖夫子见面,韦宝便感觉廖夫子和一般的老学究很不一样,有点生意人的市侩气质,果然是很会经营。

    他又当老师又当校长的,要是搁在现代,肯定是一个成功的教育经营家。

    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

    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

    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

    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御书楼、校经堂、文庙等,包括供祀孔子、大专祠。

    园林和书院建筑群相得益彰。

    大门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建于十二级台阶之上,五间硬山,出三山屏墙,前立方形柱一对,白墙青瓦,置琉璃沟头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绘游龙戏太极,间杂卷草云纹,整体风格威仪大方。

    门额是空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魏忠贤宣布不准再弄书院这种形式的关系。

    门口也并没有专门的人站岗,守门啥的,显然可以随意进出,很开放的形态。

    韦宝和王秋雅往里面走,见到一个中年女人在打扫。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书院的核心部分。

    讲堂两旁有南北二斋,分别为教学斋,均为师生居舍,过去学生大量的活动时间就是在这里自修。

    王秋雅对于书院的学规很感兴趣:“公子,看一下学规再进去呀,等下别冲撞了学规,挨处罚。”

    韦宝呵呵一笑,跟着去看。

    书院的学规,最早源于朱熹的,廖夫子又提出“整、齐、严、肃”四字并撰诗,刻在碑上嵌于书院讲堂右壁。

    书院学规: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好些个字我都不认得。”王秋雅道:“跟着公子来听学,也可以学习学习。”

    韦宝点点头:“有这个思想准备就很好啊,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

    两个人正说话间,廖夫子出来了。

    “韦公子,您来了啊?”廖夫子满面热情。

    韦宝一汗,这似乎不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想见的场景吧?

    怎么感觉廖夫子跟个山海楼的孙掌柜一般去了啊?

    你开的是书院,又不是开办的酒楼,好吗?

    是不是应该严谨刻板一些,不苟言笑一些,才符合古时候夫子的形象吧?

    廖夫子还好一些,韦宝随眼望去,只见一帮学子,一个个脸刷的白白的,好些个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噗了粉?

    gay里gay气。...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鹿鼎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鹿鼎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