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栖凤台 正文卷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交待

正文卷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交待

目录:栖凤台| 作者:韩小瓦| 类别:都市言情

    一般家里的仆妇,除了家生子之外,外头买进来的人都是有卖身契的。而卖身契自然是在掌家的人手里掌管着。除非像夫人们身边的亲信,比如说陪嫁来的丫鬟和陪房,或者是娘家送过来的人,这些人的卖身契自然仍是在各自的主子手里。

    其实温氏这样问也不为过,毕竟如今府里管家的事她。不过昭瑜并不想把燕如的卖身契给她。不光如此,她甚至还想把自己屋里服侍的人的卖身契都拿到自己手里。当然目前来说不大可能,毕竟没有说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越过长辈自己掌管仆妇的卖身契的。这样说不过去。不过,既然燕如的卖身契已经在她的手里了,她并不打算交出去。

    昭瑜笑着对温氏道:“自然签的是死契。”

    温氏不妨昭瑜就回答了这一句,提也不提交出卖身契的事。她没有料到昭瑜会装傻,而她作为长辈,也不好张嘴就讨要燕如的卖身契。难不成她跟昭瑜说,你的丫鬟是由公中出月例银子的,所以得把卖身契交到公中收着。虽然道理是这样,可也不能就这么说啊。再说,她也没想到昭瑜回答的太过简单,让她想见缝插针的接个话都接不了。

    昭瑜好整以暇的端了茶杯喝茶,温氏不说话,她也不接茬。她就不信温氏好意思还张嘴讨要。果然,温氏很快就又扬起温和的笑,对昭瑜道:“那就好,我就怕你们小孩子不懂,随便就跟人签了个活契。虽说一样是使唤人,可是我们这样的人家,到底死契要好些。”

    “二婶娘说的是。”昭瑜还是一句话,半个字不肯多说。

    温氏笑了笑,转了话题:“你大姐姐眼看就要进东宫了,你这些日子多去陪她说说话吧。以后进了宫,姐妹们再想见面就难了。”说着叹了一声,眼底闪过一丝水光,“我以前总想着别把她嫁的太远,至于是不是富贵人家倒无所谓。只要离我近些,随时想见就能见着,知道她过的好不好也就行了。那料想如今倒是嫁的近了,可反而不容易见面了。呵,真是造化弄人!”

    昭瑜没想到温氏会突然在她面前吐露心声,再加上她说的合情合理,也让昭瑜颇为触动。昭瑜便点了点头道:“二婶娘放心,我一定多过去陪大姐姐说话。”顿了顿,又道,“二婶娘也不必太过伤怀。大姐姐可是要嫁给太子的,这满天下数一数,有几个姑娘有这样的福分!日后二姐姐再生个一儿半女,福气就更足了。”

    “话虽这么说,哎,你们小孩子家家的哪里懂得里面的事。”温氏长出了一口气,笑道,“你看我,跟你说这些做什么呢?你只管多去看看她罢了。宫里来的两个嬷嬷也着实厉害了些,你们多去看看,说不定也能让她多点时间歇歇。”

    原来是担心这个,那倒也是。守着那两个让人讨厌的老婆子,能舒坦了才怪。温氏起身告辞了,昭瑜一路送了出去。燕如小声在昭瑜身边道:“二夫人十分的和气,还给我了一个荷包,里头装了一两银子呢。”

    “赏你的你就拿着。”昭瑜看着温氏的背影。也许因为她和冯姨娘一样都是二房的人,她现在怎么也不能以平常心对待温氏。不管二房的人说什么做什么,昭瑜总是想要多琢磨琢磨。至于温氏到底是善是恶,也只能有待观望了。她回头对燕如道:“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表面上对你好的,心地不一定就也是好的。有些事,有些人,还是要多看看多想想才行。”

    燕如若有所思的道:“姑娘的意思,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刀子嘴豆腐心,和笑口蛇心吧。”

    “对。”昭瑜赞许的笑笑,“就是这个道理。”

    两人刚回了屋,燕来就进来说崔太医来了,说着掀起了帘子。穿着墨色直裰的干瘦老头儿掂着脚背着手走了进来,身后跟着背了药箱的初三。

    “您老怎么今天来了?”昭瑜笑着起身迎过去。

    崔太医摆摆手,一屁股坐在了小杌子上,摸着胡子道:“你爹一大早就跑去找我,让我过来给你把把脉。再说,我这不是想我徒弟了吗!”说着笑眯眯的看了看燕来。燕来也站在一边冲着崔太医笑:“我刚好看完那本医书,有些地方还得要问师父呢。”

    昭瑜乐了,挽起袖子伸了手出去:“早点诊完,你们不就多点时间教学嘛。”

    崔太医瞪了昭瑜一眼,回头一脸温和的对燕来道:“好徒儿,你先去给为师准备一壶好茶,再准备几碟子好点心,为师这儿快着呢。”燕来应声去了,剩下昭瑜一脸的黑线。至于嘛,对燕来那么好言好语的,对自己就吹胡子瞪眼。

    不过昭瑜也只敢在心里想想,打死也不敢说出来。上次那个苦的要命的崔氏祖传秘方她可不想再吃了,只一次她就学乖了。崔太医半闭着眼睛诊了一盏茶的功夫,抬起手道:“病算是好了。可还是有些虚,好好养着吧!”

    这也在昭瑜的预料之中,她刚说要喊燕来进来接师父,就见崔太医眯着眼盯着她瞧,只看得她头皮发麻。“您老还有什么事?”昭瑜硬着头皮问了一句,也不知道这老头子又在打着什么盘算。

    崔太医伸手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砸吧着嘴道:“我说丫头。你想去渔阳住着,我帮着你在你爹跟前套瞎话,你是不是也得让我得些好处?要不然我干嘛替你去担那些谎?你在家里养着不是一样?”

    果然。昭瑜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她笑眯眯的问崔太医:“那您就说吧,看上什么了?”

    崔太医很满意昭瑜的识相,慢条斯理的说:“我看着眼看就秋天了,再过不了多久就冬天了。去年我那件皮袄让薛凤池给烫了个洞,说是买一件赔给我,奈何那小子俸禄少,到现在也没存够钱。你说,我这冬天怎么过?我一把老骨头可禁不起冻,万一冻病了,那得要休养多久才行啊!”

    呃!还薛凤池,徒弟就徒弟呗,非得连名带姓的叫,整的跟外人似的。昭瑜知机的点头:“行,您老放心吧。别说皮袄,我保管让您老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保暖的,舒坦的!”反正到时候就让燕来去慢慢做给他,怎么说也是徒弟嘛,替师父做几件衣裳还是应该的。材料好说,她的小私库里有的是。

    “嗯!不错!”崔太医这才美滋滋的喊了一声初三,“走,跟我去找你燕来姐姐去。”初三背起药箱,乐呵呵的说:“吃点心吗?”

    “嘿!何止点心,想吃什么有什么!”崔太医大喇喇的拍了拍初三的肩膀,差点把初三拍趴下。初三都快哭了,怎么这老头儿的手劲比姚妈妈还大,以后不光是姚妈妈,连他也得躲着些。

    望月从外头进来,笑着对昭瑜道:“昨儿我让二门上的李婆子去了趟倚柳的娘家,原来倚柳早就有喜了,如今已经四个月了。”

    “真的,那可是件好事!”昭瑜真心为倚柳高兴,转瞬又想起了舒云。其实倚柳被撵出去,也是间接因为舒云的缘故。不过如今倒是好了,做了当家的奶奶,这算不算也是因祸得福啊。

    “她娘一听姑娘回来了,当时就跪下去朝着府里头磕了几个头,直说是姑娘好心,她家倚柳才有今天,还说要到庙里给姑娘供长生牌位呢!”望月笑得合不拢嘴。

    昭瑜本来乐呵呵的听着,这会儿已经给吓着了。她还活着呢,供什么长生牌位!虽说是好意,可是也有点太那个了。说笑了一会儿,昭瑜问望月:“你可打听出什么来?”

    望月知道昭瑜说的是关于冯姨娘的事,她摇摇头:“我去了两次,从小月嘴里也没套出什么来,想来她也不知道内情。我过去的时候倒也见着了冯姨娘,对我挺和气的,也看不出有什么心事。我也不敢多去,怕惹她多心。”

    昭瑜点点头,冯姨娘这边没有进展,只能以静制动了。

    过了两天,景和公主府来了个妈妈,指名是来拜见昭瑜的。温氏不敢私自做主,秉了太夫人之后,才让人带着来人去了茉园。昭瑜听望月说是景和公主府来的人,知道大概是孙冬元听说了自己回来的消息,想了想,便在暖阁里见了那位妈妈。

    姚妈妈原本觉得有些不妥,昭瑜笑道:“我与阿元原本就是当做朋友来往的,她也不是那些讲究俗理的人,这样只怕她还觉得亲近些,不必太过做作。”

    来人是一个微微有些胖的妈妈,看上去四十几岁上下,模样十分的白净,穿了一身松叶色花鸟纹的连肩褙子。她一进屋,便笑着蹲下去向昭瑜福了一礼道:“给姑娘请安,我是来替我们家姑娘送信的。”

    她笑得很爽朗,昭瑜看着也笑道:“你们姑娘知道我回来了?”

    “是,前几日就听说姑娘回来了,只是这几天****都往宫里去,也没得闲。如今得了空,就写了信让我送过来。”那妈妈笑着从怀里拿了一个樱色的信笺出来递给站在一边的望月。望月接过转身给了昭瑜,昭瑜打开一看,果然是孙冬元的笔迹。上头大概说了些最近很忙之类的话,末了说在家呆着没意思,明天想来找昭瑜玩。

    不是说忙吗,这还没意思?昭瑜笑着收了信,对那送信的妈妈道:“劳烦回去告诉你家姑娘,我成日也是无事的,最近不见也怪想她的,明天就在家等着她了。”说完让望月拿了荷包打赏,那送信的妈妈接过去捏了一把,便知道是个上等的封儿,喜滋滋的带着昭瑜的口信回去了。

    晚上昭瑜过去集玉堂陪太夫人吃饭,正撞见温氏,温氏笑着打探道:“今日来找瑜姐儿的是景和公主府的人吧,瑜姐儿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公主府的人啊?”温氏记得昭瑜以前是个挺安静的人,和别的府里的姑娘来往的不多,什么时候竟然还认识了皇亲国戚啊。

    昭瑜见太夫人也看着她,便笑道:“也是巧了。景和公主买下了渔阳羡林别院旁边的一间宅子,我也是在那儿才认识了孙家姑娘。我与她也算谈得来,所以有些来往。”

    太夫人点头笑道:“景和啊!她倒是不错的,比福裕强多了。那今天来人是为了什么事?”

    昭瑜有些好笑,福裕长公主在太夫人心里怕是永久性的不受待见了。她笑着道:“孙家姑娘说在家呆着没意思,想过来找我玩。我已经答应她了,她明天就来。”

    温氏一听轻声‘啊’了一下,有些埋怨昭瑜:“怎么不早说,我也好让人准备准备。”

    有什么可准备的,又不是来找她的。昭瑜心里这样想着,嘴上笑道:“不用那么麻烦,孙家姑娘也不是挑理的人,只管平常那样就行了。”

    温氏还想说什么,太夫人打断她道:“景和不像福裕那么多事,她家的姑娘应该也和她一样。你不用管,只管让昭瑜招待她就行了。做的太多,反而显得我们小家子气。”

    昭瑜很是赞同的点点头,温氏只得讷讷的应了,出了集玉堂就去了绮云轩。顾昭华刚吃完饭,正在两个嬷嬷的跟前练习坐姿。温氏陪着笑进了屋,从袖子里摸了两张银票塞过去笑道:“两位可容我跟华姐儿说几句话。”

    吕嬷嬷和洪嬷嬷对视了一眼,吕嬷嬷呲着牙笑道:“这有什么,二夫人尽管和大姑娘说话,我们姐妹也刚好回屋去喝杯茶润润嗓子。”

    温氏谢了又谢,将两人送到门外,眼瞅着魏紫送了两人回了屋,这才退回去拉了顾昭华的手来回看了几眼道:“我的儿,你可还受得住?”

    顾昭华长吐了一口气道:“娘来的正好,我也好歇歇。”

    温氏先是拉着手安抚了女儿一会儿,这才把自己的来意说了:“明天景和公主家的姑娘要过来找昭瑜,你也过去露露脸。到底是太子的表妹,以后你嫁过去便也是一家人,这会儿若是能和她熟些,对你也有好处。”

    顾昭华不由愣了愣,开口问道:“她怎么会来找四妹妹?四妹妹与她何时认识的?”

    温氏轻哼一声:“要不说呢!那丫头也真是有运气,不过去渔阳住了几日,愣是让她认识了孙家的姑娘。我瞧着关系还不错呢,要不然怎么会巴巴儿的上门找她玩儿。”

    顾昭华没说话,只是低下头去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温氏伸手摸了摸她的胳膊,低低的惊呼一声:“我的儿,怎么两天不见,你就又瘦了些。是不是吃的不好?”

    顾昭华笑着道:“那倒也不是,只是每天学规矩着实有些累,有些吃不下去罢了。”

    温氏咬牙切齿的低声咒骂:“都是那两个作死的婆子,不过就是宫里出来的罢了,竟然真把自己当个玩意儿了。呸!等到你嫁过去,做了她们的主子再好好收拾她们,如今只管忍着些吧。”

    顾昭华笑了笑,温声安慰温氏:“宫里的规矩本就多,她们如今压着我学也是为我好。总比日后规矩不到自己受罪的强。娘不必担心,我心里有数。”

    温氏颇为欣慰的看看女儿,拉着手笑道:“我自是知道你是个省心的,从小就没让娘操过心。”说着咬了咬牙道,“哼!等你嫁给了太子,再生个儿子,到时候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这些个奴才也得趴在地上,生死还不都是你一句话。”

    顾昭华也不打断她,由得她说着解气,等她说完了才道:“那两个嬷嬷不见得让我出去见孙家姑娘,景和公主对她们来说也不过就是个出嫁了的公主罢了。我看娘不如让三妹妹明天过去陪陪,也算是结个善缘。至于我能不能见着,倒也无所谓了。反正既然以后都是亲戚,早晚能见到的。再说,有她和四妹妹的关系在,想必也不会做什么为难我的事。当然,若是三妹妹也能和她有了来往,自然就更好了。”

    温氏听着落下泪来,点点头道:“行,就按你说的。回去我就好生交代馨姐儿,让她明天务必借这个机会与孙家姑娘交好。咱们也不求别的,只要日后在皇家亲眷中,能多一个和咱们熟识的人也是好的。”

    母女俩又说了会儿话,顾昭华便催温氏回去:“娘早些回去歇着吧,如今你管着中馈,每日事多也累。我这里没事,有事自然会让人去找你。”

    温氏只得又叮嘱了几句,这才带着丫鬟走了。顾昭华送到院门口,抬头朝茉园的方向看了看。温氏刚才说等她进了东宫就可以正经做主子了,其实顾昭华心里明白,这两个嬷嬷的刁难算什么,进了宫,她的难处才刚开始。如果连这两个嬷嬷的刁难她都受不住,以后她在宫里就别活了。说白了,这两个奴才是皇后派来的,她们如果背后没有皇后撑腰,哪里敢在她面前摆款儿!顾昭华微微翘了翘嘴角,既然命中注定她要进宫,那就谁也怪不得她了。</P>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栖凤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栖凤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