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八章 民间故事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八章 民间故事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八章民间故事

    【1】

    次日天不亮,李月娥就早早起床,给丈夫用电饼铛炕了一些菜盒子,又用保温瓶装了四瓶开水,又给丈夫带了一件上衣,她一边往电动汽车里放,一边交代丈夫,出远门的人呢?有句俗话说:冷不冷带衣裳,饥不饥带干粮。这吃的和喝的,可都是上山带的必备品,老头子你开车慢着点哦。张光明点了一下头,他给老婆挥挥手,就开着电动汽车走了。

    张光明开车来到郭教授家门口,让郭教授,还有秦春天和他的夫人上了车,四位良师益友一同前往太行山上,准备去采中草药,给张文君的大型养殖场里的牲畜,预防和治疗疾病。在路上,秦春天和夫人不好意思地看着张光明。秦春天说:“我们俩对中草药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这可怎么办呢?”

    张光明欲张口说时,郭教授抢先说,“不如等到了太行山上,让我来给你们细讲吧。有一年省农科院的领导,他让我到太行山上去做培育果树、红薯、谷子……种子的研究工作。我到了那里,正好遇见一位高中时的老同学,他是从北京来的中医专家,他在那里做实地考察和调研工作。夜晚,我们俩同住一屋,我就请教了那位著名的孙教授很多关于中草药的知识,才了解到了我们国家有数不胜数的中草药,对人体和禽畜的疾病治疗,以及预防都有显著疗效啊!”

    车里的仨人都说:“是吗?那太好了。”

    【2】

    这一路上,四人兴趣十足地聊着天。夫妻俩看到前面石刻的几个大字,流露出吃惊的表情惊呼道:啊,这座山就叫“云蒙山”呀!

    张光明他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一个又一个,“天下第一”的故事:我先给你们讲一将被称之为第一军校的云梦山的故事吧。“王婵老祖”说的就是在这里办军校的鬼谷先生。他名叫王诩,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军事家、谋略家。传说他“精通百科”,有“通天彻地”之才,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隐士。有史料记载:“鬼谷先生是朝歌人,他收徒五百多人,有几位想必你们也听说过叱咤疆场、纵横驰骋的风云人物——张仪、孙膑、庞涓、尉缭、苏秦、毛遂等等,都是智谋高深,能决胜千里的历史名人......”夫妻俩听得目瞪口呆。秦春天他满脸惊诧的表情说:原来这几位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外交官竟是在这里的云梦山上,是跟着名师鬼谷子先生学来的本领呀!之所以说名师出高徒嘛!就像咱三的老师是名师。秦春天看着郭教授说。郭教授他忙谦虚地说,我哪里敢和鬼谷先生比呀?比起他,我可是差之十万八千里呀!秦春天他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咱三人虽不能成为他们那样享誉全国叱咤风云的名师与高徒,但咱付出百倍的努力解决了百姓们的温饱问题,和农业机械制造问题也不错嘛!一句开玩笑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3】

    张光明他兴致勃勃地说:我说罢第一军校云梦山了,那我就不得不说,被世人称之为“第一忠臣”的比干了。《封神演义》这本书了你们夫妻俩看过吗?

    “没看过。”俩人同时说,“不过知道这个故事。”

    “那我就来给你们俩讲一讲《封神演义》这本书上的故事。”张光明他滔滔不绝地说,当年的牧野之战就发生在我们这一带呀。而且这其中鼎鼎大名的比干,他的忠骨也埋葬在卫辉这个县城里。当年比干看不惯纣王“荒淫无度,嗜杀成性”极其残暴的罪恶举动。更看不上殷纣王不顾人民的死活,而自己却过着荒诞不经的生活。有很多的当朝忠臣都愤怒之极,百姓更是怨声载道。但只因纣王暴虐成性,无人敢谏言。勇敢无畏的比干挺身而出,他为了国家命运,不顾自己的安危,携带众官与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冒死上朝劝谏。比干他情绪激昂,语重心长地对纣王说:“大王啊,你不该灭绝人性剖妇挖婴,砍腿验髓,筑酒池和那个妖女妲己过着荒淫无道的生活......”纣王把比干视如敝屣,不但不肯听忠言劝告,他反而把比干挖心残害致死。纣王将比干抛尸荒郊也不掩埋。比干对国家的赤胆忠心,老百姓无不为之感动和景仰。所以老百姓们赶忙扶比干上了一匹大马,大马疾步狂奔来到这个县城的东北角处,顿时狂风大作,飞沙掩尸。老百姓说是比干的忠心感天动地。所以呀比干就长眠于这个卫辉县城里了。这个县的人民为了纪念比干,就在他的坟茔那儿修建了一座庙,叫比干庙。三千多年庙里香火未断。最让人感动的事——比干的坟地四周生长的草无心,树无心。令世界人民感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神奇!仿佛是天地有灵共为纪念这位忠臣而生长的呀!”

    两位农业博士睁大眼睛诧异地问:“是真的吗?竟然有这种稀奇之事啊?那张老师您就快继续往下讲呗。”“是啊快往下讲呗。”颇显夫妻俩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张光明他兴趣盎然地继续说,相传:在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末期,姜子牙孜孜不倦地研究古今军事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他对这其中的演变关系了如指掌,他经过多年孜孜不倦地学习军事历史知识。所以姜子牙可谓是满腹经纶,被人们尊捧为有“经天纬地”之本领。姜子牙有着鸿鹄之志啊,他立志报国。当他知道纣王每日骄奢淫逸——“筑酒池,悬肉林,修鹿台,造丽宫”。姜子牙耳濡目染到这一切后,就愤然离开商,来到周(西周)渭水之滨净心垂钓。他深知姬昌“爱民如子,勤政为民”就决心投靠他。有一天西伯侯姬昌到此游猎,看到姜子牙正在专注地钓鱼,两人邂逅,只一面之缘成知己。于是两人就倾心交谈。姜子牙纵论天下之势,非常细致地讲了治国和兴国之策,姬昌对这位老人大有高山仰止之意,更是对此人的高才博学敬佩之极。就把姜子牙尊封为国师,让他辅弼掌管全国的政治,军事等。姜子牙后又帮助姬昌之子姬发武王伐纣,一举成功。还有一个可歌可泣英勇悲壮的民间故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