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五十章 筑梦坎坷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五十章 筑梦坎坷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五十章筑梦坎坷

    【1】

    张光明这些天特别忙,每天夜里来他家求教的村民络绎不绝。屋里,院子里挤满了人。

    张光明就对前来学习的村民说:“家里地方太窄小了,从明天开始都去学校报道吧。”张光明还请父亲和妹妹都来教大家雕刻和编制加工手艺。

    学习的人分成三组。

    第一组跟着张光明学习雕刻山水画技术。

    第二组都跟着张茂源学习编制技术。

    第三组都是女人们,跟着张光妍学习叶雕画技术。

    张光明给学员们讲雕刻方法。他比较详细地讲:雕刻有三种方法。一、深雕。这种雕刻讲究的是力度。深雕又分为深凹和浅凹。二、浮雕。这种雕刻讲究的是轻巧。三、烙雕。这种雕刻讲究的是烙铁的温度。张光明把每一种雕刻方法都不厌其烦地教给面前的村民们。

    张茂源他笑呵呵地给村民们讲要点。编制加工品可分为三种。一、农用品。这种编制品讲究的是结实。二、家庭生活用品。这种编制品讲究的是细发。三、工艺品。这种编制品讲究的是精美。这几种编制加工品讲究的都是样式新颖,因为平淡无奇是卖不出好价钱的。

    村里的大姑娘和小媳妇通通都来到张光妍的教室里,跟她学习叶雕画手艺。

    张光妍说:“叶雕画讲究的是逼真形象。”她一边雕刻,一边具体介绍着雕刻要点。

    大家认认真真地跟着张家人学了一段时间后,都能熟练雕刻出属于自己的雕刻加工品了。张光明和父亲还有妹妹没天夜晚在学校的教室里,各自毫无保留地把手艺教会了一拨又一拨村民。

    这样呢?牧野花村的村民们白天到生产队干农活,挣工分。夜里还可以各自在家里搞雕刻和编制加工品。这些产品由大队负责统一收购和销售。这样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就能挣个零花钱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

    【2】

    张光明这几天又在研究各种乐器了。比如,如何把葫芦加工成葫芦丝,把细竹杆加工成笛子,把枣木加工成琵琶琴。还有柳树、槐树等树木都用来加工多种乐器。

    张支书是个执着的人,只要是瞧准了的事,就坚决要干成。他四处寻找乐器老师,诚恳地向一位又一位老师虚心求教。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每一样呢?啥时候乐器老师说可以做了,他才会让村民赶紧把树木加工乐器。他亲自负责跑销售。可是他到各个乐队去推销时,人家一看是乡下土里土气的人拿来的乐器,无论是吹的,拉的,还是弹奏的,个个演奏出来的声音不够算好。于是,乐队的领导就拒绝购买了。他发愁的一天不思茶饭,夜晚吃饭时,二女儿看到这种情况,她为了逗父亲开心,就跳起了少数民族的舞蹈。张光明就很奇怪地问:“文慧,你跟谁学的这种舞?”

    “我是跟李中秋阿姨学的。”

    张光明就赶紧去郭教授家找到正在做零件的李中秋。他一问才知道,李中秋的母亲是专门研究音乐和舞蹈,还有乐器的专家。于是,张光明就让李中秋领着他,去省城找到她的母亲。王腊梅给他讲了很多很多关于乐器的知识。她还给张光明介绍了制造乐器的好多位资深专家。张光明把他们之前加工好的乐器,拿给乐器制造大师们看,多位大师都说,音色不够存正,声音不够悦耳。他们分别告诉张光明调整方法。就这样,张支书一样乐器接着一样乐器进行调整。从他家里不断传出乐器发出不同的音调,或高亢,或低沉,或抑扬顿挫……他每做好一种乐器,夜晚就会和村里的乐器队的成员们一起多次试音,整天陶醉其中,不亦乐乎。

    于是,牧野花村的村民们就更忙了,有做雕刻画的,有做编制加工的,有做乐器的。村里的成年人没有闲人,人人忙于靠手艺活挣钱。张光明看着心里高兴,就不由得哼唱起来。可就在这时,却有两位公社干部勒令停止这一切能挣钱的副业。

    【3】

    张光明在村庄的一举一动,公社领导都了解的一清二楚。李书记跟副书记邱卫民说:“张光明这次又想出利用竹子和树木制作多种乐器的方法,看来他是在加快脱贫的速度。这位张支书真不愧是“点子王”啊!”他忽然想起什么又说,“上一次,张光明被孙主任和贾秋收打了一顿。这件事我觉得很蹊跷。”

    “是啊,有一天,我跟同学邮递员刘夏河打招呼,他跟我说,孙主任的办公室大门锁着呢,你把这封信交给他吧。我一看不由得就说,诶?咋光有收信人的地址,却没有寄信人的地址呢?他回答,还不止这一封呢。按说这样的信是发不出去的,但是你看上面写着,“领导特准”这几个大字。李书记你说会是谁跟他秘密通信呢?”李书记他说,我知道,是张光明得罪了那个大学生外号叫“陈世美”的吴保国了。我敢肯定是他们三人搞的鬼。那以后咱们就要暗中保护他呀,密切去监视孙和贾的动向,绝对不能再让他俩伤害改革先锋张光明了。

    他俩正说着,孙主任和贾秋收俩人一脸不高兴的样子走了进来,孙主任他先说,我来跟你们汇报个重要事情,我已经命令张光明,让他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副业全部停止了。恁俩还不知道,张光明又想出了一个怪点子。他在村里又制造好多种乐器哩。你们要是不制止这种事情,那后果不堪设想啊!因为我担心其它的村庄也会效仿他那样做呀!

    贾秋收他紧接着说:你们两位领导可得及时严令禁止呀!

    李书记一拍桌子厉声训斥道:“动不动你就说,我下令什么什么了。我问你,这是谁给你这么大的权利?”孙主任和贾秋收一脸尴尬。“我问你们两几个问题,你们是让全县最贫困的牧野花村百姓们只等救济吗?或者是让那个村庄的老百姓都出去沿街乞讨吗?”他俩被李书记这么一问,立刻哑口无声了。李书记又语重心长地说,“同志们哪,我们身为上级干部,看到下级干部能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供自给,那就应该给与鼓励和支持才对,而不是处处使绊子。既然说到这件事上了,那我再问你们俩,谁给你们随便捆绑下级干部,并且进行殴打的权利了?你们俩也太嚣张了吧!我命令你们俩,下次公社召开村支书会议时,一定要当众给张光明道歉!你们俩各自去反省反省错误吧!这俩位公社干部本来是想告张光明一状的,结果反被李书记给批评了一顿。两人苦着脸灰溜溜的立刻走出了李书记的办公室。

    邱卫民他噗嗤一笑说,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呀!

    李书记赶紧给张光明打去电话,让他把各种副业恢复生产。

    【4】谁也没想到,牧野花村竟然会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成为全公社的农业产量最高,个人收入最多的村庄。

    于是,那些耻笑牧野花村的人们,纷纷跑到这个村里来“取经”。牧野花村的致富经,也带动了其他村庄靠勤劳的双手来致富。

    孙主任一看这种情况,他又坐不住了,就来到李书记跟前说:李书记你这次可不能置之不理呀!这样下去可不得了,点点火苗儿可以燎原呀!李书记反问道?难道这不比咱公社人民饿殍载道强吗?孙主任又一次语塞了,他说不出个理由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村民们在春天辛勤播种,经过精心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秋天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

    这些天,郭教授带领着三位徒弟安装一台粉碎秸秆的机器,以前,村民们都是用铡刀切碎,又费时,又费力。现在这一台粉碎机,一天粉碎的玉米秸秆,比人工十天粉碎的还要多。这样呢,也就鼓舞了师徒四人的继续奋斗的勇气。郭教授对徒弟们说:“要制造出一台大型的,比较先进的农用机器,那得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远水不能解近渴呀!但是呢?咱们可以量力而行,先做小型的,比较简单一点的农用机器。”三位徒弟都赞成老师说的话。

    贾秋收他这天慌慌张张地跑到孙主任跟前说,我看见张光明和那个……要我说,咱俩就把那几人抓起来,狠狠地打他们一顿。孙主任“啪叽”打了他一巴掌,然后他说,你傻呀?难道你忘了上次李书记说的话了?我看不如咱俩跟李书记这么这么说。

    于是,两人再次来到李书记跟前反映牧野花村的情况。贾秋收他说:那个被下放的郭爱民,他在暗中搞机械制造呢。我亲眼看加他和张支书,还有那两位知青在……这可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呀。孙主任也这么说。

    于是,三位公社干部来到牧野花村的实验基地的打麦场里。李书记一看就说:“张支书,看来他们俩反映的情况属实呀!”张光明抱着一捆玉米结杆正往粉碎机里塞呢,他就笑呵呵地跟李书记说:“李书记您先看看这高高的一大堆玉米秸秆,是这台机器一晌的时间粉碎的呀!”

    李书记仔细看了看就说:“就是挺多的嘛!可是,现在郭教授这个身份特殊,所以你看?”

    郭教授立刻说:“这台机器是张光明和两位知青设计并制造的,我是个帮工而已。”

    孙主任他看着郭教授说:你胡说。

    贾秋收他也立刻说:你堂堂的机械制造专家只是个帮工?谁信呢?

    张光明立马给李书记使了个眼色,李书记心领神会,就点点头,对两位来故意找茬的俩人说:“我信!”他随即又看着郭教授说,“那你这么说,我就无话可说了。那好吧,你们继续用这台机器粉碎吧。我看这台机器真不错!”李书记说罢就赶紧转身走了。

    孙主任和贾秋收极不情愿地跟着李书记也离开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