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四十一章 奇闻趣事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四十一章 奇闻趣事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四十一章奇闻趣事

    【1】

    第二天,上级干部们和知青们跟张支书在实验基地掰棉花杈子。李大力问:“你昨天傍晚说,秦队长的儿子,他老婆生了双胞胎儿子,没多少天就失踪了。咋回事呢?”一双双颇显好奇的眼神望着张支书。

    张光明他开始详详细细地讲秦淼淼失踪的故事:那年秦大雨的爹娘都得了不治之症的大病,老两口都住进了医院,把家里的积蓄全用上,还欠医院很多的医药费呢。家里的每个人不得不省吃俭用,每人每天只吃一顿饭,赵亚兰因为饥饿,哪来的奶水喂两个孩子呢?双胞胎儿子饿得哇哇直哭。赵亚兰她含泪对丈夫说,你看看俩孩子瘦得只剩两层皮了,你就是借钱也得去给孩子买奶粉呀,要不然会把俩孩子活活饿死的。可是屋漏又遭连阴雨,就在这时,秦大雨走进了家门,他对儿子说,医院连连下通知,亟等咱们交医药费,给你爷爷和奶奶治疗呢。

    于是,秦淼淼和父亲,每天到处去借钱,可是父子俩把认识的人家都借了个遍,还是差很多医药费,就别说买奶粉的钱了,秦大雨因此犯了愁,就吃不下饭了。

    秦淼淼一气之下,就想出逃港去挣大钱的办法。他一脸的泪水看着爱妻说,我要为咱俩儿子挣很多的钱,那就不用发愁买奶粉的钱了,也不用发愁给爷爷奶奶看病的钱了。当天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妻儿远走他乡,从那以后就杳无音信了。

    赵亚兰给大儿子起了个名字叫秦念淼,二儿子叫秦念旗。因为秦淼淼的小名叫红旗。她就是要让孩子永远记住自己的爹。

    秦大雨怀疑儿子在逃港偷渡时,有可能被水淹死了。她的妈妈怀疑他,很可能逃到了香港,学陈世美抛妻弃子,又找新欢了。

    六八年山东郯城发生的被称作是“旷世奇灾”的8.5级大地震的前一天,秦大雨他的老爹爹病逝了,他立刻带着病危的老娘,带着老婆和儿媳,还有两个小孙子回到了老家,就是俺这个村里。秦大雨没钱买棺材,就用一张草席卷裹父亲的尸体,挖墓坑把老父亲掩埋了。第二天,他准备回到山东去上班,没想到,老娘又死了,他又买了一张草席把老母亲掩埋在父亲旁边。

    秦大雨办完父母的丧事后,他就携家带口的,赶紧坐着火车回到了山东郯城。他想着,得赶紧去上班挣钱还欠债呀。当他来到郯城一看却傻眼了,谁也没想到就在他离开郯城的次日,就发生了大地震。他们在山东的那个家和厂子都成了一片废墟。家没了,厂子也没了,于是秦大雨就想:是我爹娘的离世,救了俺全家老小的性命呀!秦大雨就带着一家老小又返回到俺村里,但是一家人并没回家。

    听故事的人们都充满好奇地问:那他一家人去哪儿了?

    就在他爹娘的坟地跟前搭建了个简易棚子,全家人为两位逝去的老人守孝了三年的时间呀!村民们都非常感动,纷纷拿出各自家里的米面赠送给孝顺的秦大雨一家人。赵亚兰就把小米熬成粥,用粥里面的米汤喂养两个孩子。俩孩子聪明伶俐很可爱,一年年长大了,后来也上小学了。可是却被调皮捣蛋的同班同学,起了个大悟空和小悟空的外号。

    张光明讲到这儿时,大伙都带着迫不及待的语气问:“怎么讲?”

    “就是说,像孙悟空那样是从石头缝里蹦出的俩孩子呀!”大家觉得又可笑又可悲。

    “因为这句话,影响了俩孩子的正常生活。他俩就变得孤僻,个个像个哑巴一样不愿和任何人说话。这件事深深刺痛了秦大雨一家人。于是呢?赵亚兰她就去娘家借钱,立下誓言说,不找到孩子的爹绝不回村!秦大雨看在眼里愁在心上,独生儿子失踪了,儿媳再带着两个孙子去找不知去向的儿子,这一个家不就散了吗?他就去劝儿媳妇留下来,继续耐心等待。可是儿媳决心已定,她带着俩儿子毅然决然地走了。她四处打听丈夫的下落,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一丁点消息。每日秦队长夫妇俩用泪洗面。不过还好,隔个十天半月,儿媳妇赵亚兰就给老两口写封信,报报平安,说说寻找的情况。”大伙听张支书讲完这个有趣的故事后,都为秦大雨一家的遭遇深表同情。

    张光明又语重心长地说:“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繁荣富强,那要是日子过富裕了,有谁还想逃港背井离乡呢?”大家都重重地点点头,以表赞同他说的话。

    【2】

    马晓梅对张支书说:“诶,我听王梅花大姐说。你写了不少小人书和诗集,恁家还有许多雕刻画哩,我想去恁家去看看,也不知您允许不允许呀?”

    其他人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也想去。你看?”

    张光明很爽快地笑着说:“谁来欢迎谁!”

    张光明要给客人们准备饭菜了。他的胳膊上挎着个篮子,在村外的荒地里薅来三样野菜,米米蒿,枸杞叶,马齿苋。回到家又薅了家院子里种的莴苣,菠菜,生菜。

    张光明把篮子里的野菜摘掉黄叶和老叶,又洗净切好后,交给老婆手里说:“我去烧水,你来焯几个菜,他们城里来的人们会喜欢吃这几种清爽可口的菜。”

    张光明把玉米面从葫芦瓢里倒入盆中,又舀了点水倒入盆里,再用勺子搅成糊糊,然后用勺子一面搅动,一面往锅里倒面糊。锅里金灿灿的玉米面,在汹涌澎湃的沸水之中,上下热闹地翻腾着,只用了十来分钟的时间,一锅香喷喷的玉米粥就熬好了。

    李月娥腌好野菜和青菜。什么蒜泥马齿苋、菠菜粉条、莴苣调洋葱丝......她一共做了六个菜。

    张光明把老婆调好的各样菜一一装盘。李月娥又拿了个白萝卜和红萝卜洗净做成花朵,还洗了一些香菜叶摆在盘底四周成为花型,又从樱桃树上载了几把樱桃当作菜盘的点缀。支书他夸奖着说,诶你这一弄就是不一样,有点像大酒店里的高档菜样了。老婆她自豪地摇摇脑袋,眉眼一挑说:嘿嘿你不看是谁做的!咱牧野花村给我起了个李大厨队长的绰号,你以为是平白无故给起的吗?丈夫他开玩笑地说,哟哟看把你能的!呵呵......

    【3】

    上级干部们和知青们先后走进了张支书的家门,张光明一家人面带微笑说着:“请座下说话!”一家人忙不迭地又是端茶,又是去院子里摘樱桃。客人们一瞧见客厅里,布置的十分雅致美观,漂亮又干净。屋门对面是一个做工精美的雕花方桌,方桌子后面是一个雕画长条几。旁边摆着做工精丽的雕花圆桌和圆凳。左面墙上挂着一个个带雕花的好几个雕刻画。有叶雕画、葫芦雕画、竹雕画。右面有一个很大的雕花书柜,柜子里整齐地的摆放着一排排大大小小的书本。他们来到跟前一看,有小孩爱看的小画册,有大人爱看的诗集,气象学书籍……大伙立刻对张光明的客厅设计大加赞赏,还对张支书这么多才多艺称赞了一番。

    张光明笑着说:“要说这挂着雕刻画呀,再给你们讲讲我老爷爷的故事。”客人们亟等他往下讲。“我的老爷爷生活在清朝,他给一个大户人家当佣人,每天起早贪黑负责打扫家里家外的卫生。有一次他给大财主家抹那个挂在墙上的中堂匾,可是他用力过猛就把匾画给摔了下来。大财主就恶狠狠地说:“这幅匾画是我家祖传好几代的传家宝,你看这雕刻精美的匾框让你给摔毁了,你必须照原样赔给我,要不然,你就用一年的工钱来抵消!”

    可把我老爷爷给难为住了,他哪里会雕刻这样做工精致的木雕花呀?为此,我老爷爷就废寝忘食的苦心专研木雕工艺。一刀一刀地雕刻着,初学时,手指天天被刻刀划破,弄得他的手指血肉模糊。但是他紧咬牙坚持雕刻。终于有一天,我老爷爷雕刻出了一个跟他摔坏的那个匾框一模一样,赔给了那个大财主。

    从那日以后,我老爷爷就离开财主家,回到家里,就又专心致志研究制作木工活,经过一段时间试做,就又学会了木匠活。后来,我老爷爷就在省成里开了一个木匠铺,专门做各各种各样雕工精致的家具。我家的这个手艺活一直传到我这里。

    客人们都很佩服张光明的手艺精湛。

    【4】

    他们夫妇俩刚把一样样饭菜端上了桌,客人们一看造型美丽,香味扑鼻的饭菜,就迫不及待地纷纷用筷子夹着野菜塞进嘴里,张口就嚼起来,都说很好吃呀!客人们还伸长胳膊,就去盘子里夹着青菜,塞到嘴里咯吱咯吱地响,有滋有味地吃着,却没有一人吃马齿苋。

    张光明他笑呵呵地说,这种马齿苋好吃,还有传奇故事哩!客人们都诧异了,不就是个野菜嘛,能有啥故事呢?

    张光明说:“相传,唐朝时期,宰相之女王宝钏爱上了穷小子薛平贵,被势利的爹赶出了家门。薛平贵参军打仗去了,一走十八载,王宝钏住在窑洞里艰难度日,窑洞四周长满了这种马齿苋,她就是吃着这种野草,填补饥肠辘辘的肚子,度过了十几年苦难日子。”大伙立刻大嘴大嘴吃起来。李大力他说,没想到野菜跟名人也能扯上关系呀!

    客人们都说,今天真是收获多多呀!听张支书讲了一个个有趣又富有传奇的故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