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三十八章 辞微旨远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三十八章 辞微旨远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三十八章辞微旨远

    【1】

    张光明这一夜晚,一踏入郭教授家客厅的屋门,就瞧又见郭教授在写诗呢。他每天夜晚吃过晚饭,先写日记,然后还会写一首诗。这是郭教授多年以来坚持的习惯。郭教授一看好朋友来了,就让座,倒水。他待客一贯如此。

    张光明先从桌子上拿了一个葫芦,又拿着刻刀说:“咱俩一边雕刻,一边聊吧。”郭教授也赶紧拿葫芦和刻刀,跟着张光明学雕刻山水葫芦画。

    “我被家人赶出的那一幕,又出现在脑海里浮现出来。而且这件事情,还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梦中。”教郭授说此话时,愁眉苦脸,显得苦痛不已。

    “哦,是啥事啊?”张光明期待了解。

    “家人都不让我踏入家门半步,就连幼小的儿女,也不让我进家门,接二连三地说,‘我们不要你这样的坏爸爸,出去、出去、快出去!”

    “哦?你的家人……”张光明说到这时,欲言又止,在脑子里想办法。我该用什么样的话语来劝说他,才能让他脱离苦海呢?

    张光明想了一下就说,你我都是酷爱诗文之人,我即兴诗一首来表达我的心声吧。他用十分郑重地语气拖着长音吟道:

    《春夜忧思》

    忆昔往事愁苦填胸间

    渴盼阖家团圆

    梦己承欢膝下喜地欢天

    会有一天实现夙愿

    郭教授说:“你说的对呀,无论我有什么样的烦心事,你总能帮我排遣掉。谢谢你呀光明弟!”

    教授微笑着说:“我和老乡们四十多年素昔并无往来,而我看到的却是家乡人民包容的胸襟和纯善至美的灵魂。为了家乡人民能够用上,我研究制造出的适用于耕种与管理的先进机器。我在挫折面前,要坚强地生活下去,决不能再困于昔日不幸!”

    张光明说:“我很理解你遭遇的不幸坎坷。话语投机千句少,人逢知己竞忘时。两人聊着不觉间,已到深夜。

    张光明一看桌子上的马蹄表忙说:“大哥明天再聊好吗?”

    “你看,我又耽误你的时间了。”郭教授不好意思地说。张光明他说,没事儿没事儿,我就爱和你聊些知心话。

    【2】

    一个星期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在忙碌中逝去。张光明每天穿梭于大池塘,雕刻厂,编制厂,以及田地之间。为了村庄的崛起,他不敢有半点懈怠,为了村庄的明天,他每天忙的席不暇暖,有时候边吃饭,边写一天的计划真是食不知味呀!

    这几天,张光明发现,他选出的种苗儿,喜气盈人地立在自己面前,他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他拿着钢笔记录着,今天是种苗生长的第几……

    郭教授给上过粪的种苗浇完水,他瞧见张光明挺高兴的样子,就问:“光明弟,你又在做记录呀?”

    张光明说:“不瞒你说,去年春季,我自从山东回到咱村里,想在全村的麦田里找出能够培育麦种苗、棉花种苗、春玉米……可是,我跑遍了各个地块也没找出多少好棵。诶呀,我一想到村民们求我,老支书再三交代我,让我为咱村培育粮食和棉花,以及其它农作物新品种。我这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呀!去年秋季,我每日都在各地块寻找玉米和棉花以及大豆、花生、芝麻等壮苗,来加以重点培育。今年春天我就能在麦田里寻找到健康粗壮的种苗了。可是要想培育出具有抗病、抗倒伏,抗虫害的新品种,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呀!”

    “看来咱俩的事业,要想如愿以偿,绝非像东坡诗人那样,一挥而就的事呀!”

    “是啊,我培育的哪一种粮食和棉花的新品种,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郭教授您要想制造出一台先进的农业机器,也一样需要费时费力的呀!”郭教授很赞成张光明说的话,就点点头。张光明又说,“无论想干出哪一番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前进大道上,就怕的就是,放弃这二字。如果遇到点困难就选择退缩,那啥事到半路都会夭折。所以说嘛,只有坚持,坚持,一直坚持,总有实现理想的那一天呀!”郭教授他又点了点头。

    郭教授说:“我每天夜里都在制造那些零部件,争取做到最精细,不,是精确,精确到毫米以内,《礼记.经解》中曰:‘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所以我要做出,最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耕种机器。”

    “我可期盼着你早点试验成功,那样的话,就能看到田里机器负责耕作忙,村民轻松操作笑声扬咯!”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吧,就制造出一台会管理,会犁耙地,会耩种,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农田里的先进机器。

    【3】

    这些天以来,四级领导和知青们跟着张支书到田间学农田管理技术。

    第一,张支书教学员们锄草。

    大伙一人拿着一个锄头跟着张支书学锄高粱地里的杂草。

    不断有人发出:“啊”、“呀”、“诶呦”惊呼声。

    学锄草的人都看张光明怎样除草。他说:“看我这样,握锄把,瞧准草,前腿弯,后腿直,弯腰使劲不留根。”大家都认真地模仿着张支书锄草的样子,一下不行,再来一下,没用多大会儿,就学会了锄草农活。

    第二,张光明要教这帮人给春玉米培土。

    每人拿了一把铁锹模仿着张支书铲土扣土动作。

    “这个培土的活儿很容易学呀!”李大力笑着说。

    “大家只要记住,铁锹铲满土,扣在苗根上,营养多丰富,棒子大又粗。”

    邱卫民说,“想不到,张支书把培土也能说个顺口溜呀!”县领导他说,诶?他就是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把农活来表述一番。以后咱们干农活,可就不会觉得累咯!大伙都笑了。

    第三,张支书要教大家消灭害虫。

    张光明对大伙说:“你们这次可要眼疾手快啊。”接着他又说了一个顺口溜,“瞅准害虫不留情,逮抓勇当护禾工。蚂狼砍刀地老虎,罪无可逭消灭净。”张光明开始教他们分辨害虫和益虫。

    可是那些城里人,都不知道张支书说的“蚂狼,砍刀,地老虎”是哪些害虫。

    邱卫民他笑着给大伙说:张支书说的“蚂狼”叫蝗虫,也叫蚂蚱;“砍刀”是螳螂;“地老虎”是切根虫。

    张光明他又说:蝗虫呢?之所以我们牧野花村人,给它取了“蚂狼”这个名字呢?是因为它最爱咬噬庄稼的叶子和花蕾;螳螂又为什么给它取了个“砍刀”这么厉害的名字呢?因为它专爱用强劲的镰刀腿捕捉害虫,将其咬噬;切根虫为啥又叫它“地老虎”呢?是因为它专爱咬噬禾苗的根部。无论庄稼长得多么粗壮,它只要咬断根部,那就一命呜呼了!张光明一边消灭害虫一边详细地讲解着。大家饶有兴趣地听着。

    知青们纷纷说:

    “张支书,你再给我们说说其它的虫子呗。”

    “你来看,这几只虫子叫什么?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张光明瞧了瞧,就说:“这种害虫的名字叫蝲蝲蛄,可是我们的村民都叫它“辣姑”。那为啥给它起了这么个名字呢?因为它专爱吃植物嫩嫩的茎杆。”

    “这里还有几条快如闪电的虫子是害虫吗?”

    张光明一看就说:“这种虫子叫蚰蜒。可是有好几种形状呢。蚰蜒喜食腐殖质。它还有个可爱的名字。”说到这儿时,他却戛然而止。知青们着急地让他往下说。“说起它的名字,可是个有趣的名字,而且咱们谁也离不了的东西。”大家更加期待了,齐刷刷地盯着他的脸。“一串钱”他的话把大伙都逗得乐开怀。

    张光明还教会领导们和知青们掰棉花杈子。他又说出一番话:“我们要时时观察棉花的生长,隔几天它就会长出杈子来。就如同是家长要监督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坏毛病,那我们就要见一个清除一个。”这帮人跟着张支书学着农业方面的管理技术,听他说的话,觉得意义深远。大家跟着他干活,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4】

    郭教授故意躲避和那些外来的领导还有知青们打交道。他总是带着个大沿草帽遮住脸。或扫马路,或喂牲口、或拉粪都不抬头,这帮人也就没有注意他。可是就这么巧,他正在扫村子的大马路时,这帮人正好迎面走来。忽然刮起了大风,把他的草帽给刮飞了,一下子一张儒雅非凡的脸膛暴露在这帮人面前。这帮人惊讶地发现,这个每天干着粗活的人,绝非等闲之辈。于是,领导们和知青们都用好奇眼神上下打量着这位清洁工。张光明手里拿着好几件破烂衣裳和好几个哨子,他为了掩护郭教授,急忙抖抖手中的好几件烂衣服和好几个哨子说:“你们看看我手中的这些东西,今天让它来当护稻使者。大伙都诧异了。“到了稻田边,我给你们讲讲它们如何守护稻田。”这帮人这才把目光集中到张支书的身上。

    当大伙来到稻田地边时,张光明先教大家做稻草人。再把一个个稻草人分别放到稻田里。然后他给每个草人穿上破烂衣服,又把一个个哨子放进草人口里。霎时,这些稻草人就像有了强大的功能——嘴里发出嘟嘟嘟……口哨声不绝于耳,手臂哗啦呼啦挥动着,两条腿上的裤子呼扇呼扇地飘动着。吓得那些稻田里的鸟儿呼愣愣飞逃了。

    张光明指着飞着鸟儿说:“稻草人人本领大,昼夜守稻持续忙。鸟儿谁敢来侵犯,保证吓破尔等胆。”大家都对稻草人佩服的不得了。张光明他又说,现在的农民筚路蓝缕,为了尽快解决衣食问题,而不辞劳苦地在庄稼地里耕田。所以我们应当学习农民朋友的明旦不寐,勤奋踏实的拉套马精神呀!”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