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二十五章 独具慧眼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二十五章 独具慧眼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二十五章独具慧眼

    【1】

    现在张光明的精神十足,又恢复了生龙活虎的模样。

    他要带领群众按照原先既定的计划行事——东抓副业,西抓粮食,南抓渔业和棉花,北抓蔬菜果瓜的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种植。

    这东边的窑洞里村民们,渐渐的都能熟练地做出竹雕画、葫芦雕画、枫叶和银杏叶的雕画等艺术品。张光明时时指导雕刻的村民如何做出精品。新支书对雕工们说:“有的雕画需要刻得深一点,而有的则需要浮雕,这样才会显得层次分明,让人看起来形象逼真,而且艺术感比较强,只有这样才能有销路呀!”牧野花村的雕刻匠人们在新支书的精心指导下,每个人都掌握了雕刻要领。编制加工品的村民们在张茂源的精心指导下,学徒们也都能娴熟地编制出精美的筐子、篓子、篮子以及桌椅板凳……这些呢?有的可以作为抗洪救灾的工具来使用,还有的可以作为家庭工具来使用。

    张支书把这些精妙绝伦的工艺品和实用品登报寻求销路,面市后广受人们的青睐。现在不光是部队来购买,还有一些大城市的百货大楼里也来牧野花村购买。牧野花村的干部群众们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这天,支书和村民们往村西面的地里拉来先前发酵好了的粪。支书和大伙一起拿着大叉哗啦哗啦撒,均匀地给地上平铺了一层黑黢黢的粪。支书心里想:这些粪会让秋季的庄稼长得很壮的哟。撒完粪,支书又指挥各个小队抓紧时间进行耕种。

    这一天,张光明带领着班子成员们,赶着两匹马拉着犁,到实验基地去犁地。他一只手扶着犁,另一只手挥着鞭又当起了“大把”。过了好大会儿,马儿好像是累极了,停下脚步喘着粗气,无论张光明怎么吆喝,这两匹马就是原地不动。张光明就让它们歇一下。他去上厕所时,抬头瞭望了一下空中悠悠白云飘,又向四周看过去,那碧绿的桃林之中莺歌燕舞,各地块的“大把”挥舞着马鞭,马儿牛儿低着头,撅着屁股,嘿嘿呼呼地使劲拉犁,这多像一幅秀丽的图画。他从厕所回来看着这两匹黑马说:“伙计们走嘞!”只听得“啪”地一声他甩了一鞭,就像放了一个炮。两匹马儿又伸着长脖子,脊梁上的毛树立起来,每一寸皮肤都绷得紧紧的,两条后腿使老劲儿向后蹬地,两条前腿挂劲儿扒地向前走。

    贵小宝他对张光明说:张支书你看这天,这鸟,这林,这马,这人,何不作一首诗呢?大家和张支书在一起劳动时,都习惯听张支书或吟诗、或赋词、或说顺口溜了。要是听不到他说些啥,就觉得干农活没了乐趣。张支书就大声说:“伙计听好咯:

    《夏耕》

    甩鞭一声吼,骏马拱地猛。

    犁铧翻地忙,恰似浪花涌。

    害虫逭逃生,地蚕皆惶恐。

    麻雀叨虫快,莺燕齐歌颂!

    大伙都喊道:“好!”

    孙有福笑呵呵地对张光明高声说:“兄弟你真是干活不离诗文呀!你总是把枯燥的农活,说的富有诗画般的耐人寻味哟!”他夺过支书的马鞭说,“让我来犁地,虽说你这大病痊愈了,但可不宜干重活呀!”他想让张支书休息一下,可他哪里肯停息一分钟啊?

    “孙主任你得把每寸土地都犁到,不能留硬地。”张支书说。

    孙有福啪地摔了一马鞭说,“好嘞,你放心吧!”

    张光明嘿嘿地笑了一声他说,“我还要去各地块检查检查,各小队犁地的情况,”他看到随着锋利的犁铧,翻过的土块,氤氤氲氲的,仿佛是圆形的一个个锅帽里冒着袅袅白烟;又仿佛是黑海里的朵朵浪花波澜壮阔呀!

    耙地的时候,支书每到一块地就交代“大把”说:“你一定得横竖耙,交叉耙,踅圈耙,耙得软乎没土疙瘩才行啊!”

    每位“大把”说着同样的话:“好嘞!”

    【2】

    春玉米呢?支书没有让它长熟,张支书有一天看见挑货郎人来到村里,游街串巷吆喝着卖江米球。他瞧见那人,每到一处,就一停。小孩子们就会蜂拥而至,竞相购买。张支书就深受启发。他想:“我何不把嫩玉米晒干,先用专用的小锅炉爆成玉米花,再用白砂糖熬成糖稀,把爆米花和糖稀还有蜂蜜蜂再加一点花生油搅拌成大饼,最后再倒入各种形状的的模具内,让它晾一会儿,那不就形成或圆形、或方形、或三角形……各种形状的玉米加工品了吗?那味道一定会相当的好吃呀。他就去队长张光彩商量此事。张光彩非常支持。张光明就去买来了一个专门爆米花的小锅炉,把本生产队的嫩玉米晒干。经过好几次实验后,做出来的玉米加工品味道相当的好吃,而且形状多样,很受小孩子们的欢迎。他还把爆米花,加工成了好几种酥脆可口的味道,有咸的,甜的,五香的......支书和社员们把各种口味,各种形状的爆米花,分别装在了一个个白净的布袋子里去,这些布袋子是李月娥给医院做工作服剩余的下脚料缝制成的。为了让其保温,张光明先装进了一个个有盖子的木桶里,木桶外有用塑料袋子裹严实。支书和张光彩,正要用马车拉到城里的菜市场里去试销看看效果咋样时,却被大队干部们拦住,不让他俩去。他们说,你们俩这样做,恐怕会被上头批评的。而且他们还说,不一定能卖得出去呀。

    张光明带着一副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就有担当地劝说道:“我不怕,你们都别怕,万一出什么事情由我一人担着。咱要想知道一个新方法中不中呢?那就让事实来证明。你们都别拦着,我和三哥拉一车先到县城的菜市场去卖卖试试看嘛!”大家见张支书态度很坚决,就很不情愿地让开路。张支书亲自和张光彩一起赶着牲口,拉着一车煮成了各种口味,热气腾腾的玉米棒子,到县城的菜市场上去推销。

    张光彩担心地说:“现在不让做小买卖咱俩可咋卖呀?”张支书带着几分神秘笑了笑,他并没有回答。

    大概过了将近半小时,他们来到了菜市场,张支书他带着个破旧的大草帽蒙脸,他手里提溜着一个带盖的小桶,走到来买菜的人群中。他对前来买菜的妇女们小声说:“我有一种小食品,想请您免费品尝可以吗?”

    她们都很好奇,纷纷兴奋地满脸笑容也压低声音说:“只要你不收钱,尝尝有啥不可的呢?”张光明立刻把事先用白纸包好的一小包,一小包的玉米加工品,分发给了她们。她们闻到了玉米的又香又甜的味道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纸包,看到了的一个个爆玉米花或小球,或小饼……她们立刻惊呆了,一下子就塞进嘴里了,吃起来满口都是香甜酥脆的味道。她们纷纷边吃边说,

    “嗯,好吃!好吃!”

    “真好吃呀!”

    她们这一品尝啊,纷纷高兴地说这么好吃呀!我买十个吧!没想到一下子就围过来好多的人,把这一车子的玉米加工品给抢光了。可是张支书和张队长谁也不舍得品尝一个呀。两人一起回到生产队,立刻把这些卖玉米加工品的钱分给了社员们,可把社员们高兴得热泪盈眶。

    这趟买卖让牧野花村人,看到了赚钱的契机。张支书指挥着各个生产队,纷纷把一车车的玉米加工品,都拉到县城的菜市场里去卖掉。

    紧接着,张支书又指挥各生产队,又把八成熟的春花生晒干了,也加工成了各种味道,各种形状的爆花生花球,爆花生花三角……拉到县城的菜市场就被人疯抢了。

    虽然今年的小麦大减产,但牧野花村用此种方法,比秋季卖成熟的玉米粒和花生粒,多赚两三倍的价钱。所以全村人无不欢欣鼓舞。

    南面的土地呢?张光明和社员们一起先撒粪,再犁靶,然后点种带芽的棉花种子。

    【3】

    大池塘里的那些水产动物呢?张支书和城里菜市场里的李玉琴经理,和她洽谈小鸭和小鹅,还有那些鱼、虾、甲鱼,……这些水产小动物的买卖生意。

    李经理立刻拒绝道:“你就等到长大了再拉来销售吧。因为现在还小是绝对卖不出去的,所以我们不能买。”说着她就要走。

    张光明赶紧对李经理说:“我听说您李经理做生意的眼光最敏锐独到了。”

    “张支书你别说恭维我的话了,没用的。”她用不屑的口气说,“我觉得你们村池塘里喂养的那些东西那么小,咋能卖得出去呢?你走吧走吧,别在我跟前哆嗦了。”她说话头也不抬就把张光明往外撵。

    “你们可以卖给家家户户去喂养啊!”李经理一脸疑惑地立即抬头看着他。“一是可以调剂穷苦人民的生活,二还可以让那些富户人家,作为观赏性的水生动物来喂养嘛!”李经理眨了眨眼,颇显认真地表情听张光明继续说,“虽说我们村里的那些鸭和鹅,还有那些水生动物还小,但是呢?无论是煎、炸、蒸、炒、煮着吃那多鲜嫩呀,而且是老少皆宜呀!您看?”李经理想了想就点头答应了。

    张光明赶紧回到村里,把这个好消息用大喇叭告诉了全体的村民们,可把大家高兴地不得了。大伙纷纷来到池塘跟儿,该逮的逮,该捞的捞。干部和群众们们把这些“娇宝贝儿们”分别装进一个个塑料桶里,套了一辆辆马车把个个塑料桶抬上了车。“大把们”分别赶着马车拉到城里的菜市场去卖了。

    北面的瓜类和蔬菜,也通通卖给了城里的菜市场里。

    张支书让村民得到了实惠。这让全村人看到了村支书做生意的眼光独到。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