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筑梦道路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十一章 因地制宜

正文《筑梦道路》之第二部《豪门忧悒事》 第十一章 因地制宜

目录:筑梦道路| 作者:z不倒| 类别:都市言情

    第十一章因地制宜

    【1】

    这天早上,张支书召开村委干部会议。在会议上他说:“今儿早上开会,我来说一说,咱村的农田,得按照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种植才行啊!”新支书看看大伙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自己,他指着自己画的一张图说:“你们都朝这儿看,大家来直抒己见,各自发表意见,看看我这样安排中不中?”村干部们都围过来,朝着新支书又一次画的绘图看过来,“那这东面的大部分土壤都是盐碱地,那就要改良土壤了,只有改良了以后,庄稼才能够大丰收啊!”大伙都知道新支书说的是个很专业的问题,改良土壤的这个重大任务,就只能交给这个农大毕业的新支书了。张光明很明白大家的意思就说,“这改良土壤的工作就交给我了,我会尽快研究出改良剂的。”大家一听这才放心了。

    “我们父子俩就在东面的窑洞里,教大家学习雕刻技术和编制技术吧。我把家里的原材料,都拉过去,先用那些当做大家学习的材料吧。等过一段时间,大家能够熟练掌握雕刻画和编制技术了,正好那些树已长大了。葫芦、竹子、枫树、银杏……那些葫芦和树上的叶子就能用来雕刻画了。那些柳条、荆条、竹子也能当编制加工品的原材料了。”张光明胸有成竹地又说,“另外呢?我在山东菏泽县人家就很大胆,用一个办公室和几块实验基地,让我们农大毕业的农技师,专门来搞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所以我通过几年时间的选种和培育,终于研究出了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菏泽县的农技委,就是靠研究出的农作物新品种起家的,现在人家有吃有穿。咱们不妨也学学人家的致富经。我就在咱村的实验基地,盖三间简易房子,也进行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研究工作如何?”他们都说中啊,就盼着你说这句话哩。

    张光明又指着图说,“大伙来看咱村西面,这里的土壤地势略微低一点,湿湿的最适合各种各样的粮食庄稼了。此外呢?这儿有一条宽宽的大河,紧挨着河这里都是沙土地,我看这儿最适合栽种红薯,花生,土豆,山药等地下结果实的植物了。老支书说得很对,我们还要继续开荒种粮,多样种植的方法,以改善咱村的贫困生活,你们讨论讨论,我这样安排中不中啊?”

    大伙都说:“中啊!好啊!”

    张光明又指着图上说:“南边,这里的渔业方面的管理技术就交给我了。”

    王梅花问:“可当下的政策就是不让咱们多养咋办?”

    新支书乐呵呵地说:“那咱就隔几小时,分别放进河里三只鸭,四只鹅呗。可以分批分次放进河里嘛。”他们几人你看我,我瞧你,都说这个法子好啊!新支书又指着河岸两边说,“咱们再看,挨着大池塘这里,可是一块块肥沃的田地,可是种棉花的好地儿呀!”大伙都同意,在南面种植棉花。

    张光明认真地继续说,“大伙再来看这张图的北面,这北面的地理位置好啊!你们想,在大路边交通有多方便......说到这儿呢?哦,我要强调一点的是,咱们家家户户,都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的那些瓜果蔬菜,就可以自供自给了。而在这儿种上多种果树和蔬菜瓜果,不就能卖到咱县城里去了吗?你们看看用此办法,不就又能为咱们村增加收入了吗?你们快说说中不中啊?”他们都说,中啊,几人还说,张支书不愧是搞科学种田的行家。

    张光明说,“那咱们吃穿就不用发愁了。”大家兴奋地笑着点点头。他们都说,那样真是太好了!支书他说了一句让大伙的心情顿时变得更加兴奋了,“以前呢?庄稼哪一样不是老天爷掌握着生死大权呢?以后呢?,打了水井可就不同咯!你们说是不是呀?”大伙一听都用劲儿地点头。

    大伙儿听了张支书把村庄的田地,按照方位,因地制宜的方式做了详细的讲解,都称赞张支书安排得非常周到细致。会议室又一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大伙的目光都看着支书那张装满智囊的脑袋。

    贵小宝开玩笑地说:“光明你的脑瓜子简直就是个聚宝盆呀!好点子一个接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呐!”

    张光明急忙说道:“大队长别恭维我了,咱们来说正事。这几项工作必须得搞成!必须的!”

    【2】

    这时,张支书一脸郑重的表情说:“咱村干部想按照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种植庄稼。这件事情可不算个小事情儿,我认为咱们得征求群众们的意见才行啊!”他说明原因,“我们以后不管做啥事儿,都要依靠群众,万事都不能离开村民们的支持。我们和群众的关系,如舟水之喻呀!这老百姓就是咱们的海呀!海阔任舟行吗!你们要记住,不是有句话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咱当村干部的人,一定要做有利于乡亲们的事儿,群众们就会积极地支持咱。反之,咱做有损于村民的利益的事呢?那村民们就会不顾一切地来和咱作对呀!”张支书又强调说,“所以呀,我们要做就做有利于村民的事儿。小问题呢?我们几人在村委内部解决就行,遇到大事儿,一定要让咱牧野花村的村民们来个群策群力,集思广议,我们一定要做到民主啊!我们可不能搞官僚主义那一套,凡是唯我独尊、以我为大,一切由村官说了算。你们都要记住哦,我们当村干部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村干部们纷纷点点头。张支书他又说:我们也要学古人——

    “愿为蜜官勤为使,莫妨花贼懒饕奴。”大家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忽然“哗、哗、哗”爆发出热烈得掌声。

    大队长贵小宝兴奋地说:“对,张支书说得对,我们做事就是要民主,万事就不能脱离群众的支持,群众们同意了,我们才能甩开膀子干起来呀!”

    “支书说的对,说的好啊!我们就应该学习蜜蜂那样的勤劳为民呀!”村主任孙有福也微笑着说。

    “是啊,咱张支书说得真正确啊!”李永进和王梅花几乎同时称赞说。

    高中毕业思想积极,干劲冲天的李冬至也忙说:“啊,新支书衷爱古诗文,甘愿像蜜蜂那样的勤政于村,奉献于村,决不做像蝴蝶那样就知强取,不愿付出,不去为村民做出奉献的人呐!”李冬至又转脸看着支书问,“我说的对吧?”

    “嗯!你理解的很透彻,就是这么个意思,以后咱带领群众苦干,争取一年一个样,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吧!”

    他们个个笑容灿烂,纷纷点点头说:“好啊!”

    新支书的话语好似一支强心剂,注射进每个人的肌肤,使得每个人颇感精神振奋。

    大伙都希望村庄采取新支书提出的因地制宜方法后,庄稼能够获得大丰收。

    【3】

    村干部和村民们,又在开垦的荒地上,种植了许多柳树和竹子,还有荆树。张支书和大队干部李冬至每天把上衣一脱,只穿个粗布黑背心,拿起洋镐当叽当叽掘树坑,栽树苗。累得他俩浑身冒汗,身上的衣服湿淋淋的。

    其他人,纷纷学着他俩,挂劲儿挖坑,用力植树。

    这一片长满杂乱荒草的盐碱性大的土地上,土壤疙瘩不平。一经勤劳的村干部和群众们开垦,变得干干净净,平平坦坦。之前的荒凉沉寂,种植了许多树苗以后,立马变得富有生机。“咱村外的荒地呢?还要继续垦荒,绝对不能再荒废了,咱们得好好利用起来,种庄稼不行,咱们可以种植其它的植物。可不能再多浪费土地资源了。”张支书一边植树,一边说。

    “那种些什么呢?”贵小宝问。

    “可以种植抗盐碱的果树呀!比如:石榴、无花果、葡萄……”

    “那还能种植啥中药材呢?”孙有福问。

    “那多了去了,比如,红花、牡丹、芍药……”支书看到王梅花想张口问,张支书就笑着说,“你是想问还能种啥蔬菜吧?”

    王梅花开玩笑地说:“张支书你真中啊!我还没说,你就知道我想说啥呀?”

    “咱们可是种植辣椒、韭菜、芫荽……”

    他们都说,看咱张支书不愧为农业专家,啥都懂啊!

    张光明嘿嘿笑了两声说:“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不知道这些会行吗?”

    村支书让大伙在荒地上种植这几种树,一是风景优美,二是增加编制加工品原材料的数量。因为要大办编织加工事业,所以就得扩大种植这几种树的面积才行啊。张支书看到大家先种植的那些树苗,还有鲜花苗儿,大部分活得稳稳的。可是他发现有个别的苗儿又有蔫死的,就赶紧去补栽了补栽。现在先栽种的和后来栽种的苗儿,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正茁壮地生长着。

    计划在前,实施在后。等到收获了庄稼,村庄就能按照新支书提出的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种植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筑梦道路》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筑梦道路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