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飞龙在天 第六百六十二章 谁料竟会遭背刺
目录:欺世盗国| 作者:司史| 类别:历史军事
李成璟进门后,依然是前段时间那般亲热恭敬的姿态,仔仔细细地介绍巴宁泰入城安排。
按照两府一贯态度,这次大军得胜夸耀武功,也尽量少让天子出面。
比如,代表朝廷在城外迎接的队伍以河南尹胡承约与同知枢密院事焦继勋为首,兵部尚书李穀、选阅司正孙汉雄为副。洛阳、河南两府官员,及在京六品以下官员不预要务者皆出城相迎。 等在洛阳宫应天门的是以陈佑为首的两府宰相并一干尚书卿们。
而天子则在乾元殿等待,他能见到的只有朝堂上的文武群臣。
天子好好的当个天子,治理天下自有群臣为之。
还没到一年,这个观点就得到了绝大部分官员的认可。
毕竟这符合“官僚”这个群体的利益。 尤其是这一年来皇权弱势,被在宰相们的斗法中被判罪免职的官员不少,但没有被判死刑的官员。
先帝在时,可是不时有人“坐某事诛”。
前后一对比,正常人都知道该选什么。
李成璟送上来的方案也一样,以突出两府宰相权威为重点。
不然,只是灭了区区一个定难军,根本犯不着如此兴师动众。 一切原因都在于,“取得如此功绩”的巴宁泰也不过是两府宰相之一,天下百官万民要好好听宰相们的话。
就其中一些细节做了调整,陈佑才算认可李成璟的安排:“就照此做吧,计划形成案牍,送到我这里来。”
“是!”
李成璟连忙答应一声。
按理说他这时候就该告退离开了,可他只是从椅子上站起来,脚步却没有动。 陈佑不免有些诧异:“明玉可是还有事?”
李成璟赔笑着微微躬身:“不瞒相公,下官听说相公编纂《英华录》急需各类典籍和博学之士,正好下官寻到了一些古籍善本,又有一二……”
他本想说人才的,不过突然反应过来不该这时候说,赶忙改口:“有一二向学之心,故而想劳动相公玉趾履及贫家,容下官向相公请益一二,事后也得将此古籍敬献英华殿,以成盛事。”
陈佑闻言一愣。
仔细打量一眼紧张期待的李成璟,陈佑心知肚明,应该是有什么事情相求。 只是,他成为首相后还没主动到谁家去过,第一次往别家做客,一定会被京中官员各种解读,容不得他不慎重。
故而,即便想要安抚李成璟,面对这番邀请,他也要拒绝:“明玉有心了。只是最近实在是忙于政务,恐怕短期内是没法过府相谈了。”
李成璟一听这话,立刻就急了,当下顾不得合适不合适,直接就道:“相公,这次卢将军也会赴宴!”
“卢将军?”
陈佑似是询问,但神情语气已经变得淡漠。
也不知道李成璟是没注意,还是不在乎,总之他还毫不犹豫地出声解释:“就是卢大国舅!”
“原来如此。”陈佑点头,脸上浮现淡淡地笑容,“既是如此,有劳明玉代某解释一番。”
这话出口,李成璟顿时冷静下来。
他看着陈佑,一股寒意沿着脊髓冲入脑袋。
无论他本意是什么,从他说出卢孟达的那一刻起,他的话就变成了威胁、胁迫。
好一会儿,李成璟回过神来,微微躬身,嘴唇颤抖着回道:“下官告退。”
陈佑坐在书厅中,脸上笑容消失。
一个主持部事的实权侍郎,不管怎样都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如非必要,他真的不想同这些人闹到离心离德。
可是这一次,容不得他退让一步。
只能希望,李成璟能够想清楚吧。
六月庚辰。
天还未亮,洛阳城内就热闹起来。
今天是朝廷讨逆大军得胜归来的日子!
普通民众也就看个热闹,可城内官吏,都要参与进这次夸耀武功的活动中来。
汪弘洋早早来到乾元殿。
今天,他们这些通事舍人要负责引导巴宁泰等有功之将入殿陛见。
理论上还该有中书舍人带着几名通事舍人郊迎的,不过他们需要宣读天子敕制,所以这次就被省略了。
刚进殿,就看到李昉在丹陛旁同几名令史说话。
汪弘洋扫视一圈殿内,乱糟糟的到处都是人。
其实这些人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四处转转看有没有不妥当的布置。
等仪式开始,他们当中的九成都不会出现在这乾元殿内。
待汪弘洋收回目光,李昉身边的令史已经散去,正在一个人整理桌上笔墨纸砚。
眼见现下无事,汪弘洋便走上前去招呼道:“李右史今日当值?”
李昉扭头见是汪弘洋,笑着回应:“原来是汪通事。今日是我最后一次记录起居了,便和同僚换了一下。”
汪弘洋了然,笑着拱手:“恭喜右史高升。”
李昉笑笑,转过话题:“巴相公今日要加开府仪同三司,这朝中局势,怕是又要生变。”
“总归要稳定。”汪弘洋说了一句,紧接着补充道:“江相公也要入京了,西府相公总算是人齐了。”
李昉明白汪弘洋这是要他宽心,当下不再谈这方面。
当初李昉得了瀛文懿王的引荐,瀛文懿王故去后,他没有立刻巴结陈佑,而是观察了陈佑后来的处事作风才搭上这层关系。
虽然这是一种谨慎的态度,但他短时间内没办法进入陈佑周围的核心圈,所以有些事情只能问汪弘洋等人。
两人正聊着,有令史来通传巴宁泰部已经到了城外。
算上来回禀报的时间这时候可能正在入城。
这个消息顿时叫乾元殿内乱成一团,但是乱中有序。
没过多久,殿内安静下来,无关人等退出,汪弘洋等一干官员立在各自位置静静等候。
片刻之后,又有消息传来:巴宁太等已经入城朝应天门来!
这时候,天子应该要升殿了。
然而,等了好一阵,天子仪驾仍未出现!
殿内诸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就在大家猜测不已时,一青衣宦官走进殿内,扫视一圈后宣布道:“官家仪驾已往应天门,着诸官人在此等候!”
怎么会这样?
这是汪弘洋的第一反应。
李成璟怎么敢!
汪弘洋面沉似炭。
按照两府一贯态度,这次大军得胜夸耀武功,也尽量少让天子出面。
比如,代表朝廷在城外迎接的队伍以河南尹胡承约与同知枢密院事焦继勋为首,兵部尚书李穀、选阅司正孙汉雄为副。洛阳、河南两府官员,及在京六品以下官员不预要务者皆出城相迎。 等在洛阳宫应天门的是以陈佑为首的两府宰相并一干尚书卿们。
而天子则在乾元殿等待,他能见到的只有朝堂上的文武群臣。
天子好好的当个天子,治理天下自有群臣为之。
还没到一年,这个观点就得到了绝大部分官员的认可。
毕竟这符合“官僚”这个群体的利益。 尤其是这一年来皇权弱势,被在宰相们的斗法中被判罪免职的官员不少,但没有被判死刑的官员。
先帝在时,可是不时有人“坐某事诛”。
前后一对比,正常人都知道该选什么。
李成璟送上来的方案也一样,以突出两府宰相权威为重点。
不然,只是灭了区区一个定难军,根本犯不着如此兴师动众。 一切原因都在于,“取得如此功绩”的巴宁泰也不过是两府宰相之一,天下百官万民要好好听宰相们的话。
就其中一些细节做了调整,陈佑才算认可李成璟的安排:“就照此做吧,计划形成案牍,送到我这里来。”
“是!”
李成璟连忙答应一声。
按理说他这时候就该告退离开了,可他只是从椅子上站起来,脚步却没有动。 陈佑不免有些诧异:“明玉可是还有事?”
李成璟赔笑着微微躬身:“不瞒相公,下官听说相公编纂《英华录》急需各类典籍和博学之士,正好下官寻到了一些古籍善本,又有一二……”
他本想说人才的,不过突然反应过来不该这时候说,赶忙改口:“有一二向学之心,故而想劳动相公玉趾履及贫家,容下官向相公请益一二,事后也得将此古籍敬献英华殿,以成盛事。”
陈佑闻言一愣。
仔细打量一眼紧张期待的李成璟,陈佑心知肚明,应该是有什么事情相求。 只是,他成为首相后还没主动到谁家去过,第一次往别家做客,一定会被京中官员各种解读,容不得他不慎重。
故而,即便想要安抚李成璟,面对这番邀请,他也要拒绝:“明玉有心了。只是最近实在是忙于政务,恐怕短期内是没法过府相谈了。”
李成璟一听这话,立刻就急了,当下顾不得合适不合适,直接就道:“相公,这次卢将军也会赴宴!”
“卢将军?”
陈佑似是询问,但神情语气已经变得淡漠。
也不知道李成璟是没注意,还是不在乎,总之他还毫不犹豫地出声解释:“就是卢大国舅!”
“原来如此。”陈佑点头,脸上浮现淡淡地笑容,“既是如此,有劳明玉代某解释一番。”
这话出口,李成璟顿时冷静下来。
他看着陈佑,一股寒意沿着脊髓冲入脑袋。
无论他本意是什么,从他说出卢孟达的那一刻起,他的话就变成了威胁、胁迫。
好一会儿,李成璟回过神来,微微躬身,嘴唇颤抖着回道:“下官告退。”
陈佑坐在书厅中,脸上笑容消失。
一个主持部事的实权侍郎,不管怎样都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如非必要,他真的不想同这些人闹到离心离德。
可是这一次,容不得他退让一步。
只能希望,李成璟能够想清楚吧。
六月庚辰。
天还未亮,洛阳城内就热闹起来。
今天是朝廷讨逆大军得胜归来的日子!
普通民众也就看个热闹,可城内官吏,都要参与进这次夸耀武功的活动中来。
汪弘洋早早来到乾元殿。
今天,他们这些通事舍人要负责引导巴宁泰等有功之将入殿陛见。
理论上还该有中书舍人带着几名通事舍人郊迎的,不过他们需要宣读天子敕制,所以这次就被省略了。
刚进殿,就看到李昉在丹陛旁同几名令史说话。
汪弘洋扫视一圈殿内,乱糟糟的到处都是人。
其实这些人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四处转转看有没有不妥当的布置。
等仪式开始,他们当中的九成都不会出现在这乾元殿内。
待汪弘洋收回目光,李昉身边的令史已经散去,正在一个人整理桌上笔墨纸砚。
眼见现下无事,汪弘洋便走上前去招呼道:“李右史今日当值?”
李昉扭头见是汪弘洋,笑着回应:“原来是汪通事。今日是我最后一次记录起居了,便和同僚换了一下。”
汪弘洋了然,笑着拱手:“恭喜右史高升。”
李昉笑笑,转过话题:“巴相公今日要加开府仪同三司,这朝中局势,怕是又要生变。”
“总归要稳定。”汪弘洋说了一句,紧接着补充道:“江相公也要入京了,西府相公总算是人齐了。”
李昉明白汪弘洋这是要他宽心,当下不再谈这方面。
当初李昉得了瀛文懿王的引荐,瀛文懿王故去后,他没有立刻巴结陈佑,而是观察了陈佑后来的处事作风才搭上这层关系。
虽然这是一种谨慎的态度,但他短时间内没办法进入陈佑周围的核心圈,所以有些事情只能问汪弘洋等人。
两人正聊着,有令史来通传巴宁泰部已经到了城外。
算上来回禀报的时间这时候可能正在入城。
这个消息顿时叫乾元殿内乱成一团,但是乱中有序。
没过多久,殿内安静下来,无关人等退出,汪弘洋等一干官员立在各自位置静静等候。
片刻之后,又有消息传来:巴宁太等已经入城朝应天门来!
这时候,天子应该要升殿了。
然而,等了好一阵,天子仪驾仍未出现!
殿内诸人不由得面面相觑。
就在大家猜测不已时,一青衣宦官走进殿内,扫视一圈后宣布道:“官家仪驾已往应天门,着诸官人在此等候!”
怎么会这样?
这是汪弘洋的第一反应。
李成璟怎么敢!
汪弘洋面沉似炭。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欺世盗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欺世盗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